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证大小学 张 莉
突出学生主体,打造开放课堂
江苏省海门市证大小学 张 莉
为了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度提升课堂的开放程度,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自然产生若干不同的反应,有着不同的认知程度,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有层次,同时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究和实践中把握知识的本质内涵,突出学习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数学学习能带给学生必要的思维历练,带给学生丰富的史实,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勾起学生对数学的向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将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的眼界大开,让他们接受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教学中,我从一个学生熟悉的故事说起:“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大家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这样的情境立即给了学生画面感,让他们进入了学习的状态。之后通过“乌鸦怎么会喝到水”的问题引发学生的交流,学生在小组活动后,统一了意见:小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把水往上推了,所以乌鸦能够喝到瓶子中的水。这样一个故事让学生告别了一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常识,深刻地认识到物体是占据着空间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揭示“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就显得顺其自然,学生的认识也不再是纸上谈兵了。之后我又介绍了阿基米德通过排水法来鉴定皇冠是不是纯金打造的故事,不仅让学生通过体积这个媒介明白了更多的科学道理,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敬畏。
这样的课堂中不仅仅有数学知识,更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点,让学生在极尽包容的课堂中深刻领悟了体积的含义,并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实现了数学教学的多维目标。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找出学生想法中的优点来发扬光大,找出其中的问题来供大家一起研究谈论,以吸取教训。所以说,无论学生最初的观点是否正确,都能给学习带来促进,教学中我们要加强课堂的民主性,让学生乐于表达,乐于辩论,告别“一言堂”,在开放的交流环节中挖掘数学的本质内涵。
例如在“间隔排列的规律”教学中,学生首先研究了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成一线的规律,掌握了三种不同的排列方式下两者的个数关系。然后我变换了问题情境:公园的人工湖周长是800米,沿着湖的周围有一圈路灯,每两个路灯间相距50米,在每两个路灯的中间有一张长椅,求路灯的数量和长椅的数量。学生在读题之后先独立尝试,然后再展开交流,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是通过画图来探索其中的规律的,根据题意学生计算出人工湖每50米一段可以分成16段,实际画一画后发现路灯也是16盏,而长椅的张数也是16,说明路灯数与长椅的数量是一致的。但是这样的结果有些出乎学生的意料,因为题中“每两个路灯中间有一张长椅”对学生造成了干扰,所以一些人对路灯和长椅数量相等的结论无法理解,因此我给了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去探索一番,在之后的交流中不少学生有了合理的解释,有学生提出“每两个路灯中间有一个长椅,但是每两张长椅间也有一个路灯,说明他们的数量是相等的”,还有学生表示“其实这和直线上一段有一段没有的情况是一致的,只要将直线围成一个圈就可以了”。这样不同角度的发言给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深刻认识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接近了问题的本质,正所谓“理越辩越明”,数学课堂上要容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给学生足够的开放空间,让学生彻底解决心中的疑问,达成深度理解。
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波三折,让学生永远猜不透下一秒将发生什么,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形成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从不同的途径去解决问题,这样的不确定会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加强课堂的开放程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探索,更多的思考和更多的领悟。
例如“认识平均数”的教学,张齐华老师执教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从与几个同学比赛投篮开始,张老师的谈话式教学给了学生太多的不确定:首先是不确定投篮几次,为平均数的产生孕育了环境,从小明开始,因为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所以他要求再加两次机会,这样的开始给后面的投篮次数的变化打下了基础;其次是成绩的不确定,当张老师出示了自己前三次投篮的成绩之后,他引发了学生的猜想“到底张老师能不能获胜”,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因为张老师前面能投出6次的好成绩,有的学生担心,万一张老师后面两次命中的总个数少于8个,那么平均成绩就会低于4了,这样的开放性让学生认识到数组中的每一个数都会对平均数产生影响。实践表明,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总是在一次次不确定面前产生不同想法,而这些不同又牵引着他们一步一步接近问题的核心,让他们对平均数生成了更多的、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开放的课堂更容易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的学习有更多的层次,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要致力于打造这样的开放课堂,拓展课堂的广度,增加课堂的深度,让学生经历更多,从开放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