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2016-04-11 02:48陈奇超刘力臻
关键词:金融危机

陈奇超,刘力臻

(1.东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2.渤海大学 经法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金融危机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陈奇超1,2,刘力臻1

(1.东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2.渤海大学 经法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观和演化经济学的演化分析方法来看待金融危机理论的变迁,会发现已有的具有权威性的金融危机理论均未能充分考虑现实人的心智规律对经济及金融的影响。神经经济学、认知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为现实人的心智规律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而演化经济学框架更适合解释现实人的心智规律,并且也更适合分析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发展,用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来解释和构建金融危机理论是对金融危机理论的一个创新。

[关键词]金融危机;心智规律;演化经济学

通过对金融危机代表性理论的演进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金融危机理论缺少对现实人的共同演进和相互转换的心智规律的认知。金融危机理论具有从对客观因素探索层面逐步深入到对人的心理因素探索层面的演进趋势,但是这些理论均未能充分考虑现实人的心智规律对金融危机形成的影响。马克思认为,经济规律是由有意志的人和人的活动实现的,现实的人既是经济活动的前提又是经济活动的结果。因此,充分考虑现实人的心智规律对金融危机形成的影响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意义。金融危机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为四种类型,即债务危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大部分金融危机都可以被归入这四种类型。

一、代表性金融危机理论的演进脉络

(一)外债危机理论的演进

“经济大萧条”是历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它导致许多国家的银行破产和货币贬值。费雪(Irving Fisher,1933)[1]337-357对“经济大萧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他认为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债务结构与资产市值不匹配。商业扩张和战争等外生因素导致过分借贷,一旦经济不景气,借贷者就会廉价销售商品以清偿债务,物价水平下降,继而导致借贷者只能销售更多的商品才能清偿债务,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债务危机爆发。后来的学者们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将经济不景气修正为过度负债下银行的流动性偏好增强。

苏特(Christian Suter,1992)[2]1-225从经济周期角度提出了国际债务危机理论,他认为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过高的市场预期。发达国家的新产品市场饱和后,会将新产品转向发展中国家,并且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贷款,对经济预期的过分乐观使发展中国家的外债负担加重,创新潜能枯竭导致世界需求下降,过低的收益使发展中国家失去偿还债务的能力,最终导致债务危机爆发。

(二)银行危机理论的演进

弗里德曼(M.Friedman,1971)[3]1-888提出了“货币政策失误”理论,他认为银行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突发性事件使银行业出现小规模的、局部的金融问题,银行为应付挤提会增加准备金,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减少,此时政府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将会使货币供应量进一步减少,最终导致银行危机爆发。后来的学者提出即使经济运行平稳,突发性大幅度的货币紧缩也会引发金融危机。

戴蒙德和迪布维格(Diamond & Dybvig,1983)[4]401-419提出了“银行挤兑”理论。他们认为银行资产有典型的非流动性,当银行资产价值低于其债务价值时,银行就会失去偿还能力,存款者会在银行宣布破产前争相提取资金,最终导致银行危机的发生。后来的学者认为投资者对市场上的各种信息敏感度极高,即使银行资产负债表没有恶化,他们也会因为市场上的任何不利的信号而改变预期并形成“羊群效应”,导致银行危机爆发。

(三)货币危机理论的演进

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79)[5]311-325等人提出了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他们认为,货币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扩张性的国内经济政策。政府为了弥补赤字而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信贷扩张和利率下降导致资本外流,政府为了维持固定汇率而抛出外币增强了投机者对本币贬值的预期,从而引起对本币的攻击,最终使政府耗尽外汇储备,货币危机爆发。

奥伯斯菲尔德(Maurice Obstfeld,1994)[6]189-213等人提出了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他们认为,在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恶化的前提下,如果公众预期货币贬值,那么政府维持固定汇率的成本就会上升,如果政府维持固定汇率的成本超过收益,就会放弃固定汇率,货币完成了自我实现过程。同时,“羊群效应”形成的抛售浪潮将通过人们纯粹的模仿行为而逐级放大,最终导致货币机制的彻底崩溃,这种放大可能会波及其他国家,从而形成国际金融危机。

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98)[7]等人提出了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他们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过度,金融过度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投资者的行为函数里可能已经包含了对这种变化的预期,使他们坚定了抛售本币的决心,最终货币完成了自我实现。另外,某些经济对于公众信心极其敏感,这些经济的货币危机可能由外部的与自己关联并不大的经济中发生的货币危机所带来的公众信心问题而诱发。

(四)系统性金融危机理论的演进

明斯基(Hyman P.Minsky,1986)[8]1-350提出了金融体系不稳定假说,他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天然的内在不稳定性。这种内在不稳定性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代际遗忘;二是竞争压力;三是经济主体的非理性。这些内在的不稳定性都体现在现金流上,现金流的形成和运作是关键,如果现金流不能正常运作,那么金融体系就不稳定,就会导致金融危机。

一些经济学家基于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回报率、市场利率等因素保持低水平的长期预期与实际经济现实之间的动态不一致性,得出关于金融不稳定原因的相同解释。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使用崩溃模型和混沌理论来解释和描述金融系统不稳定问题,发现金融不稳定与实际经济变量不稳定之间的关系,构建金融不稳定指标来阐述周期性金融波动期间金融系统由混乱状态到正常状态的过渡条件。

二、金融危机理论中现实人的心智规律

(一)对现实人心智规律认知的演进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分析了债务结构对债务偿付的影响,“货币政策失误”理论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债务偿付的影响,“银行挤兑”理论分析了银行资产价值对债务偿付的影响,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分析了国内经济政策对外汇流失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都是客观性影响因素,这些客观性影响因素与人的经济行为都有确定性的逻辑关系,通过价格理论形成了金融危机的理论模型。但是这种确定性的理论模型只是在理性人的假定前提下描述了金融危机中经济参与者的行为规律,并没有从现实人的心智规律的角度来分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和发展。

修正后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加进了过度负债下银行的流动性偏好增强等影响因素,国际债务危机理论提出了过高的市场预期等影响因素,修正后的“银行挤兑”理论增加了“羊群效应”等影响因素,第二代货币理论和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分析了公众的预期与“羊群效应”情绪等影响因素,新一代的系统性金融危机理论则强调了金融机构和借款人具有的天然的内在不稳定性,这些影响因素都是经济参与者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与经济行为之间是不确定的关系,这些理论的演进显示人们对金融危机的认知从客观性影响因素发展到现实人的心理影响因素。在更普遍的经济研究领域,现代经济学家对心智规律的研究向理性人假设提出挑战,20世纪50 年代,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用来解释和预测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是如何决策的,阿莱悖论和埃尔斯伯格悖论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现实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决策时会受到自身背景和经验的影响只考虑某些问题而忽视另外一些问题,并且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感性偏见又会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发生偏差。因此,在实际情境中,决策者的偏好是复杂多变的,这就需要人们对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理性假设做出修正。

外债危机理论从最初的债务结构与资产市值不匹配等实质性影响因素发展到过度负债下银行的流动性偏好增强和过高的市场预期等心理影响因素,银行危机理论从货币政策和银行资产价值等实质性影响因素发展到“羊群效应”等心理影响因素,货币危机理论从国内经济政策等实质性影响因素发展到公众预期与“羊群效应”等心理影响因素。这些金融危机理论的进展都揭示了现实人的心智的差异性,这是对马克思“现实的人既是经济活动的前提又是经济活动的结果”这一观点在金融危机现实中的实践,它也进一步说明了金融危机理论的演进本质上是人们对现实人心智规律认知的演进。

如果不能从心智规律找原因,那么人们对待新的经济现象的态度和思维就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只能不断地迎接着金融危机的发生。将现实人的心智规律作为金融危机理论的前提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金融危机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以现实人的心智规律为基础的研究。

(二)各种经济学说对现实人心智规律的认识

演化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都侧重于对现实人的心智规律的认识,它们使现实人的心智规律在研究层次、方法和模型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研究层次上,经济学家对现实人的心智规律的研究从行为层次进入到基于认知科学的信息加工层次和脑神经层次;在研究方法上,经济学家对现实人的心智规律的研究从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等方法的运用进入到行为实验、脑功能成像技术和演化分析层次;在研究模型上,经济学家从理性计算模型发展到一些基于情绪或生物演化的决策模型。

例如,黄达强(2014)[9]88-93通过近年来兴起的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fNIRI)技术,对被试风险决策时的大脑前额叶皮层进行了测量和成像,结果表明,人们在处理收益和损失时,大脑皮层的激活状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图1、图2、图3、图4),得出损失厌恶是一种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适应性心理本能的结论。

图1 收益决策时的大脑实时激活状态

图2 损失决策时的大脑实时激活状态

图3 收益情境下的大脑激活状态

图4 不同情境下的脑区差异性

资料来源:黄达强.损失厌恶与偏好异质性——来自神经经济学的证据[J].南方经济,2014(7):88-93.

卿志琼(2012)[10]72-83将神经经济学、认知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对人的心智机制的描述进行了归纳和比较,笔者为了后面阐述观点的方便稍做修改,如表1。

表1 不同情境的脑神经机制、认知机制和行为机制的比较

资料来源:卿志琼.从认知科学到经济学:情绪介入经济决策的内在机理研究[J].财经研究,2012,(38)1:72-83.综合各种学说对心智规律的研究,笔者认为,心智规律的研究顺序应该以神经经济学为基础,之上是认知经济学,之上是行为经济学,之上是演化经济学。神经经济学是运用神经科学技术来确定与经济决策相关的神经机制,而脑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差异是神经机制的根本,也是人的心智规律的根本,或者说,脑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的心智规律,决定着演化经济学中探讨的核心概念“创新”。而且,神经科学技术能从内部观察人的行为,探讨“黑箱子”,它能最直接地测量人的思维和情感。

如果把脑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比喻成信息接收器,那么认知经济学研究的就是信息加工的程序,尽管它也以神经科学为基础,但它更侧重于信息加工的程序;如果说脑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差异来自于生物学上的遗传和变异,那么认知能力的差异来自于社会学上的“遗传”和“变异”,这是演化经济学无法完全用进化论来隐喻的根本原因。

区别于上述学说,行为经济学更准确地讲是通过行为观察的方法来确定与经济决策相关的心理机制,这是从外部观察人的行为,是最间接的测量人的思维和情感的方法。但是,外部的行为却蕴含着更大的随机性,它为发现人的心智差异和研究人的心智规律提供了更现实和更丰富的信息。

而演化经济学侧重于群体的心智规律,它最核心的观点是共同演进和相互转换,即群体行为是个体多样性的相互转换的过程和结果[11]67-72。因此,心智规律的研究框架应该是在演化经济学的框架下,以神经经济学为基础,融进认知经济学,再融进行为经济学。

三、演化经济学框架下的金融危机理论的发展趋势

演化经济学不仅能够客观反映现实人的心智规律,而且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理论构件也能够解释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变化等特征,演化结构分析框架和演化过程分析框架都可以应用于金融危机的研究中,用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构建金融危机理论是比较合适的。用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构建金融危机理论的具体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演化经济学以现实人的心智规律为基础

演化分析框架能够满足以现实人的心智规律为基础的金融危机理论的发展要求。首先,演化经济学强调了有限理性的复杂行为人和心智的重要,同时演化经济学能够兼容神经经济学、认知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它们可以为现实人的心智规律提供丰富和确凿的理论依据;其次,演化经济学强调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这是对实体经济客观性的写照;再次,演化经济学强调了历史重要,着重于经济发展的过程,重视经济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性和经济过程的不可逆性,更把这种对立统一置于现实世界之中。

(二)演化经济学能够解释金融危机的动态性和多变性

传统金融危机理论的新发展虽然考虑到了金融危机的动态和非线性变化,但没有系统地考虑心智与制度和环境的关系,所以传统金融危机理论对金融危机动态变化的认识和演化经济学对金融危机动态变化的认识是存在差异的。演化经济学能够建立金融危机是变异的、连续的市场过程的观点,它不仅能反映信息,也反映着认知程度和策略的变化,反映着不同类型参与者的竞争性过程,反映着实体经济的竞争性过程。演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某一变量或某一系统,演化理论解释引起这些变化的动态过程,说明为何变量或系统到达目前这个状态,它们是如何达到的。这些变化既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扰动现象,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演化经济学能够解释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变性。

(三)演化经济学能够解释金融危机的时空多样性

金融危机所发生的国家和地域、参与者、金融制度和经济环境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差异,金融危机虽然有着某些共性,但也存在各自的特殊性。传统金融危机理论一般不重视对特定地理环境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分析,其实抹杀了金融危机的特殊性,是不现实的。演化分析范式注重制度、惯例、知识、选择环境等因素的分析,能够描述出金融危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内具有不同的形态,因此演化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金融危机在不同地域和不同阶段的各种差异性。

(四)演化经济学能够提供开放性的多元的理论体系

新古典经济学需要拓展新的理论体系,演化经济学是经济理论体系拓展的最有前途的一个。经济学家们正在建立演化微宏观经济学系统,金融危机也应成为演化经济学关注的问题。演化结构分析框架可以用来考察金融危机的系统层级性,考察经济参与者、参与群体、金融体系与金融危机演化的关系;演化过程分析框架可以考察金融危机的演化过程;知识理论可以用于研究金融危机演化过程中的组织和个体的学习和决策过程,考察金融危机演化过程中知识的扩散和交互作用;企业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可以用来考察金融危机演化背后的实体经济变动趋势;制度变迁理论可以支持对金融制度变迁的研究,理解制度对金融危机演化的重要影响;达尔文选择的观念则可以应用到金融危机中经济主体的存活、交易观念的变化以及资产价格变动趋势的研究之中。

综上所述,用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解释金融危机是金融危机理论的发展趋势。

[参 考 文 献]

[1] Irving Fisher. The Debt-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s[J].Econometrics,1933(1).

[2] Christian Suter. Debt Cycles in the World-economy:Foreign Loans,Financial Crises and Debt Settlements,1820—1986[M].Boulder:Westview Press Inc,1992.

[3] Milton Friedman,Anna J.Schwartz.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1960[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4] Douglas W.Diamond,Philip H.Dybvig.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91(3).

[5] Paul Krugman.A Model of Balance-of-Payments Crises[J]. 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79,11(3).

[6] Obstfeld Maurice. The Logic of Currency Crises[J]. Cahiers économiques et monétairs,Bank of France,1994(43).

[7] Paul Krugman.Balance Sheets,the Transfer Problem,and Financial Crises[J/OL].Mimeo,MIT.http://web.mit.edu/krugman/www/FLOOD.pdf,January 1999b.

[8] Hyman Minsky. Stabilizing an Unstable Economy[M].Yale: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

[9] 黄达强.损失厌恶与偏好异质性——来自神经经济学的证据[J].南方经济,2014(7).

[10] 卿志琼.从认知科学到经济学:情绪介入经济决策的内在机理研究[J].财经研究,2012,38(1).

[11] 贾根良.进化经济学:开创新的研究程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3).

[责任编辑:秦卫波]

The Evolu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ory

CHEN Qi-chao1,2,LIU Li-zhen1

(1.School of Econom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of China,Changchun 130117,China;2.School of Law and Economy,Bohai University of China,Jinzhou 121013,China)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view of Marxism and the analysis method of evolution economics to view the changes of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crisis,it will be found that some authoritative theory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failed to fully consider the mind rule of the reality which impact on the economy and finance. Neuroeconomics,cognitive economics,behavioral economics an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provides the sufficie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mind rule of the reality,the analysis system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is appropriate for explaining the mind rule of the reality,and it is also appropriate for explaining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it is an innovation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ory to explain and build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ory with the thought and method of the evolution economics.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Mind Rule;Evolutionary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6)01-0248-05

[作者简介]陈奇超(1971-),男,辽宁锦州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渤海大学经法学院讲师;刘力臻(1954-),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8GJA001);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2009GXS5D104)。

[收稿日期]2015-05-01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1.049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未来两年内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后金融危机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研究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回顾与分析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