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强 张卫民 薛 云 上海铁路局东华地铁公司
构筑地铁系统安全防控体系探索与实践
阮 强 张卫民 薛 云 上海铁路局东华地铁公司
应用风险管理和二八法则等原理,梳理、研判在涉铁工程建设管理和实施中,可能存在危及铁路行车、设备设施以及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的主要要因,并通过针对性管理措施的制定,运用科技手段等管理,建立管理边界清晰、运行简捷的联控约束管理构架,形成地铁系统安全防控管理体系,以确保实现涉铁工程建设安全有序可控。
涉铁工程;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基础设施扩容建设的步伐加快,地方道路和管线管网上跨或下穿于既有铁路的新建或改造将更趋于密集,作为上海铁路局涉铁工程建设管理归口单位(东华地铁公司),如何在新形势下,暨确保涉铁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服务于地方的同时,又切实强化过程规范安全管理,防范可能构成的铁路行车、铁路设备设施以及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事故,则是地铁企业的首要要务。根据以往安全事故案例或存在问题的统计分析,要实现此要务,不能仍依赖于传统的“分离式”、“碎片化”等安全管理模式,必须构建“整体清晰、运作有序、关键可控、监督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帮助指导涉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防控管理,才能确保实现涉铁工程建设的预期安全目标。因此,为确保铁路正常运输安全秩序和控制工程建设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地铁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亟待解决。
涉铁建设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和管线管网上跨或下穿于铁路既有线路。由于既有铁路运营线是“路网式”运行管理体系,即“牵一发动全身”。因此,在整个涉铁工程建设中不可能提供全程“中断”行车条件,而必须在保证列车“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即阶段慢行或时段封锁),来实施涉铁工程建设。为防控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行车、行车设备设施及施工作业人员可能构成的安全威胁和发生事故,切实贯彻预防为主和实施风控管理,就必须着力从成因的逻辑上预研判构成安全风险的本源,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管理措施。
首先,在借鉴以往安全事故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应用风险管理的识别、研判和二八法则等方法,梳理出主要构成实施涉铁工程安全的具象威胁项。如运行线路钢轨胀或断、基床或基坑失稳、物料和人员侵限、设备设施受损、危品爆燃、自然灾害影响等等直接构成的具象安全形态。其次,运用海恩法则原理,深度查找关联诱因。即,将可导致具象安全形态发生的关联因素找出。如管理理念偏差、措施或实施流程不清、实施计划的目的不明、信息误导、缺乏监控手段、追责无界定或考核无落位或错位等等管理环节控制缺陷是否存在。再者,透过构成具象威胁项的本源分析与梳理出产生风险关联的管理控制缺陷等环节,运用系统论概念将“碎片化”诱因串并,并将“分离式”管理集成为系统性管理。
如案例:近年来,某区域发生多起基坑坍塌或基坑围护位移形变,已成为“惯性”问题。而在每次分析所造成的原因时,几乎均简单地得出:是施工单位安全意识不强,野蛮施工所致。如单从其表象来看,似乎是原因找到了,只要加强安全意识的提高和防止野蛮施工就能解决问题,但事与愿违,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类同问题,说明在问题点上一定未找到真正原因的核心所在。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构成事故的终端,必然有其多个前端关联因素作用所致。因此,从发生上述事例的“前端”(深层次)原因分析可得,一是在施组或专项方案审查中,虽对基坑开挖有作“定性”要求,即“分层逐段开挖”规定,但是未明确作出视地质与工况条件等变化的“定量”要求提示,即开挖“层深度、段宽度”及气候和周边工况条件等等作限制;二是在开挖实施前,因关键监控管理者(施工、监理或代建)均未组织系统性风险研判与控制管理,仍依“定性”概念管理,缺乏风控管理计划的目的;三是在实施过程中未及时监控分析地质和水位变化、限制基坑周边外加荷载和关注气候变化等情况,且也未有效运用第三方检测数据的作用等等,仅凭着经验或视机械、人员的配置等情况指令实施,最终诱发了各环节隐存风险的放大与叠加,导致基坑坍塌或位移形变的发生。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给我们启示,如果我们仅看表象,而不究其关联成因,设定的防控措施必有失偏颇,也于事无补。
综上所述,经归集与综合分析得出,所有安全问题的发生均在于其核心的安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执行方式等环节出现了模糊或偏离,最终导致构成事故的发生。正如盛光祖论断的“管理问题是最大的安全问题”。那么,如何构建形成系统性的防控管理方法?这就需要结合涉铁工程管理的实际,确立既可作具象揭示,又能凸出关键控制的安全管理防控体系建设,即建立“整体清晰、运作有序、关键可控、监督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帮助促进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使所构建的安全管理体系从理念、要件具象揭示、管理内核(内涵)提示、科技手段应用、职责界定等管理脉络清晰,并可直接提示控制管理关键,且又发挥监督关键环节管理的作用,着重从诱发事故的具象要件、管理控制关键等主要防控风险点着手,关联辐射全过程监控管理。即,确立以“安全始于责任,发展基于安全”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先导,形成安全职责与责任理念;以“十防二控二加强”、“三项制度”、“四项风控管理”、“七项安全科技措施”、“一项行为准则”为关键揭示和管理控制措施,构筑形成涉铁工程建设规范有序与监控关键的管理方式。
“十防二控二加强”。即,“十防”:防断、防胀、防洪、防撞、防侵、防坠、防坍、防火、防爆、防止重大人身伤害;“二控”:控制工程管理重大安全风险(开复停工、基坑开挖、箱体顶进、架设桥梁、管线越轨、老桥拆除、涵管过轨等关键环节风险评估卡控);控制严重违章作业(无或超计划实施、人员或设备未达要求、防护体系或安全措施不完整等控制);“二加强”:加强流程规范管理(按管理流程和工艺流程等进行管理控制);加强关键盯控(责任人员到岗、实施计划清晰、安全措施具有针对性、工况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控制)。
“三项制度”。即,“看板”管理。《施工日作业计划安全风险控制表》、《大型机械“一机一人”作业、防护人员派工单》、《当日现场安全风险揭示牌》,并经工程项目部相关管理、关键作业人员和监理审核、签认后方予以实施。
“七项安全科技措施”。即,营业线(涉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现场远程视频监控、上跨桥移动模架、列车接近报警装置、便携式预警器、工程机械作业声光预警装置、D型便梁可调式绝缘扣件系统。
“一项行为准则”。即,“定置”管理。当日施工作业现场工料器具“一清二查三归位”。
同时,为确保日常安全风险管控能给予提前制定防范对策、提示与控制,即以建立涉铁工程实施风控的“三步骤”(即“四项风控管理”),即月研判《月度安全风险研判对策表》、周提示《周安全重点风险提示表》、日控制《施工日作业计划安全风险控制表》和《大型机械“一机一人”作业、防护人员派工单》等。从待实施阶段"宏观"层面即进行安全风险研判与决策控制,且为“微观”细化编制《施工日作业计划安全风险控制表》等风控管理提供指导,并将其置于“营业线(涉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平台,便于所有关联管理人员从计划源头、互控制约、执行过程等环节实施“联控”监控管理。另,为确保重点变化或关键风险控制能及时传递提示,在“应急办”建立“安全短信平台”,使相关信息能在“第一”时间准确传递至各关联管理和执行人员,以便及时落实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通过上述的建立,基本形成了涉铁工程实施安全风险防控“立体化”的管理体系,解决了以往管理中存在的关键控制不明、互控缺乏制约、信道不畅、管理缺少重点、职责不清等等诸多管理“分离式”、信息“碎片化”等缺陷和弊端。经区域性实践,在“有的放矢”和“有序可控”等管理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成效,为涉铁工程安全建设和促进规范管理提供了安全基础保障措施。
笔者认为,任何管理体系的构建,仅是为各级管理者或执行者为实现目标管理而设定的运事方式与方法。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理念作支撑,必一事无成;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作规范,必执事无序;如果没有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作保障,必滋生隐患。
因此,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先导;建立明确的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充分研用科技手段是安全管理的发展;健全完善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是安全管理的保障。
所以,为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必须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坚守“责任底线+‘制度→执行→检评→完善’”循环式的可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为使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必须着力明确所有岗位应该履行的岗位职责要求和行为规范;为使实施取得预期的安全效率效益目标,必须形成“科技保安全,科技促管理”的发展理念和充分应用科技成果;为使企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组织履职的监督保障机制、部门履职的联协工作机制、岗位履职的执行评价机制,以“公正、透明、合理、严肃”的评价考核机制作保障。
经近年来的不懈努力,东华地铁公司在探索涉铁工程建设安全基础管理等方面,已形成了“理念、方法、执行”为一体的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同时,正在结合公司定位的发展方向,以“安全始于责任”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为基点,充分研用“科技促管理”手段和应用“‘本位’关联风控法”等管理方法,协同涉铁工程建设参建单位一起,为确保涉铁工程建设安全和促进提升各自的综合安全管理能力持续探索与实践。
责任编辑:万宝安 张建强
来稿日期: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