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2016-04-11 16:36:15栗忠强吕东霞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某年某月松质骨骶骨

栗忠强 吕东霞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郑州 450064)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栗忠强 吕东霞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郑州 450064)

目的研究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手术治疗记录,探讨总结其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从某年某月到某年某月时间段内收治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共75例,其中前环骨折的患者利用接骨板进行固定,后环骨折的患者利用骶骨棒、接骨钢板以及经皮中空松质骨螺钉及拉力螺钉等固定。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所有75例患者均可以进行自主下地行走,且没有出现患肢缩短以及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于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找到科学合理的入路和固定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手术治疗 垂直不稳定 骨盆骨折

一般情况下,骨盆骨折是在患者的骨盆受到高强度的冲击冲撞后发生的,骨盆骨折患者多为交通事故受害者或建筑行业从业者。近几年来,随着交通领域和建筑行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骨盆骨折的出现概率也呈现出了缓慢上升的趋势。虽然相关医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骨盆骨折的治疗仍是临床上的一大难点,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临床上骨盆骨折的死亡率可高达10%,而其致残率也高达50%到60%左右。因此,改进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手段,探讨更合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十分重要。对于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症状来说,患者容易出现出血性休克,还易发生骨盆周边腹腔、盆腔和生殖道的损伤。本研究主要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随机抽取我院从某年某月到某年某月时间段内收治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共75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我院从某年某月到某年某月时间段内收治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共75例。患者的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共44例,重物砸伤共26例,高空坠落致伤共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有33例,开放性损伤的有4例,合并四肢骨折的有31例,脑外伤的有6例,胸部损伤的有12例,脾脏破裂的有6例,尿道膀胱损伤的有10例,骶丛神经损伤的有3例。另外,75例患者中,共有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58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60岁。患者手术时间据受伤时间最短的为1天,最长的为1个月。患者在入院后需进行骨牵引,且手术时需要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1.2手术方法

所有75例患者中,共有44例手术进行接骨板重建,25例进行了经皮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后环,5例利用了骶骨棒,1例利用了松质骨螺钉[1]。具体的手术方法为:①接骨板重建。手术时保证患者仰卧位,顺髂嵴内缘进行腹内切断,从骨膜向下推开[2],一直到骶髂关节前和骶骨外1.5厘米处,在此上和中部放置重建接骨板三到四块,垂直于关节放置,也可成锐角放置,在关节之间位置拧入螺丝钉。②经皮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后环。手术时保证患者俯卧位,对患者进行对抗牵引,进针位置取髂前上棘同髂后上棘之间的后三分之一处[3],根据x线影像,在正确位置将导针钻入骶椎,确认位置合理后,通过导针拧入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并固定。③骶骨棒。手术时保证患者俯卧位,切口应在髂嵴后部,对患者进行牵引复位,以斯氏针作为导针在正确位置穿入,经由导针击入骶骨棒,同样方法在第二处位置击入第二根。骶骨棒穿好后上螺母,同时加压固定。④松质骨螺钉。手术时保证患者俯卧位,在沿髂嵴后部外缘切入,直到髂骨外板处[4],推开骨膜到达坐骨大切迹的上部,确保患者关节复位之后,根据x线影像,在正确位置钻入细克氏针,拔出导针后,沿导针的正确位置拧入松质骨螺钉。

2.结果

本研究中患者的手术时间在1.4到4小时,平均时间为2.4小时。手术后注意伤口感染换药,伤口均得到愈合。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1年。随访结果显示,所有75例患者均可以进行自主下地行走,且没有出现骨折不愈合、患肢缩短、跛行以及疼痛等术后并发症。

3.讨论

具体说来,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是指患者的前环耻骨出现了联合分离,或者是,患者的耻骨和坐骨上下支发生骨折,以及患者后患骶骨和髂骨有骨折现象[5],或者是患者骶髂关节处出现分离情况,同时在垂直方向上有所偏移。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在骨盆骨折中属于较为对于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来说,其主要目的是对畸形进行校正,防止后期出现骨不连接和不稳的现象,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达到健康的功能性。骨盆骨折内固定技术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发展应用起来的,对于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来说,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中75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均可下地自助行走,且未出现并发症。

综上所述,垂对于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找到科学合理的入路和固定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1]吴小三,邵松,刘兴国等.经皮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2):200-203.

[2]李培峰.经皮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5):28-29.

[3]王忠仁,曾浩然,廉克强等.后路髂骨钉棒及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J].当代医学,2014,(6):101-101.

[4]吴建跃,田晓滨,徐宏亮等.椎旁间隙Isola内固定与前路重建钢板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分析(附60例报告)[J].贵州医药,2013,37(6):541-543.

[5]禹宝庆,周海燕.不稳定骨盆骨折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1):12-14.

R683

A

1674-2060(2016)05-0147-01

猜你喜欢
某年某月松质骨骶骨
基于单轴压缩实验初探人牙槽骨不同部位松质骨力学性能
口腔医学(2023年5期)2023-06-13 11:10:58
某年某月
黄河之声(2022年14期)2022-11-16 10:58:48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骨小梁仿生微结构的解析与构建
集成技术(2018年1期)2018-01-23 09:17:52
微评
意林原创版(2016年6期)2016-07-06 03:38:06
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老年胸腰椎松质骨的扭转力学特性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21例临床分析
改良Galveston技术联合钢板固定治疗H形骶骨骨折
骶骨翼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