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诚图报国 不避圣心焦

2016-04-11 10:28
支部建设 2016年18期
关键词:明太祖户部洪武

■ 阳 阿

丹诚图报国 不避圣心焦

■ 阳 阿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阳,这个太行山区的古村落中,历史上曾出现过大批灿若星辰的朝廷命官。从状元、尚书、御史、翰林、巡抚,到侍郎、郡守、将军等数不胜数。仅明清时期大阳的历史名人就达130多人,其职位之高、人数之多、影响之广,在全国绝无仅有,故“有官不在大阳夸”之民谚至今仍在流传。在众多朝廷命官中,敢于不避斧镬、正直上谏、浩然正气、丹诚报国,以秉书直言著称的是明代洪武户部尚书茹太素。

茹太素,名大业,太素是其字。他出身在晋城市泽州县大阳镇西大阳村一个耕读世家。西大阳东街文庙背后的“太素故居”门匾上书“耕读第”,诗书传家的古韵犹存。还有太素为官期间,请命于朝创建的文庙,都彰显着其历史上曾经的辉煌。

少年时期的茹太素就以聪明好学和人品正直名闻乡里。为官前,他的博学多才和正直秉性深受明代画家王冕的爱慕,王与其结成了莫逆之交。他们同游珏山,共赏明月,共同探索强国富民、振兴朝纲之道;他们同拟画稿,并以所画腊梅自喻、自勉,均愿自己的人生之路要像崖畔冰雪中的腊梅一样,甘把清香留人间。王冕北上写生作画南归后,仍念念不忘这位才华横溢、心底坦荡的知己,曾写下了长诗《寄太素居士》予以抒怀。

茹太素宦途多坎坷,或擢或迁都与他的正直敢谏相关联,最终难免杀身之祸,但其赤诚报国之心始终忠贞不渝,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茹太素居官期间,正是朱元璋立国之初。于洪武三年乡举,上书称旨,授官监察御史。洪武六年迁四川按察使,以平允著称。洪武七年(1375年)召为刑部侍郎。洪武十年(1378年)任浙江参政。洪武十六年(1384年)复召为刑部侍郎。中居一月,又迁都察院佥都御史,又复降为翰院检讨。洪武十八年(1386年)九月升户部尚书。后被谪为御史。

明代立国之初,朱元璋革固鼎新,实施了一系列统治政策。实行移民垦荒、计民授田、减少租赋、废除匠籍,保障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政治上,朱元璋采取中央集权和严法整饬吏治的措施。1380年废除中书省,不设宰相,创建了六部。为严立法度,整饬吏治,颁布了《大明律》,成立了锦衣卫,并大兴文字狱。他明确规定,凡官员犯贪赃杀无赦,还要剥皮塞草挂在官府案两旁,以示警诫。在此期间,茹太素辅助朝廷贯彻执行上述措施,确保了政令畅通,使明朝经济驶入了快车道。朝中廉洁奉公、风清气正,人民安居乐业,明代逐渐进入繁荣时期。

茹太素在此文化专制的社会环境中泰然处之。他两袖清风,一片丹心游弋于宦海中。

洪武七年,茹太素任刑部侍郎,在朝廷中直陈己见,上言中书省行政体制的种种弊端,奏请用按察司一员纠正。这一改革行政体制的措施得到了明太祖的认可,时过不久,明王朝则根据时政立三司、废宰相。

洪武八年,他因直言获罪,降为刑部主事。他不以升迁为念,时时以天下为己任,辅佐太祖。他在降任刑部主事期间,还精心写出万言书呈奏皇上直陈自己的政见。明太祖让中书郎王敏读万言书给他听。万言书太长,听得明太祖昏昏欲睡。当听到“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数仅一二,今听任迂儒俗吏”时,朱元璋不禁大怒,即召茹太素当面诘问,并杖击于朝。茹太素直陈太祖用的迂儒俗吏对其统治地位存有隐患,望太祖三思!第二天晚上,明太祖在宫中让人再读“万言书”时,感到其中所呈奏的四件事很中肯,很合道理。这位豁达大度、心胸不凡的皇帝感慨地说:“为君难,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文词太多,便至荧听。太素所呈五百余言可尽耳。”明太祖令中书制定了今后臣子呈报奏章的款式,并规定篇幅不可冗长。中书把茹太素“万言书”中精华部分作摘要行文,明太祖亲自作序,颁示朝中朝外。

洪武十八年九月,茹太素由翰林院检讨升为户部尚书。他在任户部尚书间,凡是大事,仍是刚直不屈,秉书直言,因此频频获罪,明太祖也常原凉他。在任户部尚书期间,正是朱明王朝减轻农民负担,计民授田,全国进行土地和户口普查,制定“黄册”时期。茹太素作为户部尚书弹精竭虑,为振兴朝纲而不遗余力地尽其职责。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明太祖经常召见茹太素,询问经国大计。一日设宴便殿,赐太素酒说:“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太素叩首续韵道:“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他的直率,让太祖为之高兴而又痛心。

时过不久,茹太素由户部尚书又复降为御史,终因触犯“大明律”,与同官十二人一起治罪。茹太书坦然伏法,带镣还职任间,走完他傲雪腊梅般的仕宦之路。

茹太素居官期间在辅佐太祖振兴朝纲时,仍念念不忘家乡。为反哺故土,造福桑梓,他创建了“文庙”,开办了“静修书院”,在明代的阳阿文化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明代洪武十五年间,茹太素侍亲还乡。家居期间,茹太素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根据家乡文化落后的状况,请命于朝创建了西大阳文庙,庙碑曾有“本镇名人茹太素”题识。这座恢宏阔大的文庙,主体建筑有大殿、偏殿、戟门坊、拜庭等30余间,其戟门木雕工艺精湛。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文庙戟门牌坊于1962年夏天倒塌。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明清古建,大阳镇于2007年对文庙进行了修复。文庙现在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茹太素侍亲还乡家居间,不仅请命于朝创建了文庙,而且在圣仙庵创办了“静修书院”,为家乡开启了一片春意盎然的教育胜景,营造了一个继往开来的文化新天。

(责编:于晋芳)

猜你喜欢
明太祖户部洪武
书法
书法作品
朱元璋道歉
朱元璋道歉
书法作品
春满人间
明太祖“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理念与实践
七岁驿童对明太祖
来武汉户部巷「过早」
南宋的酒库与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