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网络文学的电影改编

2016-04-09 09:57郭力宇
电影文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救赎

郭力宇

[摘 要] 由青年群体的观影心理形成的“青春想象”是近十年由网络小说改编电影作品思想性形成的幕后推手,其实质是青年们面对生存发展困境时的自我救赎。这种救赎的思想是哲学化地表明了电影深度性和在特定时期思想浪潮中的时间性,而不是哲学中救赎的本质,并引发了电影综合水平的流失。在一定情境下,这些作品代表的是青年一代的“青春想象”,承载着他们的“自我救赎”之梦,因此,在集中反映这一群体的意识形态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的思想维度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 网络文学改编;救赎;青春想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近十多年来业界掀起的“电影热”等现象的产生,电影创作对“讲好故事”的创作蓝本的追求使其在选择时不断拓宽题材范围,并结合以青年群体需求为主,在电影受众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生产模式,且在近十年的内地影坛创作出一批以青春叙事为主题的作品。

一、受众心理与“青春想象”

在互联网上发行的小说改编成为影片是最近几年在电影界十分“走俏”的现象,趋势也呈普遍化。例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雨衣》《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电影的改编创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这一系列的改编创作都是在最近的几年完成的,且影片及小说的题材多以青春生活为主旋律,究其根源是互联网文学本来就流行青春文化和受众群体年龄普遍偏低。所以电影需要市场,就要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创作的电影要符合观众的心理。所以,将互联网文学改编成电影也可以说是对当前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审美取向的一次“课题调查”。

青年一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心理机制的影响下一定会让观众产生关于互联网文学改编电影的“年轻时期记忆”。这是一种自我角度、经历、社会环境共同促进下凭借具体体会到的电影片段、镜头、剪辑机制,目的是为了满足观众对于曾经的缺憾有一种弥补之感,在此基础之上受众群体还会体会救赎的释然。从这一层面来讲,其已经上升到哲学化、艺术化、逻辑化和整体化的高度。“青春影片的想象”还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青春想象”具有象征性,它象征的是一种带有时间、艺术特点的集合体,代表的是一代青年人的理想与渴望、无奈与坚持、思想与期许。艺术的共同性让这种象征有了比较平稳的形式和作用、意义。所以这是青年一代人的思想、心理和审美的一种象征性的意向体。

因为青春想象的镜头感和背景性特点,所以对电影本身的象征性研究有助于分析其本质,其实质所传达的如下:

青年一代人群希望得到理解,其内心深处更是对成功充满渴望。在观看取得成就的画面和片段时,会将自己的人格带入其中,下意识地鼓励自身。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男主角能够俘获女主人公芳心的原因是其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在单纯的年少时光中,这种自信的性格被萃取了具体的形象感,旧式胶片的手法和唯美背景的烘托都在无意之中表明了导演的艺术倾向。与此同时,赵薇作为导演在一定形式上也加强了这种倾向的张力。观众在观影过后会心生效仿感,认为别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如果自己也那么做会取得一样的成就。电影的大部分片段在观众的心中被扩大化,电影本身也就成为成功样本效仿的对象。

一旦具有弥补性、自身价值实现、梦想的成就等方面的认知,观众的心理需求便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当电影进入观众意识的一刻,就已经被观众的感性主观地加工、美化和剪辑。在电影中,会有很多被观众认为经典的对白、场景、剧情等,大多数都是关于爱情的。例如,告白的片段,分手的剧情等。观众更倾向于恋爱中心理活动的描述:以前的情侣关系,现在的天涯陌路;在一起耗费了好多努力,而到别离的时候往往就是一句话,一个转身;在情侣之间有隔阂的时候,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即使这个人情商很高,在现任与前任之间熟练地徘徊,也终有劳累的时候;人们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会明白,一段爱情中,本来和谐温馨,一旦一个人破坏了这段爱情,这破坏掉的就是另一个人的梦想;而一个人亏欠另一个人的是一个曾经承诺过的世界。这些桥段都是来自电影《失恋33天》,这些心理描写已经在青年一代的观众中引发了广泛的共鸣,成为路人皆知的经典。

唯美性表达的是对电影情节的一种极端性渴求,是青年一代追求自身价值、展现人格的一种形式,是对自我意识彰显和创造性心理的暗示。唯美性也代表着与世俗不同的遗世独立感。青年一代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得到成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甚至是对抗旧式制度的心理。为了满足这一类人群的需要,互联网文学改编电影在原著本就唯美的桥段基础上,与电影的优点相联系。通过对背景、伴奏、光影、镜头角度的把握来掌控局面。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女主角沈佳宜和男主人公柯景腾并排坐在椅子上交流的片段引起了无数观众对于青春单纯情感的共鸣与回忆,校园类青春电影的风格就在这一刻被锁定。

通过上面的论述,通过对互联网小说改编成电影这种趋势产生的文学艺术形式的研究,人们会发现:年轻观众的青春想象是一种自身的暗示、打破传统的模式、对美的渴望,具有对不能够接受的现状的无奈和反叛的特点。

二、“青春想象”之上的自我救赎

青春想象是年轻一代人在挫折中的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这种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形式和内心机制作用下酝酿而产生的知觉性感受,其哲学性本质是“救赎”。救赎这一定义出自西方宗教。在西方历史中认为人本就是不纯净的,人之所以活着即是为了偿还自己的罪行,不然自己的内心就会产生苦恼与困惑。所以,从广义上剖析的话,这种赎罪是一种解脱,是对自己内心困惑与苦恼的解脱,其目的是求得自己的释然。

至于年轻一代群体的“青春想象”,最被重视的是人生意义的追求,也就是自己的成功之路。这些渴望在哲学上来说是一种对灵魂以及思想的渴望,是摆脱了形体,一种超脱的状态。与中国的哲学体系不同,在西方人的眼中,对形体之外的追求与研究彰显的是其文化中的二元化。把物质与精神分开,会产生一种对立的状态,把和自己相悖的观念作为一种约束自我的方式,在现代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体系中,他命名其为“价值”,但是在过去的一百年,在建立哲学的主要体系的过程中,战争带给全人类无法估量的损失,人变成了集体、国家的工具。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们没有自制的能力。中国的哲学家牟宗三、钱穆建立了“新儒学”哲学体系,其哲学体系的实质与西方的新式哲学不谋而合,都是说明了意识对人自身的限制,而这种限制必须有一个恰当的度,不能过于极端。所以,人本身的属性就确定人的独立性、个体性,对物质以外的渴求作为在某种形式上的追求本质,也超出了对本质的渴望。这些对人本身来说都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所有的一切也就组成了青春想象整体的一部分。人们会感受到在《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主人公们对爱情都是锲而不舍的,对人生都是充满希望的,精神状态都是鲜活的,人的实质也本该如此,这种青春之感就越发得到更多人的共鸣,在具有哲学意义的同时也诠释了青春的风貌。

在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其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对美的演绎。艺术在发展的时候会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但是人自身对于美的追求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在人类的意识中,一直处于首位。这也说明了美是人类渴望的一种精神上最适宜的追求,也代表了这是一种弥补式的思想过程,这种自我调节机制让人的情绪处于稳定化,不偏于一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电影文化在近年娱乐性元素多的根源。

但是,这也是大众美学的一种形式的体现。由于历史的发展各不相同,东西方人在历史的进程中都会直面形态意识黑暗的一面,这就需要人们有面对苦难的觉悟。所以,当前电影界主要影片形式注重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问题的反应、对不确定因素的惶恐分解再重组,对困难的挑战并在成功之后自我能提升的彰显。其在灵魂中有一个定向,隐藏着的思想世界和深度。

在电影《007:天幕坠落》中,主人公的做法从表面看是违背了当局的意愿,但是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人格魅力却得以表现。电影的剧情也没有因为主人公的如此行为让观众觉得其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已经不是在体制之内了,不能用意识形态去为其定义。观众在电影中体会到的更是其对时代的超越,对超现实的感叹。这种打破规则式的洒脱感被观众奉为经典。这与中国的电影形式不大相同,中国的历史悠久,其文化沉淀更多的是一种中庸之道,所以在电影艺术的表达形式上就趋于表现自身的积极进取,按照规则,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但是这种艺术形式只能算是快餐式消费,因为没有长远的战略目光和创新性,其电影就只会带来空洞化的价值输出,为了剧情进展而发展剧情,拼凑感强,价值感单薄。过于狭隘的思想性和价值性无法承载电影在时光流逝中的生命性,只能是快餐文化,难以成为经典。互联网文学著作《我的美女老板》,其电影化改编就是一个例子。文学本身具有发现人性美的深度思想,电影的改编为了电影效果的需要而淡化了这一点,因此电影就迅速消退在时代的浪潮中,不被人铭记。

所以在观众的青春想象中,对于物质之外的追求等心理都是在突出个人主义。酝酿而生的激励式电影又催化出了娱乐化的对美的渴求,这就是电影的美学主义。但是个人主义与唯美主义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又发展成为爱情主题电影。这就是青春想象哲学本质的思维条理。通过辨证的哲学思想,对事物发展规律进行分析远瞻,来探讨互联网文学改编为电影的前景。

三、价值和发展趋势

在目前的哲学形式中,解体与创造都是具有双面性的。任何一种思想如果达到一种极端的程度,势必会受到来自外来因素的影响和破坏,其后果就是生存空间变得狭窄,不能够生存下去。所以由互联网文学改编成为电影也是同样的问题,如果专注于快餐式的消费,不加强电影本身的思想性,电影作品就会变得过于商业化与娱乐化。最后救赎与哲学的本质也渐行渐远,而限制性也预示着这种救赎形式所带来的影片制作模式的时空性。

大概是对电影形势的推测所带来的创作素材的汇集和对电影艺术的感知,最近一段时间也有一部互联网文学改编电影公映,电影《匆匆那年》与以往的电影不同,不再是简单的剧情叙述、以剧情的冲突化和符号化人物的形式来吸引观众。电影不再重视故事的实质内容,而是侧重于单纯的感情和唯美情景的烘托。观众感受到的是回忆与文化,电影的内涵性也有了更新的突破,是青春想象、是时代的印记。与此同时,电影所宣扬的也是救赎的深刻主题,符合哲学的逻辑思考形式,被曲解的文学也能够得到新生,迸发出其蓬勃的生命力。

四、结 语

综上所述,青年群体的观影需求形成了属于这一群体的“青春想象”,并决定了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作品的某种思想性。青春想象是这一代年轻人自我救赎以及自我约束的一种心理,其形式也是哲学系统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救赎也是时代背景下孕育而出的产物,由于这种形式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空间性,因此也奠定了作品在思想上的缺陷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应看到其在一定背景下发展和进化的结论性和时间性。因为,对这种思想以客观性甚至历史性眼光去看待将决定其在未来生存的空间和命运。

[参考文献]

[1] 钱春莲.多元不羁的青春书写——内地、香港、台湾青年电影导演青春片研究[J].当代电影,2010(04).

[2] 谢建华.青春映像:中国青春电影的文化母题与创作趋向[J].当代电影,2010(04).

[3] 任飞,张彪.情感消费视角下青春电影的生产与消费[J].中国青年研究,2013(12).

[4] 路春艳,王占利.物欲时代心灵的抚慰——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叙事策略与价值观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5] 石晓芳.张扬·流浪·忧伤——中国青春电影发展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

猜你喜欢
救赎
《谢尔盖神父》中卡萨茨基的救赎之路
南锣鼓巷的“救赎”
欧洲豪门英超最需“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