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王圪堵水库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研究

2016-04-08 08:34:10朱嘉伟杨剑陕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
陕西水利 2016年4期
关键词:补偿费田间移民

朱嘉伟 杨剑(陕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

榆林王圪堵水库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研究

朱嘉伟杨剑
(陕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

本文通过对王圪堵水库安置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提出以大农业后靠安置为主、外迁安置为辅的方式,以及相应的安置标准、补偿费用和安置措施以确保移民在搬迁后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目标,为陕北地区其他水利工程移民安置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王圪堵水库;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研究

1 王圪堵水库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王圪堵水库位于陕西省榆林市西南60km的无定河干流上,水库任务是以供水、拦沙为主兼顾灌溉等综合利用。水库枢纽由拦河坝、泄洪排沙洞、溢洪道、放水洞、坝后电站等主要建筑物组成,拦河坝为均质土坝,坝高46m,正常蓄水位1046.00m,总库容3.89亿m3。年平均向下游14.6万亩灌区补水0.444亿m3,以供定需多年平均向工业园区供水1.554亿m3,年平均减少入黄泥沙317.7万m3,坝后电站装机3.75MW,年平均发电量1940万kW·h。

1.2建设征地区情况

王圪堵水库库区段河流近东西走向,地貌单元处于陕北黄土高原北部、毛乌苏沙漠南缘,北岸为沙漠区,南岸为黄土丘陵盖沙区及沙漠涧地区。河谷切割深度70m~80m,南岸沟谷较发育,北岸岸坡较完整,岸坡不良地质现象不甚发育。库盆占地70%为横山县地域,30%为榆阳地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该区以农为主、农牧并重的生产模式和农牧民兼有的生活习惯。主产水稻509kg/亩、玉米480kg/亩,2006年横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839元,榆阳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921元,库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50元。

2 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

2007年5月~2008年6月,历时一年多完成了枢纽、库区淹没及影响区实物指标调查工作。王圪堵水库建设征地涉及榆林市榆阳区一乡3村和一个林场,涉及横山县2乡7村和一个农场。淹没影响耕地18995.18亩、各类房屋面积13.09万m2,零星树木97.87万株,县乡公路20.5km,10kV输电线路53.43km,通讯电缆45km。经计算至规划水平年2010年,生产安置人口6255人,搬迁人口6094人。

3 农村移民安置研究

3.1安置环境容量分析

3.1.1土地资源状况

初选安置区位于无定河中游干流段两侧。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无定河左岸的横山县沙旋湾上梁、沙河东大界、榆阳区的王龙界安置区为风沙草滩地貌,地势平缓,沙层深厚,多固定、半固定的沙丘,地形高差3m~20m,土壤类型为风沙土,土质疏松,易遭风蚀,保水保肥力差,自然肥力低;无定河右岸的横山县大棒山、二爪界、东大界、大古界、稻地沟沙安置区为黄土梁峁沟壑丘陵地形,沟谷发育,梁峁起伏,黄土层深厚,地形高差5m~50m,滑坡、崩塌、冲沟、黄土溶蚀等现象较常见,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类型为黄土性土壤质地轻壤,结构块状,多孔隙,有机质养分含量少。

两县区农业部门对安置区可取的改良土源土质进行了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化验,结果适合常规农作物生长。另外,安置区附近近年有大片的土地改良农田,种植的玉米、饲草、杂粮均取得了成功,因此,各安置区土地经过整治改良后可满足移民生产要求。

3.1.2水源条件

安置区同榆林市大环境一样,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生活用水依靠打井抽取地下水解决,生产用水依靠泵站抽取无定河干流水解决。

3.1.3安置区环境容量

横山县选择6个后靠移民安置区位于雷龙湾乡沙旋湾上梁(库尾左岸)及水库右岸“一带五区”,远迁安置区1处,位于本县无定河左岸波罗镇沙河东大界县林场。可开发利用总土地面积53600亩。榆阳区移民安置区位于红石桥乡政府东南方向海流兔河口左岸,紧靠水库坝址左岸,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约12850亩。

3.2安置标准的确定

3.2.1生产安置标准

水库淹没区人均耕地3.16亩。根据国务院第471号令《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规定,结合移民农牧兼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保证移民搬迁后的生活水平达超原有水平目标的实现,确定移民生产安置标准为人均土地5亩,其中人均水浇地3亩,人均可灌溉饲草地2亩。

3.2.2生活安置标准

人均建设用地100m2,户均宅基地0.4亩,生活用水40L/d·人,牛、马、驴用水20L/d·头,猪用水15L/d·头,羊用水8L/d·头,用电负荷0.4kW/人。

3.3安置方式及去向

根据库周环境容量分析成果,结合库区当地实际,在充分征求移民和安置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农村移民安置去向。

横山县采取后靠集中安置为主、远迁安置为辅的有土安置方式。移民安置共划分7个安置区,分别为沙旋湾上梁、打棒山、二爪界、东大界、大古界、稻地沟沙、波罗沙河东大界安置区。

榆阳区采取后靠集中安置方式。移民安置区位于红石桥乡东南方向约7.5km的海流兔河口左岸、紧靠坝址。

3.4移民安置规划

3.4.1土地建设规划及生产安置规划

两县区生产安置人口6255人,为达到使人均净耕地3亩、净草地2亩的标准,结合田间灌排规划、田间防护林建设规划和田间防护路与生产路规划,每亩耕地(草地)需附加田间灌排0.036亩、田间防护林0.024亩、田间道路与生产路0.02亩,田坎与地埂0.08亩,总计需附加面积0.16亩,折算到人为0.8亩,故生产开发面积需按5.8亩/人计算,总计需征用土地面积36279亩。

移民生产安置共8个安置区域,需建5座抽水泵站,泵站扬水后通过输水渠道引水,进入移民安置区耕地、草地自流灌溉。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协调,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田间道路、生产路、灌排渠系、防护林网。

3.4.2生活安置规划

移民安置点建设用地按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布局紧凑合理,为远期留有余地进行规划。至规划水平年搬迁人口6094人,按人均占地面积100m2计,两县区移民安置点总面积914亩。总用电规模3047kW,进户0.4kV线路121.9km,主变11座。生活用水采取“一村一井一塔”的集中供水方式,规划建设中心小学5座,村内卫生站8所,村委会和活动广场各10处。

4 安置补偿

4.1土地补偿及安置补助费

按照移民安置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计算。经计算各类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为:水田21684元/亩,水浇地14362 元/亩,旱平地10701元/亩,菜地14362元/亩,乔木林地5888元/亩,疏林地和灌木林地3643元/亩,园地16866元/亩,苗圃17063 元/亩,其他农用地8617元/亩,建设用地4309元/亩,未利用土地2694元/亩。

4.2个人财产补偿费

房屋及附属设施补偿费:按照不同结构类型、质量标准的重置价计算。如砖混房550元/m2、砖木瓦房360元/m2、土木房200元/m2、砖窑400元/m2、石窑400元/m2、土窑120元/m2、砖围墙150元/m2、石围墙150元/m2、土围墙35元/m2、洋芋窖800元/个、砖铺院30 元/m2等。

零星树木补偿费:乔木按树木胸径分类,经济树按树种分类,按市场价计算。

青苗补偿费:按照《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三款规定“青苗补偿费按被毁青苗的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九十补偿”,本工程按70%补偿。水田、水浇地、旱地的青苗补偿费分别为949元/亩、628元/亩、468 元/亩。

4.3居民点基础设施补助费

主要包括移民安置点的新址征地、场地平整及挡护、供水、供电、村庄道路、排水等设施,按原有设施状况,结合移民安置点规划分项计算。

4.4搬迁运输费

具体实施时按搬迁远近、道路差别等情况有所不同,按600元/人补助总额控制。

4.5过渡期生活补助费

按1.5年考虑,以150元/月·人计,补助标准2700元/人。

4.6小型水利水电设施补偿费

按照原有设施规模和标准,结合移民安置规划,扣除可利用的设备材料后计算。

4.7库区交通设施补偿费

库区移民集体或个人所有的人行道、人行桥、等按照淹没及影响的实物指标,应结合移民安置规划对不再复建的按照原有规模和标准给予适当补偿。

4.8补偿投资

经计算农村移民安置补偿投资为63238.38万元。移民生产开发建设资金包括征地费、土地平整费、耕地与草地覆土费、土壤改良费、农田水利建设费、田间道路与生产路建设费、田间防护林费、3年粮食减产补助费等,共需要37353.24万元。移民可用于生产开发的资金为38969.67万元,可用资金和需要资金两者相抵节余1616.44万元,因此,可用于生产开发的资金完全能够满足移民恢复生产开发建设需要的全部投资。

5 移民搬迁后生活水平预测

移民搬迁后拥有人均水浇地3亩、草地2亩,水浇地可使移民基本口粮得到保证,水浇地按450kg/亩计,人均可生产粮食1350kg/a,扣除基本口粮500kg/人外,可出卖850kg,按扣除成本后0.6元/kg计,种粮收入510元/ 人·a;人均有可灌溉的草地2亩可保证养畜饲草,按鲜草3000kg/亩·a、耕地秸秆回用600kg/亩·a、羊消耗鲜草、秸秆950kg/a·只计,人均2亩草地、3亩耕地每年可产鲜草、秸秆共计7800kg,共可养羊8只,按扣除成本后150元/只计,养羊收入1200元/人·a;养牛、养猪及田间多种经营收入700元/人·a,出外打工300元/人·a,另外后期扶持每人每年补助600元。因此,种粮、种草养羊、经营、打工加后期扶持费收入达3310元/人·a。同时,种粮、种草、建设过田间防护林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遏止土地沙漠化。通过强化移民安置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生产、生活条件优于原库区,移民就医、出行和孩子上学方便,文化科技知识宣传、再教育大力提高,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用3年~5年时间可使移民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当地农村平均水平。

6 结语

王圪堵水库农村移民安置采取大农业安置,库周后靠安置为主、县境内外迁安置为辅方式是符合当地情况的,安置标准与补偿费用符合国家现行政策和陕北实情,安置措施体现了开发性移民政策,可保证移民在搬迁后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安置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在移民搬迁安置实施过程中要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发生,优先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做到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配套,移民群众就医、子女上学方便,为移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结合能源化工业建设,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就业渠道。使移民口粮得到保证,经济收入稳步提高。陕西水利

(责任编辑:畅妮)

C913.7

B

猜你喜欢
补偿费田间移民
春日田间
科教新报(2023年13期)2023-08-15 10:18:52
田间地头“惠”果农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20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金桥(2020年9期)2020-10-27 01:59:34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Who They Are Decides Where They Go
速读·中旬(2019年12期)2019-09-10 17:53:24
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核算
签证移民
侨园(2016年8期)2017-01-15 13:57:27
Immigration移民
留学(2015年12期)2015-12-19 06: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