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单车

2016-04-08 16:09玛奇朵
高中时代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梁骑单车踏板

玛奇朵

前些天,我在百无聊赖之际又看了一遍王小帅导演的《十七岁的单车》,看着影片中人物骑着车在胡同里穿梭,自己仿佛又跳回到那段人车争道的单车岁月。

学骑单车大概是我们这一代孩子共通的记忆,也是成长必经之路,将它类比为部落民族的成年礼也不为过,因为其过程的惨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我身上百分之八十的伤疤就是学骑单车时摔出来的,不能怪我技术太差,实在因为那时的脚踏车太巨大,不到十岁便迫不及待想骑大人车的结果,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那年我九岁,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是爸妈买来给哥哥上学放学路上骑的。周末,见哥哥窝在屋里看电视,我就贼头贼脑地推他的车子出去和小伙伴们汇合。大二八的车子,我比它高不了多少,先推着,然后试着一条腿溜,后来胆子大了,就开始掏着腿骑。等到腿上了大梁,就开始挨摔了。挨摔也是故意的,因为个子小,腿上了大梁,下来的时候,脚就够不着车镫子了,下不来,怎么办呢?耍小聪明的我就找一个土坡,慢慢地靠上去,然后啪地摔倒,车子倒了,我也倒了,浑身是土。心里用假摔来安慰自己,其实,每次摔得真疼,然而心里是兴奋的。自己摸索着学会了骑自行车,感觉世界的半径大了,那点疼微不足道。

学会骑单车后,从此做什么事都要以车代步,连到巷口打酱油也非要骑着车去。往往从家门口就上车,才起步没多远就遭遇两旁的围墙,那狭窄的通道每每让骑术不佳的我龙头左右扭动,其结果是两只手背被红砖墙磨得鲜血淋淋。回家没敢多哀怨一句话,因为完全是自找的。后来骑久了,和男生别车不相上下,一次我艺高胆大竟闭着眼骑车,结果是狠狠撞上墙,撞得龙头和轮胎几呈平行,痛得蹲在地上抱着肚子说不出话,只差没在墙上留下人形图样。

单车带给我的不仅是骑乘的乐趣,它还让我探险的版图不断扩大,村与村的界线不复存在,方圆数里任我遨游。但当我独自骑着车徘徊在河畔边缘时,对岸世界不再隐晦不明,它好似个新天地等着我去探索。是骑乘带来的勇气,开拓了我不同的视野。

上高一时,我终于引来了第一辆属于自己的单车,那是一辆飞鸽牌单车,车身上粉色和银色相间,相比小时候骑的那辆五大三粗的“大铁牛”,眼前这辆简直是温文尔雅的名门闺秀。

开学第一天,我推出那辆小小的自行车,左脚蹬在踏板上,双手轻扶车把,像和新朋友握了手。然后,右脚蹬地,跨上“座驾”,不待妈妈的嘱咐,便像只欢脱的小鸟一样飞了出去。单车踏板在脚下越转越快,额头上刘海也被风吹到了耳后。小路两边有高高的白杨,还有开满槐花的槐树,都是北方常见的那种挺拔向上的树,风一吹,呼啦啦地响。

最难忘的是高三的那年“五一”,为了在大考前放松一下,我跟几个同学商量好骑单车去后山。头天晚上,三个女同学住我家,凌晨一点,我们就出发了。记忆中走的是老保满路,反正我也不认识路,就跟着其他同学骑,感觉山里的一切都新鲜。春暖花开的五月,阳光大好,心情也好。到了山脚下,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然后爬山,直到爬到纪念塔的顶端。下午四点下山,我们却找不到自行车了。同学跟那存车的人交涉了半天。还好天黑的时候车子被送回来,我们才回返。直到灯火通明时,我们才回到家,为此妈妈数落了我好几天。

我喜欢单车,自由,奔放,即使逆风,也是昂然前进。一如年少时的情怀,惊涛拍岸也好,小桥流水也罢,对谁也不说,只有这个吱吱扭扭的单车陪伴着,好像是青春里的原动力,留一抹淡绿,温暖了长长的一生。

猜你喜欢
大梁骑单车踏板
人是会变的
某轻客车型离合踏板回位不良研究
封侯功
画梅
每天骑单车会危害生殖健康?
每天骑单车会阳痿?
酷骑单车前CEO高唯伟:我现在的处境和贾跃亭差不多
钢琴踏板的基本用法
论钢琴踏板的正确使用
科技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