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庆,他有一连串耀眼的头衔和职位:博士、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亿润投资高级合伙人、万科外部合伙人;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民投决策委员会顾问、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他还是位作家,出版了《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等多本著作。事业成功的他更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他和夫人白小红育有一儿一女,每天忙碌着的毛大庆,并没有因忙于事业而疏于孩子的教育,相反,他对家庭和孩子教育的理念和思考让人深受启发。
我和我的孩子们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孩子到底是不是教育出来的?我指的是除正常学校经历之外。我自己回忆,其实父母给我的所谓教育并不多。更多的,恐怕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他们眼里父母是一个什么形象的人?透过父母以及包括父母所组成的家庭、朋友圈乃至社会社群,他们认知了怎样的世界。
不管怎么解释和理解教育,其实,我觉得父母无须掌握那么多理论,设计下怎么做好孩子眼里的自己,可能比什么都重要。
两个孩子,女儿从小和我单独生活的时间多些,儿子则多数由妻子管带。现在,女儿14岁,儿子9岁,我都为他们骄傲,更多的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正直与善良的人品。
父母给的“教育”
我在回想,我的儿时父母给我的“教育”亮点,或者说,他们送给我的人生礼物是什么。如果列一个礼物清单,大约有如下几个:
因为他们的特殊工作性质,让我从小崇尚科学的神秘和崇拜科学的力量;
因为他们的特殊工作性质,让我从小认知什么是人生的价值从时代使命感中呈现;
因为他们,让我从小崇尚英雄;
他们敢于在隐晦的时代里,告诉我大多数人不敢涉及的历史真相,保证了我正直的价值体系建立;
父母的视野,带给我对世界和未来的最初认识。
送给孩子的礼物清单
在今天的信息爆炸、衣食无忧的时代里,我们给孩子的礼物清单又应该是什么呢?
父母的爱?如果这个都没有,后面不必讨论了。
衣食无忧?养育孩子不是养宠物。
温暖的家?这是基本配置,无关于财富多寡,也算不得什么礼物。
优良教育?把教育推给学校是很多人的做法,殊不知,最重要的教育在学校之外。
优越生活?这样,将来孩子独自面对狂风暴雪时,生存力都没有。
无限自由?懂得自律的孩子才配拥有。
……
第一个礼物,应该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送给”孩子。我始终认为,能做孩子一生的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亲子关系中的精神因素也应该逐渐扩大,直至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属性因素的主宰是由客观的社会力量强迫实现的,与此相反,倘若没有父母的自觉,亲子关系就永远不可能具备精神性品格,会始终停留在动物性溺爱的水平上。判断是否具备精神性品格,一个恰当标志是看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否逐渐形成了朋友式的关系。
朋友式的关系有两个特征:一是平等、一是独立。
独立,就是把孩子视作一个灵魂。不但爱他(她)疼她,更给予信任和尊重。很多父母也许忽略这一点,从未从个体“灵魂”角度思考和看待自己,当然也不可能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灵魂。这样的父母往往把孩子视为一个宠物,或者实施自己抱负的工具,结果扼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是孩子成为灵魂萎缩的人。
既然是独立的人格和灵魂,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平等首先体现在交流。孩子小时候,告诉他什么事,首先蹲下来,和孩子视线对等再说。平等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和孩子要有商量的氛围,当孩子具备一定判断能力时,不妨让孩子参与意见和决策,让孩子有参与感和被信任感;另一方面,和孩子之间,要有交流的氛围,经常建立机会聊天谈心,分担孩子的忧愁、共享双方的喜乐。
第二个礼物,在孩子不能自我决策的阶段,我选择给她(他)作为人生刻度的经历。女儿今年14岁,在她今天回忆里,值得自豪的事情,我相信是诸如5、6岁自己独自多次坐国际航班、小学阶段的寄宿生活、12岁和我一起穿越戈壁和13岁作为世界最小选手成功完成北极半程马拉松的挑战,等等。
做最好的自己,陪伴孩子
我告诉自己,教育,就做两件事:第一,做最好的自己,让孩子成为你的粉丝,塑造最好的父亲形象;第二,再忙,每年和孩子一起,做一件让她(他)永远骄傲或者难忘的事情。
2015年,最高兴的,是带儿子参加了阿拉善的公益植树活动,让他直观地感受了治理沙漠的重要;最骄傲的,是和女儿同跑北极马拉松,作为最小的世界志愿者,女儿在冰天雪地里战胜自我,完成了她人生里第一个半程马拉松,也成为这一赛事历史上最小的参赛选手。
女儿完成北极马拉松的晚上,我高兴地写下这样一段话送给她:丰足的人生不等于奢华的生活,眼光放远大一点,真正丰足的人生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份可贵的自信,远大的视野,独到的分析力,高于智商的情商,待人接物的礼貌,无比的上进心,无人可夺的积极,内置式抗压能力,追求未知的炽热——这些装备一生受用不尽,即使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仍可以快乐地生活,并非豪宅楼王、名贵跑车、股票珠宝、银行存款可以比拟。
授儿以鱼不如授儿以渔,与其做孩子的贴身保镖,不如教他一身好本领,让他能够独立面对风雨,保护好自己。音乐、美术、数学、语言、体育、游戏等,皆有天分可讲,亲子,没有天分可言,需要努力经营、亲力亲为,责任绝不可以外判。
很享受写下这几千字的时间,让我可以有机会坐下来静静回想孩子从小毛头长大的过程,父女、父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其中很多领悟——我一直以为我在努力塑造孩子成为理想的女儿、儿子,其实更多的是他们在改造我成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带给我成长中意想不到的反思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