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广宇
校际交流中学校如何自我完善
□麦广宇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前进,各地的特色学校、优质学校对外开放交流和对其他学校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愈发重要。学校管理层如何看待学校对外开放与交流,科学设计好相关的内容和环节,关注师生在其中的德育实践效果,对于学校提升育人效能有着直接影响。
研究者在参与学校开放交流的经历中,除了汲取到宝贵的办学经验之外,也发现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如Y小学校长在汇报时反复强调以学生自由发展为主体的办学理念,但在课间十分钟,本应欢腾热闹的校园却一片静悄悄,学生们都被特别告知“有客人来参观,下课得待在课堂,别出来添乱”。T校派发的学校简介宣传彩页资料,多数被参观者丢弃。在K小学,参观者被带领着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地参观完整个校园,除了眼花缭乱的校园文化设计、宽大的操场等,对这所学校再没有留下任何深刻的认识。
对此,研究者产生以下思考:学校管理层是如何看待学校开放交流,是视为推动学校不断前进发展的机会,还是一项额外的负担?学校应该开放什么?交流什么?学校开放交流对于学校、师生的德育可以带来什么机会?
当学校承担开放交流任务不断增多,学校怎样利用好开放交流中的德育契机,让师生在开放交流过程中得到实践教育,研究者对各校不同的接待介绍展示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归纳出一些各具特色的德育实践行动。
(一)可爱的学生向导
在重庆NK小学,承担开放讲解工作的是八位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他们分布在教学楼内各个地点,每个人讲解的内容都各不相同,分别是:建校历史、校园文化、优秀校友、杰出院士校友、专用场室、NK校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师办公室。沿着指定路线,同学们讲解连接顺畅紧密,效果生动。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了解学生、走进学生才能对学校的德育育人成果有了更为立体的了解。让师生当主角,才能实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以唤醒与激扬心智为目的的体验成长之道。在短短的20分钟内,学校通过学生向导的形式,展现了学生群体在校园中主体地位,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良好礼仪习惯、展示了学校德育育人成果中最重要的软实力,让参观者的关注更多聚焦在学生活动,学生向导成为体现学校主人精神的最好诠释。
(二)发挥余热的退休校长
上海的C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该校退休老校长是一位教育专家,德高望重,经验丰富。学校对外开放交流,多由老校长来为大家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历史沿袭。老校长熟悉学校情况,对学校有深厚的感情,退休后业余时间宽裕。人生阅历的丰富积累,对于教育的理解更加透彻。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故事,老校长本人就如同一部学校活历史,加上自己本人工作经历,让参观者对于学校的了解更加立体和透彻,起到了很好的交流效果。
(三)立体呈现的行政团队
在中山的T小学,学校中层干部根据分管工作领域带领自己的团队与参观者分别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座谈交流、专题工作经验、分组参观交流分享。研究者对该校主管教学Z副校长进行了访谈。Z副校长这样地说,“其实我们的中层行政各自都有一些不足。怎么推动他们的积极性,怎么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怎么去促使他们去系统思考自己的工作,我们觉得接待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学校中层干部在正式场合讲自己的工作,准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思考,讲的过程就是一种梳理。锻炼多了,表达能力也培养出来了。本身就是一种提高。你们一鼓掌,对他们更是一种鼓励。开放交流除了带来学校以外的关注,对于学校教师队伍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学校充分利用开放交流机会,让行政团队、科级组长积极参与交流,向外来参观者展示学校团队的整体面貌,加强中层行政活力,推动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进步,不仅让外界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而且也促使教师团队得到锻炼和交流。
(四)人人可为的教师义工
来到重庆B小学,接待参观者的是一位年轻富于朝气的女教师。她佩戴着一条“教师义工”的蓝白绶带,把学校每一处的校园文化细节中所蕴含的办学理念逐一介绍。研究者与该名女教师进行了访谈,从中了解“教师义工”的具体实施情况和个人想法。
据女教师义工介绍,学校的教师义工队由大家自愿报名参加,接受相关的培训,每次有接待之前,前一天会由学校教务处发布通知,哪位教师义工第二天若是没课,可报名参加学校的开放接待工作。女教师义工还表示:“其实我刚进学校不久,担任教师义工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让我能很快了解学校。我个人觉得是很开心的事,能向外界展示我们学校,我觉得十分光荣。”
从女教师义工的表述中,能感受到这位年轻教师对于学校的高度认同感。承担学校开放交流工作让她能更快地融入学校,并让外界感受到学校教师的风采和素养,对于开放交流中学校形象的树立是有积极意义的。
(五)为学校特色代言的教学名师
在广东顺德C中学,迎接参观者的是科学W老师。W老师是广东省名教师,科技教育是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亮点。W老师对参观者布置了一个特别的要求:“现在请你们自由参观学校,三十分钟以后,带着你们的问题和感想,回到科技展示室集中。”交流时,W老师请大家对刚才的参观进行陈述。每个人的个性观察结果自然而然地汇集、构成了一个立体、生动的C中学印象。专题讨论后,W老师带大家参观了他的名师工作室,并展示了一节科学课公开课。离开时,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和W老师的省科技名师风范已经深深印在参观者的脑海中。
该学校把学校特色与开放交流融为一体,由特色教师为大家进行了个性化的讲解和接待。有效地凸显了学校办学特色和教师风采、教育智慧。
反馈交流环节是汇集参观者意见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研究者发现很多学校多数没有开展本环节。原因主要为:一是很多学校受参观交流时间所限,无法进一步进行反馈。二是由于学校任务过多,基于繁重的工作压力,无暇关注反馈环节。三是学校领导者无明确的交流意识,在这方面没有相关的设想和计划。
但是也有一些学校采取因地制宜的灵活方式实现了理想的双向交流,根据观察,有两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形式。一是座谈形式。比如北京Z小学,接待大家的校长助理在我们进入参观交流活动之前布置了“作业”,请大家在交流时给学校德育教育提一个建议。二是书面形式。济南S小学给每位参观者发放了一张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了对班会观摩公开课的评价,对学校的管理建议。让大家在临走之际填写好交回学校。
校际交流是实现学校之间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手段已显得愈加重要,同时也愈加受到渴望在专业上求得进步的教师的欢迎。反馈环节是开放交流活动中有效进行输入外界信息的重要部分。学校应注意组织好这一环节,倾听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管理效果,进行批判性思考,优化办学。
学校每一个教育行动都具有德育教育意义。学校在对外开放与交流过程中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输出,也要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师生在其中得到德育实践机会,达到学校开放交流“输入”与“输出”皆有收获。开放交流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内容。如何运用好这个德育实践策略,目前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评价。研究者希望能通过该研究促动学校管理者以理性的思考、德育的视野、改革的精神充分认识学校开放交流的意义,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形成师生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与学校核心凝聚力。
[1]张俊华.全球教育变革下的学校自主管理[J].中小学学校管理,2014(04):14.
[2]李季.心理领导力:班主任的核心素养[J].中小学德育,2015(05):15.
[3]田莉.校际交流的十个重视[J].教育管理,2013(03):186.
(作者: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孙燕兰]
G47
B
1673-9949(2016)12-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