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伊什梅尔·里德诗歌中的新伏都主义美学
刘晓燕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摘要]伊什梅尔·里德是当代著名的美国非裔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里德倡导新伏都主义,以之对抗以基督教为代表的白人霸权文化。他在作品中推行以新伏都主义为基础的新伏都主义美学,重视原创性和自发性,鼓励作家摆脱一切束缚,发挥自主的创造力。同时,新伏都主义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美学原则指导着里德的文化表达和政治表达。里德尊重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主张平等与融合,在政治上则反对暴政和霸权、批判种族歧视和分离。
[关键词]新伏都主义美学;文化表达;政治表达
伊什梅尔·里德(Ishmael Reed)也许是当代美国非裔作家里最为特立独行的一位作家。他涉及多种文学类型,在小说、诗歌、评论等领域都有所建树。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九部小说、五部诗集、四部散文集,荣获多项国内大奖,两次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一次普利策诗歌奖提名。目前国内对里德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小说,对诗歌的关注较少。但其实里德开始文学创作时最早涉足的是诗歌领域,已出版诗集《美国新伏都教问答集》、《精灵们的秘书》、《念咒施法》、《查特努加》、《新诗集,1989-2007》等,成就斐然。里德的诗歌体现了新伏都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宗旨,在艺术形式上勇于突破和创新,与其小说相互呼应补充。因此,对里德诗歌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将以伊什梅尔·里德的诗歌为研究对象,分析作者以新伏都主义为基础的新伏都主义美学,及在其指导下的文化表达和政治表达。新伏都主义美学成为指导里德创作的主要原则,新伏都主义是其多元文化观的最佳隐喻,也是其反对暴政和霸权的政治策略。
1.0 里德诗歌中的新伏都主义美学
伏都(Voodoo)源于达荷美语,最初意义指“未知的”、“精灵”或“神明”,是糅合祖先崇拜、拜物教、通灵术、巫术的原始宗教。流行于东起加纳西迄尼日利亚的西非诸国,现已传播到非洲以外地区和西方世界,盛行于海地。16世纪时,贩卖黑人的奴隶贸易盛行,殖民者将大量黑人从非洲贩卖到美洲,同时也把流行于非洲的原始宗教带到了海地。这些黑人虽然都来自非洲,语言、文化、习俗、宗教等各方面仍有极大差异,再加上白人基督教的影响,因此产生非常混杂的文化。伏都教就是综合非洲各种族宗教,融合基督教,并吸收了当地神话元素而形成。它作为一种宗教派别,有许多咒文和繁琐的巫术仪式,其教义认为现在的天下万物,都是一种表象,背后有更重要的灵魂力量在活动。伏都教中的仪式一般都是在丛林深处的庙宇里或是黑夜中举行。仪式的程序首先是大祭司祷告、念咒和奠酒,然后在地上画些灵符祭神,向洛埃①表示敬意,最后是进行唱歌、击鼓和跳舞等其他活动。总的说来,伏都教重视人与自然的联系,信奉多神,教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强调平等,具有开放性,尊重个体,善于从其他宗教中吸取适当因素。伏都教进入美国后,其教义和仪式又加入了许多北美文化成份,成为新伏都教,而伊什梅尔·里德于1969年创造了“Neo-Hoodooism”(新伏都主义)这个词,以表示新伏都教的主要教义和思想。在里德看来,新伏都主义具有高度灵活性,其基础在于多元文化性、参与性、开放性,总是不断地吸收新的文化因素而丰富自身。
里德在文学和文化领域大力推行新伏都主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观念,即新伏都主义美学,在文学创作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学和艺术的个人理论,并以之来抵抗美国主流文化和文学对黑人作家的压抑、控制和束缚。首先,因为新伏都教教内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相信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位艺术家都是牧师,每位牧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修改仪式的形式和原则,脱胎于此的新伏都主义重视个人的特质,强调平等和自由。因此,作为美学原则的新伏都主义美学大力倡导黑人作家摆脱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保持思想上的自由,发挥原创性,表达自己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正像玛科(N. Markey)教授所说,“新伏都主义美学的中心要旨就是艺术的自由,相信个人创造力和直觉的不可分割”。(Markey,1978:357) 在“美国新伏都问答集”一诗中,里德更直言不讳地向广大的黑人文学家们呼吁:“我们的笔是自由的/不依照法令写作,不接受任何教义。”(Reed,2007:46) 这一呼吁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有关系。在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早期,一些黑人文学家不得不依靠白人的帮助才能逃脱奴隶制的迫害,接受教育,而他们作品的发表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白人的提携。所以,有些作家的作品中流露出对白人主流社会的妥协和对白人价值观的认同。而里德是激进的黑人民族主义者,试图向西非文明寻觅黑人传统文化之根,呼吁黑人作家摆脱对白人的依赖和谄媚,用黑人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我,保持思想和创作的自由性,鼓舞美国黑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其次,新伏都主义美学提倡黑人作家要摆脱僵化的文学规则的束缚,不拘一格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我,进行艺术的探索。这与新伏都教的教义也是一致的。新伏都教并不是封闭的、僵化不变的宗教,而是开放的、包容的、不断更新的。“新伏都教的庆祝仪式包括舞蹈音乐/新伏都教的诗歌和加入其中的艺术家们/也许会贡献的不拘一格的想法。”(Reed,2007:33)事实上,新伏都教的发展就是因为其吸收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因素,具有很强的弹性,能根据不同情况不断地改变形式,吸纳不同的新的“洛埃”。而“洛埃”并没有固定的指向、形式和象征意义,因此新伏都教的教义拒绝僵化的、单一的解读,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新伏都主义美学的核心也在于其开放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在“新伏都美学”②这首诗中得到了形象的说明:
一整只鸡——如果无法找到鸡,小牛肉也可代替;一点火腿;蟹肉,或虾,或都放进去,要依着顾客的品味来定;再按汤的多少放入秋葵;洋葱、大蒜、香菜、红椒,等等。再多多地加入大米,熬制浓汤。(别忘了将秋葵切段。)
[……]
为什么我要把它称为“新伏都美学”?
所用的成份的比例全凭厨师掌握!(Reed,2007:34)
里德把新伏都主义美学比喻为一份食谱,教人们如何炖出美味的鸡汤。但里德显然意不在此。新伏都主义美学就像这锅鸡汤一样,加入了各种各样的成份,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共和性,不呆板拘谨,能够灵活变通。鸡汤在黑人传统文化里是营养滋补的食物,里面的成份也是黑人民众所熟悉的煨汤材料。这份汤,象征了黑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而诗中传递出的随意性又说明了制作过程中个人发挥的自由性和创新性,同时说明了黑人传统文化会不断地吸收其它文化的精粹,推陈出新。诗人在结尾处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和不同的字体点睛,强调新伏都主义美学鼓励艺术家自由发挥个性,不要为既定规则所束缚。
里德曾在访谈中宣称:“我不是按照经典美国文学传统在写作。”(Bezner & Reed,1991:110) 这里的传统主要是指植根于西部文化和惠特曼诗歌所代表的美国精神的文化传统,而里德公开宣布了自己的反叛姿态。里德认为新伏都教的教义和宗旨可以给日益腐朽垮掉的西方文明指引方向,他将其运用在文学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新伏都主义美学。他觉得许多美国非裔作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而不得不采用西方文学传统的经典形式如十四行诗、抑扬格五音步等,这大大阻碍了他们描写自己的独特经验和非洲文化传统,严重地损害了非裔美国人的原创性。在里德看来,文字具有魔力,认为黑人艺术家们应该像魔法召唤者一样,用新伏都主义美学来指导美国黑人文学的创作。瑞吉诺德·马汀教授认为,“新伏都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方法,也是一种处理事务的方法,具有特定的原则,将文学程式和主题与对生活的热爱,与生活中所有的美好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Martin,1988: 65) 这进一步说明了里德的新伏都主义美学作为一种艺术准则,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将各种异质文化的精萃融合在一起,它指导着里德的艺术创作,在文化领域发起了对白人主流话语权和文化霸权的挑战和颠覆,以及对政治强权的嘲讽和反叛。
2.0 新伏都主义美学指导下的文化表达
在新伏都主义美学的指导下,里德在诗歌中试图表现文化多样性,质疑中心论,以期对美国文化重新定义。“对于当代的文学研究而言,里德的重要性很大一部分在于他能将其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综合表现在诗歌中,与不同种族、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的声音产生回应。”(Friedman,1996:X) 也就是说,里德致力于在诗歌中呈现不同文化丰富多彩的特质,强调多元文化主义,以多元代替一元,从边缘位置发起对中心话语地位的攻势,以期打破白人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包括亚非裔在内的少数族裔改变其文化长期被忽略、被压抑、被扭曲的命运,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里德在诗歌主题上关注少数族裔文化传统,在诗歌表现形式上力求多变,吸纳了许多不同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新伏都主义美学自由、开放、灵活、包容等原则。
首先,里德在诗歌中表现出对基督教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排它性的批判。伏都教本身就是杂糅而成的文化,形成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异质文化因素,因此植根于此的新伏都教信奉的是多神,而且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但基督教信奉的是唯一神,强调上帝的权威性和排它性。所以里德的当务之急是打破对基督的盲目崇拜,消解、颠覆其权威性。里德在诗歌中经常把基督教作为批评对象,认为耶和华是一位“暴君”,依靠对违反者的严厉惩罚来维持威严,而不是用仁爱、道义等原则。同时,里德认为耶和华让其信徒们四散传播基本教义,其实是对他国进行隐蔽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侵略。在诗歌“我为何常提起奥西里斯”中,里德将基督教与新伏都教之间的差异形象地用“埃赫那顿(Ikhnaton)”和“奥西里斯(Osiris)”表现出来:“埃赫那顿为了岳母/把一座座城市搬来搬去/他的每一根手指都戴着戒指。/埃赫那顿将宗教/法西斯主义带到埃及。/那里的人们动物/植物星星曾经/自由地在彼此的房间内/闲逛,埃赫那顿来了/关上了门。”(Reed,2007:54) 从诗中可以看出,埃赫那顿追求权力,极端物质化,为一已私利让普通民众大动干戈,根本不考虑他们的利益。更糟糕的是,埃赫那顿推行独裁和霸权,反对异己宗教,而且妄图切断人们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据史载,埃赫那顿是古埃及公元前14世纪时的法老,在位17年,最著名的事迹是强迫百姓放弃传统的埃及宗教对多神的信仰,改信唯一的神“埃顿(Aten)”,但由于这一政策违背了民众的意愿,并没有成功。里德借用埃赫那顿暗指基督教具有排它性,信奉唯一神,教义僵化、封闭。与之相反,“奥西里斯”是埃及最重要的九大神明之一,他生前是一个开明的国王,死后是地界主宰和死亡判官,他还是复活、降雨和植物之神。当他治理埃塞俄比亚时,“每个人都很开心”,因为“他更愿意跳舞而不是统治”。(Reed,2007:54) 这些都说明了奥西里斯统治开明,尊重普通民众的意愿,采取灵活、民主的方法,而不是强制手段来治理国家,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这样,通过埃赫那顿与奥西里斯的对比,里德其实批判了基督教对教徒意识形态上的控制和文化霸权。
其次,里德的文化表达以新伏都主义美学为主要指导,在诗歌主题与艺术表现形式上表现出多样化与融合的特点。由于新伏都主义本质上调和不同文化元素(syncretic)和没有等级观念(non-hierarchical)的特性,里德提出调和(syncretism)和聚合(synchronicity) 两个概念,以之为诗歌创作的基础。调和主要是指里德在写作中试图将不同的文化传统融合在一起,借鉴、吸收多种文化元素,从而使作品表现出多样性;而聚合则更多指里德在写作中并不只局限于单一的时间维度,常会时空倒错,将过去与现实相连,让主人公在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从而使故事呈现不同的层面,文本中构造出无形的张力。里德的诗歌题材非常丰富,涉及了不同的种族文化。“(里德)最近编了一本诗集,《加利弗亚:加州诗集》。在‘序言’中,他将选集描述成‘试图将加州不同文化的诗歌都汇集于一个屋顶之下’。”(Jessee,1986:5) 事实上,里德并不满足于只表现加州的不同文化,其视野更为广阔。比如,他在《新诗集,1989-2007》里的一首诗“东京女人布鲁斯”中写道:“东京的女人们/非常棒/让男人觉得/他是个半神/我曾有个东京女人,她是我的/只是我的[……]。”(Reed,2007:389) 这首诗从男性视角将东京女人与美国女性进行对比,声讨美国女性的暴力倾向、物质主义、自私和冷漠,而东京女人是揉合了诗人的期待而臆想出的东方形象。诗歌中的观念不一定正确,但他对东方文化的向往和欣赏是显而易见的。“在巴伊亚”这首诗中,诗人写道,“在巴伊亚/他们崇拜太阳/在巴伊亚/他们一直舞蹈/那里有名少女/她披着如麻的长发/在巴伊亚/她等待着我”。(Reed,2007:313)诗人赞扬了巴西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巴西人自由欢畅的舞蹈,和随意自在的生活,巴西文明化身为一名少女等待诗人前往。诗行“那里有名少女/她披着如麻的长发/在巴伊亚/她等待着我”反复出现,成为诗歌的主基调,表现了诗人对巴西文明的向往,并反衬出对美国西方文明的厌倦。里德还有很多诗作以非洲文明为主题,如“海地人”、“回到非洲”等。此外,里德还表现了对埃及文明、印第安文明、拉丁美洲文明等的关注,显示了他开阔的视野和对其它文化不拘一格、为我所用的态度。里德曾在访谈中提到:“我想要把所有东西都混合在一起。自意象主义以来,文化多元主义就一直存在,但现在它已成为一种标准。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国家,并不再认为有必要抛弃自己的文化,它将成为21世纪的趋势。”(Bezner,1991:115) 里德认为各个少数族裔对美国文化均有一定的贡献,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们的贡献都被美国白人主流文化所忽略,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虽然他的主要目的是宣扬非裔美国人丰富的文化传统及其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但他在文学创作中也吸纳了其它少数族裔,如拉丁美洲、亚洲、印第安人等的文化元素,致力于呈现其文化中的精粹和优良传统。
里德的诗歌在文化表达方法上与新伏都主义美学自由、开放、不拘一格的原则相符。里德的创作方法表现出混杂的特点,不再遵循欧洲传统经典文学范式,而是勇于尝试多种艺术形式,将绘画、音乐、舞蹈、电影等元素融入其作品。里德曾宣称:“也许我该将小说挂在画廊里,或在钢琴上弹奏出来。”(Jessee,1986:5) 这种艺术形式的跨界和多样性在其诗歌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如里德的诗歌“中产阶级布鲁斯”、“奥克兰布鲁斯”等就借鉴了布鲁斯音乐的元素,里面的重复段落颇像布鲁斯音乐中的反复吟唱,为诗歌奠定了主基调。同时,里德在诗歌中大胆进行语言实验,除了白人英语以外,还会运用黑人英语、俚语、方言、行话、日本语、拉丁语等来进行创作。这样,里德从语言范畴发起了对白人英语的主导地位的攻击,以及对白人文学经典传统形式的突破和颠覆,从而帮助实现文化层面的狂欢,表现出各种文化形式的平等与融合。
里德的新伏都主义美学提倡少数族裔作家突破各种束缚和限制,发挥自主性和原创性,鼓励少数族裔作家呈现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里德认为各种文化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应该用客观冷静的态度来看待各种文化的优缺点,积极融合不同文化的视角、艺术形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等。因此,里德在诗歌中表现出对各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欣赏,旨在挑战并解构美国文化中的欧洲中心论,鼓励美国的各族民众不受文化霸权的控制,摆脱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新伏都主义美学指导着里德的文化表达,塑造了其多元文化主义,让他在文化领域发起了一场反对文化霸权的革命。
3.0 新伏都主义美学指导下的政治表达
对于里德而言,新伏都主义能很好地把他的艺术主张与政治诉求结合在一起。新伏都教倡导各种神灵平等,启发里德把自由、平等、融合等原则作为基本的政治诉求。同时,新伏都主义吸收、转化和置换了部分基督教义,巧妙地改变了后者的真正意义,而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正主张,从而起到了挑战基督教的权威性、颠覆其霸权地位的作用。这对于里德的创作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乔·威克斯曼将新伏都主义定义为一种政治策略,是里德对‘真正’的黑人权力的观点的独特表达。”(Rushdy,1994:114) 也就是说,新伏都主义其实是里德应对西方白人主流阶级的暴政和霸权的一种策略。里德通过这种非官方的、无政府的、个性化的表达,非西方的声音来解构美国主流文化的权威地位,颠覆主流话语的宏大叙事,打破其控制模式,反对霸权与侵略,反对将大国意识强加在弱小国家的身上,反对种族歧视和分离。
里德非常关注政治和时势动态,在现实生活中积极投身各种政治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则有许多作品以政治事件为主题,或影射某些政治事件,极尽挖苦讽刺之能,揭露强权政治给世界和人民带来的灾难。里德的新伏都主义美学指导着作家在诗歌中的政治表达。里德的诗歌关注普通民众的命运,而不是权势或高位;重视个人特质,而不是群体共性。此外,里德在诗歌中常采取从下至上的视角,让普通民众拥有话语权,对同一历史事件给出不同于官方说法的解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白人主流叙事的真实性,挑战了白人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读者有时会在里德的诗歌中发现不止一个叙事声音,这种多声部、复调的叙事方法在文字层面发动了一场狂欢,起到了颠覆等级制、使不同声音平等对话的作用。
诗集《视角》中的“入侵”一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反映了美国60年代里根和国防部长卡斯帕·温伯格发动的格林纳达入侵事件,尖锐地揭露了官方叙事的虚伪和欺骗,当权者的暴虐,和不公平的社会体制:
为什么会是这样,老人们
拥有权利,而年轻人/裹着星条旗回家。
[……]
他们轰炸了疯人院
说是意外
一个头脑清醒的飞行员飞回了
三次,护士证明说
“我将一辈子
都记得他脸上的笑容”。 (Reed,2007:248)
诗中的嘲讽意味十分明显。“老人们”指在国会里掌有权利的政客们,他们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其意志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发动战争也许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本质不过是凌强欺弱,以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凭借武力取得优势地位罢了。而“年轻人”一方面受到强大的国家机器的压迫,另一方面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欺骗宣传,根本无法了解侵略的真相,亦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为这些政客们的私利和贪欲献出生命,成为战争的炮灰。诗中还揭露了政客们惯用的欲盖弥彰的手法,将蓄意轰炸说成是“意外”,试图愚弄大众,但“护士”的证词提供了事件的另一种解释。这样,里德用民间的、非官方的、普通人的话语解构了官方叙事,使其意义变得不再清晰笃定,而是充满了可能性,从而颠覆了统治阶级的话语权威。诗歌“在战争中这些事情会发生”的前半部分,里德用看似冷静的笔调表达了对战争和强权的愤慨,战争的发动者用种种借口侵略、攻击其他国家,而受难的却往往是无辜的百姓。诗人用几乎白描的手法,从平民的视角,叙述了入侵者对被侵入国家的人民所带来的伤害,表现了普通人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安身立命之所被摧毁,年轻的姑娘被侮辱,无辜的孩童被屠杀。众多普通人的经历碎片拼凑在一起,有力地驳斥了入侵者的谎言,说明了入侵者贪婪和冷酷的本性,揭示了战争的真相。在形式上,这首长诗中很少用标点符号来停顿或断句,表现了诗人一气呵成的愤怒,似乎是在对入侵者进行不停的质问。
由于自身的黑人属性,里德非常关注黑人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自美国建国以来,奴隶制持续了上百年时间,甚至在法律意义上被废除之后,种族间的壁垒依然没有消除。因此,里德积极地在诗歌中批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抨击社会分隔现象,以及白人主流社会对其它弱势族裔的掠夺和剥削。如“史米利学校”:“史米利家族有部分印第安血统部分黑人血统。他们不想去黑人的学校,他们也不想去印第安人的学校这样在北卡罗尼纳州那儿有一所白人学校,一所黑人学校,和一所史米利人学校。”(Reed,2007:274)这首诗很清楚地揭示了美国各种族之间的隔阂。美国黑人虽然在南北战争后由法律许可获得了所谓的自由身份和平等地位,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19世纪末的吉姆·克劳法案对黑人进行隔离政策,公共场所被分割,黑人的低人一等的地位得以巩固,在教育、司法、政治、经济等领域均遭到严重的歧视。一些有黑人血统的混血儿在美国更处于没有归属的尴尬地位,他们甚至内化了白人关于肤色决定优劣的理论,以深色为耻,千方百计地要与黑人保持距离。但可悲的是,由于“一滴血”理论,哪怕他们的身体中有极小比例的黑人血统,他们就被认定是黑人,不被白人社会所容纳。所以,这些混血儿们往往只能自我封闭起来,形成独立的社区。通过对这一可悲现象的近似白描似的叙述,里德启发读者思考这种社会被人为分隔的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批判了种族政策。
里德的许多政治主题的诗歌都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揭穿了强权主义者的虚伪面具。同时,里德关心黑人命运,致力于提升黑人的自信心和政治地位,他所倡导的新伏都主义植根于非洲文化,促使美国黑人寻觅自己的文化传统,启发他们以崭新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民族。在创作中,里德所倡导的新伏都主义美学强调平等与融合,为其政治主张服务,反对暴政和霸权,抗议白人统治阶级对其它少数族裔长期的政治经济剥削和压迫,为弱小民族鼓与呼,从而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伊什梅尔·里德在诗作中大胆地针砭美国社会中的阶级、民族、性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敏感话题,旗帜鲜明地表现自己的立场,倡导新伏都主义,认为西方文明已然腐朽没落,新伏都主义可以取而代之。他对新伏都主义充满信心和自豪,其根本目的是颠覆白人统治阶级的文化霸权和白人中心主义,使各少数族裔能够正视自己的文化传统,肯定其中的精粹,并主张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希望各族人民都能在美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归属,平等交流、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追求幸福和谐的生活。在诗歌创作中,里德的新伏都主义美学原则指导着其文化表达,促使他在作品中以开放的姿态不拘一格地进行文学试验,吸取不同文化的精粹,对各种文化元素进行调和与聚合,表现出对白人主流文化的反叛与颠覆。同时,里德的新伏都主义美学指导着其政治表达,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关怀和同情,对强权的愤慨,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抨击。美国首位获得普利策诗歌奖的黑人女诗人格温多林·布鲁克斯曾“将黑人诗歌比喻为时间裂变而成的‘狂怒之花’,这无疑体现了美国黑人诗歌的两个基本品质,即艺术性和政治性”。(罗良功,2010:221)里德的诗歌很好地印证了布鲁克斯的观点。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创新性、独特性,而艺术形式是为其新伏都主义美学服务的,表达了里德的多元文化主义和激进的政治观念。
注释:
① 洛埃是海地伏都教的精灵。它们被认为是肉眼看不见的,神秘的所在,界于善良的神和人类之间。它们具有鲜明的个人喜好憎恶、旋律、歌曲、舞蹈、仪式象征等。
② 本文中所选的全部诗作来自《新诗集1964-2007》,这部诗集囊括了以实玛利·里德出版过的重要诗集,如《念咒施法》、《查特努加》、《精灵们的秘书》、《视角》和《新诗集,1989-2007》。本文中的诗歌译文均为本文作者所译。
参考文献
[1] Bezner, K. & I. Reed. An Interview with Ishmael Reed[J].MississippiReview, 1991,20(1/2): 110-119.
[2] Friedman, R. S. Ishmael Reed[A]. In J. M. Conte.AmericanPoetsSinceWorldWarII:FifthSeries.DictionaryofLiteraryBiographyVol.169[C]. Detroit: Gale Research, 1996.16-27.
[3] Jessee, S. Ishmael Reed’s Multi-Culture: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al perspective[J].MELUS, 1986,13:5-14.
[4] Markey, N. Ishmael Reed and the Black Aesthetic[J].CLAJournal, 1978,21(3):355-366.
[5] Martin, R. Hoodoo as Literary Method: Ishmael Reed’s “True Afro-American Aesthetic.”[A]. In R. Martin (ed.).IshmaelReedandtheNewBlackAestheticCritics[C]. Houndmills: Macmillan Press, 1988:63-68.
[6] Reed, I.NewandCollectedPoems1964-2007[M]. New York: Thunder’s Mouth Press, 2007.
[7] Rushdy, A. H. A. Ishmael Reed’s Neo-HooDoo Slave Narrative[J].Narrative, 1994,2(5):112-139.
[8] 罗良功. 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DOI:10.16482/j.sdwy37-1026.2016-03-009
收稿日期:2014-12-20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欧内斯特·盖恩斯小说中对新黑人社区的建构”(项目编号:14YJC752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晓燕(1976 - ),汉族,湖北钟祥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美国非裔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理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2-2643(2016)03-0071-07
Ishmael Reed’s Neo-Hoodooism Aesthetics in His Poetry
LIU Xiao-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Ishmael Reed is a famous contemporary African-American novelist, poet and critic. Reed believes Neo-Hoodooism is a means to fight against Christianity which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white cultural hegemony. In his works, Reed advocates neo-hoodooism aesthetics on the basis of Neo-Hoodooism, attaches great significance to originality and spontaneity, and encourages writers to break through all forms of bondage so as to display their creativity. Meanwhile, the Neo-Hoodooism aesthetic principles such as freedom, equality, 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 guide Reed’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Then, the paper further explores Reed’s advocacy for equality and fusion among all cultures, and his criticism of despotism, hegemony,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segregation, etc. in the political field.
Key words:Neo-Hoodooism Aesthetics;cultural expression;political exp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