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山洪灾害成因与防御措施浅析

2016-04-08 08:34马永刚张苏会陇县水利管理工作站陕西陇县700陇县水政监察大队陕西陇县700
陕西水利 2016年4期
关键词:陇县山洪灾害

马永刚 张苏会(.陇县水利管理工作站陕西陇县700;.陇县水政监察大队陕西陇县700)

陇县山洪灾害成因与防御措施浅析

马永刚1张苏会2
(1.陇县水利管理工作站陕西陇县721200;2.陇县水政监察大队陕西陇县721200)

本文通过分析陇县山洪灾害基本情况,对其成因做了客观性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合理化建设性的防御措施与对策,可为当地山洪灾害治理提供借鉴。

山洪灾害;成因;防御措施

1 基本情况

陇县位于渭北黄土高原的西端,地处东径106°26′32″~107°8′11″,北纬34°35′17″~35°6′45″之间,东连千阳,南邻宝鸡,西、北与甘肃接壤。东西长59.7km,南北宽57.6km,县境内总面积2274.67km2。

千河为渭河一级支流,流经陇县固关、曹家湾等九个乡镇,支流有49条,其中较大支流有咸宜河、蒲峪河、普乐河、北河、大杜阳沟河等10条。千河干流境内流长68.8km,流域面积1957.9km2,河床比降在段家峡以上为21.2‰,段家峡以下9.6‰。河床床质为粗卵砾石,平均粒径为dm=5cm~7cm。中值粒径d50=3cm,不均匀系数φ=76,泥沙量极少。

千河在神泉桥以上具有山区河流的特征,河谷狭窄呈“V”形,河床稳定。神泉以下河槽宽浅,河床极不稳定。千河在陇县城区段,原自然河床沙滩较多,弯曲交错,水流散乱,河床宽度不一。同时,千河在陇县曹家湾段家峡建成中型水库一座,对洪水起到一定调节作用,发挥了积极的防洪作用。千河的10条主要支流流域面积都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比降在9‰~30.9‰之间,咸宜河、蒲峪河分别为30.9‰和26.3‰。河谷狭窄,两岸地质构造复杂,岸边不稳,与千河干流一样易发生洪涝灾害,也是防汛防滑的重要区域。

2 洪涝灾害

陇县立体小气候特征明显,大风、冰雹、暴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自1986年至2012年的27年间,除5年无暴雨灾害外,有22年共发生暴雨、洪水灾害31次,其中发生全县性水涝灾害有10次,发生局部性洪水灾害有21次,一次洪水灾害过程为3d左右,主高峰历时约24h,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3.645亿元。

1996年7月26日晚10时至27日凌晨2时,陇县北部山区6个乡镇突降特大暴雨,降雨123mm~223mm,北河最大洪水流量530m3/s,县城以东千河最大洪峰流量800m3/s。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5.67万亩,其中1.1万亩绝收。洪水冲毁房屋299间、公路8公里、桥涵6座、堤防6622m、渠道5212m、抽水站9座、人饮站4座、机井56眼,毁坏高压输电线路1500m、通讯线路950m、广播线路450m。宝平公路东河大桥被洪水冲断,东风尧场段山体滑坡26000m3,泥石流埋没车辆4台,宝中铁路中断运行72h。灾害造成5人死亡。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暴雨水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451万元。

2005年9月20日,陇县西部四个乡镇突降暴雨,12h降雨量131mm~178mm,造成梨林河、蒲峪河、咸宜河河水暴涨,千河东风段洪峰流量达700m3/s,全县水毁县乡公路227.8km,桥涵5座,陇马公路、东八路、坪李路交通中断,毁坏天成镇秋菊山庄,水毁堤防13975m,人饮站16处,水井64眼,淤地坝3座及灌区引水枢纽工程3处,水毁电力线路10.7km。农作物受灾面积40533亩,水毁农田12310亩,倒塌房屋650间,受灾9.8万人,死亡2人,经济损失3939.8万元。

2010年7月22日,全县普降特大暴雨,平均降水量241.5mm,最大降水量为56.2mm/h,东风、东南等五个乡镇降水量超过300mm,造成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千河城区段流量达480m3/s,千河东风段达1050 m3/s。8月1日,温水、城关等4个镇出现短时强雷暴雨天气,雨量集中,受灾人口5.5万人,倒塌房屋1118间,受损房屋5111间;冲毁县乡道路155km,损毁桥涵78座;受灾农作物9万亩,水毁耕地3万余亩,水毁河道堤防工程24864m,堤防决口2960m;水毁农村供水水源井49眼,高位水池50座,供水管道161km,电力线路280km,水毁县城供水水源3处,输水管道1015m,水毁机井26眼,井房39座,线路6660m;冲毁渠道工程31305m,受损水库4座,淤地坝8座;水毁电力通讯设施线路5800m,倒杆206根,配电台区9处,冲毁光缆4公里,基站中断16个。致县城供水中断12h。全县造成经济损失5700万元。

3 山洪灾害成因及特点

县域山洪灾害发生受自然、生态、社会等诸方面的影响频繁发生。特殊的地理条件及大气候的影响,境内小气候特征明显,降雨时空分布不均,7月~9月份降雨占全年的70%。连续长历时降雨,山体沟道地表水达到饱和(2003年9月~10月连续降雨30多天)。其成因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因素。局部暴雨历时短、强度大、爆发频率高,极易诱发滑坡、泥石流、洪水。县域山峦叠起,沟壑纵横,沟壑密度2.22km/km2,平坦地势极少。由于长期受水流冲蚀,坡面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土质疏松,结构不良;

生态因素。按山系及地貌特征划分的四大区域内山体植被不均衡,关山土石山区及千河川塬区植被较好,千山黄土沟壑区植被差,地表裸露,易造成水土流失引发山洪灾害;

社会因素。过度砍伐林木、无限制的放牧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利防洪工程破坏事件也时有发生。

灾害特点主要表现在破坏性强、危害严重、间隔年限逐年变短等。

4 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

(1)监测系统分布不均,易发生灾害的边远山区乡镇未设观测站,县城内已有的灾害监测系统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设施老化、配备不到位的情况。监测人员岗位少,技术力量薄弱,检测方式及信息采集传输方式的科学性、效率性不高。

(2)陇县山区村组分布零散,部分群众居住在频临河床及较低的河谷地带或沟边塬畔,道路交通不畅,一旦发生大面积山洪、滑坡,撤退转移难度相当大。

(3)信息闭塞,宣传不到位。广大群众对防洪减灾知识欠缺了解,应对突发性洪灾技能低。

(4)防御工程覆盖面较少,除千河干流外其它河流基本无防御工程设施。

(5)工程防御标准偏低,千河县城段经过连续三年国家投资治理,设施达到了30年一遇洪水标准。农防大多建设于六、七十年代,由群众投工投劳完成,受当时技术条件、资金、施工等多种因素影响,工程质量不高,无基础,设防标准不足10年,近年水毁十分严重。

(6)由于防汛经费有限,防汛物资储备不足,遇到特殊情况难以应对。

5 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扩大宣传面,提高群众自身防御能力。近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不断扩大宣传面,使广大群众对山洪灾害的认识不断提高。但由于受文化素质、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限制,边远山区部分群众虽然认识了山洪灾害的危害性,但还缺乏应对山洪灾害的主动性,在灾害发生时显得束手无策,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要把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深入到边远山村,把群众对山洪灾害的认识体现在自我防御中。

(2)强化预案的执行能力。各级政府要将编制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重要河流及重点城镇的防汛预案通过简明图解使广大群众更加明了预案的指挥机构、监测预警、转移安置和抢险方案,如遇险情群众有处报告,临危不乱,防御指挥命令上传下达,行动迅速,抢险有序,最大程度的提高预案的执行能力,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为实现全面小康打好基础。

(3)增加观测及通讯设备。根据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建设与当地通讯方式相适应的灾害预警信息反馈通讯网络和监测信息平台,主要是完善乡一级雨量观测,普及到全县所有乡镇,准确及时反馈区域雨量情况。恢复千河神泉雨量观测站,增设普乐河、咸宜河、蒲峪河的千河入河口汛期流量观测站,确保汛情传递畅通。对全县重要滑坡点添置设备,确定专人专题培训,提高技能和监测质量。对9座小型水库增设水位观测设施,确保安全度汛。

(4)结合扶贫开发实现整体搬迁。要充分利用扶贫开发、异地搬迁等项目资金,将滑坡点、洪水威胁群众居住点的村民有计划的逐步搬迁至安全地带。

(5)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防御工程建设。按照千河防洪的总体规划,切实做好县域千河段堤防工程的具体规划,设计防御标准达标。积极做好项目资金的争取工作,争取省、市的大力支持,落实建设资金。同时做好项目资金的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的作用,逐步完善千河两岸堤防工程建设。

(6)拓宽经费渠道,保障物资储备。县级应将防汛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以确保县级物资储备;乡镇要将物资储备任务分解到村组,村组分解到户,逐户检查,体现乡级物资储备化整为零。如遇险情储备物资由乡镇按村、分区域迅速汇集调用,确保抢险工作有序进行。

6 结语

陇县境内山洪灾害受自然、生态、社会等诸方面的影响频繁发生,主要表现在破坏性强、危害严重、间隔年限逐年变短等特点。陇县山洪灾害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灾害防治的重视,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灾害防御与管理机制。陕西水利

(责任编辑:畅妮)

TV87

B

猜你喜欢
陇县山洪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陕西省陇县:远程教育成就“养鸡大王”致富梦
泥中打过“滚儿”更识乡村“味儿”——陇县“怀才”青年得遇广阔天地
陇县原子头M56金代大定二十四年买地券校释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优雅地表达
陇县社火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遭遇暴雨山洪如何避险自救
湖北省山洪沟治理思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