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昌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学,浙江嘉兴 314015)
例析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巢昌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学,浙江嘉兴 314015)
通过引发认知冲突、设计探究活动、掌握正确方法、注重图文结合、开展社会调查等手段和途径,可以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区域认知”“综合联系”“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培育
教育部于2014年4月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提出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历史与社会》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承担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责任。以下以《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的地理教学为例,谈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是一片空白,而是具有形形色色的知识与经验,但原有的认知结构并不一定清晰。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含糊点、易错点,创设矛盾性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对“冲突问题”进行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
例如,在教学第五单元第一课的“辽阔的疆域”时,笔者给学生呈现了两组图片:一组是同为初春时节,我国最北端和最南端的自然景观差异,最北端冰天雪地,寒气袭人,最南端阳光普照,春暖花开;另一组是同为夏季某天早上6时,我国东部乌苏里江和西部帕米尔高原的景象,乌苏里江艳阳高照,帕米尔高原满天星斗。针对这两组图片,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季节,南北自然景观差异如此之大?为什么同一天的同一个时刻,东西部不能同时看到日出?问题一经提出,瞬间引发了班级讨论的热潮,因为这两组图片颠覆了学生的传统认知。作为教师,该如何帮学生解决这一认知冲突呢?笔者认为,引入“时空观念”是解释这两种现象最好的办法。因为我国最南端在北纬4°,接近赤道,属于热带地区,而最北端在北纬53°,属于北温带地区,南北纬度相差大是导致同一季节南北自然景观差异大的根本原因;相同道理,我国最东端和最西端的经度相差近60°是导致同一天东西端不能同时看到日出的根本原因。经过这样的分析,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时空观念”得到培养,并且记住了地理课中很多自然现象的解释需要运用“时空观念”。
地理教学应以实践观察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鲜活的地理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国情怀,设计探究活动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第五单元第二课的“母亲河”时,笔者先通过大屏幕播放视频文件——《龙的传人》FLASH动画导入新课,进而设问:为什么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如今的黄河、长江状况怎样?带着这两个问题,笔者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四个小组开展探究活动,并且明确每个小组的探究任务——第一小组探究“母亲之恩”,第二小组探究“母亲之美”,第三小组探究“母亲之颂”,第四小组探究“母亲之殇”。通过探究,各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收获,笔者要求每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探究成果。“母亲之恩”小组指出:中华民族的远古人类大多分布在黄河、长江两岸,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母亲之美”小组指出:黄河、长江两岸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黄河的壶口瀑布、龙羊峡大坝、宁夏平原,长江的虎跳峡、武汉港、都江堰等,它们每年都吸引了很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母亲之颂”小组指出: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以黄河、长江为题材,写出了大量的赞美诗词。“母亲之殇”小组指出:而今的黄河、长江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创伤,黄河的含沙量世界最大,导致下游河床逐渐抬高,长江经常遭遇洪灾的威胁,并且污染严重。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母亲河的相关知识,而且对母亲河的敬爱之情也自然流露,更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寻找解决母亲河创伤的办法,殷殷的“家国情怀”充溢其中。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区域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说来,区域地理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第一步知道某个区域的具体地理位置;第二步了解该区域有怎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第三步分析该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区域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区域认知”素养的培育。
例如,在第六单元第一课的“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学中,笔者首先给学生出示了一幅《中国地形图》,要求学生找到黄土高原在地图上的相对位置,并用文字加以描述。紧接着笔者又给学生出示了两张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画面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为什么黄土高原会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如此严重?有学生经过思考后指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与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顺势再问:黄土高原有怎样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呢?请看大屏幕上的气温降水直方图。有学生看了直方图后说:因为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所以水土流失严重。说到这里,笔者又追问:难道水土流失只和气候有关系,还有没有其他原因?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陷入了沉思状态,但很快就有学生提出:水土流失还与黄土本身的土质疏松特点有关系,人类的过度开发也加剧了水土流失。最后,笔者又给学生展示了两张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居住窑洞的图片,并要求学生思考:居住窑洞的人文特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有学生分析说:由于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塌陷,住窑洞是就地取材,窑洞本身冬暖夏凉,适合居住。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对每一区域地理的教学都采用上述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自然会得到提高。
图像印证文字,文字描述图像,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对学生来说,“无文之图”是难懂的“天书”,“无图之文”是苍白无力的说教。只有图文结合,才能使地图变得易懂,文字变得有所依托,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历史与社会》在编写上体现了这一要求,仅七年级教材就配备了456幅地图和图片。如此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图文结合、促进图文转换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复杂多样的地形”时,教材开门见山地用文字指出——地形多样是我国自然环境的显著特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分析《中国地形图》自主得出这一结论?笔者采取的做法是:让学生整体感知《中国地形图》,并设问:我国主要的地形类型有哪些?这样的地形分布对我国的人口分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于前一问,学生只需要通过颜色的辨认就可以得出结论,即我国主要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地形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对于后一问,学生则需要将地形分布特点与人口分布特点综合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由于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居住条件优越,而西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居住条件相对落后,所以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在讲述我国地势特点时,教材也是采用直接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指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如何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地形图》的分析理解并得出这一结论,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笔者采取的做法是:以北纬32°线为切面,在《中国地形图》上切出一个剖面并标上海拔高度。通过剖面图,学生不难看出,我国的地势西边高,东边低,青藏高原最高,堪称“世界屋脊”,是第一阶梯;从青藏高原向东、向北,进入第二阶梯,主要分布的地形类型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等;最东面是第三阶梯,主要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同时,笔者还结合剖面图给学生指出: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主要的大江大河(如黄河、长江)都呈自西向东的流向。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地图,经过一番有意识的加工,用一个空间结构把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不仅记忆效果明显,更能培育学生的“综合联系”素养。
地理教学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地理事物,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真正明白“知识源于生活,知识用于生活”的道理。同时,在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中,既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好地培育了“社会参与”的素养。
例如,在教学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后,笔者组织任教班级的学生开展了一项“关于嘉兴地区生产生活状况的社会调查”,并且就调查报告包含的内容给学生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指出嘉兴在哪里(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等);(2)指出嘉兴的气候类型和地形类型以及主要物产;(3)指出嘉兴的物产与其气候类型以及地形类型的关系;(4)指出嘉兴未来的发展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这一社会调查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相当高,从交上来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仅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成功解决笔者要求的问题,而且能针对嘉兴未来发展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不同的建议,体现了良好的“社会参与”素养。
笔者认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尽管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只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自觉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就一定能朝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持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