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陈士同
文化与人情成趣 守正同创新相谐
——评析2016年全国卷Ⅰ兼谈复习备考
安徽 陈士同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提出:“高考学科设计考试内容,要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试卷素材选择和试题设计,应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觉继承优秀文化,提高对依法治国的认识,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纵观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不论语料选择,还是试题命制都很好地贯彻了这一要求,对高考语文教育功能的发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套好的试卷,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篇文辞兼美、意蕴丰富的佳作。不仅益于欣赏,更耐人咀嚼。而2016年全国卷Ⅰ就具有了这种特质。从语料选择看,社科类文本以汉字文化的源起——甲骨文的发现,及其对人类文明、文化历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借助材料,除了可以了解最早文字——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经脉也会有全面的直观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该文是一篇专业性很强的普及传统文化的一个蓝本。作为古典文化载体的古诗文,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和文化发展的淘洗,古朴中外溢出厚重的气息:文言文,沿袭去年的传统,取材于二十四史中的《宋史》。洗练的语言,详略有度的材料处理,立体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都堪称传记文学的精品;而诗歌,一流作家的二流作品,以古体诗的形式把情景有机结合,借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映衬,自然而意蕴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子不为世用的惆怅。寓比兴之意于景物之中,真正体现谪仙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歌风格。
感受了必做题部分阅读材料浓郁文化气息之后,接下来走进选做题部分。小说,作为文学四大家族之一,因其与现实关联的较为密切,成为受众面最广的文学样式。尽管不是对现实生活与社会的直射,但借助文学笔法对现实的影射让其更具魅力。《锄》的关注点不是高大上的人物,不是严肃、规正的政治、经济等热门话题,而是落笔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身上,探讨的是普通人的寻常生活。隐于文字背后的,则是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底层人民赖以生存的资源——土地日渐被经济吞噬后沦为流民而产生的悲凉心理。小说没有起伏跌宕的情节,仅是通过六安爷不多的话语、复杂的思想变化和外在环境的勾勒,引发对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的探讨与反思。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在多元文化发展的当下如何消解,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而人物传记,在体现文体纪念性、正面性的前提下,今年的选材还体现了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以粗线条勾勒了离世不久的陈忠实在自己的文学世界中独步,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对文学的理解,在三秦大地上构筑“陈氏文学王国”的脉络。虽然文章以写实的笔法只是概括性地叙述,但温润的文字把传主在文学园地精耕细作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
除了阅读材料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语用题也同样把文化因子融入其间。成语,作为文化发展浓缩的影子,其稳定的结构,整体性的内涵散发出独特的文化气息。图文转换“中华文化体验”更是直奔“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而作文则一改往年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漫画,与现实紧密相联,使学生在图画中关注社会生活,在形象中感受文化的韵味。
文化是文明的承载,这种承载就体现在整套试卷对人的生命意识的关照。认真阅读试卷中选取的语言材料,在文字背后或明或暗都能够感受到“人”的存在,神态各异、个性鲜明。如果把他们按照一定层次排列,就是一幅鲜活生动的人物谱系图。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看似沉寂,实则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战天斗地的经验与智慧的凝结,每一个文字后面都隐含着与人相关的艰辛故事。正是古人不屈不挠地从农耕文明一路走来,才使悠久的中华文明、文化没有发生断裂。曾公亮位高权重,从仕途发展看,可以称得上“铁肩担道义”。但人无完人,虽然政绩斐然,可仍褪不掉“为子孙谋”的狭隘自私。也正是这样,才让扁平的人物站立起来,使人物形象真实生动、血肉丰满。而《金陵望江汉》前四句聚焦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的恢宏气势,铺垫出雄壮的气象。通过景物场面的描写,以展示诗人的胸襟和气度。而五、六两句则是由壮阔之景转向对江水泛滥造成巨大影响和损失的思考,写近古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积蓄气势;后四句在歌颂盛世一派祥和安宁中流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字里行间隐含着盛世才子的惆怅。
至于以俗世生活为题材,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锄》刻画了世代把土地作为安身立命的生活来源,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六安爷的形象。在工商文明的冲击下,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慢慢让位,而土地因其含有巨大经济利益而失去了传统的功能。于是,以土地为生的“六安爷们”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下变成了无处安身的“流浪者、漂泊者”。他们将如何面对与土地分离的窘迫,该如何融入时代?这是小说提出来的严峻问题。“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六安爷这句话包含的复杂情感更值得深思。关于陈忠实的传记,文章形式上是梳理传主的创作史,实际上是在用一种独特的视觉透视作家对文学的理解及对这种理解的践行。“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简短的文字把“描摹巨大民族悲剧圣手”博大的胸襟与人格魅力投射出来。至于作文,通过漫画形象地提出如何对待人的成人、成才的问题。表面上探讨的是教育问题,深层则是讨论如何对待人本体成长和发展的问题。
语文学科担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对人的生命意识的关注和唤醒。对这两大任务的践行,考试是有效的形式之一。而高考语文试卷把二者很好地融入到语料之中,对学生这两个方面的素质进行了综合地考查和检测。
与2 0 1 5年全国卷Ⅰ比较,2016年的试题命制依然秉持“稳中求新”的原则,即守正学科本位,体例结构与往年保持一致,只是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考查方面进行了局部调整和适度创新。
首先,试卷整体上与去年的风格保持一致。社科文虽改经济类为文化类,但材料的结构还是以总分式呈现,逻辑性强,便于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三道题目除了第三题在题干上用词有变化,前两题考查的能力等级和知识点与去年一模一样。文言文仍然取材于二十四史中的《宋史》,以大臣为传主。选文不长,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结构,也没有生僻复杂的语言现象。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是文言句读、文化常识和文本细节的理解。翻译除了省略句和判断句,还考查了固定句式“处之安乎”。当然,实词和虚词还是考查的重点。小说阅读取材于本土作家,关注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普通小人物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只不过与去年相比,情节有所淡化,考查的知识点更趋精细化。但是,考查点的细化并不意味着解题思路的改变,思考的角度依然要立足“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和技法”。实用类文本还是以人物传记为对象,只是由自传变成了他传。至于语用题,尽管“求新”是每一年高考命题的一个价值追求,但语病辨析、成语、语句补写和图文转换依然是一桌语言丰盛大餐不可或缺的部分。
其次,作为第一年吸纳许多新成员加入全国卷的大联考,今年的试卷与去年比较,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诗歌鉴赏,取材于名家作品,但由去年的比较类考查回归到了单一诗歌的阅读考查。虽然仍然立足于形式的技法和内容的思想情感,但单一文本对学生来说,阅读起来要简单得多。再者,诗歌提供的信息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
语用题是最能够体现试卷与时俱进特点的题型。尽管稳定压倒一切,但与2015年相比,2016年的语用题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成语题以往采用的形式是单纯考查词语(成语)和近义词成语的辨析,而今年则是提供6个选择项,要求根据语境、语义、色彩和对象进行筛选。第15题的变化出乎意料。往年一般只是在表达连贯得体这些方面进行转换,要么是根据语境、语势和语脉选择恰当的句子,要么是给出一组句子进行顺序排列。而今年则变成在特定的语境中根据结构关系和逻辑关系准确选择虚词。第17题呈现的特点是变化中的回归,由徽标、徽章、漫画、统计图表回归到网状结构。因为涉及思维的转换,准确厘清结构关系,理解具象信息隐含的内容,再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整合转换就成为了解题的关键。
当然,就2016年的试卷看,让很多人始料不及的还是作文的变化。在全国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厉兵秣马时,夏明的一幅漫画让世人大跌眼镜。不过,虽然作文提供的信息形式上发生了颠覆,但漫画反映的内容还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学生还是有话可说的。
分析试卷的目的,除了了解试卷的结构体例,认识试卷的语言材料特点,把脉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感受高考真题的气息外,更重要的是为接下来的复习备考总结经验,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首先,调整思维。语文学科的特质决定了语文的学习和备考与自然学科类备考有很大不同。作为语言类学科,形象质感多于抽象的理性思考。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备考,急于求成很难达到预期。这就要求学生在思维上需要进行调整。除了立足于小语文的学习,夯实基础,按照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学习积累,还应有大语文的视野和情怀,博纳众取。点面结合,只有在量上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的飞跃。
其次,语文学习和备考是相辅相成的。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的规律性。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步入“藕花”深处。否则,永远只能是门外汉。要成为某一学科的行家里手,只能功在平时。但是,遵循规律不是墨守成规。发展变化是事物的特性。在稳定的前提下,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习和备考,才能有备无患。不过,带着侥幸心理迷信权威(考试研究机构、考试研究专家),有时候会被带入误区。要明白作为国家层面的考试,考试命题始终行走在“规避”和“超越”的路上。
语文是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学习语文可以学习掌握文化知识、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工具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考查学生借助语言和思维工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研究和分析试卷,则是在学习和考试之间找准对接点,为接下来的复习备考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安徽省霍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