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琳琳 (绍兴市上虞区城南中学,浙江绍兴 312300)
莫让高中思想政治课为“情”所困
章琳琳 (绍兴市上虞区城南中学,浙江绍兴 312300)
作为新课改一大亮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在教学中经常受到教师的忽视甚至无视。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的现状分析入手,结合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提出细化设计寻找“启情点”、动态生成触发“生情点”、回归生活升华“激情点”等对策,以期高中思想政治课能更好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状;对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的提出无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这一维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却又经常受到忽视甚至无视,令人遗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谈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摆脱为“情”所困的尴尬、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尽些绵薄之力。
(一)忽视设计,成了教案内容中的“假”目标
自新课改以来,我们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的落实似乎很重视。我们甚至已习惯了在教案的教学目标一栏中写些诸如“培养、感受、感悟”等词汇。然而,到底有多少教师对这些词汇背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作过精心的设计?又或者这些目标和词汇只是我们从他人的教案或者参考书里照搬照抄过来的一堆“假”目标而已。
(二)漠视生成,成了教学过程中的“死”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强调的是学生情感的生成、态度的养成、价值观的内化,它应该是活生生地“生长”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受种种因素制约,很多政治教师总喜欢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教材知识的讲解、梳理上,而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要么直接省略,抛到九霄云外,要么苍白无力地牵强附会几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异化为游离于课堂动态生成之外的“死”目标。
(三)无视回归,成了行为落实中的“空”目标
杜威曾说过:“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真正实现,需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也就戛然而止,我们的课堂留给学生的只是背知识、做习题,什么剖析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等都抛之脑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成了悬在学生生活和思想行为之外的“空”目标。
在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主”的今天,怎么样才能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呢?这需要我们政治教师从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入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并将其延伸至课外。
(一)精心设计,寻找“启情点”
我们都知道教育离不开巧妙的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也一样。政治教师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首先应该把握好设计这个环节,学作一个“有意栽花”的巧匠,在设计中酝酿“情感”,寻找适当的“启情点”,为激发学生情感因素作准备。
例如,“市场秩序”这一教学内容,承载着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民主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的教学目标。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直接照搬,而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具体化:(1)引导学生从面对失信现象无动于衷、见怪不怪的心态向积极、健康的情绪转变;(2)增强学生对诚实守信在提升自我价值、抓住人生机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认同感;(3)引导学生减少对社会的抱怨,激发他们渴望拥有诚信的人格;等等。
这样的目标设计,能为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找到着力点,让学生有切身感悟,觉得这些目标的确是自己生活中需要达成的,而且是自己能够达成的。
(二)动态生成,触发“生情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与教材知识的掌握、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同一个过程。政治教学需要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实现动态生成,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抓住学生情感的触发点。
1.情境创设,在体验中生“情”
例如,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框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感知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增强爱国情感”呢?笔者曾创设过这样的情境:以“我心中的圣火”为主题,展示从古至今学生所熟悉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分组给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配音。
学生置身这样的情境中,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互动起来,积极、热烈地讨论着,各组都迫不及待地主动将自己的创意成果与全班同学分享。他们将配音演绎得惟妙惟肖、情真意切,场面既温馨又感人。
整个过程中没有高谈阔论,但中华五千年的民族气节与尊严通透始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尽显其间。课虽然结束了,可我们从中无不感受到学生对中华民族英雄人物的自豪与崇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与责任。模拟生活情境,营造情感氛围,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这样的课堂才能滋生情感,让生命灵动。
2.沟通交流,在对话中生“情”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本质是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课堂上教师要乐于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使师生共处于平等、融洽的对话中。政治教师要学会用恰如其分的话点拨启发学生,适时的点头、微笑鼓励学生……倾听学生的真想法,这样才能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
例如,在“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这一框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作出“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的价值选择,我们可以采用对话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在PPT展示媒体披露的一系列形象工程的基础上展开对话交流)
师:我们不需要“形象工程”,我们需要的是“民心工程”。那我们区分这二者的标准是什么?
生1:要符合人民利益。
师:对!要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紧接着,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身边政府兴办的“民心工程”亮出来说给大家听。……整个课堂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师:你们讲的时候为什么这么开心啊?
生2:因为政府了解我们的难处,帮我们解决难题,对我们有帮助……
“水本无华,相撞才成涟漪;木本无火,相击才有灵光。”在师生的对话中,映射出的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点点滴滴。此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似乎变得无需多言,却又那么心悦诚服。
3.心灵碰撞,在共鸣中生“情”
真正的教育不是教师手把手地教给学生,也不是教师大声地“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它是师生心灵的碰撞,在共鸣中自主建构、形成的,并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例如,在教学“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内容时,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切地领悟到“劳动和奉献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有意义的人生”?笔者曾选择了学生都很熟悉的“无臂钢琴师”刘伟的事例,借用周立波的话向同学们诉说了感悟:
“我觉得刘伟能解释很多生活中大家搞不清楚的事情,什么叫失去?什么叫得到?什么叫快乐?什么叫痛苦?听着刘伟如此淡定,如此艺术,如此美妙的音乐,你觉得我们有权利不开心?有权利不满足吗?”
他并不崇高,他只是很快乐。每当徜徉在音乐声中,他看到真实的自己。掌声、鲜花在他看来,和名誉扯不上什么关系。其实,继续忙着,反倒使他觉得很满足。
他并不崇高,他只是很快乐。每当走进孤儿院、残障孩子的家,他看到了幸运的自己。成功、幸运,和崇高扯不上关系。其实,被需要,反倒使他获得了更多的快乐。
在这里教师根本不用再说什么大道理,学生已经完全将自己的心灵之门打开,接纳了一个成熟生命的相伴而行,我们分明感受到的是师生内心间掀起的情感波涛。一切都是那么的含而不露,却又是那么的淋漓尽致。
(三)回归生活,升华“激情点”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应该进行适当的拓展、升华,这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抓住课堂教学的灵感,放眼长期的现实生活,去逐步培养,升华“激情点”。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学会跳出课堂教政治,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运用到生活中去,升华为自己的自觉意识,并进一步强化为自身较为稳定的品质、道德修养。
令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教学“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这一课时,在课堂上让学生初步懂得“把握文化继承和发展,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的道理后,笔者尝试着鼓励他们课后自发组队探寻“绍兴文化”,以期这些身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学子们能把这种情感进行升华。他们通过网络搜索、实地采访等形式,深刻地体会到了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昨天”,不仅有“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光,更有“承载着时间厚度”的那些人和事。然而,同学们在活动中又为绍兴的“今天”感到了一丝痛心的惋惜——水乡文化、传统民俗在渐渐地流逝;书法曲艺似乎面对当前的高新技术、流行时尚也在渐行渐远。由此,他们愈发感觉到“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的重要,并将内心的感悟化为了行动,呼唤绍兴文化更美好的“明天”。《向文化过度开发say no!》《水乡文化——绍兴的魂》《救救我们的乌篷文化》等活动报告承载着的是他们关注绍兴文化发展那颗情感升华的心,有的是客观、理性原因的分析,有的是务实、建设性意见的分享。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唯有回归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水到渠成地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以说的还有很多。它就是那个跳动的音符,只要我们用心去弹奏,我们的政治课堂定能在转轴拨弦间,变得“情意绵绵”而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