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彪
(平顶山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研究
吴建彪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内容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实现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的有机统一,需要在注重德性培养的同时注重制度教化,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德性素养较高且具有公共理性意识的现代公民。对此,我们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德性教育的枷锁之下突破出来,需要针对德性与制度教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使其充分发挥自身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实现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的良性互动,而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在制度教化过程中彰显制度的道德性、积极提升德性培养的制度化水平等问题。
【关 键 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教化德性培养
无论是2004年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马加爵案件”抑或“复旦投毒案”,这些在大学校园内持续发生的恶性伤害事件不仅构成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同时也向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我们一般比较注重对个体德性的培养,强调引导学生形成自律意识与能力,并将这种德性意识切实应用至道德实践活动之中。注重对学生德性意识的培养与能力的塑造固然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另外一种意识,即培养其公民意识,使其成为现代性的公民。高校教育工作的主旨在于立德树人,但是这里的人首先应当是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的现代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公民,然后才是德性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纯地依靠个体的德行,而是要更多地依靠制度的规范,尤其是法律制度的规范。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提出的“四个全面”所包含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质上也是强调社会转型期关注个体法治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制度教化与德行培养相结合,在培育当代学生德行能力的同时,还要塑造其法治人格,以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
制度主要是强调对人们相互交往关系的规范,其对于个体在这一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当行为予以抑制,以引导个体行为与社会发展相契合,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即制度实质上强调程序与规范、强调的是对个体违规行为的规避与抑制。从伦理学上来看,个体都是为了自身私利而开展各种行为的,但是,社会秩序有效维持、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个体之间的交往是分不开的,故而就要求个体间相互交往需要实现互利。但是,在此我们会产生一个疑问,即如何实现个体为他人利益而努力呢?对此,主要是有三种回答:第一,个体的德性意识引导其大公无私的为他人的利益而奋斗;第二,外部环境中的暴力强制其实施相关行为;第三,从事相关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相应的回报。一般来说,第一种回答仅仅适用于小范围内的人群,即大家相互熟悉,将自我良好声誉的获得看成了采取利他行为的回报,这种情况难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予以推广;第二种回答只能适用于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因为暴力强制在本质上与现代社会所强调的自由、民主、法治等理念是相背离的;第三种回答则是需要构建较为完善的制度予以保障,来对个体理他行为进行规范,这种状况基本上可以适用于整个现代社会。
在社会学中,我们一般会对社会进行性质上的两种划分,一种是自发成长的社会,即这种成长并没有相应目标的引导,另一种则是为实现既定目标而相结合的社会,前者人们一般将其称为礼俗社会,后者则被称为法治社会。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其区别并不在于是否拥有相关制度予以规范,而是在于维系该社会秩序的相关制度的性质如何。礼俗社会主要是依靠“礼法”来维持社会秩序,即依靠社会成员自觉接受的道德观念的引导,而法治社会则主要是依靠法律来维持社会秩序,即依靠正式的规章制度对全体社会成员依照已确定的规范进行强制推进。当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故而,依靠礼法维持社会秩序已经成为历史,依靠法律维持社会秩序才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建设法治中国方能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方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法治人的塑造,这不仅要求个体需要知法守法,还需要形成对法治的信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中央把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导民众形成对法治的信仰,从而为促进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故而广大人民群众能否形成对法律的信仰是建设法治中国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在高校教育工作之中,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高校主要是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社会人”。然而,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大环境下,缺乏法治教育的高等教育是不能称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不具有法治素养的大学生是不能称为合格的大学生,不具备法治人格的大学生是不具备现代人格的大学生。故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强调对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不仅引导他们知法守法,还需要引导其形成对法律的信仰,使他们将法治视为个体参与社会实践首要的价值评判准则。
对于德性一词,中外思想家们从古至今一直在进行着解读。比如亚里士多德将德性解读为“值得称赞的品质”,对此,如同他在《尼各可伦理学》中所指出的:“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1]。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则是对亚里士多德的相关解释进行了现代发展,他对德性则是进行了这样的解读:“德性必定被理解为这样的品质:将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将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受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知识充实我们。”[2]通过对西方关于德性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德性实质上是个体意志的重要表现,是个体在履行道德义务中所具备的道德性力量。同样,我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也对德性进行了阐释,儒家文化认为仁是道德之基,而实现人的善则是个体德性修炼的重要目标,并认为进行德性修炼,即成仁成德的根本路径在于“为仁由己”。而在当代,学者们则普遍将德性视为个体所拥有的品质,其是个体品质的道德状态,是可以在相应环境下经过后天培育而养成的,对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实践等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并在这种作用中展示出个体的心理定势等。
对于古今中外学者们关于德性含义的阐释,我们可以对德性的相关特征进行取得以下认知:第一,德性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品质,而这也正是其与道德规范的本质性区别,即后者仅仅是从外部环境角度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与引导;第二,德性的实践色彩较为浓厚,因为其形成与体现均需要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即作为内在品质的“德性”并非是人生来就有,而是依靠后天环境得以形成的。对此,亚里士多德也是持这一观点:“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而生成,也非反乎本性而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了它们,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1]故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高校德育工作实质上就是注重在后天环境中对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实质上就是一种引导个体形成德性的教育工作。
高校德育工作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形成道德人格,而这种道德人格从内在上来看主要体现在尊严、价值以及品格等维度上,从外部上来看则主要是体现在其道德实践活动之中,即我们强调的道德人格实质上是个体内在德性与外在道德实践的有机统一。故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努力,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形成道德人格:第一,注重对广大青年学生内在道德需求的关注。人格一个个体都具有自我内在需求,所不同的仅仅是对于自我内在需求持以的道德标准有所不同。故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对学生内在道德需求的关注,提高其内在道德需求的层次。第二,注重对广大青年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塑造。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阶段,在这一时期原有的道德价值规范受到严重冲击,而新的道德价值规范尚未形成,由此,当代大学生拥有强大道德判断能力与价值选择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那些思想十分活跃却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第三,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道德共识的形成。对此,我们需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的过程中,注重对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的弘扬与实践,努力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进程中的转型阶段,传统道德价值规范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并由此产生所谓“道德失范”等现象,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纷扰。而妥善应对这些纷扰的前提与基础就在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诉求。很长时间以来,道德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而为社会塑造道德素养优良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但是,实际上,单纯依靠个体德性素养状况来衡量良好与否是不太恰当的,这是因为当代学生毕业之后首先是一个社会人,然后才是一个德性人。因此,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忽视经济全球化、生活科技化、政治民主化等浪潮带来的巨大影响,应当将个体放置于现实生活之中,引导其具备成为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公共理性精神,使其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实现对自我公民意识与能力的良好塑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注重对个体德性素养的培育,还应当依照社会发展状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一个“好公民”,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实现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的有机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的有机统一,实质上是塑造大学生法治人格与道德人格的统一。根据现代法治社会发展来说,仅仅具有法治人格的现代公民并非能够成为“好公民”,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德性素养,即还需具有道德人格。
法治人格与道德人格之于好公民的关系源自于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两项工作的高度统一,这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制度框架的设计应当坚持“合德性”。法治最为妥善的解释应当是“良法之治”,即公民所遵守乃至于信仰的法律应当是良法,应当是合乎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规范,因此,制度道德化是当代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第二,制度的遵守需要获取道德环境的支持。对于制度遵守的相关保障措施,强制性与惩罚力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单纯的强调制度的强制力而忽视制度在公民道德素养中的价值内化是难以实现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的。对此,如同孟德斯鸠所谈到的,当国家与民族拥有良好道德教化机制、良好社会风俗的时,再简单法律都是可以发挥出很好的作用。第三,德性素养所强调的是自律,这难免会与个体私利行为产生冲突,而这种冲突又因我国正值社会转型阶段“道德失范”而不断扩大,对此,唯有发挥制度规范的强制约束方能真正实现道德的内在价值。
因此,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是任何一个良序社会所不可或缺的,这不仅因为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能够实现高度契合,还是因为二者作用的发挥都是存在限度的,二者需要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在注重德性培养的同时注重制度教化,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德性素养较高且具有公共理性意识的现代公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实现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的有机统一,对此,我们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德性教育的枷锁之下突破出来,需要针对德性与制度教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使其充分发挥自身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实现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的良性互动。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是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在制度教化过程中彰显制度的道德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应注重发挥制度在个体教化中的作用,这也是新时期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现实要求。从心理学上来讲,外在行为实质上是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化。故而,欲实现个体在行为过程中符合法治相关要求,就需要引导其在心理上接受良法,而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法律教化:一是组织广大学生对相关法律案例进行学习、旁听法院的审判活动等来实现对法律知识的有效认知;二是强化对广大学生的法治信念教育,真正实现法治观念与教材内容、与课堂内容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与学生价值观念的真正契合。对此,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教材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显得相当必要,这就要求恰当选取教学内容、实现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等。当然,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法治理念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法治水平也具有重要价值。
在强化对广大青年学生制度教化的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注重对制度道德性的关注,而这也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合格现代公民的重要条件。这是因为实现“良法之治”的现代法治社会,必须实现制度的合德性:如果一项制度与个体做人的相关规范存在冲突,那么这项制度早晚将会被遗弃;如果一项制度与个体做人的相关规范相契合,那么实际上我们并非在遵守制度,而是在遵守道德规范。故而,提高当代青年学生的制度判断能力同样十分必要。
(二)积极提升德性培养的制度化水平
对于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这不仅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道德感召以及个体积极主动性的充分发挥,还需要依照相关法律以及制度规范的引导。这是因为制度是人们实现自由、民主的重要保障和有效路径,其对于社会道德建设工作实效性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制度教化在道德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将大学生德性素养的提高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同样也构成了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扰。而解决这一困扰的重要方式就是提高德育工作的制度化水平,因此,我们需要牢牢坚持推进德育制度化水平这一重要目标,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德性素养较高且具备现代公共理性精神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1-45.
[2][美]麦金太尔.龚群等译.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27.
[3]张哲.制度教化:高校德育的应然资源[J].中国高等教育,2014(5).
[4]任世丹.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双驾马车”[J].湖北社会科学,2014(4).
[5]王学俭,张哲.制度教化与高校德育关系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13(5).
[6]孙体楠.制度创新: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路径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2013(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5-0035-04
*作者简介:吴建彪(1978—),男,平顶山学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