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探讨

2016-04-10 14:45:39陈启凡王秋兰陈德红
山东化工 2016年16期
关键词:技术型电工教学模式

张 芳,黄 芳,陈启凡, 王秋兰, 陈德红,刘 飞

(辽东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辽宁 丹东 118003)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探讨

张 芳,黄 芳,陈启凡, 王秋兰, 陈德红,刘 飞*

(辽东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辽宁 丹东 118003)

基于转型发展、建设现代应用技术大学的背景,开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证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能够给学生很大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转型发展;教学模式

2015年4月以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辽宁省人民政府相继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提出“地方本科高校逐步实现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体经济迅速壮大,社会对人才的规模、类型、质量需求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对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1]。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2]。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是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建设现代应用技术大学的关键。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各行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也日趋显现[3]。电工电子技术是工科高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在非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增强学生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4]。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实验方式单一,内容陈旧[5]。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跟不上技术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重理论轻实践,与企业需求脱钩,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综合性实验,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欠缺,动手能力差,缺少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实验课程设置[6-9]。

辽东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辽东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之一,如何实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课题组针对本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 重新进行设计教学目标

根据OBE理论(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 OBE,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10],课题组分别对企业、毕业生、在校生开展充分调研,了解社会岗位需求,充分吸收业界的意见和建议。明确知识类、技能类和职业情感类内容的关系。教学目标设计充分考虑教育与职业的对接,高度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考虑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及与本专业后续课程的联系等,对教学目标重新进行科学设计。

2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1 整合教学内容

从培养目标开始,根据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作用,与本专业前后课程的联系等确定教学内容,制定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纲要。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直接对接,与行业和企业联合研发应用技术类教材,并在教学中实际使用。教学内容整合兼顾适用性与针对性,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学项目的职业性,工学结合的紧密性。

2.2 改革教学方法

主动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探索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适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3 探索教学组织形式

开展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把学生带到企业去,选择部分内容聘请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教学,选择部分内容到实验室开展教学,部分内容进行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适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

2.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改变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增加实验学时,提高实验环节在教学中的地位。课题组制定了新的实验纲要,实验单独开课,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2.5 构建考核体系

主动探索适用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考核方式。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课程考核以“2+1”的形式进行。其中“2”以课程过程性考核的形式进行,由平时成绩和能力评价为目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组成,以反映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评价为主;“1”为终结性考核,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实验课考核采取考试题目由学生抽签,单人考核的方式进行。

3 结论

基于转型发展、建设现代应用技术大学的背景下,开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科学设计,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教学组织形式,构建考核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能够给学生很大的学习空间,因材施教,效果明显,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 张 芳,黄 芳,张慧东,等.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接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J].山东化工,2015,44( 17) :131-132.

[2] 陈启凡,张 芳,张兆群,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J]. 广东化工,2015,42(17):202-203.

[3] 黄双根, 吴 燕, 周华茂,等. “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4):184-186.

[4] 李 征,李 芳,黎明安,等. 学分制下电工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201-202.

[5] 金 杰. 地方高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6,10:113-114.

[6] 肖 看. 创新型电工电子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4) : 79-82.

[7] 黄艳芳,吴 波. 电工电子实习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 3) : 147-149.

[8] 化晓茜,王紫婷. 改革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 6) : 151-154.

[9] 何 为. 综合性大学立体式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7) : 86-87.

[10] 李志义. 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19-22.

(本文文献格式:张 芳,黄 芳,陈启凡, 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探讨[J].山东化工,2016,45(16):185-186.)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ZhangFang,HuangFang,ChenQifan,WangQiulan,ChenDehong,LiuFei*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Liaoning Dandong 118003,China)

Course teaching mode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students' learning space was expanded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were enhanced.

2016-06-03

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满足转型发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高校化工类教师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辽东学院2015年度专项课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张 芳(1966—), 女,满族,辽宁丹东人,辽东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学士,主要从事化学工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研究;通讯作者:刘 飞(1964—),硕士,教授,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配合物研究。

G642.0

A

1008-021X(2016)16-0185-02

猜你喜欢
技术型电工教学模式
《电工电气》征订
电器工业(2024年1期)2024-01-10 16:12:26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创新教育与学科竞赛相融合模式探讨与实践
特变电工
能源(2019年9期)2019-12-06 09:33:00
特变电工
能源(2019年5期)2019-06-19 09:36:44
特变电工
能源(2019年12期)2019-02-11 07:11:42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