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是不生

2016-04-11 20:45娟子
当代工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陈丹青两口子木工

娟子

画家、学者陈丹青谈到电影创作难出精品时,曾说:很多部门先是出台很多不准,这个不让拍,那个不让拍,大家也就不敢拍,时间一长,就不想了;等哪天让你拍时,你就不会了。

这话说得简单又在理,放到生二孩这件事上,也很合适。

沈阳富民小区有一裱画作坊,坊主人和媳妇都60多岁。跟这两口子闲聊,听说他们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不由啧啧称羡。老板娘则忿忿地,“好啥呀好,罚惨了,工作都没了。”当年,她在沈阳木工工具厂做工。现在,她一双儿女已长大成人,老北站后身的木工工具厂则没了影儿。

1980年代,城市里像这两口子这样,违逆一胎化政策,敢想敢做也敢生的,不多见。何素仁跟这两口子年龄差不多,从沈阳一家纺织厂退休。她有一女,1980年代初出生。问她当时为何不再要一个,她撇撇嘴,“谁敢啊,真罚呀,真要是把工作弄没了,你说,多生这一个怎么养活?”

套用陈丹青那句话,当时多数夫妻“不敢生,怕被单位开除,后来就不想了;现在允许生了,可年轻点儿的40多岁,大的60多岁,已经玩不转了”。网上说的比我精彩:我行时,你说不行;我不行时,你说行。已经过了生育年龄的独生子女父母要问,当年说“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今天在养老金上如何体现?”

说起来很有意思,当时,国家强令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是一般情况,针对农村的政策就例外了。曰:第一胎如果是女孩,允许生育第二胎。

20多年前,我最怕河北的表弟来沈阳我家串门儿。他可不光是一个人来,连媳妇带3个孩子,一大家都来,一住就一小礼拜。那时,我的居住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收入又不高,他们一来,让我很是窘迫、上火。

表弟就想要个带把儿的,第三个孩子让他如了愿。“那段时间老遭罪了。”表弟说。所谓遭罪,无非是东躲西藏、挨村干部打骂、掏罚款。

敢生的,一直在生。

去年11月有一个报道,说中国黑户人口超1300万,其中近60%为超生。绝大多数不敢生的,也就没敢生。就像你儿子女儿,你哥嫂、你姐姐姐夫、你叔叔婶子……

上面这话说的是上了年纪的夫妻,相对年轻一些的夫妇又如何?90后暂且不提,单说70后和80后,眼下,他们可是生二孩的主力军啊!

情况似乎不妙。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树茁介绍:两年前出台单独二孩政策时,认为有1000万~1200万家庭符合单独二孩的条件,一两年内会多生200万甚至更多,但后来的统计数据只有100多万。据2015年7月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字,现在单独两孩生育申请数量稳定在每月8万~9万对。另有学者说,这个数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国家把嗓门儿扯开,大声告诉国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

跟年龄较大的夫妻相比,70后、80后夫妻虽浸淫于“一夫一妻一孩好,利国利家利宝宝”的大氛围中,但更多是成长于新时代,接受着新思想、新观念。过去生二孩政策上的不准,虽然或许会在他们稚嫩的心头留下一些烙印,但在最佳生育期赶上了全面二孩政策,他们若是想生,大抵还是会生的。但有单独二孩政策遇冷在先,全面二孩政策就要拭目以待。

就是说,他们若不是不敢、不想、不会,该是另有原因的。

猜你喜欢
陈丹青两口子木工
张岪与木心
把麻烦挂在树上
那老两口子
黄木工
黄木工
爱看热闹
两口子等
快乐“小木匠”
陈丹青 “我是知青,没上过学,不懂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