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数学课堂无声的教学资源

2016-04-11 05:55:52江苏省徐州市云兴小学郭海珊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8期
关键词:六度手势基础知识

江苏省徐州市云兴小学 郭海珊

肢体语言,数学课堂无声的教学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云兴小学 郭海珊

人类有许多种表达感情的方法,肢体语言就是常见的一种。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交流除了语言表达,肢体语言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这是他们潜意识里的行为习惯,更能表达出他们的上课情况。学生们已经习惯了用数手指头的方法来做算术题,可是随着数学问题的深入,这种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可能也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对于肢体语言在数学课堂的价值值得教师深入的探讨。

一、运用肢体语言教学,需要教师大胆创新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在他的教学理论专著这样阐释他的教学观:教学是教学者独特的思维活动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小学生应该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学会与时俱进,才是符合现代的数学教学标准。因此,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要在自己的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必要的时候也要改变在课堂上使用的肢体语言,这对于掌握数学分析能力和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都很重要。数学分析能力和数学基础知识技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二者相辅相成。数学分析能力是在不断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中培养的,而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在数学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教师通过联系人体构造的相似性,把双手指尖合在一起,手臂向外倾斜,用细绳把手肘处固定,这样就简单的搭建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了。然后学生可以看到通过手臂的拉伸等腰三角形也在发生变化,但是腰始终相等。当手臂拉伸到一定程度和细绳一样长的时候就变成等边三角形了。通过教师这样用心的肢体表达,学生不知不觉就领会到了这两者之间紧密的联系了。因此,不断的创新教师的肢体语言进行教学是我们值得探索的问题。

二、肢体语言协助分析,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学生多做练习,基础知识就可以得到巩固。而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就需要日积月累了,光是做练习是不够的,要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把分析问题的技巧传授给学生们,教会他们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掌握做题目的技巧而不是死记硬背。例如:在教学“米和厘米的认识”时,对于这种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靠想象理解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更要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1厘米就是一根食指的宽度,然后伸出手臂,从一只手到另一个手的距离就是大概1米的长度。这样,小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以后看到自己的食指就知道这是1厘米的概念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课堂效果,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学会了如何表达长度,接下来遇到关于解决长度问题的数学题目时,自然也会简单熟悉了。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射线的有关知识的时候,学生容易把这两个概念混淆,做题目的时候也容易出错。教师可以通过抓住“端点”和“延伸”这两个重点,再次运用肢体语言形象地来表达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让学生加以区分。射线可以用伸开一只手臂来表达,指尖向前无限延伸,用整个身体作为端点。相同的办法,把两只手臂都笔直伸开,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双手握成一个拳头,作为两端的端点,这就是直线。多么直观清楚的表达,学生记忆深刻又快速,而且学的很开心,课堂气氛活跃。

三、巧妙运用手势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他们还不具备直接去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对于他们也是模糊的,有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所以教师需要把手势语言作为教学的工具,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用手势表现成直观的表达,这样对学生来说不仅简单方便,而且理解起来直观形象,做题目也能得心应手了。例如:在学习求和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左手和右手各表达一个数字,把两只手合拢,告诉学生这就是加起来的意思,最后告诉他们求和问题就是把两个数相加,做加法运算。又如,在学习“负数”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天气预报中有没有负温度,教师还可以让他们比较零下六度和六度的区别。拿出温度计,请学生指出六度的位置,这个肯定是轻而易举的,然而零下六度他们就不知道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用手指出零度,顺着零度的刻度线往下告诉他们这就是零下的温度,然后找到零下六度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手势,学生大概就对零下有个概念了,知道世界上还有比零还小的温度了,也知道冬天为什么那么冷了,一个手势就能解决好多问题了。

四、利用肢体语言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生的思维往往都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的,在最初学习数学的阶段,使用肢体语言对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把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形象的表达,有利于他们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课堂不应该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真正的主角是学生,老师只是配合他们演出的演员,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使用肢体语言,除了有声音的语言互动,也要让自己的肢体语言变得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课堂变得绘声绘色。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用手势来表示折线图的变化情况。水平放置左手就是表示折线图没有变化情况;左手向上偏竖直的样子就是极速上升;左手向下偏竖直的样子就是极速下降;左手稍微向上倾斜就是缓慢上升;左手稍微向下倾斜就是缓慢下降。经过这样的手势表达,折线图的变化情况就深深地映在了学生们的脑海里了,他们理解起来既生动又深刻,课堂的参与也变得积极起来了。

综合上述,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因此,教师不仅要靠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教学,而且要读懂学生的肢体语言背后的意思。学生在课堂上的肢体语言都是他们自发的,往往更能反映他们的内心活动,是课堂无声并且珍贵的教学资源,值得教师的关注,这样能更好地体现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六度手势基础知识
锻造“六度”应急队伍
挑战!神秘手势
栀子花,六度开
V字手势的由来
掌握基础知识
胜利的手势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22:08:40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18:12:03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