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研究
——以浙江省13所高校为例
孟庆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全面从严治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对“全面从严治党”措施具体实践检验效度的落脚点取决于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情况。了解在“全面从严治党”语境下90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知、情感、评价和认同行为等方面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成因,加以正确引导,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对党的积极认同。
全面从严治党90后大学生政党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协调推进的关键。为了了解浙江省在校大学生在“全面从严治党”语境下的政党认同现状,课题组于2015年8月—11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共选取13所高校进行大学生政党认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题目设置(如你听说过“全面从严治党”吗?怎么看待党的“八项规定”?如何看待痛批“四风”问题?十八大之后,你对中国共产党惩治腐败有信心吗?等等),了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认知、情感、评价和认同行为方面的现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办法,每个学校发放120份问卷,总计发放1690份问卷,回收调查问卷152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9%,随即对调查的资料采用SPSS软件等相关方法和技术进行了仔细统计和分析。
(一)90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知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认同状况是90后大学生政党认知的核心内容。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持正面评价态度,在回答“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超过八成半的学生选择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非常赞同”,“赞同”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56.04%、31.23%,还有10.13%的大学生选择了“说不清”,表示“不赞同”,“非常不赞同”的比例分别为2.15%、0.4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建设程度是影响大学生认同党执政地位的一个关键,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行动”,90后大学生认可度很高,其中选择“非常满意”、“满意”、的比例分别是58.25%、25.88%,而选择“不满意”、“很不满意”分别为0.79%、36%,比例非常小,大学生对党内反腐行动非常认同,但仍有14.92%的大学生选择不清楚,说明仍有部分大学生对党的反腐行动认识不全面、对反腐行动有所顾虑。
(二)90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情感
90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情感是政治认同的具体呈现。在当今的国家政治形态中,政党治理最为普遍,政党处于政治运作的核心地位,其所能产生的政治影响力与获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程度密切相关,即政治话语中的民心向背。
在回答问题“认为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显著增强”这一问题时,57.13%的大学生选择“非常认同”、36.75%的大学生选择“认同”,而选择“中立”、“不认同”、“非常不认同”的比例分别是4.67%、0.69%、0.76%。90后大学生认同国家综合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90大学生非常关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对于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发展、祖国的强大,有着深刻的感知;对比政局混乱国家,明白稳定的政治局面来之不易,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90后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明确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重要性,认为在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祖国日益强大。对于祖国发展的充分肯定、对未来“中国梦”的美好愿景,皆源于对党的充分信任感。
(三)90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效果的评价
1.对十八大后党完善自身建设充满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以加强作风建设、反腐败行动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和完善党的自身建设。大学生对于党自我完善能力持信任态度。在回答问题“党的十八大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时,近九成大学生对党有信心,有44.57%的大学生选择“大大增强”、34.48%的大学生选择“有所增强”、14.24%的大学生选择“说不清”、6.37%的大学生选择“没有增强”、0.34%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在回答问题‘通过“四个全面”、“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战略措施,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自身建设搞好'这一问题时,大学生选择“非常认同”、“认同”、“说不清”、“不认同”、“非常不认同”的比例分别是40.04%、44.76%、14.29%、0.65%。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自我建设,“反四风”、“八项规定”的提出,让大学生们对党要管党、严格治党有了深切体会,对党能够建设好自身充满信心。
2.对党的反腐败行动满意度较高
党内反腐是人心所向,如任腐败行为继续,则会亡党亡国。大学生认同十八大后党采取的系列反腐行动和成效。在回答对‘党的“十八大”以来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行动”这一问题,大学生选择“非常满意”、“满意”、“说不清”、“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9.13%、37.09、9.84%、3.39%、0.55%。
大学生非常支持党的反四风、反腐败行动,对当下党的反腐败取得的成果也比较满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关于这两个问题选择负向答案的人数非常少,但是持“说不清”态度的大学生比例近10%,说明大学生对十八大后党的“反腐败”行动非常认可的同时,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此心有疑虑。根据个案访谈发现,大学生群体对党的反腐败行动是寄予厚望的,只是担心党的反腐行动是运动式的,不能持续。当前,反对党内腐败是“从严治党”的关键,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有利于增进大学生群体的情感认同。
3.欢迎“从严治党”,给予习李领导集体高度评价
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履职伊始,习总书记就以“打铁还需自身硬”,阐释了”从严治党”对于当下中国的意义。而从严治党的具体措施从党的八项规定、反对浪费、提倡绿色消费等细节予以体现。超过九成的大学生对八项规定、绿色消费持肯定态度,满意党风建设的积极举措。在评价“党的八项规定不断细化出台,反对浪费、提倡绿色消费”这一问题时,在校大学生选择“非常满意”、“满意”、“说不清”、“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54.11%、36.76、7.78%、0.92%、0.43%。近九成的大学生认为2015 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非常有意义,对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对外展现了和平大国新形象。认为国家层面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有继往开来、不忘根本之意,阅兵仪式威武雄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一)部分大学生对党存在非理性认知
当今社会,各种社会思潮纷而涌现,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产生了负向的影响,使部分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出现了动摇。对于最近网络恶搞之“邱少云之死”、“雷锋二三事”,10.51%的大学认为“有道理、相信”,12.39%的大学生“半信半疑”,26.31%的大学生“说不清”,38.14%的大学生“不相信,认为是故意抹黑战争英雄、扭曲历史”,12.65%的大学生“不知道有这些”。说明在历史虚无主义这个问题上要慎重对待,有一成的大学生选择相信网络这些恶搞,近四成(38.7%)的大学生半信半疑、说不清。邱少云、雷锋是我们党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大学生认同对这些人物的诋毁,说明他们对我们党的历史认知具有模糊性。
(二)对党的作风建设可持续性、成效存在疑虑倾向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以加强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一点毋庸置疑。90后大学生对党的作风建设、反腐败行动高度关注。对于党风建设氛围的营造,一方面,国家层面的宣传,各级政府机关的积极改进,基层四风建设、反腐败行动营造社会氛围;另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制度改革方面给大学生具体的感知。在个体访谈过程中,大学生高度关注党内反腐,对于反腐取得的成果表示认同的同时,也担心这是一种运动式、阶段性的反腐,到后面力度会越来越弱,不了了之。因此,他们非常关注后续反腐的措施和成效,关心反腐之后,我们党如何通过法治将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将腐败治理的落脚点系于制度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日渐成熟。对于党的四风建设、三严三实、八项规定、反腐败行动等非常关注,呈现了他们爱之深、责之切的政治情感。
(三)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中存在功利化倾向
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对党组织认同的具体实践。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功利化现象,更多的从自我发展需要、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在关于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来看,选择“政治进步”的比例仅占34.21%。“为了更好的找到工作”和“为自己事业发展”两项选择的比例分别为19.91%、27.14%、“认为党员地位高”的比例为7.9%,”父母要求“的比例为2.3%,其他为9.26%。在问及“你不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时,38.50%的同学选择了“个人条件不具备”,15.21%的同学选择了“党的宗旨与个人信仰不符”,也有近两成大学生(18.30%)的大学生选择了“和个人发展、成才没有直接关系”,政治选择的功利化倾向非常明显。
(一)各种负面社会思潮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日渐复杂,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泛滥,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等,这些思潮对社会影响巨大,大学生处于青年初期,思想具有叛逆性、敏感性的特点,他们往往会被各种思潮的新奇论调和所谓的批判思想所吸引,对主流价值观不以为然。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例,对我国开国领袖和党的历史英雄人物进行抹黑、嘲讽,无论是毛主席、周总理等开国领袖还是雷锋、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都是他们怀疑、揶揄的对象,各种段子、质疑、冷嘲热讽,对我国建国前后的历史篡改、编造、质疑党的历史,造成一种舆论即“凡是主流宣传的都需要反着看”,对我们主流价值观产生重大冲击和破坏。
(二)党的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执政党的党风好坏是和谐、安定的政治文化环境的关键,对社会风气起着核心主导和引领作用。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党员干部贪污腐败,败坏党的名誉,破坏党的形象,降低了党的公信力,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社会成员产生强烈不满和公愤,这必然影响大学生对于党、国家积极的政治认知和情感,也无形当中削弱了党在大学生心中的威信。风气的扭转也非几日就见功效,党风建设能否持续下去、是否是运动式的反腐、反腐行动最后的落脚点是否在机制上等都是大学生心有疑虑的地方。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足
相比复杂多变和新情况不断涌现的社会环境,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没有能够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地扩展和更新思政教育内容,使得高校思政理论课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时代感不足表现在没有主动、及时地吸取近年来的最新的理论成果,没有将非常有说服力、吸引力的一些中国故事引入理论课程,课堂内容与时代脱节使大学生对现实成就视而不见,对现实产生困惑,影响其对党的认知。也因为针对性不强、一味空洞说教,让大学生群体对思政教育心有抵触,无法入脑、入心,无法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很难激发他们对于党的积极认知。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对党的认同内化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对党的情感、评价和参与行为。
(四)“90后”大学生的主体特点
随着互联网一起成长的90后大学生,作为政党认同的青年主体,他们对政治的观察和理解发生了嬗变,他们采取的表达方式已经与主流政治表达不同,在政治表达中运用具有娱乐色彩的一系列新词,如军事历史题材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之中的“我兔腹黑”、“一盘大棋”等,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政治态度。相比于“70后”、“80后”群体,他们更具自我性,更愿意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见解,崇尚平等而非权威,许多传统经典事物被他们颠覆,他们以解构严肃和泛娱乐化的方式看待政治。因此,“90后”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亟需符合其“口味”又契合其成长背景的规范引导方式,在党的引领下健康成长。
(一)加强社会思潮合理引导,端正学生政党认知
当前国内意识形态复杂,各种负面社会思潮侵袭,要加强主流意识教育工作的内涵,对社会思潮予以批判和反击,合理引导,端正学生政治认知。
1.充分发挥理论武装在增强大学生政党认同中的作用
要善于发掘新的、优秀的党的理论研究成果来消弱负面思潮的影响。将一些新的优秀理论成果引入思政教育之中。如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裴宜理教授的的《安源革命的历史记忆》,从“人类尊严”和“社会正义”角度讨论中国共产党群众动员能力,进而获取革命胜利;中国共产党有非常丰富和悠久的革命传统,能非常灵活的以各种方式有效动员大众,积极响应群众的需求,及时应对不同的抗争。可以将这些理论资源整合进主流意识理论,对党的理论不断补充、推进。可以让大学生感受党的历史,理解当年的流血牺牲蕴含怎样的价值,将负面思潮传播的信息予以反驳和更正,从而避免让历史虚无主义对党的合法性资源肆意贬损。
2.通过大力宣传社会发展成效来增进大学生的政党认知
祖国综合实力的发展和进步最具说服力,将三十多年的改革成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如电视节目、网络媒介等展示出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对比,让大学生对于祖国切实的进步和发展有所体会;同时,将中国取得的进步与国外具体情况相对比,在党领导下用三十多年走完了资本主义社会上百年的道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通过国内外具体情况的对比,来增进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二)充实“我们的价值观”,增进学生政党情感
政党情感是政党认同的基本因素,积极的政治情感促进政党认同。影响大学生政党情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进一步让大学生对党怀有亲近之意。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治观教育的内容方式
对高校来说,要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政党情感,就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治观教育的内容、方式。将具有中国自信的理论引入我们的政治教育内容,我们要平视以往被我们自觉或不自觉美化的西方国家,更应该正视自己的中国模式,形成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如张维为教授的“中国人信心”,将“中国模式”理论进行文化输出,他说“我们可以竞争,你坚持你的模式,我坚持我的模式,我的模式不管怎么样,它逐步的严谨,它与时俱进,它不断进行改革,它自我调整,你们一定要了解一个今本的事实,今天的中国,每三年创造一个英国。说我们一点都不害怕竞争。一点都不害怕制度竞争,一点都不害怕模式竞争,特别不害怕政治制度竞争。“将“中国人、你要自信”这样的好故事整合进我们的主流意识教育。
2.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光辉灿烂,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资源,我们的价值观应向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营养,流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仍在民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需要重新审视和发掘。将当今的主流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联系做有益的梳理,要让大学生意识到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不可以也不能被西方化的。通过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新唤醒,有利于大学生冷静思考中西方国际政治话语权这样的深刻问题,既不忙于否定自我也不盲目崇拜西方,客观看待中外政治体制差异,可以增进大学生的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三)优化以党风建设为主的政治环境,提高大学生政治评价
大学生的政党评价是基于政党认知、情感之上对政治绩效的主观反应,优化党风建设为主导的政治环境,是提升正当评价的根本举措。提高大学生对党的评价,要从优化社会宏观政治环境和高效微观政治环境两个层面入手。
1.优化社会政治环境
对大学生政党评价影响最大的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清明,政党廉洁有效是他们对政党评价的客观依据。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发展,无疑会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继续坚持“四个全面”、“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改善以党风建设为主的社会政治环境。同时,注意家庭养成教育,加强“家风文化”建设,充分发掘《孔氏家训》、《刘氏家训》等家风文化内在的教育意义,发挥家庭文化教育功能。
2.改进高校微观政治环境
高校党建工作是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微观政治环境。“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中的贯彻执行,有利于改进大学生的微观政治环境。当前,高校党建“严”字当头,严格程序化、规范化,注重过程管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党建新规出台之前,高校党建工作是以数量取胜,往往出现发展把关不严、考察过程不仔细等情况,给普通同学的印象是党员发展流程不够严谨;而在新规发布之后,高校党建采取“慎重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考察规范,确保党员大学生的优秀性,党员大学生的精英身份得到进一步认同。另外,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的实施,使得基层党组织有了明确依据,能上能下,使大学生党员有了纪律严明感,使得党纪得到进一步强化。
(四)积极培养政治参与意识、提高政治实践能力
大学生理性的、适度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可以促使大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对党的认知和情感,从而形成对党更加理性、坚定的认同。
1.注重政治参与的实践性
提供政治参与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理性的政治参与意识,提高政治参与水平。可以在修改大学管理章程、校训、学校组织的选举活动中,让大学生表达自己的权益诉求,进而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制订与修正。让同学们体验通过政治参与服务同学、服务学校,体验解决问题带来的意义和价值感,以此来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自我效能感,形成良性的政治认同。
2.加强红色网站、微博、微信公共号的建设
大学生政治表达、参与的特性决定了思政教育者要不断保持和跟进信息媒介的建设。开辟红色网站、微博、微信公共号的建设,让大学生对政治议题的讨论、政治疑问有所回应,一方面,可以了解大学生关注的政治热点,了解大学生政治表达的特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方式予以积极回应和正确的引导,减少翻墙、黑客等极端的政治参与形式。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解读——中国共产党网[EB/OL].http://www.12371.cn/special/xxgclssgqmzlbj/
[2]柴宝勇.政党认同研究在中国:综述与评价[J].社会主义研究,2007(4).
[3]蒋荣,代礼忠.从执政效能和执政价值认同看当代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基于重庆大学与西南大学的经验材料[J].青年研究,2011(3).
[4]周鹏.中国模式与共产党权威的重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D262.6;G641
A
1007-9106(2016)07-0028-05
*本文为2015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阶段性成果。
*
孟庆宁,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政、青年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