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 宁
谈三度空间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文/兰宁
中国绘画讲书画同源,意思是画面中既有文字又有图示难以分开。文字在中国画的构图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中国画的画面上有书、有印、有画。画面布局留白,可以用文字来完善画面的空间,用文字解说、表达画家的思想,是中国文人画特点的一种表现。本文结合中国文人绘画的特点,运用三度空间的审美规律解析文字在画面中空间的安排和布局,并通过横向联系来分析与理解三度空间在中国绘画构图中的运用和解读,在阅读、理解、运用的过程中保持思路更加清晰,更好地发挥三度空间的作用。
中国画;三度空间;画面布局
中国绘画讲书画同源,意思是文字在中国画的构图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中国画中有书、有印、有画。画面留白,可以用文字来完善画面的空间,用文字解说、表达画家的思想是中国文人画特点的一种表现。西方绘画是以自然景物刻画三度空间,中国画是以文字与图示结合布局三度空间,这是中国文人画与西方绘画根本上的区别。
本文要讲的是:在中国画构成中,结合审美规律如何运用三度空间把文字在画面中安排得更美、更恰到好处。下面结合我多年以来教版式设计的经验,来分析理解三度空间在中国绘画构图中的运用。
学会横向比较会使你在不同的领域里找到你要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用其他领域里的长处来完善自己,比如说仿生学既是如此。笔者之前做过工艺平面设计,画过版画、油画,也尝试过很多新材料的创新实验,现在又画起了国画,是一个纯粹的“杂家”。然而,我在各个艺术门类中吸取了很多营养,艺术之间的横向比较会给你带来很多启发。在我看来,艺术是相通的,无论什么画种、什么材料、什么表现方法,只要是美的大家一致认同的,审美标准是一致的。那么,在审美的过程中我们用什么标准审美呢?我很欣赏中央美院版画系老师广军说的一句话“画家就要做一个杂家”。因为,一个艺术杂家,能吸收来自各个方面的营养,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艺术本身不是模仿传统,不是传统的再现,我们不能按固定的模式看待艺术的发展。国内曾有个别人在讲座中这样评价过梵高“梵高不会画画”。后来,我带着疑惑与中央美院张元老师交流过,问他怎么认为,张元老师回答得非常好,他说:“那要看他站在什么角度去评价梵高,如果说站在安格尔的角度去评价梵高,那么,梵高可能不会画画。如果站在美术史的角度去横向比较和评价梵高,那么梵高就是大师。”后来让我懂得了站在什么角度说什么话的道理,我们不能站在古典主义来评论现代绘画,古典主义应该说比较理性,现代绘画从印象派开始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感性。美术史上的每一位大师在绘画史上都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贡献,我们要站在发展的角度看艺术作品和评价艺术作品,美术史从远古走到今天,不能否认传统艺术在艺术史上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但总用传统的眼光看艺术和衡量艺术作品,那么,艺术不会发展,也没有多元化的今天。历史在前进、艺术在发展,永远的停滞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疲劳、麻木和厌倦。人们总是要追求新鲜感和新的刺激而探索无止境,这就要求我们的艺术要发展、前进、创新。创新需要了解历史,了解前人走过的路程,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评价和看待美术史。艺术在创新的过程中,更需要同一门类的横向比较,总结出同一规律的经验,给后人带来促进和启迪。
我们在谈形式美的构成基本元素时经常会提到点线面、黑白灰。下面笔者重点要强调的是三度空间,当人们在观察景物时一般可分近景、中景、远景即三度空间,遵循这个自然形成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把它引借为在画面构成中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如同上一段落所说。我们在中国画构图中完全可视为分三个空间来控制画面构成,运用三度空间的方法去解决和理解画面构成的关系,使画面更加拉近于自然和超越于自然。其实,在这一点我们的古人早已运用,在中国绘画画面构成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度空间的运用,中国画的文字题款我们可以看作画面构成中的面积,也可以称之为一度空间,图形可称二度空间,最小的文字可比喻为三度空间。只要把握好这个空间关系的规律了,任意变化都会使画面视觉舒服的,文字比例的大小以及字体的变化都要遵循事不过三的理念设计。所谓“事不过三”,意思是再一、再二、不再三。老子曾在道德经里面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为什么到三为止不说四呢?说明从古到今人们都认识到了这个规则。我们在讲话时三个问题基本上能让人记住,如果再讲若干问题,大家就很难记住。我们把这些事情横向联系起来看,很多事情与事不过三有联系的。比如说色彩超过三种以上会乱的,文字超过三种以上会乱的,空间超过三种以上会影响视觉的集中,等等。只要概念分清了,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符合审美规律的。如果违背三度空间的规律布置画面,出现的结果是:1.平面化;2.二维空间图案化;3.次序混乱条理不清。
为什么运用三度空间的方法去布置版面在视觉上看着就会舒服呢?一般来讲,人们常说运动就是生命,在运动中不会产生疲劳。举个例子,很多人喜欢旅游,当你坐上飞快的列车,望着窗外的景色听着优美的歌曲,你的视觉不会产生疲劳的,每一幅异样的景色在你眼前穿过,随着景色变换你产生了视觉运动。而在这种视觉运动的转换过程中,给你带来的是兴奋和喜悦,根据这个道理不难得出人在兴奋中不会产生困意和疲倦。在中国绘画中我们看到文字与图示的组成形成了三度空间,同时在欣赏画与文字时产生了不同的视觉转换和视觉运动,所以得出人们在欣赏画时感到心情愉悦的说法。解决视觉疲劳的方法就是要不断地转换空间让视觉运动起来,我们的长篇书籍为什么有插图,就是让读者在长时间看同等大小文字时转换一下视觉空间,避免视觉疲劳,这就是三度空间给你带来的视觉愉悦。
综上所述,在中国画画面布局中,把握三度空间在画面中的运用,对于我们的画面审美起到很大的引导和补助作用。通过用三度空间的控制方法,使头脑更加清晰、完美,次序化更加符合视觉上的自然规律,让三度空间在中国画画面构成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兰宁,大连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