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国以来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价值理念和特点探究

2016-04-10 20:24朱建设
社科纵横 2016年7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政策理念

朱建设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商丘 476100)

党建国以来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价值理念和特点探究

朱建设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丘476100)

从建国以来到社会主义改造,再从社会主义建设到社会主义改革,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并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政策思想。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性质决定了共同富裕政策思想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方面不同的价值理念和人民利益至上的使命性、始终如一的政治性、坚持不懈的实践性、推陈出新的发展性和矢志不渝的长期性的基本特点。

共同富裕政策思想价值理念

一、建国以来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价值理念

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价值理念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共同追求富裕生活的价值观念。它包括人们对于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选择、实现目标取向、路径探索、程度标准等诸方面的价值研判和形成的核心观念。这一价值理念对于我国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中的行为具有导向、凝聚、规范的重要作用。

1.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经济价值理念

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激发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指导着党带领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共同富裕政策思想一直追求的经济价值理念是:致富。

“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1](P176)邓小平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2](P104)

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3](P110-11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如果社会财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途径与形式聚集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依然贫穷,这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不相符。

共同富裕,首先着力于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为社会不断进步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是实现全体社会劳动者共同享有社会发展的劳动成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广大的社会劳动者不断通过诚实劳动,追求共同富裕,这是每一个社会主义劳动者致富的过程;致富的目的要求劳动者去主动劳动,主动创造,这又是一个不断开发智慧、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这也必将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我们的物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阶级剥削,阶级压迫逐渐消除的时候,全社会的劳动成果为全部社会劳动者所有,实现真正的共创共享,从而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大优越性。

2.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政治价值理念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发展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实现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政治价值理念是:民主、平等。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有条件的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P373-374)首先是要发展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税,支持落后地区的法发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3](P166)其次要实现平等。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却更加明显,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不同程度的受教育者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利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因此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维护稳定,加快民主建设的保证。

要加强民主权利和落实民主制度。随着人们民主意识不断提升,人民渴望将自身拥有的民主平等的权利地位落到实处,因此解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教育程度者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对于落实民主平等意义重大。促进民主建设的实质和形式的统一,加强民主建设的程序化和法制化。实现这些对策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富裕的实现可以基本消除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从而消除人与人之间因收入差距带来的心理阻碍。

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要体现出自身的优越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实现共同富裕就意味着民主平等的实现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

3.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文化价值理念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全面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文化价值理念是:追求先进文化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着深刻变化。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良知缺乏、理想淡薄、信念动摇、思想颓废,完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相背离。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先进的文化为引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养及文化修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特别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共同富裕作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和反映着中国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为全体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所以,在全社会树立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以追求先进文化为价值理念,把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的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能够为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群体广泛接受,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是凝聚全民族、全社会的精神旗帜。

4.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教育价值理念。

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社会建设的发展要求,助推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共同富裕政策思想具有尊重劳动人民的直接教育价值,具有崇尚劳动致富的直接教育价值,具有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教育价值,具有共享劳动成果的社会公平观教育价值。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教育价值的动力,教育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教育价值的保障,大众化教育是实现共同富裕思想政策教育价值的手段。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教育价值理念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特点

1.人民利益至上的使命性

不论是在建国初期的艰难困苦的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时时刻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这一思想在毛泽东的很多著作中都有体现。毛泽东曾反复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4](P1044)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始终以此作为党的事业的立足点。可以说,人民的利益堪比一切,每个党员都不能改变这一最高准绳。[5](P257)党中央切实履行了政府发展经济、使人民生活得更好的职责,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赞成,实现了人民的幸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持续深入,党立足“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强调“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更深层次地讲明了如何为民服务的主张。党的十六大上党中央更加关注民生,关心人民生活水平,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强调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强调,要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始终如一的政治性

建国以来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是党的执政思想和长期的历史实践的经验总结。建国以来,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都是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利益,实现共同富裕的追求放在党的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上来对待的。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政治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共同富裕政策思想作为政治概念理解。共同富裕问题一直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执政党只有把解决温饱、关注人民生活水平,代表人民群众利益这些问题放在首位的时候,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长治久安。二是把实现共同富裕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问题。解决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问题关键还必须着眼于国家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这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上,对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在原则和方向的重要阐释。三是把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政治要求。四是把共同富裕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加以建设。五是把共同富裕建设作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抓手。总之,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政治实质,就是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是要在大力发展生产、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上,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坚持不懈的实践性

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是在长期的执政历史中,把抽象的共同富裕思想应用在具体实践中得出的。通过具体实践的检验,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才越来越完善,为最大限度解决共同富裕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来源于具体的实践中:从建国初期组织起来走合作化、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等一系列政策思想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组织建设人民公社的政策思想、“两步走”快速赶超的政策思想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政策思想;从文化大革命时期艰苦创业、抓革命,促生产、批判资本主义法权的政策思想到改革开放初期和新世纪以来的政策思想都是党在具体的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历史实际提出的政策思想。建国以来党的这些共同富裕政策思想,都是直接面向实践的,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指明方向的。

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是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提出的,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接受历史检验的。因此,实践性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本质特点。

4.推陈出新的发展性

党的领导集体都延续了稳定政权的政策思想的继承性,这种继承传统保持至今,使得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也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共同富裕这个词并不是由马克思直接创造的,但是我们今天所探讨的关于共同富裕的各种问题,马克思早就认识到了。他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的”[6](P222)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深信不疑,为此还把群众路线确立为党的根本路线。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继承性具体表现如下:首先,195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指出:“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7](P66)之后毛泽东指出,“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农民不再是个体私有制的农民,而变成合作社集体所有制的农民了。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8](P495-496)他还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9](P186)其次,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也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于左邻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此外,邓小平认为解决共富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集中力量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理念再一次印证了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最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改善民生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注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再次强调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该理念强调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体现了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注重实现共同富裕,改革成果人民共享的政策思想。

5.矢志不渝的长期性

党在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过程中,根据国情实际清醒的认识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是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开辟了一条有保障的途径,并不意味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就能很快的达到。于是,党提出了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政策思想。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极其落后,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任务极其艰巨,要在经济文化基础非常薄弱的国家实现全体国民的共同富裕并非是短时期就能够达到的。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不发达。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9](P131)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经济水平要想实现一个大的提高,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都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这一过程可以快一点,但不可能很快,不能超越历史阶段,违背发展规律。很快实现,那是吹牛皮。[10](P77-78)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艰苦奋斗,需要不懈努力,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

三、结语

通过对建国以来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价值理念和特点的探究,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实现共同富裕既非轻而易举也非短途之旅,其长期过程不能简单来看。中国共产党建国以后不论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如何变化,但是目标始终如一,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梦想,都是针对当时的政策问题提出的政策思想,建国以来长达60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各种问题不断出现,收入不均,贫富差距扩大等。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各种问题的出现也很正常,我们不必惊慌失措,不必自我否定。二是面对共同富裕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党始终针对政策问题提出自己的政策思想,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应对,态度坚决,不妥协,不退让。三是每一共同富裕政策思想都有今天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要继承发展。要始终如一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要坚持。面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发展过程,还会出现很多问题,还要继续研究。

[1]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M].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M].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8]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0]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D232;D61

A

1007-9106(2016)07-0024-04

朱建设,男,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政策理念
政策
政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助企政策
政策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