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兵
广播新闻播音: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几点思考
□董兵
摘要: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竞争,广播在不断地变化着形态,但广播新闻播音的创新活动却相对滞后,总体受困于传统理论的束缚,在实践中不断遇到一些新问题。本文尝试从实际工作入手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促进新闻播音跟上改革步伐,探索具有操作意义的广播新闻播音创新。
关键词:广播新闻播音;创新;播音腔
长期以来,声音被视为广播之本,播音员被认为是皇冠上的明珠,记者编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让播音员去完成那“最后的一击”,这客观上将播音员高高地挂了起来。随着媒体竞争的白热化,眼下全国省级电台基本在用两种方式处理新闻,一是专门成立新闻中心,为全台各个频率提供新闻成品或半成品;二是组建新闻频率,实行全频道新闻滚动播出。这两种形式均遵循“采编播一体化”运作模式,以求形成广播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情况下广播新闻的“采编播一体化”的运作并非十分畅顺,问题出在哪里呢?主要是采编与播音之间未能有机融合,依然磕磕绊绊,尤其是所谓“正点新闻”,采编播在运作中基本保持着简单的、生产线式的“递进关系”。应该讲清楚,广播新闻的“一体化运作”,与其他媒体新闻的“一体化运作”是不完全相同的,多了个播音。如果仅从媒体的角度看,天下采编本是一家,从来不存在融合问题,正是由于广播新闻离不开播音,所以广播新闻的深度融合,讲的就是采编与播音之间的融合,需要重点解决的,只能是重新构建采编与播音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把记者编辑播音员关在一个办公室里那么简单。因此,如何把播音融入采编,是一个在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过去在谈论播音创新的时候,基本上只是围绕着专业本身展开,热衷于讨论音色音质、怎样发音以及播音个性之类的话题,而对于播音以外的领域,例如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如何处理临时插播新闻、如何提前介入采编、如何决定录播与直播,以及播音员在现场直播情况下如何进行采编互动等等问题少有兴趣,缺乏视角,难免陷入创新困境。
应该认识到,在广播新闻的采编播深度融合过程中,播音员具有天然优势,因此也更具主观能动性,对于他们而言,创新的关键在于能否跳出认识误区和解决态度问题;而对于重新构建采编播关系而言,如何精准安排播音员的工作范围,鼓励播音员走出播音室开拓业务空间,则是一个需要科学实践和大胆探索的课题。值得注意的是,鼓励播音创新拓展工作外延,并非要淡化播音员的专业意识,简单地让他们去兼顾采编工作,而是恰恰相反,要强化播音员专业意识,鼓励他们对传统播音理论进行反思,扬弃以往过于封闭的思维方式,让播音主动转过身来与采编对接,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认真解决种种具体问题,如此,才能不断找到创新突破口,逐渐形成采编播一体化核心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媒体竞争空前残酷,广播新闻也在不断调整,广播新闻播音欲与时俱进,需要换一身行头,以新形象取悦市场,以新姿态融入潮流。
广播界关于新闻播音员与新闻主持人的比较,现在看来尽管已经老套,但仍在继续发酵,一个新的动向值得关注,眼下在各级广播电台,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在追赶时髦,他们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支持用主持人形式来处理新闻,其中谈的最多的就是对所谓“播音腔”的诟病。
那么,什么是“播音腔”呢?关键在那个“腔”字。字典的解释是:“腔”本指动物体内的空处,引申为“腔调”。于是就有了“秦腔”“花腔”,再发展到“官腔”“帮腔”等,接着就轮到“播音腔”“娘娘腔”了,分明含有足够的戏谑和轻慢,尽管并不被广泛认同,却也隐约扼住了传统新闻播音的咽喉,导致很多地方广播电台逐渐弱化传统新闻播报方式,以致播音员队伍逐渐缩减,创新欲望逐渐弱化。
对于“播音腔”的诟病,大多数情况下始于对字面的片面理解。“播音腔”实在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播音的专业套路,强调通过气息的运用,使声音悦耳厚实,强调的是播音有腔,循规蹈矩,标榜的是专业规范,大致属于基本功范畴。于是直接产生一个疑问:在互联网导致的各种媒体白热化竞争形势下,广播新闻播音传统的“播音腔”还靠得住吗?这其实戳到了问题的关键:倾向性十足的播音腔,在多元化的传播市场中能否占据一席之地。
答案是肯定而辩证的。首先“播音腔”是表现某种愿望和意识的有力工具,如何正确使用播音腔值,对于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而言是一道严肃的课题,“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亲切朴实、严谨生动”的新中国播音风格,是每一个播音员在政治上的要求和播音技巧上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如何将“播音腔”用对地方,也是广播播音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新闻播音的实践中,在什么场合、对什么题材怎么处理,是“说新闻”还是“播新闻”,这些都需要播音员去临场处理,考的是播音员的基本功和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其三,播音员以声音为事业,既然能够练成“播音腔”,就完全有条件再练就其他什么“腔”,只要市场需要,听众喜欢,就都应该成为努力方向。
最后还应该指出,当前业内有人给“播音腔”乱贴标签,反映的只是一种浮躁和肤浅。一个成熟的播音员,需要掌握多种播音技巧,一个成熟的广播电台,同样需要播出形式的多样化。在此意义上,新闻播音员与新闻主持人之间不存在对立关系,完全能够相互替补,甚至合二为一,并据此摆脱对传统“播音腔”的认识窘境。
评价标准决定工作态度。确立符合实际的科学评价标准,是所有行业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眼下对于广播新闻播音的评价标准(包括播音作品评奖),就显然过于“艺术”而脱离实际工作要求了。
新闻播音专业是否属于半艺术范畴并不存在异议,因为给艺术下的定义实在宽泛:1.艺术为一种文化现象,多为满足主观与感情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2.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3.艺术无处不在,每一行业,每一句话,每一种形态都可以拥有艺术;等等。由此可见,艺术是一个空泛的词语,不加定语便无意义。在传统播音理论中,播音给艺术下的定义相当主观,大致以“字正腔圆”为基本功,以教育和感化听众为己任,由此培养出来的播音员,大多怀有成为播音艺术家的憧憬,却鲜有面对市场竞争复杂情况的心理准备。
互联网时代的传媒竞争,取决于每一个细节上的创新和适应能力。整体上看,广播新闻播音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怎么办?什么是广播新闻的特点?如何体现和发挥广播新闻的特点?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如何引领受众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问题,绝对不是单纯的艺术水平问题。于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对现有的新闻播音评价体系进行反思扬弃,才能够适应时代要求,促进广播新闻播音在市场竞争实践中不断创新。
其一,广播特有的伴随性是最大亮点,一些特殊场所成为主攻目标,有人形容广播进入了“窄播”时代。听众类别的多样化,决定了播音风格的类型化,新闻播音的动感、节奏,以及贴近性被强调,以我为主更多地变成以听众为主,表演变成了服务,教化转为感化,很多时候,端庄大气还要让位于真诚与自然,如此等等,都直接与艺术化的播音评价标准产生冲突,需要在播音评价体系中明确增加受众喜爱以及市场欢迎等重要因素。
其二,是鼓励广播新闻播音员放下姿态,结合市场特点改变播音方式,以取悦听众为目的,还是坚持播音的艺术性,迷恋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终日仰望老一辈播音艺术家的高大背影?每一个在一线工作的新闻播音员,都必须经历内心的选择和艰苦的蜕变,毕竟,广播不再仅仅属于播音员表演的舞台,而更多地成为一项关乎安身立命的“工作”,面对的是残酷的市场占有率问题。
第三,广播的最终市场优势还取决于是否能够实现“低成本”运作,这便决定了播音员不能再只专注于表演播音艺术,更不可、也不允许播音员只成为简单的播出工具,播音员需要发挥具有良好声音条件的相对优势,下功夫练就采编播一专多能的十八般武艺,努力去帮助增加广播新闻的收听率。至于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播音艺术家,那已经是另一个问题,需要由另一套播音评价体系来完成了。
总而言之,艺术只是播音的一件外衣,而播音却不止艺术这一件外衣,这便是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广播新闻播音员需要面对的现实情况,需要理解的辩证关系。无论是将播音当作艺术抑或当作工作,都是只有贴近生活,融入社会,才能找到真实,才看得清方向,才有希望开拓前进。毕竟,想办法提高收听率,这才是广播新闻播音追求的真实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