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上海市塘桥社区居民寿命表及去死因寿命表分析

2016-04-11 08:38卞宏毅郑英杰曹佳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6年1期
关键词:死因

卞宏毅,郑英杰,曹佳燕



2013 年上海市塘桥社区居民寿命表及去死因寿命表分析

卞宏毅1,2,郑英杰2,曹佳燕3

【摘要】目的 分析 2013 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户籍居民平均寿命及耗损平均寿命的主要疾病。 方法 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7 版《卫生统计学》简略现时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的编制方法对2013 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户籍人口的死亡数进行编制。 结果 2013 年,塘桥社区户籍居民平均寿命为 82.8 岁(男性为 80.0 岁,女性为 85.7 岁)。男性和女性去循环系统疾病的期望寿命排在第 1 位,分别是 85.66 岁和 92.68 岁,增加率分别为 7.07% 和 8.15%;排名第 2 的是去肿瘤期望寿命,男性去肿瘤期望寿命达到 83.87 岁,女性达到 88.01 岁,增加率分别为 4.84% 和 2.7%;男性去某疾病期望寿命排名 3、4、5 位的分别是去呼吸系统疾病、去损伤和中毒、去起源于围产期疾病,女性去某疾病期望寿命排在 3、4、5 位分别是去呼吸系统疾病、去内分泌病、去损伤和中毒。 结论 为了进一步延长本社区居民的平均寿命,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关键,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措施。

【关键词】死因;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期望寿命

【作者单位】1.上海市健康教育所,上海,200040;

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

3.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27。

由于寿命表所计算的各项指标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居民的寿命表指标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本文采用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评价 2013 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户籍居民的健康水平,为将来的防治工作研究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数据来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 2013 年户籍居民死亡登记资料以及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居民死因监测系统。该监测为全人群监测,覆盖率为 100%。报告信息以“上海市死亡医学证明书”为依据,包括死者姓名、性别、年龄、死亡地点、死亡原因等内容。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规则 ICD-10对死亡原因进行分类编码,参照《全国疾病控制调查制度》ICD-10 病伤死亡原因类目进行疾病类型分类。监测数据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报告信息均符合以下要求:“上海市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完整率 100%,死因诊断正确率高于 95%;网络直报录入与“上海市死亡医学证明书”一致率高于95%;根本死因判断正确率高于 95%;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低于 8%;在分析数据前对重复及逻辑错误的数据进行清理。户籍人口信息来源于上海市公安局。

1.2 方法

1.2.1 编制简略现时寿命表

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7 版《卫生统计学》简略现时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的编制方法对 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户籍人口的死亡数进行编制,首先编制简略现时寿命表,方法如下:①首先计算年龄段死亡率;②计算死亡概率;③计算年龄段死亡人数和尚存人数;④计算生存人年数;⑤计算生存总人年数余类推;⑥计算期望寿命。

1.2.2 计算去死因寿命表

①计算去循环系统死亡比例,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例计算去循环系统后的死亡人数占全死因死亡人数的比例;②计算全死因死亡概率;③计算全死因寿命表生存概率;④计算去循环系统后的生存概率;⑤计算去循环系统后的尚存人数与死亡人数;⑥计算去循环系统死亡的后生存人年数;⑦计算去循环系统死亡的后生存总人年数;⑧计算去循环系统死亡的后期望寿命;⑨计算因循环系统死亡而减少的出生时期的期望寿命;⑩计算循环系统的死亡得到有效的控制时出生时期的期望寿命。

2 结果

2.1 人口金字塔

从人口金字塔图上可以看出,塘桥社区的户籍人口在 55 岁~65 岁年龄段呈现高峰,总体呈现出一个二头小,中间大的“树”形,第 2 高峰在 25 岁~50岁年龄段,其余年龄段人口相对较小。见图 1。

图1 2013 年浦东新区塘桥社区户籍居民人口金字塔图

2.2 简略寿命表

从浦东新区塘桥街道简略寿命表 1 上可以看出,塘桥社区户籍人口在出生时期的期望寿命为82.8 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期望寿命不断下降。在85 岁年龄段,人群的期望寿命为 6.67 岁。在生存人年数中,每个年龄段差异不大,但在 75 岁以后,下降明显,人群的死亡概率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到了 50 年龄段,人群的死亡概率急剧上升。到 80 年龄段,人群的死亡概率为 24.4%。从生存人数来看,0 岁~65 岁年龄段比较稳定,从 70 岁开始,生存人数急剧下降,到 85 年龄段生存人数为51,032 人(假定本社区是 100,000 人)。死亡人数也是随着年龄的上升而不断增加。

表1 2013 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居民简略寿命表(男女合计)

从男女各年龄段简略寿命图 2 上来看,男性和女性的期望寿命在各个年龄段都是女性领先。但是通过查看男女简略寿命表 2 可以看出,男女死亡寿命分别为男性 80 岁,女性为 85.7 岁,女性高于男性 5.7 岁。由表 3 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出生时的期望寿命差值为 5.7 岁,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的差距逐渐缩小,到 85 岁年龄段的0.33 岁。从死亡人数上来看,男性几乎在各年龄的死亡人数都大于女性,尤其在 30 岁~60 岁年龄段,男性从 40 岁年龄段开始,死亡概率和死亡人数是女性的数倍,尤其在 50 岁年龄段。可以看出,男女死亡概率比达到 5.6,男女死亡人数比达到 5.38。随后,到 60 岁年龄段分别为 3.23 和 3.02,排在第3的是 40 岁年龄段,之后是 70 岁年龄段。

图2 2013 年浦东新区塘桥社区男女各年龄期望寿命图

表2 2013 年浦东新区塘桥社区居民男女简略寿命表

2.3 去死因寿命表分析

从去死因寿命表 4 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去循环系统疾病的期望寿命排在第 1 位,分别是 85.66岁和 92.68 岁,增加率分别为 7.07% 和 8.15%,差值和增加率均是女性高于男性;排名第 2 的是去肿瘤期望寿命,男性去肿瘤期望寿命达到 83.87 岁,女性达到 88.01 岁,差值和增加率分别为 3.87 岁和2.31 岁以及 4.84% 和 2.7%,差值和增加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去某疾病期望寿命排名 3、4、5 位的分别是去呼吸系统疾病、去损伤和中毒以及去起源于围产期疾病,女性去某疾病期望寿命排在 3、4、5 位分别是去呼吸系统疾病、去内分泌病以及去损伤和中毒。从表 5 可以看出去各种疾病后,不同年龄段的期望寿命。

表3 2013 年浦东新区塘桥社区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分类表

表4 2013 年塘桥社区居民主要疾病去死因期望寿命

3 结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发现,2013 年塘桥社区户籍人口的高峰主要在 55 岁~65 岁年龄段。女性的各年龄段期望寿命都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提高,男女期望寿命逐渐缩小。男性的 50 岁年龄段的死亡概率为女性的 5.6 倍,60 岁和 40 岁年龄段紧随其后,男女死亡人数比也同样如此。从去死因寿命表发现,男性和女性去循环系统疾病期望寿命最高,随后是去肿瘤期望寿命。排在男性去某疾病期望寿命排名 3、4、5 位的分别是去呼吸系统疾病、去损伤和中毒以及去起源于围产期疾病,女性去某疾病期望寿命排在 3、4、5 位分别是去呼吸系统疾病、去内分泌病以及去损伤和中毒。

表5 2013 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居民去主要疾病期望寿命 (%)

由于期望寿命指标在衡量卫生发展水平时存在诸多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用期望寿命来评价人口的健康水平。期望寿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1]。影响人群期望寿命的因素众多且复杂,在宏观上,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在个体因素上,包括饮食生活习惯、工作学习环境、个人嗜好以及疾病等[2]。

去死因寿命表中,各项指标的意义与全死因寿命表相同,仅是应用去某死因后的死亡概率,其基本假设是各种死因对人的影响是独立可累加的。期望寿命与去死因期望寿命的差值为因某种死因而减少的平均寿命,即为去除某死因后期望寿命增长年数[3]。利用去某死因寿命表法来研究疾病对居民死亡的影响,可以克服简单分析年龄别死亡率的不足。该分析方法是假定人们不因某病死亡,寿命就会有所延长,显然,若去除了一个对生命威胁越大的因素,则寿命就会延长越多。优点有:①以个别死因耗损预期寿命的年数和生存人数表示损害程度,概念清楚;②寿命表指标既能表达个别死因对全人口的综合作用,又能表达它对某年龄人口的作用;③去某死因寿命表指标同样不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以便互相比较[4]。

全国各地期望寿命各不相同:呼伦贝尔市2000 年和 2011 年两个时期居民,预期寿命波动在72.05 岁~76.67 岁之间[5]。2013 年广州市白云区居民期望寿命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是 80.40 岁(男性78.15岁,女性 82.57岁)[6]。2013 年贵州省死因监测点总死亡率为 503.34/105,男性死亡率为 644.80/ 105,女性死亡率为 370.94/105。居民期望寿命为79.11 岁,其中男性为 76.01 岁,女性为 82.67 岁[7]。2010—2012 年,常德市居民期望寿命为 78.79 岁,其中男性 76.30 岁,女性 81.66 岁[8]。此次研究的结果表示:塘桥社区的出生时期的期望寿命均比上述的研究高。此外,2013 年广东省佛山市南庄镇该村村民的期望寿命为 84.60 岁,其中,男性为78.36 岁,女性为 98.59 岁。女性的期望寿命比塘桥社区女性的高出许多,可能由于南庄镇地处珠三角地区,经济比较繁荣,该村村民的生活水平高,卫生条件好[9]。浦东新区大团镇 2013 年男性居民的出生期望寿命为 81.1 岁,女性为 85.4 岁[10]。此研究结果和本研究基本一致,表明同在浦东新区,期望寿命相差不大。

影响人群期望寿命的主要死因以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11],和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

浦东新区大团镇 2013 年女性的去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后的出生期望寿命为 99.9 岁,由于循环系统疾病损失的出生时期望寿命为 14.5 岁,如果循环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得到有效的控制,出生时期望寿命可增加 17.0%[10],

2000 年,在重庆城市人口中,男性的恶性肿瘤对平均寿命的耗损最大,为 4.06 岁,此外依次为呼吸系统病、脑血管病、心脏病、意外死亡、消化系统病、循环系统病、传染病、泌尿系统病及内分泌系统病。在女性中,脑血管病对平均寿命的耗损最大,为 2.47 岁[12]。2011 年,青岛市居民期望寿命为 80.80 岁,其中,男性为 77.84 岁,女性为83.98 岁。去除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后,全市居民期望寿命分别上升了 3.79、5.56、2.62、1.02 和 0.85 岁。前 5 位死因中,心脏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最大,对男性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是恶性肿瘤,对女性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是心脏病[13]。2010 年,成都市户籍人口去死因期望寿命增加最多前 5 位疾病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和中毒[14]。上述研究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死因的主要原因和本研究不一样,影响塘桥社区户籍居民的主要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其次是肿瘤,原因可能和生活在一些大城市,工作繁忙有关。

2011 年上海市徐汇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为84.26 岁,男性 82.13 岁,女性 86.41 岁。2011 年,影响上海市徐汇区户籍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病、肿瘤、呼吸系病、营养和代谢疾病及损伤中毒。去除循环系病死因,全人群期望寿命可以增加 7.64 岁,男性可以增加 6.21 岁,女性可以增加 9.10 岁;其次,去除肿瘤死因,全人群期望寿命可以增加 4.36 岁,男性可以增加 4.72 岁,女性可以增加 3.91岁;去除呼吸系病死因,全人群期望寿命可以增加 1.34 岁,男性可以增加 1.58 岁,女性可以增加 1.06 岁。因传染病而丧失的寿命仅为 0.12 岁[15]。2012 年贵州省国家疾病死因监测点居民的期望寿命为 76.13 岁,男性 73.44 岁,女性79.15 岁,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居民期望寿命的损失以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最严重,对2 类疾病去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男性可增加 6.05岁和 3.36 岁,女性可增加7.27 岁和 4.57 岁[16]。这两个研究的得出影响期望寿命最大的时循环系统疾病,和本研究一致。

近年来,很多研究都证实了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死亡率的降低是期望寿命增加的主要原因,他们对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的贡献分别为 2.13 岁和 1.98 岁、1.42 岁和 1.89岁、1.35 岁和 0.67 岁[17]。2010 年浙江省居民的期望寿命为 77.29 岁,城市居民为 78.71 岁,农村居民为 76.52 岁。对城乡居民期望寿命的损失以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最严重,去除上述两种死因,城市居民的期望寿命可增加 3.53 岁和 3.06 岁,农村居民可增加 3.35 岁和 2.71 岁[18]。常德市居民去恶性肿瘤后,期望寿命增加 2.47 岁,损失率为3.14%;男性增加 2.82 岁,损失率为 3.69%;女性增加 1.95 岁,损失率为 2.38%,说明恶性肿瘤对常德市男性的威胁要高[8]。证明今后的公共卫生意义主要是对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

2010 年塘沽男女出生期望寿命分别为 78.76岁和 80.92 岁,女性比男性高 2 岁多。男女居民期望寿命的差异在 60 岁以前均差 1 岁以上,在 60 岁以后差异明显缩小,差值在 1 岁以内[19]。和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在于上海的男性承担着更加大的生活压力。此外,影响循环系统疾病对女性期望寿命的影响明显大于男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对男性期望寿命的影响略大于女性,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对不同性别期望寿命影响的差异不明显[19],和本研究的得出的结论一致。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上海市人口死亡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染病死亡率下降,慢性病或退行性疾病的死亡率上升,这种现象被诸多学者称之为“人口健康转变”过程[20]。上海市现阶段居民的死亡大部分是疾病造成,提高人群期望寿命,重点是关注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近 20 年,慢性病死亡率虽大幅下降,但仍是上海市市民的主要死因,建立健全慢病防治体系,提高慢性病防治效果,是进一步提高上海市人口健康水平,增加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的有效途径[17]。

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有 3 个重点:一是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除了非洲地区外,几乎所有国家、地区和城市的疾病负担很大比例归因于以肿瘤、脑血管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治疗和管理慢性病患者,降低死亡率,是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二是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减少先天性疾病的发生,降低围产期疾病的发病和死亡。三是安全生产和生活,改善环境因素,提高人群的安全意识,改变不安全的生活方式,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城市医疗急救能力,降低损伤和中毒导致的死亡[21]。恶性肿瘤是影响塘桥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直肠肛门癌是郫县恶性肿瘤的防治重点。因此,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肿瘤防治知识,促使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适量运动,合理膳食,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22]。此外,本次研究发现,40 岁以上人群是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防治工作的关键。对保护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23]。

意外伤害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政府应尽快把伤害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针对不同人群和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24]。

提高居民的健康寿命及生存质量成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WHO 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建议,世界卫生大会在 WHA53.17 号决议中重申,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战略的目标是减少过早死亡和改善生活质量,并特别请求总干事继续将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作为重点。

综上所述,建议在广大居民中倡导和推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健康科学生活方式,逐渐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守住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政府制定和有效实施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肿瘤早期筛查工程,及早发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乳腺癌、大肠癌等高危人群和患者,及时开展生活方式干预和规范化管理,将有效地预防、早期发现并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延长本社区居民期望寿命,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18]。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 30 岁以上人群首要死亡原因,且随着年龄增大而死因构成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疾病,与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缺少运动及烟草使用密切相关。因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节奏变快而导致这些危险因素增加,提示:居民应提高这方面的意识以减少人群死亡率,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25]。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首先没有对各大类疾病进行细分,比如在循环系统疾病方面,没有再进行分类成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等,肿瘤疾病也没有对每个肿瘤进行分类,此外由于本研究只研究了塘桥社区户籍居民的死因资料,没有对外来人口进行分析,是本研究的不足。将来的研究方向是将每个系统疾病进行细分,进而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对外来死亡人口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仁安, 陈育德. 寿命表编制方法及应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

[2] 胡英. 中国分城镇乡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探析[J]. 人口与发展, 2010, 16(2):41-47.

[3] 苏健婷, 高燕琳, 韦再华, 等. 2011年北京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3, 21(6):755-757.

[4] 景学安. 去死因寿命表及减寿年数分析法在分析疾病严重性方面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 1988(3):5-6.

[5] 雷彩云, 王国栋, 堂吉斯, 等. 2000—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群死因分析[J]. 疾病监测, 2012, 27(11):898-902.

[6] 吴映玫, 张杏花, 郑炎佳, 等. 2013年广州市白云区居民期望寿命及减寿原因[J]. 职业与健康, 2014, 30(15): 2106-2108.

[7] 李凌, 刘丹, 徐莉娜, 等. 2013年贵州省居民死因监测及去死因寿命分析[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4, 27(3):183-185.

[8] 罗迪丽, 聂俊雄, 周权. 2010—2012年常德市主要恶性肿瘤死亡及减寿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1):118-120,129.

[9] 李锐冰, 陈海娟, 汤洁英, 等. 佛山市南庄镇某村村民2013年期望寿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 28(7):82-85.

[10] 张民, 马颖. 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镇2013年居民期望寿命及死因顺位[J]. 上海预防医学, 2014, 26(10):561-564.

[11] 肖长春, 朋文佳, 李晓, 等. 2009年合肥市居民期望寿命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12, 29(1):84-86,88.

[12] 刘达伟, 许红, 曹佳. 重庆城市人口寿命表及去死因寿命表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06, 23(2):123-125.

[13] 张华, 汪韶洁. 2011年青岛市居民死因监测及去死因寿命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3, 21(1): 125-126.

[14] 廖江, 冯曦兮, 何燕, 等. 2010年成都市户籍人口主要死因[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2, 29(2):125-128.

[15] 徐荆庶, 顾海雁, 李申生, 等. 2011年上海市徐汇区户籍人口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流行病学分析[J]. 疾病监测, 2013, 28(2):144-147.

[16] 翁浩, 张益霞, 潘昀熙, 等. 2012年贵州省死因监测点居民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7):1304-1306.

[17] 施燕, 王春芳, 虞慧婷, 等. 1990—2010年疾病谱变化对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增长的影响[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4, 31(2):88-92.

[18] 胡如英, 龚巍巍, 潘劲. 2010年浙江省居民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J]. 疾病监测, 2012, 27(6):485-488.

[19] 王亭, 柳红梅, 李博闻, 等. 2010年塘沽地区居民期望寿命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3, 21(1):112-114.

[20] 任强. 近50年来世界人口期望寿命的演变轨迹[J]. 人口研究, 2007, 31(5):75-81.

[21] 廖江, 彭中, 冯曦兮, 等. 2010年成都市居民期望寿命及减寿情况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3, 21 (1): 119-120.

[22] 林超兰, 杨万英, 余建红, 等. 2008—2011年郫县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及减寿年数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4, 30(3):197-200.

[23] 张长桂, 赵建华. 2009—2011年东台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因及其疾病负担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4, 15(2):148-151.

[24] 徐胜平, 张德楷, 喻同琦, 等. 2008—2012年湖北麻城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14, 30(7):608-611.

[25] 洪凌燕, 宴国文, 周小军, 等. 2011年南昌市西湖区居民死因的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6c): 2137-2140.

The Analysis of Life Expectancy Table and Cause Eliminated Life Expectancy Table for Residents at Tangqiao Community of Shanghai

Bian Hongyi1, Zheng Yingjie2, Cao Jiayan3. 1.Shanghai Health Education Institute, Shanghai, 200040, China; 2.Public Health Schoo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3.Tangqiao Community Health Care Center, Shanghai, 200127,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nd main diseases wasting life expectancy for residents in Tangqiao Community of Shanghai in 2013. Methods According to Health Statistic 7thEdition published by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method of life table and cause eliminated life table were supplied for this study. Results In 2013, the residents’ life expectancy in Tangqiao Community was 82.8 years (male 80.0 years, female 85.7 years). The life expectancy of men and women without circulatory disease were 85.66 years and 92.68 years respectively, which ranked the first on cause eliminated life, increased by 7.07% and 8.15% respectively; the second ranking cause eliminated life expectancy was without tumor with 83.37 for male and 88.01 for women, and the increase rate were 4.84% and 2.7% respectively. Ranking the third to fifth were respiratory disease, injury and poisoning, originated in perinatal diseases for male, and were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endocrine disease, injury and poisoning for female. Conclusion In order to further prolong the average life for residents in the community, controlling the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s the key, and advocating a healthy lifestyl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s.

【Key words】Cause of death; Life table; Cause eliminated life table; Life expectancy

【收稿日期】2015-12-14。

【通信作者】郑英杰,yjzheng@shmu.edu.cn

【作者简介】卞宏毅(1982-),男,上海人,硕士,医师,主要从事健康教育工作,chopin1982@126.com。

DOI编码:10.16117/j.cnki.31-1974/r.201601017

猜你喜欢
死因
法医病理学死亡原因分类及死因分析探讨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死因链填写质量缺陷分析与对策建议
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居民死亡现况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死因
某肿瘤医院2010-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死因分析
桂林市某监测点2007~2010年死因动态分析
2008年~2010年昆明市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