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2016-04-09 09:58:30
四川水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设施医疗空间

庄 华

(厦门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

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庄 华

(厦门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

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意识也在增强,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也因此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无障碍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方便整个社会的生活,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也是顺应人们对良好医疗环境需求的现实心理。因此,研究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总结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相关理论和改进方法,创建一个良好的无障碍医疗环境势在必行。

医院;室内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

前言:医疗水平、医疗设施的不断进步使得多中心化系统的模块化新型就医模式逐渐形成,室内公共空间在医院建筑中的地位和需求也在不断加强。[3]因此,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方法,对整个社会医疗服务的水平都相当重要,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国内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研究现状

无障碍设计从狭义上讲是减少或消除不方便的人在生活中的行为障碍为目的的设计理念,广义上是指为了全体公民的出行方便或者工作生活方便而给予的无障碍设计。[1]

(一)国外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都承认并且特别强调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性,“人性化”室内设计理念的应用对于患者心理影响已经初见成效,医院的建筑设计不仅仅从单纯的功能方向考虑,更多的是从人的心理需求出发。[4]国外对于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突出了环境宜人化、空间构成多样化、布局系统化、空间功能多元化等方面,通过艺术化、世俗化处理,将人情味渗入室内设计中,着重于实用性、配套性、连续性相结合,以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

(二)国内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研究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医疗事业紧随国际发展的趋势而得到密切关注,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也着力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影响我国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例如:将绿化引入室内、候诊区出现热水、软座,在墙上挂观赏性较强的壁画等。21世纪以来,“人性化”空间大幅度提升,我国发达地区的医院扩建室内公共空间,非医疗功能被引入医院空间,受到了大家的大力支持。但是,我国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普遍存在“被动”满足相关规范的状态,因此需要主动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

二、国内医院室内无障碍设计的问题

纵观我国的医院室内无障碍设计,一切设计理念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好地成绩,但是从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暴露了很多的问题。

(一)无障碍设计的设施不够系统完善

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指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进到医院后,从行走、交流到休息等,各方面设施应该是一个完善的体系,每一个部分足够衔接而不是单独地存在。[2]另外,由于无障碍设计的不断推进,很多医院的无障碍设计是在原有的建筑物上修改建造的,因此在设计和尺寸上都不能满足残障人士的需求。如,很多医院在设计医院出入口的坡道时,没有考虑到老人或者使用轮椅的患者,应该在坡道两旁设置无障碍助力扶手,便于有需要的人使用;无障碍洗手间作为残障人士的重要功能空间,许多细节关乎到残障人士的安全性,多数医院的地板依然是光面瓷砖,防滑性差,门的设计多为内推,方便进入不方便出,病人倒在狭小空间的特殊情况发生时会导致开门受阻,影响抢救治疗。

(二)无障碍设计覆盖率低

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的覆盖率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达的地区,普遍经济发展水平高,人文主义精神普及,无障碍设计的设施较普遍地运用。但是我国目前很多地方的医疗水平还相对较低,基本的温饱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是难以达到的。我国的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多见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无障碍设计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三)无障碍设施因为管理不到位得不到有效利用

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建成后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有些设计是专门为特定需求人群设计的,但是有些正常人群为了一时方便,随意占用无障碍设施,而管理部门管理缺失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无障碍设施并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有效的作用,增加了需要这些无障碍设施人群的困难。例如:孕妇在医院进行体检的状态很重要,孕妇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有些医院因此为孕妇设置了专门的有软质靠垫等软装饰的孕妇休息区,部分非孕妇的人占用孕妇休息区,降低了该设施利用的有效性,影响了孕妇群体的休息。

三、医院室内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要素

无障碍设计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很多医院将无障碍设施的使用人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导致很多公共空间适应性不强,很多患者无法感受到医院推广的“人性化”服务,直接影响到对医院室内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满意度评价。[4]因此,具有针对性的无障碍设计体系很重要。

(一)视觉上的无障碍设计

视觉的无障碍设计主要体现在颜色、造型等方面。医院的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的感觉信息所传达的信息会对人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感知的色彩是室内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色彩易感知性由该色彩与背景的对比程度决定,很多视觉障碍人士是靠色彩的对比来辨认物体。

(二)听觉上的无障碍设计

听觉障碍人士与人进行交流会存在沟通障碍,由于交流方式的特殊性,因此医院不仅要考虑语音系统的频率、响度,语音器材分布的合理性,还要考虑手语的配合,这是听觉障碍的人和正常人交流的重要方式。

(三)行动功能上的无障碍设计

肢体障碍的人士指在室内两点之间移动时,靠自身力量不能做到或者比较吃力。[2]轮椅在行进时不能转比较小的弯道,并且不能走台阶和比较陡峭的坡道,因此医院的地面应该尽量平整,如果无法避免高低的变化,应该设置无障碍标识,在设计时尽量减小坡度,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双向扶手。

四、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原则

(一)通用性原则

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不仅要考虑为残障人士提供方便,也应该要考虑为全社会民众提供便利,毕竟健全人还是占社会的大部分,因此在设计时,尽量将无障碍设计使用的有效性扩到最大,提供供各种人群使用的公共使用空间,将通用性原则科学地贯穿于医院室内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中。

(二)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的首要原则,无障碍设计的服务对象比正常人更容易遭受摔倒、碰撞等意外,所以在设计时更应该将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考虑在内。在整体上考虑设计的安全性,加大管理,尽可能确保使用者安全使用。

(三)醒目性

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主要为残障人士提供服务,因此醒目性是很重要的。针对不同的使用者,应该结合他们的特点有不同的设计。而且由于残障人士较少接触社会,很多无障碍设计并不能被残障人士发现并使用,因此醒目性的特点显得尤为重要。

结束语:

医院是人类从事医疗活动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也在不断变化着,从单纯的医疗型单位正向着医疗保健、预防复合型转变[3]。我国正处在医疗改革期,许多大城市的医院也在不断的扩建甚至异地新建,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将来会有更多医院进行必要的发展创新。只有进行实地调查,才能切实了解并解决好残障群体无障碍就医的困难,才能真正提升就医过程中的效率。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加深入到无障碍设施服务的群体中,科学地完善无障碍设计,将“人性化”真正地融入到医院室内公共空间中,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

[1]白刃.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D].吉林艺术学院,2010.

[2]李海燕.医院建筑公共空间使用者心理需求与设计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6.

[3]陈健.医院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初探[D].湖北工业大学,2015.

[4]黄鹤.医院建筑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G322

B

1007-6344(2016)10-0284-01

,庄华(-1981)男,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室内装饰设计

猜你喜欢
设施医疗空间
民生设施非“摆设”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2-01-12 06:10:18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1:00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01-24 07:00:03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