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冉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中西价值观比较及其对促进中国文化认同的思考
郭晓冉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目前国内学界在中西价值观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现有成果在价值观的维度分解及内容比较上均存在一定不合理之处。参考边沁的分类解析策略,我们可从自然观、政治观、道德观、宗教观、人生观等五个维度对中西价值观进行分解,并以此为始基开展内容上的比较研究。文化与价值观二者之间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同时价值观影响人们的文化认同。因而,为促进当前我国的文化认同,首先,我们要在多元文化比较中实现优劣鉴别与共同发展,为文化认同提供科学“质料”与“活水”源流。其次,我们需在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来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认同奠定价值论根基。
中西价值观比较维度文化认同构建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涵,在文化比较中首先要对于中西价值观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由此就可以对中西文化进行管中窥豹的比较。当前国内学界关于中西价值观比较研究的成果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在价值观的维度分解上存在各自为营的局面。为更加理性地进行中西价值观比较,当务之急就是对于价值观进行科学合理的维度分解。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多元文化之间交流日渐增多,各种文化呈现出了不断融合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构建我国公民的文化认同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在比较中发展,我们要尊重中西方文化,在对其进行理性比较中“求同存异”,促进双方和谐共生、发展进步,为文化认同提供科学“质料”与“活水”源流。文化在比较中鉴别,促进文化认同离不开文化比较,其中主要是对中西方两种“异质性”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在比较中增进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我国文化认同奠定价值论根基。
(一)中西价值观比较的维度述评
从目前国内关于中西价值观比较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基本上是从生存观、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等方面对中西价值观进行比较。比如,陈静在《从冲突走向融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价值观》中,将价值观从自然观、人性观、道德观、政治观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中西方价值观存在的差异依次为天人合一与天人分离,性善论与性恶论,群体本位与个人本位,缺乏民主与追求民主。伍先禄在《对中西文化不同价值观的现实思考》中,从生存观、政治观、伦理观上对中西价值观进行了比较,他认为,中西价值观的不同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张扬个性与压制自我;二是为自己活着与为群体活着;三是平等观念与等级观念;四是求变与求稳。[1]王志国在《论中西传统价值观比较的四种视角》中,从生存观、伦理观、政治观等方面对中西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并且将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二是道义与功利,三是求稳与求变,四是人治和法治。[2]
从国内学者关于中西价值观比较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界对于价值观的维度分解存在各自为营的局面,且学者们所提出的价值观分解维度缺乏系统、全面性,因而在比较中难以涵盖中、西价值观的全部内涵。对价值观进行合理的维度分解,是对中西价值观进行比较的必要前提与重要基础,因而,十分有必要采取一种新的、科学、合理的关于价值观的维度分解或分类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与中西方价值观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科学的比较。
(二)中西价值观比较的内容述评
1.中西价值观殊或同
关于中西价值观的比较,无外乎殊与同这两个基本方面。截止目前,基本上所有国内学者在关于中西价值观的比较研究中,都将价值观视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他们认为,由于中西方经济基础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因而孕育出了不同形态的价值观念。基于此,他们在对中西价值观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较为侧重于分析比较中、西价值观的差异,而对二者之间的相通或耦合之处重视不够甚至予以忽略。但是,据相关论著,中西价值观并非完全冲突,二者之间不乏共通之处,可用“和而不同”概述之。具体来看,中、西价值观在相似上的例子也是颇多,近的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当中所提出的“自我实现人”,“你一旦摒弃一切欲念,对外表不以为念,那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逍遥飘游——老子”;“在人发展的最高水平上,像其他许多心理学的两分法一样,应对性与表现性的两分法被解决了,超越了,努力变成了通向非努力的道路”。[3]这番论述与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无为”思想有共通之处。再远点如尼采在其著作《权力意志》当中直接化用中国法家原典,“一个老态龙钟的中国哲人说,他听说过,列国将亡,其法愈多”[4],此即为我国《左传》中,叔向所言“国将亡,必多制”。
因而,我们与其将中西方价值观比作两棵树上开出来的不同花朵,莫不如将其比作一棵树上开出来的颜色不同的花朵。为何中、西方价值观生发于不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并历经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演变进程,二者之间却具有相似、相通的文化内涵?笔者认为,虽然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存在,然而价值观作为人类整体文化的核心内涵,却具有共通性。正因于此,中西方价值观在不同的外表样态之下,却隐藏了相同的本质内涵。可以说,虽然中西方价值观在存在形态、表现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其最本质、最深层的内核、意蕴上,却可谓殊途同归。
2.中西价值观的殊与同
就中西方价值观的具体比较而言,国内不少学者的观点都大同小异,研究方法基本相似,只是存在全面性上的差异。在国内关于中西价值观的研究成果中,重复性研究多而创新观点少。纵览已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在中西价值观的比较研究中,存在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在比较中以偏概全,容易得出简单化、片面化、偏激化的观点与论断。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学者在研究时,对西方价值观的归纳不够全面甚至断章取义,因而未能全面、准确抓住西方价值观的核心要义,据此作出的比较难免有失偏颇。在中西方价值观比较中,学者们往往引用中国论据较丰富,但引用国外论据相对较少,这说明国内学者在对于国外文化的研究广度上有所缺欠。既然是比较,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就要对参与比较的二者都有着清晰、全面、准确的认识与把握,并且要本着价值中立的原则,不偏不倚地对于二者进行比较,而决不可事先对二者孰优孰劣建立一种主观上的价值预设。
比如有学者认为就价值观而言,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在为自己活着与为群体活着,还在于张扬自我与压制自我。这种观点明显过于绝对化,因为西方的功利主义也主张公共利益最大化即追求“公众幸福”;西方的禁欲主义、犬儒学派等主张压抑人性,叔本华也主张禁欲即压制人身体欲望而追求精神上的崇高境界。另有学者认为西方就是重外在约束轻内心道德自律,中国就是重道德自律,这种观点明显有失理性。因为西方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至善”,及至康德的“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这些都显示出了他们对于道德自律的高度重视;在外在约束上,中国的法家也主张“刑乱国用重典”,中国古代的刑罚其残酷程度丝毫不逊于西方国家。
只有首先确立价值观的分类标准,并依此对价值观进行全面合理的分类,才能对中西价值观进行科学准确的比较。功利主义法学家边沁之所以在法学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其在建构法律体系当中的细密分析高度相关。边沁采取了一种分类解析策略,对建构于功利主义道德观基础之上的法律体系进行了条分缕析的分析。这对于我们在价值观上的维度分解具有一定启发意义,可以采取类似的分类解析策略对于价值观进行科学的维度分解。
边沁在其著作《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将人类快乐或痛苦的来源归结于四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的、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我们可以将这四种来源作为价值观划分的基本依据。价值观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对于单纯的人类主体而言,我们在分析价值观所涉及的关系时应当分清客体的类型。我们可以将客体分为物与人两种类型。物即自然,人既可以个体形式存在,也可以结合成群体、社团、国家等形式存在。据此,我们可以对价值观作如下维度分解:人和物的价值关系乃是自然观,人和国家(集体)的价值关系即为政治观,人和其他人的价值关系即为道德观,人和超玄存在的价值关系即为宗教观。此外,一个人自己随时间延展也构成了人生连续体,人在如何对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问题上同样存在一种价值观念,此即为人生观。这种分类方式基本涵盖了价值观当中的所有内容。因而,我们就可以将价值观分解为自然观、政治观、道德观、宗教观、人生观等五个基本维度,这种分类方式可被称为价值观的分类解析策略。
由此,我们可基于上述五个维度对中西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细致的比较。囿于论文篇幅所限,笔者在此文中仅以自然观为例对于中西价值观进行抛砖引玉的比较。自然观主要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上。西方不少学者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是万物的主宰,人类可以无限度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此即为我国学者常论及的“人类中心说”。但在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上,西方有两位学者的观点因与众不同而值得关注,他们是德国人黑格尔和法国人卢梭。先看黑格尔,他反对人们对于自然的无节制地改造,主张人们应当顺应自然。黑格尔认为,青年时期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无限制地改造自然,而一旦当人们明白了自己不是可以无限制地改造自然,而是要顺应自然的时候,人们就实现了从青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再看卢梭。卢梭反对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人对自然的利用论,他反对将人作为自然界主人,而将其他物种作为满足人需要的工具性手段,他认为其他物种不是生下来即为人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而是自有其存在的目的,即他常说的“家畜生下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被人吃”。黑格尔、卢梭的观点与我国道家的传统主张“天人合一”,佛家所主张的“众生平等”有所共融,此处也再次印证了在中西价值观二者间存在相通之处。
(一)价值观与文化认同概述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亨廷顿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如旗帜、十字架等等。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中华文化辞典》将文化认同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5]由上述文化认同的定义可看出以下两点:第一,文化认同是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人民的价值关系在主观心理层面上的反映,文化认同中隐含了一种肯定性的价值关系与价值判断。第二,文化认同的对象主要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其中也不排斥对于外来异域文化的认同。
总之,“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只有当一个民族有着坚定的文化认同,才可能具有深厚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不仅没有失去其意义,并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开展中西价值观比较对促进当前我国文化认同有何意义?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厘清价值观与文化、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关于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价值观的形成受一个社会中特定文化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反映的就是这个道理。不同的文化存在和文化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发展脉络,自此便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这种特定文化既包括社会中的传统文化,也包括社会中的新兴文化,同时又包括了外来文化,上述三种文化共同构成了一种多元文化体系,这种多元文化体系影响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变化与发展。关于价值观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价值观影响人们的文化认同。沈望舒指出,价值取向决定文化性质和文明位势,“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价值观作为个体意识层面的抽象范畴,自然会影响到社会个体对于某种具体文化的价值判断。如果人们秉持着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对同一文化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到他们对于这种文化的认同与否。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于文化价值的一种肯定性判断,只有当人们在价值观层面上认为某种文化对他有用或有益的时候,他才会自觉主动地对该文化产生主观认同感。
(二)在多元文化比较中实现优劣鉴别与共同发展,为文化认同提供科学“质料”与“活水”源流
为构建当前我国的文化认同,我们需对于文化认同的对象及其特征具备充分认识。文化认同的对象当然即为文化,且这种文化具有广泛性、流动性、融合性等基本特征。其一,文化认同的对象具有广泛性,这种广泛性我们可以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等两方面来理解。就时间维度而言,文化认同是对历史存在和现实存在的各种文化的认同;就空间维度而言,文化认同不仅是对于我国文化的认同,同时也包括对于异域或外来文化的认同。其二,文化认同的对象具有流动性。流动性意指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在交流中多元共生、变化发展的关系。文化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文化认同的对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文化体系,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此在”文化,而只有一个不断变动的“流动”文化。其三,文化认同的对象具有融合性。作为文化认同对象的各种文化是一个多元、复杂的体系,这主要表现为各种文化之间的融合交织,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对于这种多元文化所构成的体系进行人为“拆解”,比如将其区分为本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这点我们从文化的传播、发展史中可略微窥得一二。从世界文化发展史及中国文化发展史来看,任何文化都不是一个绝对孤立、封闭的体系,而是在与其它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不断取得自身的创新发展与进步。比如,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就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体系,而是在经历了与其它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后,才得以不断地绵延发展。还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就深深受到了东方文化之影响,这其中主要是印度宗教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叔本华在其著作中曾多次提到并高度赞誉印度宗教哲学之高明,他宣称《吠陀》是人类最高的认识和智慧的成果;此外,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提到了“《易经》中的中国哲学”,并且在《自然的意志》中,竟专辟一章讲“中国学”,介绍了中国的道、孔、佛三教。正因为叔本华广泛吸收了中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他才在其哲学之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文化在比较中鉴别,文化在比较中发展。为构建当前我国的文化认同,我们需要对中西方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通过中西文化之间的比较,不仅能够在中西方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能在文化交流中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发展与进步,由此就为我国公民文化认同提供了科学“质料”与“活水”源流。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时,首先,我们要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有着正确、合理的认识。有学者提出,我们要用中国文化来统领西方文化,这一观点难免有文化霸权主义之嫌。我们既要爱护本民族文化,也要尊重他国文化,这才是对于多元文化应当秉持的一种合理态度。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着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有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必须要尊重他国文化,在评价他国文化时要秉持着一种客观中立的理性态度,由此才能正确认识到本国与他国文化中的长处与短处。
其次,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要坚持历史的比较与现实的比较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自近现代以来,我国传统文化日渐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渐变至今,就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发展格局。在当前的文化格局之中,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甚至是“侵略”不可小觑。西方利用其文艺作品如电影、电视剧、小说、音乐等大肆传播资产阶级价值观,其所宣扬的消费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一定范围内得以传播并在某些民众当中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缺乏判断力而又处在“三观”形成发展关键期的的青少年群体当中。既然意识到了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冲突,我们就应当努力寻求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和解”。从中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存在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可能。虽然,不同文化中蕴涵着不同的价值观基础,多元文化之间存在冲突与差异在所难免;但是,从文化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多元文化共生、共同发展是不可忽视的社会事实与不可违背的历史潮流。特别是在当前多元文化视域下,如何寻求我国文化与国外文化的和谐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并认真研究的宝贵论题。笔者并不认同黑格尔所固着的西方文化优越论与“西方文化中心说”,而是认为,中西文化同根不同流,尽管在具体形式上存在差异,但是其背后所蕴藏的本旨却并无二异。具体到中西价值观的比较而言,当前我们在中西价值观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寻求中西价值观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处,但却应当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为终极要义,由此才能促进人类整体文明的恢弘发展。在中西方价值观的比较研究中,我们不仅需要坚持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同时应当对中西方价值观的发展脉络及内容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和准确把握,藉此才能对中西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
(三)在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来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认同奠定价值论根基
文化认同的实质是对该民族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核心是一个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即认同,这是产生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可见,当前我国文化认同的核心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正如王冬云所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核心,它不仅引领了文化认同的方向,丰富了文化认同的内容也体现了文化认同主体的价值诉求。”[6]因而,构建当前我国的文化认同,必须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诉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理念引领和实践规范,其生命力的充分释放源于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自觉实践。
一旦脱离了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如失却了根基的浮萍。为促进我国公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自觉认同,需要进行中西文化之间的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先进还是不先进,要通过让人们在中西文化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在两相比较之下,自然能够凸显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性、先进性。总的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不仅继承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借鉴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
具体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24字内容,这些内容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或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首先,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来看。先看“富强”,马克思、恩格斯对生产力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度发达充满期待:“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重要理论来源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再如“民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其有所研究,后卢梭在《论民主》中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关于“民主”的论述。就词源来看,中国远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就开始使用“民主”一词,《尚书·多方》记载:“天惟时求民主”,“乃惟成汤克以尔多简代夏作民主”。《孟子·尽心,下》鲜明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文明”也是中西方共有的一个概念,“和谐”则体现了我国道家的“天和”、“人和”、“心和”、“政治和”等思想。
其次,从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看。先看“自由”,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可见,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平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从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到康有为的“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都体现了平等思想。法国人卢梭对于“平等”概念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为实现平等,他提出了两类“不平等”即生理上的不平等与权利上的不平等,他指出人类要致力于消除权利上的不平等,由此才能促进平等的实现。“公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孟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并强调社会生产对实现这一价值追求的基础作用,“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对我们今天把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价值标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法治”是中西方文化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英国政治家霍布斯认为,“人的自然的自由只受法的统治”;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只有在法律约束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我国传统法家思想中也蕴藏了丰富的“法治”思想,还有当今的“依法治国”,这些都体现了人类对于法治社会的孜孜追求。
最后,从个体层面的价值目标看。关于“爱国”,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深刻指出:“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没有的东西。”工人阶级只有推翻资产阶级国家,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民族,这时的无产阶级才能称得上有国可爱,才能真正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爱国”思想,从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到曹操的“捐躯赴国难”,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近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中都体现了爱国主义思想。关于“敬业”,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主张人们应当发自内心地热爱一个职业,超越职业的工具性价值而将其当做自身价值的一部分。我国的朱子曾言“爱而不敬,非真爱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在对“敬业”的理解上存在耦合之处,即强调敬业与爱业之统一。关于“诚信”,中国人历来信奉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诚”与“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至于“诚”,孟子将其提到很高的地位。《孟子·离娄上》有“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说法。至于“信”,孔子则明确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与“信”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品德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友善”,卢梭曾指出,在我们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的时候,我们会感都一种天然的怜悯心;孟子也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还有孔子的“仁者爱人”,这也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
[1]伍先禄.对中西文化不同价值观的现实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04):61-62.
[2]王志国.论中西传统价值观比较的四种视角[J].连云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3):45-47.
[3]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54-156.
[4]尼采.权力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45.
[5]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0.
[6]王冬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核心[J].伦理学研究,2015(01):19-22.
B821
A
1007-9106(2016)07-0105-06
郭晓冉(1985—),男,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伦理学、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