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网络转型进行时产业链“联合创新”是正解

2016-04-11 01:30张鹏
通信世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网元中国电信运营商

本刊记者│张鹏

运营商网络转型进行时产业链“联合创新”是正解

本刊记者│张鹏

自去年开始,国内三大运营商就联合英特尔、华为、中兴、新华三等成立了联合实验室。结合运营商丰富的科研实力和实验室资源、设备商的产品方案创新及落地实施能力,共同实现网络转型的最终目标。

网络转型已经成为全球运营商的热点话题,国内运营商也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对于新网络规划设计的奇思妙想——IT与CT的融合将是未来通信网络的长远发展方向,其中关键性技术落在了SDN/NFV身上,运营商希望通过新技术来推动传统网络的IP化和云化,最大限度地缩短“网络适配业务”的反应速度与部署时间。

以上是全球运营商对于网络转型的共同目标,而美国运营商AT&T已经将目标化为实践。近日,AT&T对外公布已经在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自助式按需调节的网络服务,也就是说,企业基于x86的虚拟云平台可以实现诸如安全、负载均衡以及网络控制等诸多功能,无需额外再单独采购路由器、防火墙、广域网加速器等专用硬件设备。这也标志着网络转型所推崇的Network On Demand正在得以实施。这对中国运营商而言,也是极大的鼓舞。

运营商身陷“剪刀差”困境

在国内ICT市场上,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近些年的快速成长和骄人业绩可谓是全球瞩目,这其中,如微信等社交类OTT软件更是在快速普及的同时,极大地侵蚀了运营商的语音、短信业务。更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的收益模式正不断前移,更加趋向于提供服务的互联网企业,而提供基础网络服务的运营商却沦为了“哑管道”,且陷入了数据流量快速增长与业务收益缓慢提升之间的“剪刀差”困境。

在工信部发布的2016年7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国内电信运营业“剪刀差”效应依旧存在,甚至还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1~7月,移动数据和互联网业务收入2481亿元,同比增长34.2%,在整体电信业务中占比34.8%;而语音业务收入不断萎缩,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已经降至26.2%。事实证明,语音、短信时代即将过去,数据业务才是运营商的未来。

新网络白皮书相继公布

如何探索“后流量时代”的运营之道,如何打破电信业的“剪刀差”魔咒,底层技术决定上层应用,运营商正在谋划着重构一张更加开放、敏捷和灵活的网络。于是在去年9月,中国联通发布新一代网络架构CUBE-Net2.0白皮书,明确未来网络将是面向云、端双中心解耦与集约型的网络架构;2016年6月底,中国移动开始拥抱数字化转型并提出了“大连接”战略,充分扩展现有网络的广度和深度,着重发展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同年7月12日,中国电信也宣布启动网络智能化计划,发布了《中国电信CTNet2025网络架构白皮书》,其中对于如何引入SDN/NFV技术做出了更加清晰和明确的要求。

中国电信集团技术专家告诉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目前运营商的网络架构里存在着大量的私有协议和专用设备,由此组建成为一个庞大的拥有众多子集的复杂型业务体系,虽然保证了“五个9”的电信级服务质量,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运维成本高昂、网络设备不互通以及网络响应速度迟缓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运营商在ICT转型路上的真正牵绊。

着力应对现网四大难题

中国电信在CTNet2025白皮书中,对于现网问题也进行了详尽描述,主要分为4个方面。首先是网络刚性,网络由大量单一功能的专用设备构成,使得网络构成复杂,网络缺乏灵活性。其次是网元封闭,网元采用软硬件垂直一体化的封闭架构,设备功能扩展性差、价格昂贵且易于被生产厂商锁定。再次是业务“烟囱”,新业务、新功能的提供需要开发新设备、新协议,造成设备种类和网络数量大量繁衍,形成大批“烟囱”群,业务难以融合,新业务开发困难,难以满足快速灵活的业务部署需要。最后是运营复杂,存在大量厂家、大量类型各异的专用设备/系统,规划、建设和运维复杂,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如何应对这些现网难题,运营商技术人员将目光放在SDN/NFV等新技术上,然而无论是软件定义网络还是网络功能虚拟化,对于运营商的现有网络结构而言都是一种颠覆,显然无法一蹴而就。

中国电信相关专家告诉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首先,在对SDN/NFV等新技术的引入过程中,新系统要优先基于SDN/NFV部署;部分老系统可逐步引入SDN/NFV;其次,基于通用的硬件基础设施部署NFV时,要尽量避免形成不同厂家/地域/专业的“新烟囱”群;最后,IT系统和技术网络资源需要深入融合,通过网络系统和业务编排器,实现网络端到端管控。

“新老协同”渐进式发展路径

对于演进路径的选择,中国电信坚持“网络云化”和“新老协同/能力开放”两条腿并行的方式,分近期和中远期两阶段推进。

具体而言,近期(2016~2019年)一方面实现网络云化,选择部分代表性网元和系统(如CPE、BRAS、EPC、IMS等),结合相关系统升级换代工作,引入NFV。结合虚拟化网元统一部署要求,推动部分具备条件的机房向数据中心架构的方式改造。

另一方面在新老协同/能力开放方面,在IP网和光网络中引入SDN控制器、网络系统和业务编排器。通过网络系统和业务编排器管理“新”网络,优化现有OSS管理“老”网络。重点强化网络的分析系统,实现网络的可视化,实施统一的全网自动化配置。

中远期(2020~2025年)一方面实现网络云化,基于DC承载各类网元,以DC为核心组织端到端网络;统一全网云资源,实现网元硬件资源的通用化。另一方面,在新老协同/能力开放方面,部署统一的顶层网络协同和业务编排器,实现“新老”网络与设备协同和业务端到端一点提供;重点实现网络可编程,网络资源可按需调用。

产业链“联合研发”势在必行

对于运营商而言,新网络的建设并不仅仅是通过技术革新,以x86平台来取代过去的“黑盒子”,更重要的是,新网络的建设将使得运营商网络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由此更好地服务上层业务应用,为前台风云变化的市场和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提供快速、敏捷、弹性的网络能力。

在实践网络转型的过程中,尽管运营商已经制定出详尽的规划,但依然离不开产业链的配合和支撑,而且运营商和设备商之间的关系还将伴随新网络的逐渐落地而变得更加紧密。为了确保新技术的平滑引进、开源软件的试商用,运营商与产业合作伙伴之间将抛弃过去单纯的“买售关系”而改为“联合研发”。

据悉,自去年开始,国内三大运营商就联合英特尔、华为、中兴、新华三等成立了联合实验室。结合运营商丰富的科研实力和实验室资源、设备商的产品方案创新及落地实施能力,共同实现网络转型的最终目标。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张成良表示,运营商将携手产业链上网络转型的积极推动者,共同对SDN/NFV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此形成符合项目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最终推动形成有影响的企业和行业标准。

在合作机制上,张成良也表示,首先中国电信会考虑采用项目制,即围绕集团宽带网络重构的相关工作,双方对于组网的关键技术进行共同研究和实验,并定期检视项目的进展与成效。

其次,考虑到SDN/NFV引入后,网络中软件的比重和重要性将会进一步提升,因此双方可以对于网络重构中的关键模块进行联合开发,借鉴AT&T Foundry的思路,双方形成固定的合作研发团队,联合探索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产品化之路。

不仅如此,为了加速网络转型目标的实现,目前各大运营商研究院已经相继成立了一定规模的网络虚拟化资源池,以此进行各种POC和现网仿真试验,一方面可以模拟各种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重大网络方案实现前,预先进行实验室验证。

编辑|舒文琼 shuwenqiong@bjxintong.com.cn

猜你喜欢
网元中国电信运营商
虚拟光网络中NFV资源分布式调度设计
SDH传输网管网元脱管案例分析
中国电信再聘6名首席专家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S1字节和SDH网络时钟保护倒换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