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机关幼儿园 叶蓉蓉
用绘本阅读对幼儿进行情绪情感教育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机关幼儿园 叶蓉蓉
绘本是学前儿童接触最多的儿童读物之一,也是最吸引他们的读物。在绘本中,蕴藏着大量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因素,利用绘本阅读对幼儿进行情绪情感教育有着较为有利的条件。选择适宜幼儿阅读的作品,采用有效的组织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关注绘本图书中主人公的快乐、生气、伤心、害怕等情绪情感,学习感谢感恩、体会亲情友情,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帮助。
㈠选择情绪认知主题的绘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当我们生气时应该怎么办?羞愧、恐惧时又应该怎么办?为什么要理解、关怀他人?与小朋友吵架后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情绪越来越丰富,而选择有关情绪认知的绘本,能让幼儿从中获得基本的自我情绪判断和调整策略,学做“情绪的主人”,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选择了《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系列这一类情绪认知主题的图画书,通过温馨的画面,抚慰人心的浅语故事,帮助孩子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各种情绪的表象特征,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1.感受和体验积极美好的情感
《我很善良》中的“毛毛兔”(孩子们给主人公起的名字)告诉大家:我是善良的小乖乖,我愿意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我愿意帮助妈妈打扫房间,我愿意倾听好朋友诉说他们的困惑和难题,我愿意在好朋友伤心的时候,给他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我也愿意善待自己——为自己的能干而骄傲!绘本阅读后,班上的一些孩子少了任性,学会了去帮助人和关心人:看到拥挤的场所会说,我们等一下吧,等不挤了再过去;回到家里帮妈妈洗碗,还要妈妈把照片发给老师看,说要做愿意帮助别人的人。
快乐是一种很美好的情绪,在《我好快乐》这本书中将快乐形容得非常美,让孩子们有心地感受到快乐!快乐真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我喜欢这神奇的快乐花瓣,它让我每一天都充满自信,都洒满阳光。孩子们在模仿书中的句子“快乐的时候,我好像变成了小小回力球,蹦跳出开心的节奏”进行讲述时告诉大家:“我到游乐场玩的时候,就好像变成了小仓鼠,自由地钻来钻去!”,“我看动画片的时候,就好像变成了魔力棒,散发超级魔力!”,“快乐的时候,我好像变成了超人,有无穷的力量!”,他们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把最快乐的事情和感受与大家分享,全班的孩子都跟着乐起来。
2.识别和调节负面情绪情感
孩子们很喜欢《我不想生气》这本书。在一次游戏中,鉴宇小朋友因为和同伴的争执而大发脾气,在他渐渐平息以后,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我不想生气》一书,和幼儿一起解读、讨论毛毛兔遭遇的情绪事件和情绪反应,说说自己生气时有没有“肚子里好像装着一个大火球,马上就要爆炸啦!”的感觉,理解当毛毛兔遇到“有人在笑话我”、“盖得好好的城堡被人毁了”、“根本不是我的错,却偏偏怪到我头上”而产生的“生气”情绪,知道“生气并没有错”,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调节策略,让自己肚子里的“火球”熄灭下来。下课后,鉴宇过来要求我再讲一遍《我不想生气》,我又给他讲了两遍,然后他长出了一口气说:“老师,我心情好了,我不生气了!”从这件事后,很多孩子会主动拿起这本书看一看、讲一讲,也会和同伴分享自己生气时的调节方法。
“害怕”是每个孩子常常会有的心理,如何应对害怕,绘本《我不会害怕》中说出了孩子害怕时的感觉:“心里好像有许多小鼓震天响,好像要跳出我的胸膛;”、“想把自己藏在一个最安全可靠的地方。”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他们告诉我:“老师,我害怕的时候想要和一个大人陪着”,“可是,如果没有大人在身边怎么办?”我继续抛出问题,孩子们纷纷想着对策“我会跟自己说话”、“抱一只大熊”、“在床上跳来跳去”、“我就自己一只呵呵呵地笑啊笑啊,直到不会害怕”,这些表达方式虽然有些可爱的幼稚,但也是一些积极的排解方法。
㈡选择亲情友情教育绘本进行“爱”的情感教育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许多的绘本中,蕴含着深厚的以“爱”为主题的亲情教育,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卫,不可以》、《我爸爸》、《我妈妈》、等等。《我们去探险》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让孩子真正了解爸爸妈妈的爱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去体验、感恩爸爸妈妈,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在小兔子闯过第一个难关之后安排了这样一组画面——小兔子高兴地走在兔爸爸的背上,画面中爸爸就像是一座山,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杜里和莎里会走在爸爸的背上?平时你爸爸的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孩子们通过讨论,看懂了这个细节——“父爱如山”。这类图书和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是契合的,当这些图文并茂的情感流露直接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孩子们就能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同样也深深地爱着自己。
友情间的互助、互爱,同样能帮助幼儿建立集体感,体验同伴间的温暖感觉。《大熊邦邦》中,教师侧重于帮助幼儿感受故事中大熊邦邦想交朋友的心情,观察大熊邦邦和小动物的表情,感受故事中大熊没有朋友的沮丧到找到朋友后快乐的心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你是怎样交到朋友的?”的问题,学会说“我们愿意和你做朋友”,鼓励孩子及时关注同伴的需要,学会多交朋友。
㈢选择亲近自然、生活主题的绘本进行生命文化教育
对自然的亲近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有关大自然主题的绘本也很多,而且大多均为系列丛书,从不同的领域为我们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是孩子了解自然知识的有效途径。《格林爷爷的花园》带我们走进爷爷美丽而又神秘的花园,赞叹生命的神奇,感受爱的永恒,让我们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多多老板和森林婆婆》是一本宣传环保的主题绘本,而且反映的就是当下社会发展的现状:为什么有人大肆砍伐树木,为什么有人要大费周章地植树造林?看过这本绘本,已经无需再对孩子进行环保的说教了,他们已经什么都了解;《不一样的卡梅拉》讲述的是母鸡卡梅拉一家的历险故事,让大家知道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会充满各种各样让我们好奇的事物,我们要大胆尝试,勇于探索。
幼儿在阅读绘本图画的过程中,会通过观察画面、调动已有经验与画面内容建立相应的联系,伴随积极的情感活动。教师要善于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突破口,借助充满童趣和生活情趣的语言,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感性经验的积累,会让幼儿对阅读的内容引发更积极、深入地思考和链接,进而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㈠启发式的提问思考激发情感交流
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设计一些切合绘本内涵的启发式的问题,来激发幼儿的情感交流,引发共鸣,推进活动进程。如在阅读绘本《早上好》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人物的表情,通过问题“蛋蛋狼怎么啦?为什么心情糟透了?”引发大家的想象和猜测,借助问题“怎样才能消除大家的糟糕心情”鼓励幼儿为大家着想,用“蛋蛋狼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想法,思考体会:为什么最后森林里充满了欢乐的笑声?此时此刻,他们被蛋蛋狼用诚恳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式吸引住了,有的孩子说出了“蛋蛋狼很有爱”的话语,看来孩子们体会到了绘本中那份小动物们之间的友爱,并有所感悟了。
㈡参与式的角色体验引发情感共鸣
绘本中的内容都是社会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幼儿阅读绘本时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故事中的世界,并在与绘本的接触中扩展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着社会规范,获得社会性的发展。如《叮咚》第一课时,孩子们在“叮咚……是谁在敲门”的猜想中记住了事情的发展过程,品味着奇奇和乐乐一家的故事;第二课时,是对绘本的一个角色体验,幼儿根据绘本内容,设计了“谁在敲门啊?”“是我,我来找××做×××的”的对话和敲门的动作,在模仿和表演故事的过程中,抓住了两条情感线索:一是让孩子懂得了进入别人家里前要先敲门,学会了有礼貌地做客;二是也让孩子们理解了家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应学会互相理解尊重。角色身份的扮演让幼儿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为此感到快乐,这个过程也是孩子与作品以及作品中的角色心灵相互沟通、情感交融的过程。
㈢推进式的经验迁移形成情感内化
幼儿接受作品丰富内涵的过程,是作品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情感世界与他们的知、情、意、行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喜欢进入阅读的情节,把角色当成自己。例如《大卫,不可以》一书,在绘本教学中采用迁移想象的方式,教师扮演妈妈,借助妈妈的口吻“××(幼儿的名字),不可以”与幼儿进行情感表达,引导幼儿站在妈妈的角度,感受大卫和妈妈这两个角色所处的情景,设身处地地体验从故事中迁移出来的母子亲情。接下来通过亲子阅读的形式,请妈妈帮助孩子分析妈妈为什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始终围绕“爱”字展开,从情感的铺垫、到情感的渲染、再到情感的升华,故事最后的“大卫,我爱你”牢牢牵住了孩子的心,带领着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移情、去理解。
㈠融入情景让教育回归生活
一个绘本教学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对绘本的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需要回归到孩子的生活兴趣,进行延续与扩充,教师应该提供机会让孩子自主地去阅读、去发现,产生后续的、有价值的活动主题。《我不想生气》讲述过后,教师通过观察捕捉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分析幼儿对“生气”这一情绪的识别——是否真正理解冲突发生的原因,并能迁移运用所学到的控制和调节情绪的策略。《阿利的红斗篷》是一本认知与情感为一体的图画书,讲述了制成一件新斗篷需要好多的工序才能够完成。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只有付出辛勤劳动才能获得成功。当孩子说出“把羊卖掉有钱了就可以去买新衣服”这样的回答时,教师引导幼儿开展三人合作,共同制作完成一件红斗篷,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围绕绘本的核心经验给幼儿人生启迪,将情感目标渗透其中,让观察想象回归生活,让人文精神在活动中得到了提升。
㈡参与活动提升幼儿感悟
每个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我爸爸》、《我妈妈》活动结束后,教师为幼儿搭建了感知体验平台,孩子们在绘本主题墙上用画图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爱——“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帅”、“这是我妈妈,她真的很棒”,回到家里,每个孩子都帮大人做件好事,有的幼儿给爸爸拿拖鞋,有的给妈妈端水,有的为爸爸作画,有的帮妈妈捶捶背,幼儿从感受爱到学习爱、再到表达爱,在这样一个参与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绘本《谁在帮助我》讲述的是小狐狸迷路后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家,教师针对“帮助”的主题,设计了“谁在帮助我”——“我来帮助谁”——“回馈社会”几个层层递进的环节,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有谁在帮助我们,感受被帮助的幸福,将爱心卡送到他们手中,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一来让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接下来,结合云南地震,组织幼儿开展捐款,参加公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已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无形中扩展了他们的情感经验。
幼儿是“用故事来认识人文的世界”的,很多优秀的绘本中蕴含着深厚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价值,如果教师能“把绘本当作一面镜子”,引导幼儿感悟书中的意蕴、情味,就会给绘本阅读带来积极的意义。我们在开展绘本阅读的同时,不仅要关注绘本本身的知识价值,更应该挖掘其深层次的丰富的情感内涵,在阅读中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