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安全度汛要坚持“三防”
本刊编辑部
六月,对于水利人来说,意味着正式迎来了每年的汛期。今年的雨水似乎来得早了些、多了些,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城市,似乎瞬间进入了“看海”模式,全国320多条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已超过近5年同期数量。但对于山西来说,目前还没有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关键时期正在逼近。随着主汛期的日益临近,各级政府加紧排查隐患、完善预案、防汛备汛,但最重要的是要坚决落实“三防”。
首先要防止“思想松懈”。安全无小事,民生大于天。长年从事防汛工作的人员,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经验主义,思想放松、行动迟缓、擅离岗位。水火无情,防汛工作是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民生工作。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丝毫的放松懈怠,必须高度警惕、极度清醒,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如履薄冰的责任感,坚守在一线、战斗在前沿,及时预警预判,及时巡查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及时应急处置。
其次要防止“责任缺位”。责任重于泰山。防汛工作历来是各级各部门和所有干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更是考验党员干部的重要政治任务。责任不是说在嘴上、挂在墙上,责任需要的是落实,是践行。各级干部必须坚持落实防汛工作职责,本着早动手、早安排的原则,在“防”字上做文章,在“备”字上下功夫,多措并举、明细预案、严阵以待;更要落实岗位、落实人头,对关键部位紧盯不放、死看硬守,全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减少暴雨洪灾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要防止“纪律缺失”。纪律是落实的保障,是执行的标尺。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不会有防汛备汛的及时开展和认真落实。要想安全度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把防汛工作纪律立起来、严起来。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防汛备汛工作纪律,加强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行为,以铁的纪律确保安全度汛,以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以铁的纪律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汛情是命令,时间是生命,防汛是战场,来不得一点马虎,容不得半点疏忽。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决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快速有力,措施上科学有效,必须坚决落实“三个防止”,必须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中、把纪律挺在前面,才能不让群众心寒、不给组织抹黑,才能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