马 程,邵 峰,姚保峰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马 程,邵 峰,姚保峰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高校学生就业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中通过创新高校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五轮联动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以期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就业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保障高校人才培养出口顺畅。近年来,伴随着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内涵已不断的丰富,服务对象从传统就业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扩大到全体在校学生和已毕业校友;服务时间从毕业求职时延伸到新生入学至毕业或毕业后;服务形式从以管理为主辐射到教学、指导、咨询、服务、管理等方面;服务手段也从以纯手工为主转变到以网络技术为主的多方法兼容模式。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从单纯的学生管理和服务逐步拓展到为在校及已毕业学生提供全程化、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
袁贵仁部长在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抓质量,就需要抓就业;抓就业,也就是抓质量”。袁贵仁部长的讲话充分说明了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1]。
面向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需要,也是标本兼治、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摈弃就业工作短程化的错误认识,把就业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当务之急。
3.1 理论研究与方案设计方面
(1)制定并多次修订计算机类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将新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制定出一套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它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妥善处理了适应性与针对性的矛盾,达成了社会需求与学校定位的一致性,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构建。
(2)响应蚌埠学院第四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精神,深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按照学院“地方性、工程化、应用型”的办学思路,为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首先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建立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鼓励申报各类教科研项目和竞赛,以案例驱动教学作为教材撰写思路,改编多门专业课教材的理论及实践教材,搭建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阶梯提升式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其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再创新的顺利转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
图1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阶梯提升式教学体系
(3)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校内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作为人才培养过程重要环节,始终把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化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系部按照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整体融合”的建设原则,依托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推进专业实践平台的搭建。
(4)校企合作,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校内创新实验室与校外创新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第二课堂,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组建计算机类各专业兴趣团队,以各类科研创新型比赛为载体,以校内创新实验室为平台,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制定激励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学生评价标准。在激励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正确处理教师需要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科研创新、指导学生竞赛的配套经费和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奖励制度,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创新意识的主动性。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要元素,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特点进行改革,实施创新学分管理,将其纳入到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中,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生管理。
3.2 实践检验与取得成效方面
(1)人才培养定位准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对接,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行业发展及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方向,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促使学生掌握技能,提高实践本领,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高年级学生注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近年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内涵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围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内容,鼓励教师申报省、校级教学成果奖及教学改革立项,积极参加工程化教学竞赛,指导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积极性高、覆盖面广。
(3)学生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以学生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第二课堂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学生IT科技文化节”创新科技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促进了校园和系部创新文化建设,使学生参与科研和进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强。
(4)创新教育成果丰硕。我系近年来建设的专业实验室条件较好,校外实践创新教学基地稳定,校企合作紧密,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系内学生近两年申报并成功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省级项目20余项,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信息安全攻防大赛和单片机比赛均获得较好成绩。
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生就业工作应担负起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引领作用。反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水平的高低及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和成效。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赵北平,马旋.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J].人才培养与就业,2014,3(12):3-6.
[2]李江,唐家弘.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人才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育,2015,2(3):72-74.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system of computer applied talents
MA Cheng, SHAO Feng, YAO Bao-feng
(Bengbu College, Bengbu Anhui 233000)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In this paper,in order to bring up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qualified personnel,through innovation the training system of university computer application talents,and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five-wheels joint drive.
Employment ability; Application type; Talent training
G434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121
1672–7304(2016)05–0244–02
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jyxm396),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jyxm247)。
(责任编辑:雷 君)
马程(1980-),女,安徽阜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数据挖掘、算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