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红旗渠”

2016-04-11 22:19林潇柳萍
党员生活 2016年4期
关键词:石城木桥架线

林潇 柳萍

经过8年艰苦奋斗,穿越2个大峡谷,飞跨7座山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木桥溪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建成长达40多公里的饮水工程,人称“空中红旗渠”。在宜昌市中心医院肝病科,已经是第9次做手术、5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向定锐谦虚地说:“那都是村党支部带领群众‘8年抗战的结果。”

走进木桥溪村,只见“空中红旗渠”宛如腾龙云中飞。村民邓万会说,木桥溪村由原来的石城、建坪及木桥溪3个小村合并而成,其中,石城、建坪都缺水,这条“空中红旗渠”就是通往这两个耸立在高山之上的村庄。当地农民说,这里滴水贵如油,世世代代吃水难。村支部书记向定锐召开村民会议,提出“必须要让山上村民吃上水,否则这村干部就白当了”。

从此,木桥溪村找水专班翻山越岭,登上临近的一座座大山寻找水源,方圆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他们找水的足迹。2名村干部因此受伤骨折、8人次历险,向定锐2次晕倒在山中。经过6年的努力,终于于2014年在贺家坪镇两处深山中找到了水源。

有源就有水。可修建需要穿越十几公里峡谷、飞跨7座山头的水利工程,对于没有技术、设备甚至连物资也要扛上山的山村,谈何容易。正在这时,县、镇将这里纳入了扶贫工程,扶持百万资金。村里迅速制定施工方案,村民踊跃投工4000多个,打响了向缺水宣战的脱贫战役。引水工程全长40余公里,管道悬空408米,穿越2个峡谷,最远的横穿937米,所需物资都是经过车载、骡驮、再人扛3次转运。

有人说,非要用飞机架线,不然哪里搞得拢?“非要搞拢不可,怕死还谈什么发展。”向定锐坚决地说。

“村党支部先是准备用无人飞机架线,后来发现上面有超高压电线经过,只得请专家重新设计方案。”村会计向克勇介绍,后来分别在7座山头上安装固定装置,由人工从山脚下把钢索线、输送管道拉上山顶,架线工程历时1年零2个月。

谈起施工之难,85岁的邓友山老人顿时两眼泪流。他说,在由第5号山头飞越第4号山头时,钢索线突然套住了正在施工的村民李盈新,同伴飞速抓住了他,他才幸免于摔下峡谷。邓友山曾好几次主动为村党支部一班人带路找水,仅从一个山谷爬到另一个山谷就要2个小时,常常一走就是一整天。“村里5个干部,有3个人住在山下,根本不缺水吃,可他们硬是顶着‘搞不好成罪人的压力把水搞通了!”一位省级专家称,石城饮水工程堪比河南红旗渠,这是建成的“空中红旗渠”。

因为劳累过度,本来就身患癌症的向定锐,病情再度恶化。去年8月以来,他先后5次做手术。每次病情刚一稳定,就急忙赶回家,他说:“饮水工程进入关键时刻,必须战斗在饮水工程第一线。”

今年2月5日,石城山上192户村民户户通水,家家响起鞭炮声。村民李盈波用刚引进自家的水泡上最好的茶,请村“两委”班子成员到他家饮茶庆功。闻讯而来的村民现场以顺口溜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人生功过是与非,谋福为民最为贵。捧口甘甜洞泉水,感恩我们好领队!木桥支书向定锐,赤心为民心操碎。为解石城饮水难,带病在前不缩畏。一口甘甜的自来水,不知盼过多少辈。而今梦想变现实,告别祖传牛脚水。吃水不忘找水人,感恩我们村‘两委。”

猜你喜欢
石城木桥架线
长出来的大木桥
竹筷木桥
架线工地写真
木桥上觅夏凉
Single-Log独木桥
架线式电机车运输制动问题探析
石城旧事
基于ZigBee技术的直流机车架线分段自动停送电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浅析110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用心呵护青山绿水 江西石城:绿色高颜值 引来八方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