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杏珠
世界级农村竞赛
◎ 彭杏珠
提到德国,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高品质的汽车,还是各种优良的福利?其实德国还有一宝,那就是农村竞赛,而且还是世界级的。
55年来,每隔三年举办一次的“联邦农村竞赛”堪称德国最重要的赛事之一。初期仅为二战后重建家园,后来在德国园艺协会的带领下,为全面性的社区美化而开展。
7月7日,德国西部北莱茵邦的般若特村活动中心早已挤满民众。比赛项目包括文化保存、生态保育等。评审每到一个考察点,都能看到村民扶老携幼,俨然举办重要庆典。虽然德国农村的发展模式与中国不尽相同,面临的困境却大同小异,都是老龄化、人口外移,需要积极吸引年轻人回流。
村民自主是德国农村改头换面的关键。15年前,北莱茵邦的格立特村因为人口大量外移,教会招募不到新人,活动愈来愈少,连商店都关门了。经过居住在当地超过20年的比尔吉特·莫斯勒三年的努力,终于集合100个家庭,改造了一间兼具购物与社交功能的商店。莫斯勒指出,当地居民约800人,无法支撑一家店,最好的方式就是成立合作社,教烹饪等课程,凝聚力量,让这些人愿意留下来,再试图游说居民搬回来。五年前一片死寂的格立特村在年轻人的回流下带来希望。
为了提高村民的参与性,村里的大小议题尽量做到让所有村民参与,连外人投资都要全村表决。例如北莱茵邦山区的柏廉斯村,有企业想买一大片麦田兴建度假村,最后经村民反对而作罢。
民众的自主精神也弥补了政府的不足之处。例如,如果发现五位独居老人,而社区里又有闲置的房子时,有人会去各个单位找经费,让这五人住在一起,共同照顾。政府的工作就是帮助这种愿意付出的人。再如人口仅280人的柏廉斯偏村,这个村资源匮乏。20年前,玛尔丁·魏德尔担任村长时,号召大家当环境志愿者,目前约13人。一位70岁的村民说:“打扫环境好,工作一小时就等于呼吸一小时新鲜空气,对身体很好。”他们甚至主动帮邻村兴建墓地等。由于人口稀少,村里没有商店,平常有卖菜的车到村里兜售,如果有人到城里采买,都会主动询问邻居是否需要帮忙带什么。
如同德国的一位官员逖罗·奥古斯丁所言,成功的社区来自“人”,如一位好镇长、村长,还有公共或私人资源的投入,而关键人物及创意想法远比“预算”来得重要。
(摘自《海外星云》2016年第17期 图/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