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悦,李 艳,曹庆生,李志超
(1.河北省玉田县医院,河北唐山 064100;2.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河北唐山 064100)
·临床研究·
ALA-PDT联合口服茶多酚对尖锐湿疣患者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的影响
刘广悦1,李艳1,曹庆生1,李志超2
(1.河北省玉田县医院,河北唐山 064100;2.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河北唐山 064100)
摘要: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茶多酚对尖锐湿疣(CA)的疗效及其对CA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玉田县医院皮肤科收治的CA患者102例,将其分为3组:A组(单纯激光治疗组)、B组(单纯ALA-PDT治疗组)、C组(ALA-PDT联合茶多酚治疗组)。另选取32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于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对比分析各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结果治疗前,A、B、C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组间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A、B、C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PDT联合茶多酚治愈CA并防止其复发的机制可能与降低HIF-1α和VEGF水平,减少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关键词:尖锐湿疣;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茶多酚;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尖锐湿疣(CA)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一般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具有发病率高、易复发等特点,传统疗法如激光、电离子等,术后易复发、易引起疼痛。近年来,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CA的效果得到了肯定,其操作简单、效果好、复发率低。茶多酚作为一种绿茶的主要活性成分,不良反应少,不仅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机体免疫、降脂降糖、解毒,还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因此,笔者尝试ALA-PDT联合茶多酚治疗CA,并观察ALA-PDT联合茶多酚对CA的疗效及对CA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玉田县医院皮肤科收治的CA患者102例,诊断标准参考原卫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性病防治手册》,其中男45例,女57例,中位年龄26岁,实验前均经患者同意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单纯激光治疗组),B组(单纯ALA-PDT治疗组),C组(ALA-PDT联合茶多酚治疗组),每组34例,各组间性别、年龄、皮损情况及病变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另选32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
1.2仪器与试剂5-氨基酮戊酸(ALA)购自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 ℃避光保存,使用前根据皮损面积新鲜配制成20% ALA凝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茶多酚片购自浙江大学茶叶科技开发公司,杭西卫食字第[2005]0022号。光动力治疗仪型号LED-IB,波长(633±10)nm,输出功率20~100 mW/cm2,购自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仪型号901-C,购自广州市激光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帝肯全自动酶免仪。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A组应用CO2激光将所见疣体全部汽化,外涂抗菌药物药膏预防感染。B组常规皮肤消毒、局部麻醉后用CO2激光将所见疣体全部汽化,CO2激光治疗深度达皮肤正常组织,范围距疣体根部0.5~0.7 cm;同时要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术后要预防感染。待7~10 d创面愈合后,将盐酸氨基酮戊酸涂于原皮损和醋酸白试验阳性皮损及其周围0.5 cm以内的皮肤及黏膜上,3 h后用氦氖(He-Ne)激光照射,根据光斑面积计算所需时间,使照射总能量达100 mJ/cm2(约20~30 min)。局部外涂抗菌药物防止感染。每周治疗1次,连续用4周。C组除上述治疗外,患者术后开始口服茶多酚片,剂量为每片0.45 g,每次2片,每日3次,2个月为1个疗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于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
1.3.2治愈标准3个月后复查,无复发疣体、醋酸白试验阴性为痊愈。
2结果
2.1各组治愈率及复发率A组治愈率为70.59%(24/34),复发率为29.41%(10/34);B组治愈率为85.29%(29/34),复发率为14.70%(5/34);C组治愈率为97.06%(33/34),复发率为2.94%(1/34)。C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8、8.78,P<0.05)。C组与B组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2、2.92,P>0.05)。
2.2治疗前、后各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比较治疗前,A、B、C组血清HIF-1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8、18.44、18.89,P<0.05);VEGF水平亦高于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14.37、16.04、11.94,P<0.05)。A、B、C组间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t值分别为0.09和1.51;A组与C组比较,t值分别为0.08和1.40;B组与C组比较,t值分别为0.16和0.1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A、B、C组血清HIF-1α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65、9.21、12.12,P<0.05);VEGF水平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5、4.40、9.09,P<0.05)。治疗3个月后B组和C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比较,t值分别为6.21、2.56;C组与A组比较,t值分别为10.17、9.69,P<0.05);C组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8、8.76,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组血清TNF-α和VEGF水平比较
*: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A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B组比较。
3讨论
CA一般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CA的发生、发展和复发与各种细胞因子密切相关。发生CA时,白细胞介素(IL)平衡失调,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如干扰素-γ(IFN-γ)、IL-2、IL-12等细胞因子分泌减少,IL-4、IL-5、IL-10等细胞因子分泌增加[1-3]。相关研究表明,作为HIF-1α重要的调控因子,VEGF在CA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VEGF的高表达促进了CA的发生和发展,与CA的过度增殖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4-9]。ALA-PDT治疗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方法,具有选择性好、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同时对CA的复发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就是光动力变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通过直接杀伤作用、损伤血管效应、抗病毒免疫效应达到治疗CA的目的[10-11]。由于CA易复发,很多学者都主张联合疗法,以降低CA的复发率。茶多酚作为一种绿茶的主要活性成分,不良反应少,不仅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机体免疫、降脂、降糖、解毒,还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茶多酚可通过升高IL-12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通过抑制VEGF和刺激T细胞毒性来防治皮肤癌[12]。因此,笔者尝试ALA-PDT联合口服茶多酚治疗CA,分析疗效及其对CA患者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CA患者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二者在CA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CA的瘤体迅速增长,进而导致瘤组织缺氧。在低氧条件下,HIF-1α水平升高,使瘤细胞对缺氧产生适应性调节,维持瘤体的生长。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VEGF的分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抑制其凋亡,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而促进血管生成,促进CA的发生与发展。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尤以ALA-PDT联合茶多酚治疗组明显,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最接近正常水平且复发率低,提示茶多酚通过降低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抑制内皮细胞增生和血管生成,进而抑制瘤体的发生、发展。单纯ALA-PDT疗法和单纯激光治疗组患者HIF-1α和VEGF水平虽有变化,但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可能与去除疣体后未复发和ALA-PDT本身有激发机体抗病毒免疫效应有关。研究结果表明,HIF-1α和VEGF在CA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HIF-1α和VEGF水平的升高,可促进瘤体的发生与发展。
综上所述,ALA-PDT联合茶多酚治疗CA效果明显,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为茶多酚可以降低HIF-1α和VEGF的分泌,减少内皮细胞过度增生及新生血管生成,进而抑制瘤体的发生与发展,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邱宇芬,李敏,易恒安,等.激光联合白介素-2治疗生殖器尖锐湿疣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0):1528-1529.
[2]胡凯,程方雄,陈蓓.尖锐湿疣组织IL-2,IL-4,IL-10,IL-18表达的意义[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27(5):394-395.
[3]马静,温炬,郑荣昌,等.低剂量阿维A对尖锐湿疣复发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11):1768-1770.
[4]肖汉龙,陶娟,王育珏,等.尖锐湿疣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8):717-719.
[5]刘强,胡芳,赵静,等.YKL-40和VEGF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6):639-644.
[6]邓列华,李璟蓉,胡云峰,等.尖锐湿疣组织中生存素、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43(11):766-769.
[7]李莉娜,王绪洲.尖锐湿疣组织中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5(7):662-664.
[8]李璟蓉.Survivin、COX-2、VEGF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D].广东:暨南大学,2008.
[9]卢淑娇.Survivin和VEGF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09,39(2):151-153.
[10]张云凤,王秀丽,王宏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1):78-80.
[11]王希晶,王谦可,梁凤仪,等.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NF-α和IL-6变化[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3):233-234.
[12]Katiyar S,Elmets CA,Katiyar SK.Green tea and skin cancer:photoimmunology,angiogenesis and DNA repair[J].J Nutr Biochem,2007,18(5):287-296.
(收稿日期:2015-10-16)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05.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5-06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