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问题式教学的策略探究

2016-04-11 05:55:52江苏省阜宁县张庄初级中学许学礼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新知解决问题思维

江苏省阜宁县张庄初级中学 许学礼

初中数学问题式教学的策略探究

江苏省阜宁县张庄初级中学 许学礼

问题式教学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活思考,引发思考。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问题式教学的意义,数学课堂提问的主要类型,以及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初中数学;问题式教学 ;提问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发现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教师要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从不同角度观察、从不同层面思考问题,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体验,激励他们不断发现,不断创新。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问题式教学法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旺盛,教师要呈现新颖、有趣的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猜想,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苏科版教材“有理数的乘方”教学中,教者以折纸为素材,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尝试折3次、4次、5次的纸的张数与厚度,折了多少次就能超过35层楼的高度,折了多少次就超过了珠峰的高度。这种引入的方式具有趣味性,能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计算中获得新知,感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2.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一门思维学科,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类比、想象、抽象、演绎等过程,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不生硬灌输知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能开启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传统教学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生搬硬套,机械记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由于缺乏理解,时间一长,这些内容很快就忘了。教师将生活中的实例设计成数学问题来考查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加深知识的理解。

4.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用手做一做、用眼看一看、用脑思一思,在调查、实验、操作中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主要类型

1.复述性提问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须熟记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内容,教师通过提问促进学生的熟记,教师往往用提问,要求学生复述。如在学习苏科版教材“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时,学生做题时,教师就会提问:“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相离、相切、相交?”

2.铺垫性提问

教师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通过提出问题复习旧知引入新知,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铺垫性,既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也是讲新知识时要学到的。如在“正方形”内容时,教师可提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概念、性质、判定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能为新旧知识搭建联系的桥梁,又能完善知识体系,让学生建构思维导图学习新知。

3.理解性提问

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定理后,不能马上理解,为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要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去消化。此类问题不宜过难,要以基础题为主,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或根据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求未知数的值。

4.探索性提问

教师要以提问开启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引领学生主动分析问题、探索思路,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梯度,梯度太小,会包办学生的思维,挤占了学生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梯度太大,往往会启而不发,让他们望而生畏。

三、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1.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

教师要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放下权威的“架子”,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不要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影子”,要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反思、敢于质疑,不唯上,不唯师。要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发展的促进者、表达的欣赏者,允许学生犯错,留有足够的机会、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

2.优化教学设计,科学提问

教师要在分析教情、学情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疑点、困惑点提出问题。(1)贴近学生。教师的提问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维的共鸣。如在苏科版教材“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HL”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某活动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小明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每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遮住了,他只带了一个卷尺,你能帮他完成这个任务吗?”学生去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会考虑SSS、SAS去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而都有一条边被遮住,学生的知识经验无法解决问题,就会产生探求问题的浓烈兴趣,驱使他们主动学习新知解决困惑。(2)难度要适度。教师的提问不宜过易,让学生看一看便可作答,也不能过难,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解答最佳。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基础水平、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重视这些差异,利用这些差异,分层设计问题,对困难生要予以尊重,要通过启发、引导让他们体验成功。教师要引导学主动感知、探索,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4.不断完善提问技巧

(1)正确选择提问内容。教师要根据课型不同、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地提出问题。在概念课教学中,教师在情境引入、探究概念时提问;解题课要对学过的概念、公式的应用提问。(2)提问的方式要灵活。教师的提问不拘于单一的形式,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提问,复杂的问题可以分解,难度大、综合性强的可以迂回提问,也可以让学生集体回答,活跃课堂气氛。(3)把握提问时机。教师可以新旧知识衔接处提问,可以在重难点处提问,可以在知识混淆处提问,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4)正确使用激励性语言。教师的语言要以激励为主,捕捉他们回答的闪光点,对学生适当表扬。但评价一定要恰当其分,不能进行毫无根据的廉价表扬。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通过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表达见解,从而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新知解决问题思维
新知
思维跳跳糖
生活新知
好日子(2022年6期)2022-08-17 07:14:54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