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肩周炎研究现状

2016-04-11 16:36:15李志亚刘群霞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针刀针刀肩周炎

李志亚刘群霞

(1.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针刀治疗肩周炎研究现状

李志亚1刘群霞2*

(1.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随着目前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骨关节慢性病易于多发,肩周炎就是其一,中医的理论认为风、寒、湿三种邪气杂至合而痹症,西医认为,人体盂肱关节以外的解剖组织的一系列变化是肩痛及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肩峰下滑囊无菌性炎症或粘连、变性等被认为是肩关节活动障碍及疼痛症状的原因。目前西医通用疗法口服药物对症抗炎及止痛治疗,效果欠佳,且有明显的复发率。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性疾病为针刀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各种慢性骨关节病,如颈、腰椎相关病、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等,治疗效果明显。

针刀治疗 肩周炎 研究现状

肩关节周围炎症,以下统称肩周炎,或者称作粘连性关节囊炎、冻结肩、凝肩等。多发于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故有“五十肩”的说法。在我国肩周炎的发病率在所有肩部骨性疾病中约占42%,而在所有骨科疾病中约占比率为8%。[1]肩周炎的患病女性病人多于男性,多有夜间疼痛加重的特点。目前治疗,一般采用中医理疗及口服西药的中西医疗法,临床效果不理想,且有较高的复发率,远期疗效差。而针刀医学为治疗本病提供了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1 针刀治疗肩周炎概述

1.1针刀对治疗肩周炎的的作用机制

小针刀最初治疗疾病的初衷是对病变的部位起到松解和减压作用。针刀对病变部位的松解和减压作用是针刀被人们最认可的作用机理。小针刀刀具本身的刀刃非常小,操作时相当于小型手术,对人体创伤小,有人将之称之为闭合性手术。小针刀在对肩周炎的治疗机制,是能够直接、彻底地把骨面相关的组织如肌腱、韧带等粘连分开,使病变部位受压的神经血管得到松解及减压,从而使神经的功能也可以得以恢复,血流的通路重新开放,可以改善细胞组织的缺氧情况,促进一些致痛物质的代谢,从而缓解疼痛的症状,使肩关节的功能得到恢复[2]。许多慢性骨关节疾病的发病机制多与组织挛缩、组织压力增高或者不同程度粘连有关。根据目前研究针刀的作用机理,由于组织内压增高,软组织挛缩粘连造成的疾病或者症状,针刀都可以进行很好的治疗。针刀治疗疾病的方法常与穿刺和切割一起应用,对病变的组织部位进行疏通、剥离。所以针刀治疗疾病最主要的方法、手段,是对病变组织进行穿刺、切开、剥离,也是针刀治疗最直接的作用。

1.2针刀治疗的主要刀法

针刀在治疗操作过程中,针刀刺入的深度是临床医师首先需要考虑的。现在有不少针刀医师认为,操作时应先至病变部位的骨面,待针刀进入病变部位深层骨面后行针刀操作。目前大量临床疗效研究发现,针刀刺入的深度位置应为病变部位的深度,很多骨关节病的病位深度未到骨面,针刀操作时不一定要刺至骨面。如何来确定病变部位的深度,最主要靠治疗时医生的临床经验,同时结合针刀刺入后医生手底下的感觉。通常正常结构组织,如韧带、肌肉、筋膜、肌腱等,针刀的手感是顺畅的,没有明显的紧滞及阻力感。而病变的韧带、肌肉、肌腱等组织会有条索、结节样改变,针刀进入该病变部位会有阻滞感。所以说在临床治病操作过程中,病变部位针刀下感觉是紧滞,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阻滞感,进针顺畅。病变组织的粘连及压迫使病变部位的血运较差,及神经的反应敏感差。故针刀在病变部位施行针刀术,病人痛苦少而且疗效明显; 在正常组织进行操作,病人疼痛感明显,无治疗效果,还会产生正常组织的损伤,且对病人对针刀治疗的效果也有不好的心理影响。下一步进行针刀道法操作。病变部位的不同,针刀刀法也不相同,总体的治疗原则分一下两方面,首先,操作手法轻柔,避免过重,韧带、肌肉、筋膜等病变部位都有其附着点,针刀主要着力的部位应集中在附着点上,应避免过多的纵横切的刀数,松解次数多会造成不必要损伤。其次:病变部位针刀下感觉紧滞明显,当手下感觉松动顺畅,无紧滞感,提插感觉轻松即可出针。

1.3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操作

1.3.1以痛点为主要治疗点

临床操作的重点为确定治疗点,痛点为病变部位的体征表现,沈军[3]的治疗主要以压痛点为主要的选择治疗点;寻找压痛点的治疗方法可以用拇指滑动触压检查,触压的顺序由肩前方的胸锁关节开始,由喙突,向喙突外侧及结节间沟最后肩锁关节的依次按顺序按压,其后按压肩外侧的肩峰下。最后是肩后侧的肩胛下角及冈下窝和冈上窝,肩胛骨内侧缘及肩胛骨外侧缘、斜方肌的上部区等其他部位。李建兵等[4]根据肩前及肩后,和相应的肩峰下,三角肌下等相应部位的疼痛,选择相应组织解剖部位肌肉进行临床治疗。如肩前相应部位的疼痛选择肱二头肌长头或选择喙突,而肩后部位的疼痛选择肱骨大结节,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1.3.2以单一定点为主要治疗点

此类方法的主要依据病理学及人体解剖学特点来选择相应部位治疗点。根据肩部解剖学特点,陈超鹏[5]等选择喙肱韧带为主要治疗点,结合病变部位压痛点进行针刀操作来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康复功能锻炼尤为重要,卢笛等[6]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认为喙肱韧带为治疗本病的必要治疗点,先以喙突处、喙肱韧带及冈上肌抵止端和冈下肌、小圆肌的抵止端为首先的治疗点,其认为松解、减压喙肱韧带尤为重要,整个治疗好像把一条鲶鱼放入整个冻结肩,鲶鱼经过针刀的反复刺激,联系起其他部位的治疗,使整个治疗有了整体性,症状改善后,进一步进行功能练习,可以进一步的发现深层次的病灶部位,可以知道医师进一步进行治疗,使患者症状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

2 文献报道

临床上针刀治疗肩周炎方法多样,百花齐放,有单纯使用针刀治疗,合并药物或合并功能锻炼等进行治疗,均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供临床医师参考。

2.1单纯针刀治疗

单纯的针刀治疗直观的体现了其临床疗效,张友芝[7]将入选病例60例数字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运用针刀疗法治疗,一般在压痛最明显处定2-5个点,4个疗程,每周1次,1周为1疗程,进行疗效观察。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治疗,疗程同上。结果:经统计在症状及疼痛积分上研究组都明显要对照组。尹成新等[8]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定点部位取自冈上肌和冈下肌的压痛点硬结处为定点。采用切开剥离及纵行疏通剥离的方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的特点。

2.2针刀配合功能锻炼

刘文忠[9]选肩周炎病例107例,采用和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小针刀治疗法[10]釆用朱氏法,选择传统锻炼方法6种,如患肢摸对耳、搭对肩法、划大法等方法。病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3种以上的方法锻炼,每天锻炼1到2次,1次100-200下,疗程结束后,显效病人在90%以上,治疗效果明显。刘云[11]肩周炎病人155釆例用针刀、功能锻炼联合治疗,用小针刀作纵行疏通松解剥离法或采用切开剥离法。根据患者病情每周1次,1疗程治疗3次。患者并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双臂爬墙和弯腰晃肩及体后拉手等康复锻炼活动,每曰坚持锻炼4-6次,每次每个动作20-50次。结果:3个疗程后,有效率100%,痊愈率达到89. 03%,且无不良反应的患者。

2.3针刀配合药物注射

杨成刚等[12]随机将肩周炎病人45例分至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15例:研究组选择药物为玻璃酸钠肩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选择药物维生素B12和盐酸利多卡因痛点局部注射,两组均结合小针刀治疗。结果:疗程结束后,统计学处理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另有许斌等[13]随机将108例肩周炎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予以静脉滴注加穴位注射配合针刀,对比单纯使用针刀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明显意义。

3 结语:

针刀疗法是把中医的“针”和西医的“手术刀”结合在一起的一门独特医学,是中国人独创的新学科及诊疗手段,属于祖国特色的诊疗。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现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针刀治疗疾病的优势在于治疗很多顽固的软组织疾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肩周炎在针刀治疗方面研究报道很多,但在众多的临床研究中,缺少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缺少远期疗效观察以及对症状和局部软组织籍生物力学、局部微循环等多方面的同时观察。临床上缺乏新的思路及创新的设计方法来进一步验证针刀的临床作用,所以,改进针刀的操作诊疗技术,全面并客观地研究针刀对于肩周炎的治疗疗效,对于针刀疗法的临床推广使用及长远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郭长发主编.肩周炎的诊断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1993.36-37,57-58,135-136.

[2]庄绪军,刘希元.针刀加手法治疗肩周炎130例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682.

[3]沈军.针刀疗法及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05:83+86.

[4]李建兵,盛灿若.辨痛点结合古刺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05:310-311.

[5]陈超鹏,付红亮,容伟雄.基于喙肱韧带病变理论应用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03:120-122.M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6]卢苗,徐卫星.”鲶鱼效应”理论在针刀治疗冻结肩中的运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2:263.

[7]张友芝.小针刀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2):142-143.

[8]尹成新等.小针刀治疗肩周炎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5:92-93.

[9]刘文忠.小针刀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2): 64-65.

[10]吴绪平.针刀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

[11]刘云.小针刀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155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6);852-853.

[13]杨成刚等.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加小针刀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13,21 (6) : 19-20.

[14]许斌,王剑阳,方永革.穴位注射配合针刀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05:543-545.

R274

A

1674-2060(2016)05-0114-02

李志亚(1986—),男,河南中医学院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

刘群霞(1962—),女,主任医师,教授,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

猜你喜欢
小针刀针刀肩周炎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小针刀联合九步八分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4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40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小针刀配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