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都市主义 “设计自然”理念的实践浅析——以荆州市明月公园为例

2016-04-11 02:07陈水兵王宇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荆州市

陈水兵,王宇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 “设计自然”理念的实践浅析——以荆州市明月公园为例

陈水兵,王宇(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摘要]介绍了景观都市主义中设计自然的景观基础设施、生长性、生态性和文化性等主要理论观点,结合荆州市明月公园的规划设计从图纸设计阶段到项目落地全过程跟踪调查研究,走访并收集公园建设实地踏勘至开园接受游览期间周边民众对公园游览的感受以及对公园文化景观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并总结了明月公园在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植物配置的原生性和景观的流动生长性、灰色基础设施绿色化、生态性设计、景观的文化性等原则的适用性,论证了类似公园规划设计景观先行、文化先行理论的正确性,并展望了这些原则在旧城更新、棕地改造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理论可行性,相关设计原则能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设计自然;荆州市;明月公园

景观都市主义起源于西方后工业化时期,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城市问题的复杂化,具体表现为城市中心弱化、城乡边缘模糊化、景观形态零碎化。针对这些问题,传统的城市设计以建筑、天际线为主导的方法却疲于应对,景观都市主义倡导以景观代替建筑作为切入点来修复缝合城市肌理,理顺城市功能和秩序,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设计结合自然”到“设计自然”,为工业化后期西方国家出现的城市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更为合理廉价的解决办法。

作为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荆州市通过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转移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现代化高楼林立,破坏古城形象和特色、工业用地零散,影响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公园绿地零散且品质不高,影响整体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城市绿化率偏低,影响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等。在“四城同创”和“壮腰工程”的共同推动下,荆州市亟需一条兼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色发展道路。景观都市主义中 “设计自然”的理念在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城市良好形象,解决城市居住环境问题和促进城市良性发展方面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城是荆州市最重要的人文和景观资源,明月公园紧邻护城河、环古城而建,是荆州市政府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市民工程和形象工程,对整个古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笔者以荆州市明月公园为例,通过对规划、建设实践中设计方法的总结和提炼,结合建成后游客游览体验的反馈,浅析景观都市主义的“设计自然”理论在荆州古城特色保护中的原则、理念和具体方法,从而为古城开发这一系统性城市工程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同时对其他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景观都市主义“设计自然”理论核心要点

1.1景观基础设施

景观基础设施提倡优化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潜能,改变诸如道路桥梁、城市管线等灰色基础设施的单一基础功能的局面,将其与水系湿地网络、生态廊道和公园绿地等绿色基础设施良性整合建设,充分发挥1+1>2的功能叠加效果,成为兼具景观性和功能性、持续高效的景观基础设施。

1.2生长性

设计自然策略不同于终极蓝图式设计,其主张变静态规划为动态,如同植物的生长过程一样,以地表为根基,破土而出,然后向空间延伸开来。景观元素对于城市的修正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强调规划设计过程的动态性和弹性,提倡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注重设计成果的历时性和随机应变性,注重时空体验的及时反馈和调整修正。

1.3生态性

设计自然理念正是以麦克哈格的将生态学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设计结合自然”理念为基础,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同时重视自然和人工的力量,协调二者的关系,强调生态优先,景观先行,保证景观、建筑保持各自个性的同时能在景观和生态层面融为一体。

1.4文化性

设计自然理念关注文化特色在城市风貌、建筑形式和景观表现上的运用与表达,彰显城市文脉与个性[2],强调城市活力与城市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相互促进关系。自然景观融合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地域民俗特色将会大大增添景观的灵气,从而激发城市的活力,引领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民俗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2荆州明月公园概况

荆州明月公园选址东起东环路,西至小北门游园,以东环路为北边界,南抵古城墙,北临火车站前主干道荆楚大道,西邻小北门,规划用地面积29公顷。基地内以鱼塘水面为主,由塘堤自然分割形成大小不一的16块水域,北面临近东环路内测分布少量20世纪80年代底层破旧民居,沿路零散分布着社会停车场,塘堤上植被以柳树、水杉为主。

2.1优势分析

护城河水体周边植被情况良好,与基地南侧城墙相映成趣;周边绿地公共空间丰富,人气十足;鱼塘周边植被完整,塘堤上水杉高大茂盛。

2.2劣势分析

基地北侧东环路交通量大,噪音污染和扬尘严重;基地北侧民居破旧,垃圾遍地,土质不佳;护城河水质不佳,偏黑且腥臭;塘堤植被缺乏观赏性,且略显杂乱;基地水面占比较大,景观营造存在填挖方失衡问题。

2.3项目定位

明月公园作为荆州火车站站前荆楚大道的门户景观区,同时作为荆州古城墙的基底,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明月公园设计以设计自然为理念,以生态景观为先导,以明月为主题,以“水城相融”为宗旨,同时融入荆楚文化和地方风俗,结合市民对游憩空间物质环境和人文品质的需求,以人为本,创造具有浓郁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休闲环境,打造符合现代休闲理念的生态化、人文化的古城景区。明月公园规划总平面图如图1所示。

3明月公园设计中“设计自然”手法的体现

3.1植物配置的原生性和景观的流动生长性

城市景观的99.9%是时间创造的[3],所以规划时需要将时间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由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植物配置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因此它为人们提供了变化的休闲空间,在不同时期提供不同的休闲、娱乐场所,吸引大量的人前来[4]。公园植物的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为置身其中的体验者带来了丰富多变的休闲体验空间。明月公园的规划设计在植物配置方面独具匠心,充分注重了植物选取的原生性和种植的时间空间变化性。明月公园交通系统、功能分区、植物配置如图2所示。

图1 规划总平面图

图2 交通系统、功能分区、植物配置

选取荆州本地原生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生态优先,模拟荆州地区植物群落,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高低错落搭配,保留原来塘堤上高大挺拔的水杉树作为水体的自然分割带,留存护城河旁的柳树作为水体和城墙的衬景,保存较为优美的原水体轮廓。另外对需要大面积种植的乔灌木、草本植物尽量采取本地原生植物,对需要作为景观点缀的少量植物则以生态性和低成本性为参考原则,适当选取外地植物种类。

在植物种植方面,按照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合理分配空间,并留足未来生长发展空间,非填空式布置堆砌植物。在公园旅游线路与景观设计方面,充分考虑路径随景观的变化而变化,真正做到植物季相变化、高低层次变化、通道路径变化、景观节点变化、景观片区边缘变化、景观区域变化、水体动静曲折变化的同步和协调,所有这些构成要素在变化的同时又是统一于景观的流动生长理念之中,自然景观和建筑、建筑小品等其他设施融为一体,所有景观在生长过程中流动起来,步移景异,亲新、自然,潜移默化地将风俗文化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情景交融。

3.2灰色基础设施“绿色化”

荆州市明月公园规划设计原有基础设施以灰色调为主,设计方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景观塑造手法赋予“灰色”基础设施以灵性,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使其“绿色化”,让原本略显单调的灰色基础设施散发出艺术的光芒,历史文化和风俗传统得以延续,又与当前科技完美结合,减少总体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创造出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

道路设计上首先关注线路的选择和梳理,充分利用原有渔场道路肌理,选取可行线路,并将道路的主体功能分为步行、非机动车慢行、小型旅游车游览和机动车交通等。然后以道路的功能性为指引确定道路断面,即充分考虑不同线路上未来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设计出相应路幅宽度的道路。最后是道路与景观的结合,让道路除了满足基本的通行、排水、分割围合空间功能之外,同时还具有了观赏和体验功能。步移景异的手法在道路设计中得以充分利用,融道路于景观的起承转合之中,减少长时间游行观景的疲劳感,增加探求未知景观的情趣和欲望,并通过植物季节的变化带来不同的步行体验。

在照明和广播设施的设计方面,照明灯具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同时考虑到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殊性,采取蕴含荆楚特殊文化内涵的双龙双凤扁担型和花纹外包镂空型复古式照明灯具设计,造型优美,材质精良,在完成基础照明功能之外,也创造了良好的人造景观和游览灯光环境,同时节省了空间;广播设施线路采用地埋式,而广播音响主体采用小巧的灰色水泥外壳包装,加之优美的莲藕孔状镂空设计,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在其他细节设计方面,如桥梁、栅栏、驳岸、公厕、休息亭等细节设计方面同样采取“绿色化”的处理手法。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内有一处年代久远的水闸,水泥基座表面开裂剥落,上面机动操作部分表面锈迹斑斑,设计在保留水闸的同时利用水闸的空间延伸性,在旁边种植攀缘景观植物墙,遮盖了水闸下面的水泥基础部分,露出生锈的机动部分反而增添了其美学性和历史沧桑感,另外对游人的游行观赏安全起到一定保障作用。明月公园建成后的局部小景如图3所示。

图3 明月公园建成后局部小景

3.3生态化设计

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这两者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相互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5]。在明月公园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丰富的水体资源,尽量保存原有的池塘和历史风貌,并恢复原有水系,以水乡绿地为特色,与古城墙交相呼应,植物造景因形随势,将生态设计的理念贯穿始终。

在道路设计方面,尽量利用原有塘堤路线,适当硬化拓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除外部环路交通和内部一级园路采用全水泥铺设供车行交通外,其他等级园路采用透水性铺装设计,加强对雨水的滤过吸收功能,且这些通道专供游人使用,这样就可以适当减少硬质道路总面积,增加绿化空间。

在雨水利用方面,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合理控制硬质铺地和自然植被的比例,除外部交通和一级园路外,其他等级园路采用透水砖铺装设计,减小硬质铺地的径流系数,充分利用自然植被、土地和池塘水体的吸收功能,采用自然重力流排水方式,最终流入荷塘水体当中,来解决片区的雨水问题。驳岸设计尽量采用自然植被坡面或是碎石坡面伸入水中,减少不必要的填挖方量的同时增加绿化面积。

在植被配置方面,以优先选取本地原生性植物为主,辅以景观型、生态友好型的植被,同时对水生动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保证动植物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建构完整的水陆动植物食物链,防止某些品种缺乏天敌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3.4景观的文化性

明月公园设计过程中在生态设计的理念上还融入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元素,让整个设计能够承担更多的功能和使命,把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融入到实体景观的物质载体中,将水乡文化、民风民俗潜移默化的传达给游人。

在建筑小品配置方面,荆楚名人园的细节设计最能体现生态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内涵的统一性,其以荆楚历史名人为主线,每位名人形成独立小景区,以建筑、建筑小品、纪念亭、雕塑、字刻、特殊喻意植被种植和文学作品直接展示等方式间接或直接地展示荆楚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游客的参与体验与相互交流探讨,更加自然地探求、吸收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达到了公园景区润物细无声的最高境界。

在特殊寓意植物配置方面,荆楚民俗园主要种植桃树、柳树、樱花、紫薇、紫荆等本地传统树种,桃红柳绿,色彩亮丽,同时配有渔鼓、民俗剪纸等传统习俗的雕塑,共同象征着荆州的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和历久弥新;荆楚名人园主要种植梅花、腊梅、香樟树,象征着这些名人的不屈不朽的气节,一身傲骨,万古流芳。

4结语

荆州市明月公园设计中采用将灰色基础设施“绿色化”、注重景观设计的文化和民俗传承功能、生态景观优先、关注景观的流动生长性等设计原则对荆州古城周边的整体环境品质起到了强劲的提升作用,吸引了众多的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游玩。紧随其后的城墙整体亮化工程、环城湿地生态公园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提升荆州市整体的环境和文化品质,提振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吸引和利用外部资金服务于荆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贯穿于整个明月公园规划设计中的设计自然的理念也可以运用到旧城更新、棕地改造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规划设计中,结合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解决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升城市形象和活力,激发城市再生潜能,提高城镇化质量,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申亚.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建设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12.

[2]宋秋明.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新区城市设计程序探讨[D].重庆:重庆大学,2011.

[3]大卫·弗菜切尔,高健洲,孙福林.景观都市主义与洛杉矶河[J].园林建筑学,2009(2): 54~62.

[4]邹丽丽,蔡君. 景观都市主义与休闲空间创造[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48~17750.

[5]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计飞翔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01-0048-05

[中图分类号]TU986.2

[作者简介]陈水兵(1991-),男,硕士生,现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通信作者:王宇,838614780@qq.com。

[基金项目]荆州市重点科学技术项目(2013AD30)。

[收稿日期]2015-10-28

[引著格式]陈水兵,王宇.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自然”理念的实践浅析——以荆州市明月公园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1):48~52.

猜你喜欢
荆州市
捉迷藏比赛
诗祖文魂百代传一一首届“中华诗人节”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
荆州市总工会给八十九团捐赠文化用品
荆州市2016年校园足球锦标赛开赛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水和谐”城市建设——以荆州市为例
转变作风谋实事 履职尽责惠民生——荆州市荆州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纪实
加强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兼谈荆州市荆南高级中学校园特色文化
荆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荆州市发展再生稻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荆州市春色叶树种资源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