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跞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北京 100084)
·哲学研究·
论“崇拜”:差异性的关系存在之伦理向度
何跞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北京100084)
【内容摘要】崇拜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它发生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有个人的,也有文化的,甚至爱情的,崇拜的对象指向领导者。领导与被领导,这是一种最基本也最普遍的人际关系。从伦理学意义上分析,崇拜的人际实质其实是在差异性基础上的一种关系存在,关系存在的实质是差异存在,关系存在之后则产生了时间,而具有代表性的崇拜现象,如上帝与人,其实也是这种差异基础上的人的崇拜人格投射。人类的崇拜发生,具有“群”的作用,使得个体到整体的向度得以具体实现,而这就伴随着伦理的发生。崇拜产生学习模拟,这让我们反思教学伦理的发生基础及其心理起源,即是既定人格崇拜上的直观感发和模仿冲动。理解崇拜的实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树立自身,而不是走向盲目跟风和模拟。
【关键词】领导崇拜关系存在差异性整体伦理向度
分析中国当代的文化伦理,我们首先从一个现象入手,那就是,当今世界的文化是多元的,多元之中有着某种主导,或者强势的文化存在。文化的主导与非主导,强势与弱势,这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我们总是在为文化的平等进行辩护,低位者不断展示自己的文化优势以争取平等,高位者总在保持亦霸亦谦的高者姿态。具体到当今世界的现实,我们无法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整个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其实都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扩张、主导、霸主而来,西方文化渗透于世界各地各国家各民族,这是一种文化的领导。在这种文化领导之下,产生了文化的领导效应,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包括盲目的领导崇拜。在中国,这表征为典型的西方优越的心态,这种整体的文化被领导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心态,不仅带来了历史上极度的崇洋媚外,还一直延续到当今的文化价值取舍。中国富裕起来了,但中国却多多少少消弭缺少了自己的坚定的文化根本与价值信仰。外国人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国家,这或许是一种他者视角里的某种真实反映,这也或许是善于变通的聪明的中国人的聪明之过犹不及?文化的强势与领导带来了文化的他者崇拜和自我消弱,而他者崇拜越是加深了当今的文化重心偏向,加剧了这种不对等,使得我们越是成为被主导和被领导者。所以,关于文化,我们首先可以对这种领导崇拜的问题进行一下反思。
一个现象:领导们讲话,哪怕是最平常的措辞,也总是被贯以机智、智慧、仁慈等标签。西方文化作为文化的领导,也往往被贴上智慧、超越、进步、现代化、仁爱的标签。反思一下,如果我们也是领导,面对我们牧且爱的民众,像高大的家长站在一群蹒跚学步的孩子前面,我们大概也会有某种惯性思路:比如调节气氛,我不会生气,孩子们别紧张;比如不责备式的正面教育,为自己的孩子辩护,你们的失误不是错,反倒挺好,我认可;再者情感感化教育,是下位亲民的歉虚,如果是错,那是我这个做家长的没做好;另外还有激励教育,孩子们,我们家的现状很乐观,我要带领孩子们创造更光明的前景。
可以看出,智慧有时产生于身份高位,实际是一种较量中的胜利结果,因为它将胜利者置于高位,而将其视野在群际关系中拓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拥有一切才能不计较),从而产生不同于一般民众的气度,包括博爱、宽容、谦虚、积极乐观,这就构成领导之作为领导的正能量。如果讲话的不是领导,这种幽默机智处理法也不会被这么被美化和追捧,甚至会是某种自高自大、不合时益。
领导会因为作为领导而被人们惯性地拔高、美化、崇拜,这是领导者不断走向神圣化的秘密通道。这里面有宗教领袖、政治领袖,有神,有一切我们所崇拜的对象,包括爱情的对象。情人眼里出西施,而这眼里的西施就是情人的领导者、统治者。我们的领导者也往往就是我们眼里的西施。这或是他可以从一个凡人变成高不可攀的圣人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爱情里的被爱者会是优于所有人。所以为什么政治家,领袖,有时会被等同于阴谋家,而一个拥有真正爱情的人会被说是狡智的高手,而不是真正的有情人。
这里面有一个辨证:崇拜的同时是自轻,自轻自然产生崇拜。老子说: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两个对峙的单独个体,不可能绝对相等、相同。关系是在不对等中产生。如果对等,等同,即不能联接、咬合、相互关联,而只能是平行。平行是无关联,那怕永远的相挨,却没有相互作用,相互产生不了影响。如果两件事物永远不能产生影响,这等同于没联系,没有关系。要让人崇拜你,最好的方法是让他自觉不如你,也就是,让他们都承认是你的臣民。
领导祟拜的原理也适用于爱情原理。没有绝对平等的爱,爱是一种崇拜,也就是先得慕才能爱。所以爱的法则是,让对象明确你是他所爱者,然后才能去爱他,否则就是一种不合时宜,只会徒劳无功。这就是为什么往往只有通过不爱的途径,才能获得爱,激烈的追求总是一败涂地。因为爱是一种崇拜,产生祟拜与爱的同时已自轻为被统治的臣民,结果强迫让爱情里的君主爱慕和祟拜他的臣民,这是一种悖谬和不明智的自作孽,自我败阵。因为任何关系里,都包含一种高低的相形与较量。
最后,回思领导诀窍:首先是身份标识(只有你首先被群体认可标立成为领导,才能获得领导崇拜效应);其次是欲扬而抑的谦虚,反身份的姿态是获得身份巩固及崇拜效应的反推力,就像火箭升天先要往地下喷气;最后是正的领导力量和力度,谦虚、爱民是稳固以一统多的关系局面的努力,这之后的整体前进,积极向上的事功才是领导的真正能量燃料。刘备不能统三国,曹操也不能,最后旁窃给司马氏,岂无鉴哉!
(一)关系存在的实质:差异存在
关系是在不对等中产生和存在的。如果对等,等同,即不能联接、咬合、相互关联,就只能是平行。平行换句话说就是无关联、无干涉、无关系,哪怕永远的相挨,却没有相互作用,不存在用力,相互产生不了影响。如果两件事物永远不能产生影响,这等同于没联系,没有关系。
上帝与人,即是一种不对等,因而作为一种关系存在而存在。如果对等,上帝也是人,或者人也是上帝,那上帝与人的关系便不存在,也绝不可能是种特殊超越的关系存在。同为凡人,人与人的关系存在绝没有上帝与人的关系存在那么特殊那么重大。同为人,作为个体的人与另一个个体的人之间,我们称之为人际关系,这是可有可无,可选择没有存在的必然性的。当然,俞伯牙和钟子期,梁山伯与祝英台,意义重大,让我们记住,他们也是作为相异的两个个体而发生的特殊关系存在。其重大在于其关系之后的效果,而不是关系本身,也即我们记住的是作为友情、爱情代表的他们,而不是记住了作为一个男人与一个男人,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或者干脆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他们。因为,作为人的我们自己也可与任何一个人构成关系存在。
总之,越不对等,越存在差异,这个关系越明显存在。物理中已经证明了:不同的粒子相互依存;正负电相吸,同极相斥(是否绝对相同的存在物都被相斥到我们这个宇宙存在之外,所以我们的存在世界中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叶子?)万有引力只能发生于两个个体之间,而不能存在一个独体,一个基本粒子的内部(就像人不能自己吸引自己,而希腊神话中纳西瑟斯?只能是神话,而他所恋的也不是真正的他自己,而是他借自己的形象想像出来的另一个独立个体,如那个水中的倒影)。结论:关系存在的实质是差异存在。
(二)关系存在之后:时间的发生
由上段所论扩大可得出:这个世界就是差异存在,差异产生关系,而差异关系及由此而生的距离、空间产生运动,运动产生时间,这是较为表面的关于时间命题的通识。
此处我们需要更谨慎地论证“时间”的本质是什么,时间是否存在,并以何种方式存在?按现在的物理顺序运动是时间前进,反向运动是时间倒退,不运动是时间停止,快的运动是时间加速,慢的则是减速(所谓天上一日,地上百年)。当然,这是以整体宇宙的一切而别其中的个别为运动主体的。
然而,也可以说,即使时间倒流,世界回到过去或跨越到未来,时间的箭头仍不变,它是在这时间里进行的一个运动和发生而存在的事件,它已发生过的运动和事件客观上并不因时间的乱序运动而不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时间是一个永恒的尺度,一个永不改变方向的箭头,它不是存在,而是一个永远在积累的过去,或者说永远进行着的过去的累积过程,依附于人的意识和记忆。
时间的倒流,不只是事件的反向发生,而是只有同时消除事件发生中的记忆,才是真正的倒流。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却保留了现在的记忆,这不是存在真正回到了过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说时间是人的意识产物,是人的记忆序列,或者说存在的记忆、宇宙的记忆(如果存在)。而人的意识、记忆,或是存在记忆、宇宙记忆、绝对不变的过去历史,在这个宇宙客体存在之外,所以时间可以脱离宇宙自行存在,并成为宇宙远动的永恒标尺。
另外,如果宇宙的所有事件,包括记忆痕迹,全都反向发生,也即存在真正回到过去,我们也不能说时间在倒流。因为已经达到过的存在状态,哪怕我们已不能回忆起,但它却客观存在,这是无法抹除的。在这个意义上,时间其实就是一个永恒的发生累积,事件累积,过去形成,在时间里,无事件未运动未发生也是发生。所以时间是超越一切的一个不可逆转、不可停止的永恒箭头,它不是空间改变,不是事件发生,也不是人的意识知觉与记忆。
(三)上帝与人的关系再论证——兼论上帝是否存在
回到关于上帝与人的关系的讨论中。被看作是世界和人类创始的上帝是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大的阴谋家。上帝让所有人都信奉自己,把所有人贬为凡人,而将自己独立标为高于众生的主宰,这本身不是一场巨大的阴谋吗?当然,这是在众生平等,存在平等的原始意识意义上。因为我们只有将上帝当成一个真实的存在,同我们一样,或者至少具有与我们的相似、相通性,才能质问:凭什么,与我们一起存在的这个存在能高于并统领一切?他也是一个存在啊。如果要消除瓦解此质疑,使上帝成为上帝,那我们就得承认上帝是一个不同于真实存在(如我们凡人一样)的异类,也即他不是真实存在,所以他才能成为上帝。
而更大的手段和阴谋在于:这个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最高的统治者上帝,却在人类的存在世界中存在并统领着人类世界,让那么多么人信仰和膜拜。非真实存在的存在,我们或可说即虚幻,有这么大的能耐,追问原因只有两个可能:一是上帝是存在的,所以主宰并形成了现在的一切,这就无所置疑了;二是上帝不存在,那这一切的关系设定都是人的创造,出自己人类之手。上面我们已经推导出上帝但凡作为不容质疑的上帝,也即真正的上帝而存在,那他必需是非真实存在。这已经不攻自破地瓦解了上帝的存在。那么只剩一条结论,即:上帝是人的假想,作为非真实存在的一种类型(另有人类世界不可触的真正的非真实存在),即虚幻,是着上了人的能动意识、人的色彩的存在,其实是作为人的存在而存在,并非真的非真实存在。也即:上帝是人的产物!而非人是上帝的产物!
那么,人为什么会创造出高于自己和一切的这个产物,来顶礼膜拜?这源于人性中的自轻自贱的一种本能。因为人在存在世界中(包括物理的自然世界)的能力之弱小、不够,不足以处理、解决一切遭遇和困难,也即:人不是全能,人很多时候是无能的、脆弱的,因而他必然不自信,甚至自卑,自然向往全能,从而在意识中创造出一个全能的上帝,以顶礼膜拜。与其说人信奉上帝,人有原罪感,不如说是人的自卑和摆脱自卑的渴望、期望。人对上帝这个“人的产物”的崇拜,其实是人对人自身的崇拜。而这崇拜里有三层意义:一是人对自己存在和已有智慧的自我体认、自我觉识和自我肯定,二是对自己不足的体认及产生的自卑和不自信,三是对自己未及智慧和能力的渴望和希冀。这就是人的崇拜对象,如上帝总是与人有某种相似性,并非完全异于人的异类存在。上帝其实是人给自己的壮胆,上帝崇拜和信仰,其实是人对自身希望的渴望与守候。信仰上帝实际是坚持人的希望。
基于差异基础的关系存在使得独立的个体,也即作为孤独的自性的主体能与另外的自性主体发生关联、关系,这是解除个体之作为自性的主体性个体之所必然逃不开的孤独的途径。
这个世界充满孤独,因为这个世界是由各个分散的个体所组成的,个体之作为个体的这个内部性、自封性的独立体,必然是孤独的。因为作为主体的个体,与作为他者客体的其他个体必然具有绝对的主客体的界限。一个个体不可能理解、进入、融合到另一个个体中,一旦这种不可能的事件发生,那么这个主体性个体便不再存在,而是变异为另外的主体性个体。主体与客体,这是一个永恒的界限,这是分散与独一,整体与个体,是一与多,从无到有的秘密。就像作为主体的个体的人永远是孤独的,一个人绝对不可能真正完全地不孤独,真正完全地融入客体的他人世界,而能够理解他人。也像人在生的状态中永远不可能理解死亡,除非他进入死亡状态,因为生是人所在的主体的状态,而死亡则是他在生的状态中不可能进入的另外的、客体的状态。
道家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这是一个独体自封性的主体的分散裂变过程,也即事物生成过程,在这个产生事物的过程中,自封性的一个客体独立个体裂变为无数个客体个性,同于产生无数个自封性的主体,而一个主体就是一个封闭的自我世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世界,如果从主客体的角度来审观,它是有无数个主体,因而有无数个世界。就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他的物质形态、思想意识,以及这个人作为他自己,而永远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不可能成为别人一样。
在主客体的界限所构成的世界中,事物永远是自封性的,不能互通的。这是这个世界个体之于个体之间的永远平行的存在和平行发生。前文我们论证了这个世界中的事物的存在状态不是平行的,不可能是绝对平行的,这是在非主客体的界限审观之中。
然而按照相对论的原理,任何状态,任何存在,都是相对的,就像正电极存在的同时有负电极,正粒子存在的同时有负粒子,正物质存在的同时有暗物质(这已经为众多科学家所证明并探讨),一个物质存在的一端必然有另外一端,一面必有另外一面,绝对的点的存在是人的意识的虚构,不是真正的存在,至少还不能为现在的人类智慧所把握,就像超越度量、不可度量的最基本的粒子,宇宙的起点、无,这些概念,科学是无法将其直接呈现出来的,只能是人推理、思维中的一种设定。
所以,主客体永远平行存在,互不能进入的状态,但这种平行存在的状态要能存在,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对的绝对不平行的存在状态。这样,事物的平行存在状态才能够真正存在,就像一条线有一端的同时,必然就会另外一端,否则任何一端都不可能形成并存在。
而在讨论个体与个体关系时,主客体意义和界限上的永远的自封和平行的同时,是非主客体意义上的绝对的不平行。这就是前文我们所证明的,作为个体与个体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存在。这个关系存在的基础是个体与个体的差异存在,也即个体之作为个体,永远不能与别的个体绝对完全相同,即使相同,它们在主客体的界限和意义上也已经具有了差异性,而是作为差异性的存在而存在的。
消解主客体的平行、无关系的途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有关系、有系联、有相互作用。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不断关联,不断相互作用,在关系中存在世界。
研究差异基础上,或者说主客体平行不相容不相同的基础上,所存在的关系存在,我们可以发现,个体的自封存在和主客体界限的产生,产生差异,差异产生关联、联接、咬合、相互作用,而这些相互作用产生关系。不相同的个体永远存在差异,差异让个体关注并与另外的个体相互作用,并最终走向整体。如同太极图示一样黑白两极本是相同的、平行的个体,却在组合的过程中以差异来进行组合,因而两极能够咬合,并形成一个整体。这是个体之向整体的向度。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存在必然有向整体的趋势,否则在动态的世界中无所去向。而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存在必然有向个体的趋势,否则它也没有向路和归处。
伦理首先是关系学,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事物与其他个体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个体研究的意义上,他必然有一个通向整体的向度。而这个向度是通过个体差异性,关系存在,最后达到的。伦理学以一种带有强烈价值判断的学术姿态,着上人的意识,而研究着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于人的需求而向往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安走向宁和。而我们所讨论的伦理中的关系存在的绝对的差异性和不平等,这里面包括高低差异基础上的向上关系,与向下关系,也即崇拜与非崇拜。崇拜将个体之间的关系引领、汇聚而走向向上的一路,并走向一种整体的融合,这是对差异性的融合与解决,是主体性的隐藏与客体的申张,在客观一体的路向上走向客体的整合。而不崇拜则将个体之间的关系分散、分界而走着向下的一路,并走向个体之间的主体性的对峙,在主观分歧的路向上走向主体性的凸显和客体性的拒斥,并导致战争。这就是为什么作为孤独的个体而存在的人永远都离不开社会,都需要在与他人系联中维持其关系性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人类会产生领导,产生上帝,产生崇拜,产生社群、国家,产生伦理、关系。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永远都存在两个路向并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和平,二是战争。而无论是和平,还是战争,都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然开始相互关系,同时便开始了整体的向度,只是其结果是更加整体还是更加分散而已。
结论:伦理发生的基础是作为主客体而存在的差异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存在,而它之产生的动力是关系存在中存在的相互作用,也即个体向整体的这个向度运动,领导崇拜其实就是这个人际运用向度的内在秘密推动和实现途径。
上文讲人际的关系存在,以及领导崇拜的问题,而这实际也是教育和学习的关系,因为崇拜的结果就是模仿、模拟、取效、趋同,也就是学习。而对于关系高位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同化、感化他人的问题,也即教育的问题。由崇拜讨论必然引发教育导论,这是构成这个命题的另一端,需要我们关注。
关于教育的问题,有些实质的因素我们应该看到。教育绝对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如果一个老师给学生所讲的就是书本上的知识,他是一个很渊博的知识化身,那我们也只能说,他只是把他的知识存储输送给他的学生而已。但如果意义仅止于此,这种教育行为则根本没有发生的必要。因为,现代社会里,知识存储体太多了,有各种形式,比如书本、网络,各种音频视频等。它不像古代,存储体太少,书是一种奢华的拥有,好多知识是靠口耳相传才能得以传下去。而在现代社会,学生要获得知识,只需选择一种存储体来了解就可。而我们的老师,如果对学生的教育仅限于此,那他完全可以不用辛苦上课,只用把自己的课件、讲稿、讲课录音直接拷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看、去听,就可以了。
教育的意义和教育的效果产生在纯粹的知识传授之外。老师成就了学生,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学生成就了老师。一个老师在讲台上绝不仅仅是在启发影响学生,学生照样也在启发和引导他。教育行为本身不是一个单方向的传授过程,如上段所说,而是一个双向的影响、感发、启迪的过程。因为他的本质,就是人与人的交际、交流、沟通,是人与人的相互影响。
听一个人的演讲,更多的不是听他演讲的内容,而是感受他整个演讲的情绪、风格,他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他的眼光、视野,看问题的方法。或者,最重要的还是一种基于崇拜基础上的感染激发,这是在情绪和情感层面的了。所以教育、教学,一种人类智慧的传授,或者说人与人的相互感染、影响,而相互提神智慧的程度,聪明的程度,让人更具有思维的力度和灵性,这更多的是在于一种直接的、直观的、可感可受的感觉层面上的比对同化(其实,我们说的感染、影响,其实质是在同化、对比基础上的提升)。这是一个很浅显易懂,但又经常被忽略的真理,即:人的教育、教化,实际上更基本的,最物理的进行过程,就是基于所观、所听的语言(主要是语言,当然也包括行为,比如肢体语言)而产生的个体自我的感觉和思想。所以,其实,教育行为的发生,其行为本质是一种基于崇仰基础上的感发,是低者向高者的接受和模仿,在接受模仿过程中而提升自我,以接近高者,或者提升自我另类的智慧,发扬自我,总之就是使得自己变得更聪明。
很多时候,教育是在一种崇拜的情感基础上产生的。一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另一个人,或者施教者,是因为他身上的某种因素,某种思想吸引了他。因为吸引,因为喜欢,才会去模仿。甚至,为了反过来吸引对方,获得对方的认可,而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这个世界上最快最有效最强有力的学习,就是男女之间的学习。比如,一个男孩喜欢一个女孩,而自觉不自觉地了解她、理解她、学习她,并且不断产生新的魅力,来提高自己来吸引她。而我也可以毫不讳言地说,我的学习动因,最开始,直到现在,很大部分都是为了吸引我所心仪的人,是为了让对方更认可和喜欢我。我从不是为学习本身而学习,我是为爱而学习,我的学习是建立在一种情感的基础上的。当然,这种爱不仅仅是男女之间,而是也有父母与子女之间,朋友之间,总之是在人的情感基础上的,一种为了取悦和讨好他人的原始行为。一个人也可能是为了取悦于他的父母而学习,为了让周围的人更认可自己而学习。扩大一点,我们可以说人的学习就是为了让社会更认可他,而彰显他在社会群体里的地位,提升他自己的存在价值。当然,我也渴望理解这个世界,这是一种求知的欲求,又是另外的了。
当然,还得插笔说明一点,前者所说的低者和高者,不是好坏高低评判意义上的高低,而是有无意义上的高低。施教者所具有的,在受教者所不具有,或者前者具有别样的,甚至不如受教者的思维,都可以组成教与受教的关系。所以,在大的意义上,这个世界上无人不可以为师,甚至花鸟草虫等外物也可以为师。道理很简单,这些存在与人都可以构成一个感发、影响、接受、学习的关系。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也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他们的思维意识也绝不可能完全一致。差异性导致了有无的发生,而有无的发生就是教与受教的基本元素。
基于崇拜情感的感发学习,会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而且在崇拜心理,和情绪感染、情感生发的过程中,他的学习、模仿能力都会大大提高。感觉、情绪、感情,这些基于感观因素的生发,会很大地提升受学者的思维灵敏度,而使得他的学习。不进能够理解、模仿施教者的知识和思维,还能够在情感灵感的生发下,产生发散的、别样的思考,产生他自己的思想,这就是感发、启迪教育所带来的知识传授之外的效果。一个成功的老师、演讲者、教育家,他必然能够直观地感发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去思考,也就是将学生的思维催动得更为灵活舒展,使得他们变得更聪明。我们经常说应该教给学生方法,而不是知识。但方法也只是死板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途径,是一种固定的、定型的存在,比如这种方法、那种方法。它其实跟死板的知识本身一样,是具态的存在。把人们所有的方法都罗列出来,可以发现,方法也跟知识一样,虽然浩如烟海,但毕竟是有限的、实体的。然而感发、激发的教育是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进行思考,促进他们自己去找寻知识,去创造方法。这就不是给予有限的知识和方法,而是壮大他们生产知识和方法的内在养素和动因,学生得到的也必然是无穷的。
笔者曾听万俊人先生的演讲,题为《幸福是什么》,一场下来,感悟良多。所受益处不仅是他演讲的内容,而是听者通过他所讲的新奇的内容,自己开始有了一种新的观感、境界,有了对于社会、世界的理解有了新异的东西。万先生以社会中一个较高的视界,来俯瞰整个社会中的方方面面,这种视野使他产生了许多特别的思想,也彰显出他作为一个智者的魅力。当然,不是每一个拥有开阔视阈的人,都能够产生这样的智慧和思想。然而,视野的变换,视野层次的大小之分以及所能产生的新异而不同的思想,这些是不可否定的。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5-0078-06
*作者简介:何跞(1986—),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后,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