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栋 赵国良(长春市尚都房地产有限公司)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期
赵国栋 赵国良
(长春市尚都房地产有限公司)
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动荡历史阶段。在这300多年间,北方少数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冲突不断,南北对立,战争频仍。社会动荡,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但是,由于古印度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蓬勃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古印度、两河流域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不仅使我国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使汉代自然朴素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更为绚烂,更为生动。 “五胡乱华”是中国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这一时期中国北方汉族的南迁,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融冲突和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带来了异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在东汉初就已传入中国,至南北朝时统治阶级予以大力提倡,兴建了大量的寺院、佛塔和石窟。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500所,僧尼10万多人。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大崇佛教,兴立寺塔。北魏元帝更是不遗余力地崇佛,建都平城(今大同)时,就大兴佛寺,开凿云岗石窟。迁都洛阳后,又在洛阳伊阙开凿龙门石窟。
中国的佛教由古印度经河西走廊传入内地,初期佛寺布局与印度相仿,而后佛寺进一步中国化,不仅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架建筑使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 佛塔是为埋藏佛陀舍利等,供佛徒绕塔礼拜而作,具有圣墓性质。传到中国后,将其缩小成塔刹,和中国东汉已有的各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除木塔外,还发现有石塔和砖石塔。石窟寺是在山崖上开凿出的窟洞型佛寺。自印度传入佛教后,开凿石窟的风气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最早出现于新疆,其次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创于公元366年。以后各地石窟相继出现,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等。
单栋建筑在原有建筑艺术及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楼阁式建筑相当普遍,平面多为方形。斗拱有卷杀、重叠、跳出,人字拱大量使用,有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组合的结构,后期出现曲脚人字拱;令拱替木承转,栌斗承栏额,额上施一斗三升柱头人字补间铺作,还有两卷瓣拱头;栏杆是直棂和勾片栏杆兼用;柱础覆盆高,莲瓣狭长;台基有砖铺散水和须弥座;门窗多用版门和直棂窗,天花常用人字坡,也有覆斗形天花;屋顶愈发多样,尾脊已有生起曲线,屋角也已有起翘;梁坊方面有使用人字叉手的和蜀柱现象,栌斗上承梁尖,或栌斗上承栏额,额上承梁;柱有直柱和八角柱等,八角柱和方柱多具收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宫室建筑因各政权相互争斗,地点不断变更,于是建设频繁,为发展与探索创新提供了机会。这里依据历史时间的推移,叙述重要都城的宫室建筑情况。
铜雀园是王家囿苑,园内因城为基 修筑了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铜雀台高10丈,有屋101间,金虎台高8丈,有屋109间。冰井台高8丈,有屋145间,内有冰室,室中有深15丈的深井,藏冰及石墨(即煤),还有粟窖、盐窖,以备不测。三台以浮桥相连,浮桥以绳固定。邺城在中国都城中首创中轴线与对称布局,又将宫城、官署、民居分开,三台 巍然崇举,其高若山 ,又象征了统治者政治权威,于是对其他都城建设有重要示范作用。
邺城
魏晋南北朝建筑魏建国前以邺为政治中心。它平面为横长矩形,东西宽2400米,南北长1700米,城墙土筑,基宽15~18米。城有七门,南面三门,北面二门,东西面各一门。东西门相对的大道分全城为南北两半。南部被南墙城门内的南北大街分割为四区,布置居住的里坊、市和军营。城之北半部被自北墙东偏门内的南北街分为二区,东区是贵族居住区,西区是宫殿区。宫殿区占全城四分之一以上,北、西两面倚城墙,推想应是东汉时子城所在。自南城中门有南北街北抵宫门,遥对宫中听政殿一组,形成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在这条街两侧建主要官署。经曹操改建,邺城发展为宫殿在北,市里在南,自城南正门有街直抵宫门,夹街建官署,形成全城中轴线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的新模式。
统万城
统万城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子村,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大夏国王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是匈奴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 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
统万城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位于无定河台地之上。城市的基本格局仍旧保留。部分城垣、城门、马面及角楼遗存清晰可辨,城内主要建筑、道路均已无存,仅遗留下高大的夯土台基。根据航空影像分析,仍可看出城西北角的护城河及城内开渠引水的印记。
已发掘的统万城还可以看出内城和二道城的痕迹。二道城有506米长的城址,南面及西北角都保存比较好。内城南北长527.1米,东西长608.9米,略成方形。内外城都是用灰青色的白土所筑成,板筑清晰可数,很坚实。城壁遗址的高度,从1.6米至10米不等,宽度从0.07米至0.19米不等。城址一周和城连接的墩台也很多,共计东面11座,西面8座,北面6座,南面11座。
城内中部稍偏西南,有一座土墩,高约10米,久经风雨剥蚀,形状已不规则,但板筑仍很清楚。每层厚0.16米,自下至上,有椽孔成方形;大小不一。每孔平行距离约2米,上下每隔板筑2l层,即有椽孔一排。
云冈石窟内方形塔柱
砖石结构建筑在两汉已逐步有所发展,拱券主要用于地下墓室,地上则出现了石拱桥。晋代造桥技术有所发展,西晋在洛阳建有巨大的石拱桥七星桥,在洛阳城濠及河道上还建有很多梁式石桥。据文献记载,在西晋洛阳还造有砖塔。南北朝以后,除地下砖砌拱壳墓室继续存在外,砖石建的塔、殿有很大发展。北魏建都平城时,建有三级石塔、云冈石窟。公元477至493年间,还建有五重石塔、园舍石殿。迁都洛阳后又建了很多砖石塔,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是建于公元523年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塔体为砖砌而成,平面十二边形,高39.5米,内部上下贯通,加木楼板。塔外观一层四角砌出壁柱,南面开门,东西面开窗,余八面砌出塔形龛。一层塔身之下为基座,上为密叠的十五层塔檐,最上收顶,上建覆莲座及石雕塔刹。全塔实际是一用砖砌的空筒,向外叠涩挑出十五层檐,上用叠涩砌法封顶。塔身砌砖包括壁柱、塔形龛、叠涩屋檐等都使用泥浆,不加白灰等胶结材。各层塔檐叠涩和素平的基座都用一顺一丁砌成,转角交搭处两面都用顺砖。
佛教建筑
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砖塔南北朝时,一些新建的大寺院,如北魏洛阳永宁寺,仍采取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这一时期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第宅改建为佛寺。改建时一般不大改动原布避,而以原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原有的廊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此种风格布局更属通用式的,成为以后汉化佛寺建筑的主流。南北朝时期的寺院现无存者。作为实物存留的则有石窟寺,以云冈石窟和敦煌早期石窟为代表。中国最早凿建的石窟寺在新疆地区,始于东汉,受古印度文明风格影响。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经由甘肃河西走廊一带传到中原,并向南方发展。中原地区早期石窟的建筑,沿袭南亚次大陆于窟内立塔柱为中心的作法,并明显受到汉化建筑庭院布局影响。如,四世纪末建成的云冈第六窟,窟室方形,中心立塔柱,四壁环以有浮雕的廊院,北面正中雕殿形壁龛,即是一例。
G322
B
1007-6344(2016)04-03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