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音乐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6-04-08 22:33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黄 虎

(中国音乐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101)



·音乐地理学·

国内外音乐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黄虎

(中国音乐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101)

摘要:自上世纪早期开始,国内外音乐学界与文化地理学界就在不同的学科范式下,开始关注音乐现象的空间问题,即音乐地理问题。国外音乐地理研究成果中,来自文化地理学界的成果数量多于音乐学界,而且关注的范围更大,主题内容更丰富;国内音乐地理研究成果中,音乐学界成果数量多于文化学界,主要集中在区划研究和传播研究方面。就今后中国音乐地理研究而言,可以考虑从文献、研究、地图、音像和展演五个方面整体推进。

关键词:音乐地理研究;区划研究;传播研究

音乐学界与文化地理学界学人分别于1990年*沈洽:《民族音乐学十年》,载《中国音乐年鉴》,1990年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1993年*苗晶:《1980年以来汉族民歌研究工作的回顾与思考》,《音乐研究》,1993年第2期。、1999年*蔡际洲:《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思考》,《交响》,1999年第4期。、2003年*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区划研究综述》,《音乐研究》,2003年第4期。、2008年*《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20世纪新兴学科卷》中的“音乐地理学”综述和《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中国传统声乐卷》中的“综述”,后文简称“综录介绍”(郑长铃)。参见:王耀华编:《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20世纪新兴学科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樊祖荫、李文珍、赵晓楠、陈树林编著:《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中国传统声乐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2011年*张晓虹、郑端:《21世纪的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音乐研究》,2011年第3期。写有“音乐地理研究”的综述性文章和相关的介绍,这些综述与介绍为我们全面了解音乐地理现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仔细阅读,在这些文献的基础上,还有进一步梳理的空间:

第一,这六篇文章只有一篇是文化地理学界学人所写,其余都是音乐学界学人的总结。虽然“音乐地理学”主要是“音乐学”与“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但从成果资料看,这两个学界的相互了解、成果交流还十分有限。因此,对两个学界的所有成果摆在一起,使用相同的视角进行分类和总结,十分必要。

第二,这六篇文献中,关注的范围都在“中国”,对国外“音乐地理学”(Music Geography)的介绍涉及很少,但国外Music Geography的研究时间其实比国内要早,而且成果不比国内少。所以,还需要对国外音乐地理的研究状况进行介绍。

第三,六篇文献中,仅有2011年的《21世纪的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为人文地理学界学者所撰,但对国外人文地理学界的音乐地理研究成果关注不够,同时也受制于学科界限,未能对音乐学界和人文地理学界相关成果置于统一视野做整体关照。

因此,本文将以这些文章为基础,略其所详,详其所略,在范围上扩大、时间上延伸,在统一视野中梳理国内外音乐学界和人文地理学界相关音乐地理研究成果,以为国内音乐地理研究所借鉴。

一、国外研究状况

(一)音乐学界的音乐地理研究

音乐学界音乐地理研究的理论背景,主要来自人类学、民俗学早期形成的三个概念,即文化区、德国文化历史学派(“文化圈”)和民俗学中的“历史地理方法”。早期比较重要的成果来自萨克斯(Sachs,1929)和霍恩波斯特尔(Hornbostel,1933),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建立了12个非洲乐器区[1]284。马里乌斯·施奈德(Marius Schneider,1934)在他的《世界复调史》中,根据声部间的音调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了四个区域,即(1)变化的衬腔式复调式,在世界范围内断断续续地传播。(2)在东南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人们会发现有各种声部关系,每个声部固守一个不同的、独特的音调结构。(3)第三个区域具有波利尼西亚的特征,但不受其限制,在声部之间呈现出更富变化性的关系。(4)非洲的大多数地区都具有主调音乐的倾向。[1]325音乐学界的音乐地理研究,最早较为明确的对音乐与地理问题的论述,是匈牙利音乐学家萨波奇·本采(Bence,S.)在《旋律史》(初版于1950年)中的一节附录——“音乐与地理”(Music and geography),副标题为“从地理的角度来看音乐文化和风格的盛衰”。因为萨波奇1950年代曾来中国访问,足迹达北京、上海、西安、杭州、昆明、重庆等地,并与许多音乐家有接触,而且《旋律史》也于1980年被译为中文出版,所以萨波奇的研究成果不仅因其学术内容之独特而且因为特殊的人脉,被国内许多音乐家所接受。就所附录“音乐与地理”一节来看,虽然篇幅仅有两万多字,但所论内容,多为发前人所未发之言,因此广被引用,而文末总结的六条“‘音乐地理学’的要点”,至今仍富于启发:

a.音乐生活的出现和地表的自然构造有关。

b.从文化地理的角度来看,封闭的地区有利于隔离和保存音乐风格,而敞开的地区则鼓励一种流通更快、更加觉醒的音乐风格的集中和变化。所以艺术音乐文化成为敞开地区生活的一个部分,而民间音乐的原始形式则紧紧依附于封闭的内陆地区。

c.这两种基本形式(本文作者按:指艺术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发展和特性往往呈相反的方向:它们互相取代,互相吸收,并可以达到一定的平衡,一种丰产的共存。

d.在这种平衡状态下,边沿地区聚集的材料由中心(艺术音乐)成形为统一的音乐语言,通过由各种通道构成的交通网分散和弥漫开去,在半文明的边沿地区保存下来或消灭掉。

e.弥漫是音乐史最重要的过程;几千年来,所有各种风格都是在地球上四处散开,它们生存的愈久,弥漫的就越远。

f.不过,古老民间音乐是联系人类最早的工具,也是沟通人类最早生活条件的工具。[2]

真正具有音乐地理(Music geography)性质的专题研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内特尔对北美的区划研究[3]。继此方法而深入研究的,是美国人种音乐学家洛马克斯(Alan Lomax,1960)的《歌唱测定体系》[4],该著利用36种“标度”对世界范围内的歌曲风格进行测音,然后以地图形式划分出了十个歌唱风格区,并逐一进行特征描述。较近的例子,是一个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音乐文化的地图集,它标示了各个村庄的体裁存在和影响、音乐家类型、乐器以及更多的因素。[1]288

(二)人文地理学界的音乐地理研究

国外人文地理学界的音乐地理学(Music Geography)成果,其学科属性更加强调文化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范式基本遵循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5]。

人文地理学界对音乐地理的研究稍迟于音乐学界,但成果数量远大于音乐学界,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这方面的论文数量就有近百篇[6]。1968年,在印度新德里国际地理学会大会上,彼得·豪夫·纳什(Peter H·Nash)提交了《音乐区域和区域性音乐》*此文已由李砚译为中文,发表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一文,成为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他在文中对16种音乐活动绘制了地图并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综合音乐文化区划;音乐区域;自然复调音乐区域;史前时期亚、欧音乐的影响;12与13世纪的游吟诗人(特伦威尔与特伦巴多);纽姆谱影响区域;中世纪音乐中心;宗教中心对西方音乐传播的影响(从中世纪到18世纪);西方复调音乐中心的扩散(自15至16世纪);莫扎特、亨德尔和巴赫的旅行;西欧内、外的音乐活动中心;欧洲重要教堂管风琴的区位分析。*Nash, Peter Hugh. 1968. “Music Regions and Regional Music.” The Deccan Geographyer 6(2):1-24.很快,宾夕法尼亚大学地理系的Gordon Jeffery就完成了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该文主要从唱片的销售角度研究了摇滚乐的扩散问题*Gordon, J.J. 1970. ‘Rock-and-roll music: A diffusion study’ MA thesis,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Geography.。从研究状况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音乐地理研究在七十年代最兴盛,内容主要聚焦于美国的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如Ford larry(1971)、Gordon、Jeffery(1970);八十年代稍有回落,比较重要的成果主要是Kracht James B(1989)和Lornell Kip(1984),前者通过19世纪的数据讨论了北美中西部的河谷地带的民间音乐,后者对美国流行音乐和民间音乐有关音乐地理的文献作了一个详尽的索引;九十年代之后,音乐地理的研究又开始恢复,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一是Byklum Daryl(1994)、George Carney(1998)等讨论了音乐地理的分区问题,另外一个就是音乐地理的理论性总结(Nash、Carney,1996、1999)。*Peter.H.Nash and George.O.Carney.1994. “7 Themes of Music Geography.”The Canadian Geographer,no1(1996)69-74.该文已由黄虎译为中文,发表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从研究的对象来看,主要涉及的是摇滚乐和民间音乐(Kong Lily, 1995)。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地理研究,目前仅见对瓦格纳歌剧的研究(Sternberg Rolf,1998)。从音乐地理研究的主题来看,早期偏重于“音乐与地理”的讨论,八十年代之后强调“音乐与空间”,新世纪之后更多强调“声音景观”、“音乐全球化”。国外人文地理学界对音乐地理的研究主题与其他人文学科密切相关,而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题较少变化,对音乐工业、声音景观、音乐全球化、城市音乐等主题的地理学研究还缺乏足够的关注。

从研究者来看,继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环境学院地理系的彼得·豪夫·纳什之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州立学院地理系的乔治·卡尔尼(George O·Carney)长期关注这一成果,几十年来主编的有关音乐地理研究的论文集,自1978年到2003年,已修订至第四版*Carney, George. 2003.In The sounds of people and place: a Geography of American Folk and Popular Music. 4th ed. George Carney, 277-312.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而且带有总结、展望性质的几篇论文,如《音乐地理学的七个主题》*Peter.H.Nash and George.O.Carney.1994.“7 Themes of Music Geography.”The Canadian Geographer,no1(1996)69-74.《音乐地理学》*Carney, George. 1998.“Music Geography.” 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 18:1-10. 1998.“Special issue on Music Geography.” 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18(1).该文已由李松兰译为中文。等成为了解国外音乐地理研究的必读文献和“索引”。前者提出了音乐地理学的七个研究主题,分别为音乐的起源、世界音乐的分布与类型、区位分析、音乐活动的源地、基于电子技术的趋势、音乐对景观的影响、全球音乐以及可能还会有的第八个主题技术革新。后文是前文作者之一的乔治·卡尔尼在前文的基础上,站在“音乐地理学”学科的角度,对音乐地理研究过去三十年的一次全面梳理,为我们提供了国外文化地理学界有关音乐地理研究的大体轮廓,主要内容可总结如下:

(1)1968年,纳什《音乐区域和区域音乐》发表,成为本领域开山之作。

(2)1974年,在芝加哥举办的国家地理教育委员会会议中,设立“地理课堂上的音乐”的专题分会,开创了在全国性会议上讨论“音乐地理学”问题的开端。

(3)自1974年至1999年,在全国性会议上设立“音乐地理学”专题讨论共12次。

(4)音乐地理学成果的主要内容是对美国乡村音乐及其各种风格、歌词和乐器的研究。

(5)音乐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可进一步总结为10个:音乐区的划分和区域音乐的诠释;一个地方音乐风格或特定的地方音乐的演进;文化原点(文化炉)和音乐现象的扩散;伴随着人类的迁徙;转移的路线以及交流的网络,所涉及到音乐的空间特点;与某个地方的地方意像、地方感和地方意识的特征形成相关的音乐的心理和象征性元素;音乐对文化景观的影响;音乐产业和其他音乐现象的空间结构;音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民族主义”和“反的民族主义”音乐的功能;在空间感方面音乐与其他文化特质的相互关系。

(6)美国的音乐地理学者对世界各地音乐、宗教音乐、军乐、舞台和电影音乐的了解都有待加强。

(7)将音乐作为一种地理课堂的教学资源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应该非常先进。[7]

作者梳理总结之后,非常自信地指出:文化地理与音乐研究的结合仍然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前沿——一个由已经存在的问题、超级充足的数据库和看似无穷无尽的未来所构成的前沿;音乐地理学者对于如何理解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元素,将有着独特的贡献。[7]

此外,中国人文地理学界引进国外著名地理学家的论著中,以美国德伯理《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影响最大。该著第二篇“文化与景观”第十三章“非物质文化景观”第一节“音乐”、第二节“戏剧”——主要从爵士乐的传播作介绍,是典型的文化地理研究范式,尤其专业地图展示的十分直观[8]。因为翻译较早,又是作为教材,所以对国内人文地理学界影响巨大,但学界的隔离,使之对音乐学界影响甚微。

二、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音乐地理研究的学科状况,从数量来看,与国外正好相反:音乐学界的成果多,人文地理学界的成果少。从研究特点看,音乐学界对文化地理学界的成果吸收不够充分,文化地理学界对音乐学界的资料和成果吸收同样不足,即两个学科领域的交流与融合还未达到“音乐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而应该达到的“跨学科”的基本要求。所以从成果中明显的暴露出音乐界“看不到”文化地理学界的资料和理论成果,文化地理学界也“看不到”音乐学界的资料和理论成果。虽然有学校、学科、杂志、会议等等一系列学术体制的原因,但主观原因不能排除。所以,虽然有部分音乐学者敏锐地指出中国音乐地理学为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与民族音乐学的双重分支学科,并且注重音乐学与地理学的跨学科性质的研究,也较为合理使用了音乐学界与文化地理学界各自所长的方法[9],但大部分音乐学者和地理学者仍然在各自使用音乐学的方法或地理学的方法在进行“跨学科”的音乐地理研究。

(一)音乐学界的音乐地理研究

前文提及六篇综述类文章中,苗晶文章虽然只有一小节是总结“汉族民歌色彩区”的研究,但因为苗晶是最早提出“民歌色彩区”(1983)的概念[10],而且据总结之时仅有十年,对此领域的熟悉必强于他人,其描述也更加切中要害。沈洽将此类研究归属于民族音乐学之下“文化地理学性质的研究”,使学科属性非常清晰。蔡际洲总结分为“区划研究”和“传播研究”两个主题,除进行一般性的总结之外,文中更有价值的是作者基于这些文献对中国音乐地理研究所提的十五个问题,许多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给后续研究以方向和启示。王耀华专门针对“区域问题”,介绍比较详细。张晓虹师和郑端主要梳理范围是艺术地理学,并且介绍了新地理学的观念与方法,对音乐学界而言,新鲜材料较多。郑长铃“综录介绍”没有文化地理学界的成果,只关注音乐学界,文中对13个省区民歌“集成”中“综述”篇有关该省区民歌分布的内容直接加以引用,是其它各综述所未曾关注的内容。每一本“集成”的“综述”,基本上是首次对该省区乐种最为详尽的全面介绍,而且文本的内容大多出自采集者的第一手访谈资料和民间抄本资料,所以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虽然仅有13个省区,而且详略不一,但可以为音乐地理的后续研究,提供许多线索和演化比较的原始依据。

“文化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课题,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即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与文化景观。”[11]如果以此为参照系,音乐界的音乐地理研究,是近似于文化区与文化扩散的“音乐区划”和“音乐传播”两大主题。

1.区划研究

音乐地理学性质研究的先声为杨匡民先生的《湖北民间歌曲音调特点区分示意图》(1962)*王耀华:《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20世纪新兴学科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第31页。,至今已有五十余年。

音乐学界早期的研究,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化地理学之“音乐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建立,但对音乐文化的空间特征,却不乏感性自觉,也因此产生了“民歌色彩区”、“民歌音乐方言区”、汉族“音乐文化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区”、“福建音乐文化区”等理论成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长期涉足这些论题的主要学者包括杨匡民、苗晶、乔建中、王耀华、江明惇、刘正维、蔡际洲、黄允箴等。这些理论成果在著述特点、取域尺度、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分区依据、要素选择以及理念与目标等方面各有特点。从著述形式看,以单篇论文或专著中的部分章节论述为主,真正偏于音乐地理性质的专门著作还非常少见*据王耀华《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20世纪新兴学科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音乐地理学”“论文目录”统计共118篇,4本专著。另外,在专著类列有湖北、山西、宁夏、内蒙古、浙江、陕西、甘肃、湖南、贵州、广西、河北、江西、福建、河南、江苏各卷“集成”相关综述的内容。。前者如杨匡民《湖北民歌音调的地方特色》(1980)、《民族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区划分》(1987)论文,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1982)、《中国传统音乐概论》(1999)两著等;后者目前仅见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一著。

从研究重心看,音乐界有关音乐地理性质的研究成果基本集中在“传统音乐文化区划”方面,而对象基本落于民歌、戏曲两大类。从文化区的取域尺度看,呈现为三个层次:一是大尺度,主要指对全球、全国范围音乐文化区的划分,如王耀华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提出的“三大乐系十二个支脉”,三大乐系(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音乐体系)对全球范围内的音乐进行划分,十二支脉对中国境内所有民族地区进行划分;如刘正维在《戏曲腔式及其板块分布论》(1993)中对所有戏曲“腔式”的板块分布的厘定;二是中尺度,主要指对中国境内某流域、较大范围地区、汉族或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音乐区划,如苗晶、乔建中、黄允箴对我国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1987、1983、1985),江明惇、黄允箴对我国江南民歌的区划(1983、1989),李敬民对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的区划(2011),杜亚雄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区划(1993)等;三是小尺度,主要指对某一行政区、某一单一音乐要素的音乐区划,如王耀华对福建省民歌色彩区的区划(1981),薛艺兵、吴艳对江苏省音乐文化的区划(2008),杨匡民以“三声腔”为标准将湖北民歌划分为五个民歌色彩区(1980),徐雅岚对湖北民歌二、四句式结构地理分布的研究(1998),等等。当然,这些音乐区划研究,其主要研究范式均是首先确立区划标准,然后进行分区,大多数成果对之所以形成如此区划的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等的梳理,对“音、人、地”三者关系的深入阐述,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2.传播研究

虽然无法截然断清,但当前国内音乐学界有关音乐传播的研究,还是可以大约划分为两套范式、两种所指。因为这两种都称为“音乐传播”,所以我们先看各自的一些代表性文献,然后再总结二者的差异。

第一类音乐传播研究以曾遂今为代表,其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大众音乐》*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音乐创造的灵感:从音乐的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载曾田力主编:《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一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载王建元主编:《音乐传播与音乐传播学:第三届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等论著。2012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创办《音乐传播》学术期刊,成为这一类“音乐传播”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窗口”,设置栏目有“理论建设”、“国外学术前沿”、“网络音乐透视”、“音乐文化产业”、“传媒音乐教育”、“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出版研究”、“影视音乐研究”等。至2013年底,共六期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主要论文有如《论中国音乐剧产业及其大众传播》*居其宏:《论中国音乐剧产业及其大众传播》,《音乐传播》,2012年第2期。《我国演艺业投融资机制及个案研究》*谢大京、刘婵群:《我国演艺业投融资机制及个案研究》,《音乐传播》,2012年第2期。《音乐装置艺术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付晓东:《音乐装置艺术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音乐传播》,2012年第1期。《“云计算”与音乐传播》*朱嘉星:《“云计算”与音乐传播》,《音乐传播》,2012年第1期。《由音乐版权课程引发的对数字音乐版权的思考》*佟雪娜:《由音乐版权课程引发的对数字音乐版权的思考》,《音乐传播》,2013年第4期。《旅游:京剧艺术传播的有效媒介和途径》*俞丽波:《旅游:京剧艺术传播的有效媒介和途径》,《音乐传播》,2013年第4期。《云南“纳西古乐”的品牌化运营模式研究》*尹安颖:《云南“纳西古乐”的品牌化运营模式研究》,《音乐传播》,2013年第4期。《中国音乐期刊乐谱传播的栏目化与社会功能》*韦杰:《中国音乐期刊乐谱传播的栏目化与社会功能》,《音乐传播》,2013年第3期。《网络音乐审美现状的成因探究》*袁莤:《网络音乐审美现状的成因探究》,《音乐传播》,2013年第3期。《孔子的音乐传播思想与音乐传播实践解读》*傅晓杉:《孔子的音乐传播思想与音乐传播实践解读》,《音乐传播》,2013年第2期。,等等。

第二类音乐传播研究,以传统音乐学者居多,包括冯光钰、王耀华、乔建中、蔡际洲、王庆沅、杨匡民、杜亚雄等。尤其是冯光钰,他以同宗民歌为切入口,站在音乐传播的角度,撰写了大量的论著,如《中国同宗民歌》*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人民音乐》,1996年第1期。《曲艺音乐的传播》*冯光钰:《曲艺音乐的传播》(上、下),《黄钟》,2000年第4期、2001年第1期。(上下)《鼓曲类曲种音乐的传播》*冯光钰:《鼓曲类曲种音乐的传播》,《乐府新声》,2001年第2期。《牌子曲类曲种音乐的传播》*冯光钰:《牌子曲类曲种音乐的传播》,《音乐探索》,2001年第2期。。蔡际洲近年来指导的学位论文中,有很多取音乐传播角度进行研究,如唐玲《“剪剪花”歌系研究》(2006)、方芸《“孟姜女”歌系研究》(2006)等。其他学者的此类文章包括王耀华《客家山歌音调考源》*王耀华:《客家山歌音调考源》,《音乐研究》,1992年第4期。、乔建中师《“下四川”研究》*乔建中:《〈下四川〉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刘正维《梁山调腔系论证》*刘正维:《梁山调腔系论证》,《音乐研究》,1983年第1期。、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族民歌的比较研究》*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族民歌的比较研究》,载《民族音乐学论文选》,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王庆沅和卢天生《荆楚古音考》*王庆沅、卢天生:《荆楚古音考》,《音乐研究》,1988年第4期。、蔡际洲《“辽金北鄙”遗音与南北曲音乐之渊源——兼论蕃曲在戏曲声腔中的地位》*蔡际洲:《“辽金北鄙”遗音与南北曲音乐之渊源——兼论蕃曲在戏曲声腔中的地位》,《黄钟》,1993年第1期。、陈复声《孟姜女在曲艺音乐中的传承性与变异性》*陈复声:《孟姜女在曲艺音乐中的传承性与变异性》,《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第1期。,等等。

梳理这些论著后大体可以看出:以曾遂今为代表的音乐传播研究重“传播”,更多属于音乐学与传播学、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他们主要以传播媒介(主要是指电子媒介)的普及和音乐文化市场的繁荣为背景,以北京广播学院为主阵地,以《音乐传播》杂志、“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不同艺术院校,分别于2002年、2005年、2007年举办三届,正式出版了三本研讨会论文集。为主要平台,以“音乐产业市场与传播媒介”、“音乐市场、管理、版板”、“传播形态与特征”等为重要主题,进行的实践、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以冯光钰、蔡际洲、王耀华、乔建中等为代表的学者,所进行的音乐传播研究重“音乐”,更多属于音乐学与文化地理学、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他们主要以传统音乐的空间转移为背景,以各大音乐院校为主阵地,以渊源、变迁、扩散、传播等为主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持续进行的一类实践与理论研究。

当然,同一位学者在不同的文章中也会选择取不同的路向,但就成果特点来看,这两类的区别还是十分明显。蔡际洲综述文章中的“音乐传播”分类之下,主要对象集中在第二类。

(二)人文地理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

人文地理学界的研究,主要来自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界,尤以后者成果卓著。从主题看,主要集中于戏曲和民歌两种要素。

历史地理学界最早涉及民间音乐的地理学研究是周振鹤、游汝杰两位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开始的,其成果集中反映在《方言与中国文化》(1986年初版),该著第六章“方言和戏曲与小说”第一节“方言和戏曲研究”、第七章“方言和民俗”第一节“方言和民歌研究”成为此后历史地理学界进行戏曲地理和民歌地理两大主题研究的奠基性成果。该著的重心是“方言”,而戏曲、民歌与方言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选择了戏曲与民歌为对象。文中从方言与戏曲流派、戏曲语言(字音、语汇、语法结构)、戏剧史、戏曲地理、戏曲术语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主要强调方言对戏曲的制约作用。对民歌的论述中主要指出了方言对民歌歌词、音调的影响,其实质在于“方言的语词、语音影响了民歌的唱词、音调,即词与曲”[12]。虽然音乐学界有《音乐语言学》,但如周、游两位先生如此巧妙、精当的研究,仍十分缺乏。

继周振鹤、游汝杰出版《方言与中国文化》之后,被引用最多的此类研究当数卢云《汉晋文化地理研究》(1991)*卢云:《汉晋文化地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该著第四章“汉晋时期的俗乐区域与雅乐中心”——通过四节(“先秦俗乐与雅乐的区域”、“两汉俗乐区域与雅乐中心”、“两汉地域风格成因”、“从两汉至魏晋的区域演变”)完成了汉晋时期俗乐区域与雅乐中心的格局、成因以及自汉至魏晋的变迁。这是历史音乐地理研究的一篇典范之作,虽然对音乐学的价值不是很高(因为是历史地理本位),但却给音乐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范式,尤其是从空间角度解读熟悉的史料,对于音乐学界而言富于启发。

此后,复旦大学有数位博士学位论文选择了区域文化地理研究,在这些成果中有很多都涉及到与方言有紧密联系的民歌和戏曲等音乐要素。

张伟然《湖北历史地理研究》*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中,第三章“湖南的方言与民歌”第二节为“湖南民歌的区域差异”。这个研究与卢云的研究类似,都是自有文献记载之时(本文为唐代)开始梳理史料,然后根据“集成”分区,并分亚区,再总结特征。

张晓虹师《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三章“陕西方言地理格局与戏剧剧种的地理分布”第二节为“陕西戏剧剧种的地理分布特点”,通过戏曲“集成”、“戏曲志”等资料梳理戏曲静态空间格局,然后解释方言地理、政区变化以及自然地理与戏曲空间格局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区划。文中最可吸收之处,是基于方言、政区和自然地理背景对空间格局的成因解释。

李智君《关山迢递:河陇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李智君:《关山迢递:河陇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卷五“边塞环境与河陇历史意象地理”第十三章为“自己的歌声——‘花儿’流变的多元融合及其地域格局”。花儿是河陇之地最典型的民歌,作者首先从发生学的角度,从多元融合的角度梳理历史文献,得出花儿的发生就是“交流与融合的产物”。然后从流行区域、民族、方言制表、制图呈现花儿流派的分布,并逐一总结,最后对如是格局的原因总结了民族、移民、脚户/筏子客、语言与宗教、歌唱形式、花儿与戏曲的空间互补等七个方面的关联性。

另外,蓝勇在《西南历史文化地理》(1997)中,对西南巴渝舞、竹枝词、川剧、傩戏、滇剧、花灯、铜鼓、芦笙等进行了分布、成因、变迁等方面多重要素的研究。赵天改在《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2011)*赵天改:《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中,以一章的篇幅揭示了河南戏曲发达的原因、分布格局和地域性传播等问题。柴国珍在《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柴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2008)中,较为深入探讨了山西戏曲空间分布与自然地理、方言、人口以及宗教的关系。在某一特定高层政区范围之内对一大类音乐体裁进行文化地理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目前仅见此一篇。

再此,周尚意等《文化地理学》*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胡兆量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都有专章论述音乐地理(主要是戏曲),但因为是教材,所以泛论较多。前者见第三章“精神文化地理”第三节“艺术地理”(戏曲、文学、绘画、书法)之“戏曲的地理差异与地理背景的关系”,主要总结了周振鹤、胡兆量、赵荣、曹诗图等学者的成果;后者见第五章“戏曲的分布与地域性”,共分四节:“剧种的层次与分布”、“剧种纷繁的背景”、“戏曲的地域性”、“戏曲文化的统一性”,标题都很有吸引力,但内容深度还比较缺乏。

三、音乐地理学研究成果评述与展望

综览上述,文化地理学界,尤其是历史地理学界对以政区为单元的部分省区的民歌、戏曲的研究非常深入,尤其综合方言、风俗、历史、地理各种资料,对其成因的探索给音乐界的研究以重要启示,但这些研究因为学者学术背景均为非音乐专业,所以对研究对象的本体形态特征基本不关注,也难以吸收音乐学界对音乐本体研究的丰硕成果。国内音乐学界积累了海量的资料数据,但研究成果在分区之后缺乏对区域音乐文化之所以如是存在和形成原因的深刻揭示,即音乐的文化生态研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吸收历史地理学界积累的方法与成果还不够。此外,国内音乐学界近三十多年的“区划”研究,虽然形成了多种分区的办法与结果,但未能对某一特定文化区进行较为深入的专题研究,却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国外的研究,虽然提供了一些精彩的个案,但面对中国特殊的资料特点,还需要充分理解并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

因此,立足音乐本体研究的优势与成果,借鉴人文地理学五大主题的范式,历史地理学界对空间的理解与对史料的解读方法,吸收国外音乐地理研究的观念,本着中国音乐地理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有关音乐地理学在中国研究的主题和内容可大致设想如下:

从音乐地理学的研究主题看,可以分为两大类,区域历史性研究和区域差异性研究。相对而言,前者是对音乐文化要素动态的研究,强调文化要素的时间过程,以渊源演化、流变扩散、传承传播等为重点,近似于文化地理学所谓文化传播、文化生态研究;后者是对音乐文化要素静态的研究,强调不同区域范围之间和区域内部的音乐文化特质的差异,以统计分析、近似特质区划、解释形成原因等为重点,近似于文化地理学所谓文化区、文化景观研究。

从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来看,乔建中师在《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中已经有三点建议,现引述如下:

(一)搜集、整理有关历史文献。可以肯定地说,现存史书(如二十四史的“地理志”、“音乐志”、“律历志”)和类书中,有关音乐地理的论述是十分丰富的,只是较零散,或仅为片言只语,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包含一定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应该加以全面搜集,系统整理。

(二)分门别类、细致深入地积累、研究中国各种传统音乐的地理分布资料,并逐一绘制出它们的空间分布“地图”。以往的“视角”和研究对象,大都集中于民间歌曲方面。而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分布是一个整体性的文化现象,由于历史积累期的漫长和地区间的相互交流,使得一些地区的各类品种俱全(原注:这里主要指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戏曲、说唱、民间器乐和佛乐、道乐、七弦琴音乐等。),一些地区仅有几个类型,一些以一两种为主,兼备其他,呈现了相当复杂的情况。为了将来进行整合性的研究,音乐地理学家应当首先做的事,就是或一个地区一个地区(最好是地理的分区)地填写各类音乐的分布情况;或依体裁、声腔、器乐品种、剧种、曲种、歌种为系统,一一绘制出它们的空间分布图。这将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音乐地理分布的“基础工程”。

(三)在掌握以上资料的基础上,或从整体、或以某一特定品种进行有关地理-音乐-人三者关系的全面研究。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学术课题。根据作者在《音地关系论》中提出的看法,它们至少有三层关系,即地理地貌与体裁分布之间的“表层关系”;地理地貌与音乐风格区之间的“深层关系”,特定地理环境与特定的音乐品种和风格之间的“储存关系”。其中,“深层关系”即音乐风格区的形成与划分问题,又进一步涉及到划分的依据、条件等,对此,以往学术界见仁见智,存在着一系列繁难的课题。本领域只有在不断地积累材料、把握整体、细致分析的前提下,才能发现一些接近科学的结论。[13]

作者同时建议“严格把握本学科在整个学术领域的地位,随时吸引姊妹学科的新方法、新成果,在人文地理学的全面发展中进行本学科自身的建设”。资料、地图与全面研究是作者18年前对中国音乐地理学研究的全景理想,18年后再读这段文字,仍觉其宏阔架构与先见之明,其框架仍然是音乐地理学不可逾越的关键。当然,因为音乐学界与人文地理学均已极大发展,就今天音乐地理学在中国的研究内容,还可以有一些补充:

第一,任何研究的基础就是文献资料,“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正是强调文献资料的重要性。就音乐地理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来看,除“搜集、整理有关历史文献”之外,国外音乐地理学研究的文献译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目前所见国外音乐地理学研究的相关论文约有100多篇,但国内的翻译、介绍还非常有限。同时,就“搜集、整理有关历史文献”而言,虽然中国传统音乐在历史上被记录于正史之中的资料比较有限,但笔记小说、方志、各地碑刻以及家谱中,仍然可以找到许多有用的资料。如能集众人之力,一方面完成国外音乐地理研究相关文献的翻译,一方面完成自各种史地文献中辑录“音乐地理文献”的工作,将对音乐地理学科的建设,奠定重要基础。

第二,地理研究的最终成果必须能体现在地图上,作为文化地理学分支学科的音乐地理学,其成果同样需要考虑能展示在地图上。乔建中师建议音乐地理学研究中的“地图”绘制,其意义不亚于《中国历史地图集》之于历史地理的研究。就当下来看,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极大发展,为地图的绘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十大文艺志书集成”中的民间歌曲、器乐、舞蹈、戏曲、曲艺“集成”、戏曲志、曲艺志和已出版15个行政省区“音乐文物考古大系”包含着空前的民间音乐和历史音乐地理信息。因此,利用这些丰富的音乐学术成果,借鉴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工具和手段,绘制、出版不同形态的音乐地图集甚至动态网络地图,就应该成为音乐地理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乔建中师所言“有关地理-音乐-人三者关系的全面研究”,笔者以为可以考虑从不同视角不同选题的若个系列层层深入,以实现从不同视角深入解读“音-人-地”的互动关系。比如,以“地”——地域范围——为切入点,形成如“内蒙古草原音乐地理研究”、“江南平原音乐地理研究”、“晋陕黄土高原区音乐地理研究”*黄虎:《晋陕黄土高原音乐地理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14年。等一个系列成果,如果能完成全国已划分的全部音乐文化区的研究,从空间角度,即能比较全面的把握中国音乐地理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布局;以“音”——音乐要素——为切入点,形成如“茉莉花传播”研究、“北方三弦书流布”研究、“秦腔文化圈”研究等;以“人”——人物、人群——为切入点,形成如“江南音乐家研究”、“湖南音乐家研究”*徐美辉:《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琴家的地域性研究”等等。当然,这三个视角也可以任意组合。

第四,音响(像)是音乐存在的根本,也是音乐之所以为音乐的本质规定性。所以,无论是什么音乐的研究,如果缺乏了音响(像)基础,那都有一定的遗憾。鉴于中国传统音像资料的丰富、收集整理的薄弱、“音乐学”家的责任,音乐地理研究还应当以音乐文化区为单元,对当前鲜活的优秀民间音乐进行高品质、高水准的音像产品的实地摄录。乔建中师主编大型系列音像产品——《中国音乐地理》,就是以十五个音乐文化区的音乐地理区划为基础,以优秀“音像”为核心,图片、文字为辅助的高品质、高水准、分区域的中国传统音乐视听产品,目前已出版了第一辑《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如果这一庞大的高品质中国传统音乐音像资料能够全部出版,正如有的学者所赞誉,它的价值犹如音乐界的《资治通鉴》。

第五,地域、流域等以地理空间单元为依据的传统音乐展演,以及标识性自然景观带的传统音乐展演(如长城沿线音乐)。这是指在全面的中国音乐地理研究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将民间现存具有地域、流域等代表性和视听震撼力的优秀节目,搬上专业院校、都市剧场的舞台,进行以音乐文化区为单元的整体表演。“活鱼要在水中看”,音像、研究、地图、文献都是无生命的,唯有表演是活态的、有生命的。民间音乐研究的目的除认识规律,增进对民间音乐文化的理解之外,也应当促进其自在表演的持续。同时,活态的表演也是使研究不断深入的“触点”之一。近年来,如“丝绸之路明清俗曲展演”*201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厅、民进陕西省委、西安音乐学院承办。、“汉水流域传统音乐文化展演”*2015年11月,中国音乐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省襄阳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等,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尝试。

将上述内容概括起来,可称为文献篇、地图篇、研究篇、音像篇和展演篇共“五篇”的一张中国音乐地理研究的立体蓝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美]布鲁诺·内特尔.民族音乐学研究:31个论题和概念[M].闻涵卿,王辉,刘勇,译.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2][匈]萨波奇·本采.旋律史[M].司徒幼文,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321-322.

[3]Nettl, Bruno.NorthAmericanIndianMusicalStyles[M].Philadelphia: 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1954.

[4]艾伦·洛马克斯.歌唱测定体系[M].章珍芳,译.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油印本,1986.

[5]Nash, Peter Hugh, George Carney.The seven themes of Music Geography[J].TheCanadianGeographer. 1996, 40: 69-74.

[6]Carney, George.The geography of music: Inventory and prospect[J].JournalofCulturalGeography,1990,10, 35-48.

[7]Carney, George.Music Geography[J].JournalofCulturalGeography,1998,18:1-10;Special issue on Music Geography[J].JournalofCulturalGeography,1998,18(1):1-10.

[8][美]H.J.德伯理.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M].王民,王发曾,程玉申,李悦铮,祝炜平,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9]乔建中.中国音乐地理概论[M].未出版.

[10]樊祖荫,李文珍,赵晓楠,陈树林.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中国民间歌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39.

[11]王恩涌.人、地、文化:人文地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1.

[1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73.

[13]乔建中.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G]//乔建中.国乐今说.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90-92.

【责任编辑:吴志武】

收稿日期:2016-01-2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音乐地理研究”(12AD004)。

作者简介:黄虎(1972-),男,甘肃康县人,文学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7389.2016.02.007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89(2016)02-0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