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澍若
★《口技》拓展阅读
——郭猫儿(节选)
郑澍若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
庚申(清康熙十九年),余在扬州,一友挟①猫儿同至寓。比②晚酒酣,郭起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少之,其父来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宰猪矣。”始知其为屠门也。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夺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③剥声,历历不爽也。父谓子:“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买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④然一声,四座俱寂。
(选自《清代笔记小说类编·奇异卷》,黄山书社1994年)
注释:①挟:邀请,偕同。②比:及,到。③燖(xún):用热水烫后去毛。④砉(huā):拟声词,哗的一声,常用来形容动作迅速的声音。
鉴赏空间
林嗣环的《口技》与本文都是通过口技表演者精湛的表演,表现了民间口技人高超的技艺。《口技》一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既有直接写口技者表演内容的语段,也有通过宾客的反应间接地表现口技者的高超技艺的文字;而本文正面描写较多,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的情景,侧面烘托较少。
[读有所思]
本文口技表演者模拟了哪几种声音?请简要概括。(朱双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