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16-04-10 13:55万宗瑜蒋霁琬万里海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制衣四川大学学时

万宗瑜,蒋霁琬,万里海,冯 洁

(1.四川大学 轻纺与食品学院,成都610051;2.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都611756;3.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万宗瑜1,蒋霁琬2,万里海3,冯 洁1

(1.四川大学 轻纺与食品学院,成都610051;2.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都611756;3.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是核心专业学科实践课程,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与质量,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该文提出了确立“两个立足点”、树立“两种理念”、实施“四方面的改革”和处理好“七方面的关系”的改革思路,并总结了“实践课开放性教学”和“以展促学”等改革方法。经多年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四川大学本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建于1988年。1988—2002年招收工科类学生,从2003年开始,调整为艺术类招生。近年来,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积极探索开放型、创新型、综合型的教育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学计划也做了多次相应的调整。加重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将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课程分成了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原理、女装、男装、童装。还开设了与之配套的实践环节课程“服装制版与成衣制作”。

该教学改革依托学校“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模式[1],为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服装人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2],指导思想是实践教学应该走“实践—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1 改革思路

课程改革,提出了确立“两个立足点”,树立“两种理念”,实施“四方面的改革”,处理好“七方面的关系”的“二二四七”改革思路。

“两个立足点”是立足中国本土服装和西方服装、立足服装结构设计,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和地方服装资源的优势,培养应用复合型服装人才。

“两种理念”是“主动适应”和“与时俱进”,即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要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相适应,做到与时俱进。

“四个方面的改革”是指主张多元化的结构设计,打破单一结构设计制图的方法;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的考试方法。

“七方面的关系”是指与专业课程“中外服装史”的知识衔接关系;与“服装设计”的知识衔接关系;与“服饰美学”的知识衔接关系;与“服装材料学”的知识衔接关系;与“服装号型”的知识衔接关系;与“制衣工艺学”的知识衔接关系;“服装CAD/CAM”知识衔接关系[3]。

2 课改内容及措施

2.1 课时时间分配科学,为提高教学质量供依据

1)“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课程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课程属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分为原理、女装、男装、童装4部分;分别设置在大二上期至大三下期上课;共16个学分,总学时256学时。每部分4学分、64学时,分别由51学时的理论课和16学时的实践环节课程构成。①51学时的理论课,其中16学时用于与其他课程连接:与“中外服装史”“服装设计”“服装号型标准”和“服装CAD/CAM”等相关知识链接分别为2学时,与“服装材料学”“服饰美学”和“制衣工艺学”等相关知识链接分别为3学时。其中35学时则用于学服装结构设计,包含结构设计基础分配10学时,各门类服装结构设计分配25学时。②而16学时的实践环节课时分配,其中12学时作部件练习,分别练习缝制不同造型的大袋、手巾袋、里袋、大衣的斜插袋、上袖、上领工艺;剩下的4学时学生需制作“服装制板与成衣制作”的1∶1的大图,教师启发学生自己设计款式,要求每期大作业设计结合课程所学内容、结合时尚流行元素,融入自己的设计观点。

2)“服装制板与成衣制作”课程

“服装制板与成衣制作”课程是“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课程的实践环节,16学时,用于制作“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课程的大作业。其先修课称为“缝纫基础训练”。实践课集中安排在机房实习一周,便于学生集中学习。大二上期期末练习裙子或裤子的制作工艺,大二下期期末练习大衣或风衣任选其一的缝制,大三上期期末练习西装三件套(西服、西背、西裤)、制作,大三下期期末练习童装3件套以上系列产品服装的设计制作。

2.2 改革重点、难点

1)“服装制板与成衣制作”课程原来的教学计划,实践课都由专业课老师带,在学校的实验室完成。改革的重点是:由专业课教师带队,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让企业参与到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改革的难点是校企的默契配合。

2)“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原理、女装、男装、童装部分。原理部分重难点是原型省道转移与服装结构线的融合;女装部分重难点是不同款式服装胸、腰、臀落差的处理与结构线的融合,及不同款式服装结构设计与材料的合理性匹配;男装部分,中式服装结构设计的重点是中山装,难点是中式长衫的满襟设计,西式服装结构设计的重点是西装三件套的结构设计(即西服、西背和西裤),难点是战壕式风衣结构设计,特别是它的插肩袖的设计是没有与衣身放在一起,是单独制图,较抽象。童装部分重难点是青少年服装结构设计,这个时期青少年处于叛逆期,思维多变、情绪波动,很难捕捉其喜爱的服装款式进行结构设计。

2.3 教改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及措施

服装结构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材料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服装穿戴艺术、服装号型标准、服装工艺设计和服装纸样修正的准备和基础,服装结构设计它将艺术、技术和社会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服装设计中起作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属服装专业核心课程,是服装企业的重要环节[4]。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教学改革,知识体系上突破了只讲解结构设计的瓶颈,突出该门课程自身特点的同时,注重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知识的衔接,如与专业课程“中外服装史”、“服装设计”等知识作了恰当的联系衔接。学生不会孤立地学习该课程,学习时不会抽象、枯燥。突出培养学生服装结构设计方法的多元化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实操”的重要性,提出了实践课“开放新教学”和“以展促学”的新观点。

1)实现实践教学模式上的创新

破传统的教学实践模式,寻找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平衡点,使企业主动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校企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从而达到校企双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实践环节课与企业挂钩,每学年的实践周,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去实习。基地分别有琪达服饰有限公司、得福制衣公司、祥和鸟服饰有限公、欧度服饰有限公司、五粮液圣山服饰公司。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服装企业的生产流程、特殊设备的使用、服装产品的生产周期、生产管理,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适应企业要求奠定基础[5]。

2)教学计划的有效调整。

通过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的有效调整,实现教师共享、设备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提高实践教学的效能。

3)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内容实现系统性、多样性、渐进性、贯穿性四个特性,采用产、学、研、赛、展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进一步达到实践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成果丰厚。

①开放性教学突出强调指导教师的“实操”示范作用。学生实践环节过程中,教师对于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加上导师的亲自示范,学生容易掌握,学起来比较轻松,容易出成果。“服装制板与成衣制作”实践环节课程,在期末集中一周的时间,让学生们结合流行趋势设计制款式,款式内容涉及裙子、裤子、中山装、中山装、西服、大衣、风衣和童装系列,每学期期末选一款制作出成品服装。实践过程中,导师指导学生依据服装款式制定工艺流程,亲自动手示范服装的裁剪工艺、粘衬工艺、半成品熨烫工艺、缝制工艺、成品熨烫工艺。裁剪工艺要求学生正确掌握面料是否有到顺、裁片的丝绺方向、排版节省料等知识点。粘衬工艺要求学生掌握不同面料纤维的粘牢度、剥离指数等知识。为了使服装的成型效果好,除了要掌握好裁片粘衬工艺半成品熨烫工艺也是非常重要,它的熨烫好坏,直接关系到服装的每一条缝子是否平整。分析缝制工艺的技巧。成品熨烫工艺强调学生掌握成品衣服的定型工艺。导师示范过程要求学生拍摄下来,可以反复观看,用于指导自己作品制作完成,这样就减少了返工率,缝制出来的服装效果好[6]。

②以展促学,对学生每期期末制作的成衣作品举办展览。既展示了阶段性的教学成果,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成衣作品展对来访者可采用互动方式,邀请来访者对自己喜爱的作品投票,由此可以洞悉消费者的消费趋向以及市场需求。能将教学与市场更好地连接起来。

③考试改革。该门课是专业核心课,既重理论,也重实践。考试与考查结合为成绩评定标准,满分为100分,期末笔试占50,平时作业50,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保证了学生们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出勤率,真正起到了“学考相长”、“以考促学”的目的,减少了考试型人才的培养。

3 课改项目主要成果

3.1 出版了系列教材

本专业教师,根据课程改革需要,编著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课程的教材书籍:《服装结构设计原理》《女装结构设计》《男装结构设计》《童装结构设计》等,出版社将其推向全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其中《新编成衣工艺学》被出版社定为二十一世纪高校教材,《男装结构设计》被纺织教育学会评为“十二五”部委规划教材,并修订进入“十三五”部委规划教材。

3.2 项目实践成果

该课改在指导实际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校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扩大四川大学服装专业的影响力起了较大的宣传作用。

以2008级、2010级和2012级本科学习课程“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女装、男装”后举办的“成衣作品展”为例。展览引起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前来参观者有院士、专家、教授、学者、学生、服装爱好人士、新闻媒体、企业单位和兄弟院校,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受到了多家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媒体的广泛报道。有四川大学电视台、四川电视科教频道、四川大学校报用整整一版对成衣作品展道做了报道,纳入四川大学2013年3月大事记载。此外,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天府早报、新城快报等媒体亦对此次进行了采访报道。四川省第一门户网站“四川在线”作了详细报道。中国网——新闻中心、凤凰资讯、新浪网、中国服装鞋帽网、中国童装品牌网、四川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网、中国高校导航网、四川校园网、四川大学网等数十家网站亦分别转载报道。

3.3 成果获奖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实践教学改革,获2015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三等奖,2014年度四川大学教学改革优秀项目奖。教材《男装结构设计》获四川大学2012年教学成果二等奖,教材《男装结构设计》被纺织教育学会评为“十二五”部委规划优秀教材,并获准为“十三五”部委规划教材。

4 结束语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实践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指导要求学生将服装设计的重要环节:款式设计、材料选购、结构制图设计、工艺设计和板型修正等联系起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不同款式服装的打板、制作实验。学生通过学习此门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打板能力、样衣缝制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实践教改取得的明显成效。

高质量教学的基石来自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底蕴。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研究前沿,其次教学经验的积累也重要。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结构设计和制衣工艺课程教师,既需要扎实掌握现代服装结构设计学的理论前沿和传统工艺设计,又必须熟悉实现服装结构设计余制衣工艺的现代化手段——服装CAD/CAM等计算机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了解我国服装改革和发展的现状,才能使教学密切配合并引导企业发展。

服装专业实践教学,应既注重与时尚结合,更注重与企业、市场接轨,教学成果直接推向市场,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才能拉近校企人才供需关系。

[1]吕弋,张红伟.四川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M].成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2013(9):109-115.

[2]步宏,冉桂琼.四川大学本科人才培养风格和特色的研究[M].成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2013(9): 1-6.

[3]万宗瑜,刘望薇,冯洁,等.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究[M].成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2013(9):309-314.

[4]孙小松,尹光福.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成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2013(9):178-182.

[5]王京,马峻.基于校企导师的翻转学期教学模式探索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8):151-154.

[6]祖强,刘加彬,孙岳明,等.大学本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初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3):88-90.

Study of Undergraduat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Garment Patter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WAN Zongyu1,JIANG Jiwan2,WAN Lihai3,FENG Jie1
(1.School of Light Industry,Textile and Food,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2.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1756,China;3.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China)

Garment pattern design and garment technology is the core curriculum.Continuosly improring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carry out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velopment.This paper proposes the reform thoughts which are establishing“two footholds”,setting up“two ideas”,putting the“four aspects of reform”into effect and dealing well with“the seven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And this paper summarizes reform methods like“the open teaching of practical courses”,“to promote teaching with exhibitions”and so on.After many years of unremitting efforts,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garment structure design and garment technology;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G642.0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6.05.033

2016-01-24;修改日期:2016-09-12

四川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六期)(SCUY127)。

万宗瑜(1966-),女,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服装设计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制衣四川大学学时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愤怒的“兔子”
制衣者依稀
百年精诚 誉从信来——走进四川大学华西眼视光之一
汤鹏作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