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华(太原智博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030006)
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技术施工方法探讨
张俊华
(太原智博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030006)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物中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结构,但是它对建筑物的作用不可忽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为了加深对混凝土结构的认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笔者在下文中将对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技术施工方法进行相关的探讨。
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在建筑物中由钢筋与混凝土所构成的一种结构。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特性,其施工过程是建筑施工的基础过程,更是房屋质量的重要保证。[1]由此可见,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了,它是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节。它运用的范围及其的广泛,无论是水利大坝、还是高层建筑的基层建设中都会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在建筑中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不仅具有防水性好、坚固、耐久的特点,它的建筑成本还相对较低,因此在建筑施工建设中倍受青睐。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钢筋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不断强化混凝土施工的相关工作,促使施工人员在其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推动钢筋混凝土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一)在钢筋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是衡量施工质量的标准。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浇筑质量、水泥强度、水灰比等等[2]。在建筑物中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有两种,分别是整体现浇式结构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整体现浇式结构是建筑构建相应的位置支模,先用钢筋建构框架,再用混凝土进行浇灌、填充成型,这个过程是在建筑物结构构件的位置进行施工。如果混凝土在施工前经过养护,在混凝土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可以拆除模板,然后完成结构构件的制作。在建筑物施工前就完成结构构件的制作,便是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厂将马上要运用到施工现场的支撑的构建解构直接运送到现场,然后完成结构安装。
(二)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结构以及混凝土的要求
混凝土施工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具有严谨性、周密性与科学性,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施工结束之后,混凝土的尺寸以及外形必须与设计图上的相关标准保持一致。不仅如此,施工后混凝土达到的强度也必须与预期的设计要求相符合,从而确保建筑的整体性能以及施工后建筑物质量的达标。从整体来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是极其复杂的。那么,它主要有四个环节,分别是:混凝土的搅拌与制作、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浇筑与捣实以及混凝土的养护。[3]这些施工过程看似相互独立,实际上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施工过程中这些环节要按照统一的标准严格执行,无论哪一个环节有出入,那么施工后建筑物的质量会大打折扣。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对它的两大材料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其一、混凝土的强度。建筑物的质量与混凝土的强度息息相关。据我国建筑施工有关规定可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强度有两种等级,一种为C20,一种是C25 。并且还指出,如果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在2.5MPa以下,那么在配置混凝土的强度所用的标准差就应该大于2.5MPa ;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30时,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值小于3.0MPa以下,那么它的标准差就应该小于3.0MPa。[4]
其二、混凝土的配置。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配料是混凝土的强度形成的基础,它的施工配合比更是形成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据此,建筑施工人员通过反复实践,调配出最佳的混凝土配置材料的配合比,即石灰与水的最佳配合比。众所周知,在一般条件下,混凝土中的原材料料砂、石子本身都是不含有水分的,但是在混凝土的调配过程中,受气温的影响,原本不含水分的材料料砂以及石子逐渐都有一定的水分。为了确保能配制出高质量的混凝土,建筑施工人员对料砂、石子在特殊情况下而产生水分也要充分考虑,然后对原先的混凝土原配合比进行稍微的调整,从而配制出精确的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施工后建筑的质量实现最优化。
其三、混凝土的搅拌。看似无需技术含量的环节,实则包含着大学问。传统的混凝土搅拌是依靠人力,不仅增加了施工工人的劳动量,而且混凝土搅拌不够均匀,从而使建筑物的质量大大降低。如今,混凝土搅拌机在搅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在对搅拌机的选择上非常重视,选择优质的搅拌机,则是对混凝土质量的保障。除此之外,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让搅拌机进行相关的工作。其间,对于材料的投放顺序、搅拌的时间、进料的体积等都要明确的规定,并且严格执行。
(三)在建筑中关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一定条件下,混凝土形成体积不一,并且受大小体积的影响,它们的特性不一样。大体积的混凝土的特点是表面小、体积大、内部升温快,利于施工工艺的展开。但是受内外温差的影响,混凝土表面会出现裂缝,并且随着温差的加剧而不断增大,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受到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也随之降低,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大体积的混凝土在施工时要注意这些方面:其一、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建筑企业最好选择具有水化热低以及凝结时间长特点的水泥。建筑企业一般会选择酸盐水泥与热硅酸盐水泥这两种水泥类型。由于粗骨料还需要连续级配,所以建筑企业在选择料砂时,会优先考虑细骨料,并且选择细骨料中的中砂。混凝土主要材料选择好了,在施工过程中还得加入适量的减水剂、泵送剂、膨胀剂等辅助性的材料;其二、浇筑与振捣。建筑企业通过综合考虑混凝土凝结之前的施工工序来确定浇筑的方案,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钢筋的强度、混凝土结构的大小等等。[5]针对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浇筑施工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分别是:全面分层、分段分层与斜面分层,具体选择可通过大体积的混凝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混凝土自动收缩、裂缝等情况,这对钢筋混凝土的强度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破坏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导致施工进程放慢。针对这种状况,后浇带技术则是很好的修补施工技术。这种新型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上述问题,还能解决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沉降的现象,从而减少混凝土结构因受温度过高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体来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后浇带技术可以分成三大类,分别是:防水工程、模板工程以及二次浇注工程。
无论是建筑施工过程中还是在今后的使用,防水工程都是极为重要的。墙面防水与地板防水是防水工程需要特别注意的两大部分。墙面防水通常是在建筑物外墙后浇带处加筑四米厚的实心砖墙;底板防水则是在建筑物地板上铺设防水卷材。模板工程范围大,在施工前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计算再进行安装模板。根据混凝土的类型来确定二次浇筑的方法,并且在二次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浇筑时间,避免二次浇筑带来的损害。
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不断的完善以及进行加固。为了进一步提升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实施,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增长其使用寿命,并且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1]马晋.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3579-3580.
[2]董丽韬.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35.
[3]曾锦杰.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258-258.
[4]杨植霖.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城市地理,2014,(22):39-39.
[5]杜向东.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的防治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6):1262.
TU75
B
1007-6344(2016)04-0246-01
张俊华 1985年11月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