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房芳
我很小的时候,是在外婆家生活的。在那里,许多看到、听到的事,深深地嵌入记忆之中。多年后,我再回头,那散落一地的记忆珠子,依旧泛着荧荧的光,等待我的捡拾,等待回忆的手把它们穿成珠链。
那个村庄每天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奏,炊烟定时静静地升起。村民见面开着粗俗的玩笑,虽然小小的我完全听不懂,却知道那压根没有什么恶意。
除了鸡鸣狗叫,最大的动静就是学校里的铃声,还有孩子们那清亮的欢笑和叫喊声。
村庄距城市二十多公里,算是偏远的地方,我在那里有着天生的优越感。每天来找我玩的小伙伴很多,他们都以我为中心,我的到来总给他们增加不少欢乐。我的吃穿用度,都是他们喜欢琢磨的,琢磨完了,就剩下艳羡了。
记忆中,有一段时间是爱盼着下雨的。不为别的,只为那双小红雨靴。雨靴只有大人的手掌大小,是大舅家的表姐先穿的,很快就到了我的脚上。后来,我的十多个表弟表妹无一没穿过这雨靴,能传给这么多人穿,不光是因为质量好,还因为小孩子的脚长得太快,谁也不能霸占它太久。
终于下起雨来了,才是毛毛雨呢,我就急急地换上这小红雨靴,跑出去炫耀。是的,在满地都是小脚丫甚至大人也雨天打赤脚的年代,我和这雨靴就是雨天的风景线了。其实,在泥路上,雨靴的优势并不大,很容易沾上重重的泥巴,甩轻了不会掉,甩重了会把雨靴也甩跑。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几步停下来用小树枝把泥巴刮掉,说起来,这么麻烦的事也只有强烈的虚荣心支撑着才做得出。
小伙伴的光脚丫在泥地里真是天不怕地不怕。他们不怕凹地里的水位高,最多把裤脚再卷高些罢了;他们不怕泥巴沾到脚上,使劲甩也不会把脚甩掉;他们不怕泥路湿滑,会用五根脚趾牢牢地抓地。
即便如此,我还是感觉到了他们对雨靴的渴望。而我,也养成了不喜欢光脚走路的习惯。直到现在,在家里干净的地板上,我也不愿像女儿那样光着脚板走来走去,似乎很难做到。
我有一辆小红花牌的儿童三轮自行车,这车子当时在城里也是很神气的,更不用说在村子里了。所有的伙伴都羡慕地围在我的身边,我爱让谁摸它谁才能摸一下,其他的人只能眼馋地看着。从来没有人想试着骑骑它,他们不敢这样对待金贵的东西。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乐趣就是跟在我的车后面帮着推车。而在他们的队伍最前面,也就是紧跟我身后能摸到我的车座后靠背的那个人,必须是我指定的。每天,我看谁顺眼就让谁来。他们排成长龙推着我的车,大呼小叫地。我掌握着车把,脚不是在蹬车,而是被动地跟着脚踏板运动。我也高兴地大叫。直到我说“停”,他们就会停下,比车闸还灵,其实那个车是没有车闸的。
我最喜欢坐的却是他们的车,那是辆大大的长方形的木头车,像个栅栏围成的,下面铺着木板,在木板下面装上轮子,很笨重的。我不来时,这车就是他们最好的车了。车是小荣家的,她很爱惜它,因为她妈妈还要生弟弟,这车还得给他坐呢。
我喜欢这辆车,小荣也很乐意让我坐她的车。他们簇拥着这辆车和我,我在里面,或站或坐,像个指挥战争的将军。我只要手一指,他们就会朝我指的方向推去。我跟着他们叫喊,车在土路上颠簸着,过瘾极了。他们甚至连我的小车也放上去,反正从来没有人嫌累过。
我吃的东西也让他们羡慕,我常吃的是花生。卤花生是道菜,我却抓一把跑出来玩。外婆常说我跑疯了,连饭也不好好吃。伙伴们都喜欢我回去抓花生,可以分给他们每人一粒。他们拿着自己得到的一粒,还要比比大小。吃完了,他们再怂恿我回去拿,也许这个时候才是他们最兴奋的时候。外婆知道我不会吃那么快,就嗔怪我傻。我呢,也许更在乎那些渴望和崇拜的眼神。
有种东西我是不会和他们分享的,那就是舅舅带来的外国饼干和糖果。舅舅是远洋轮上的船长,去过很多国家。他带来的东西全家都很珍惜的,我也是偶尔才能吃到。
那一次,我拿了几块饼干和糖果出来玩,它们被我小心地装在花灯芯绒上衣的口袋里,半天才吃一点。后来他们又让我上了小荣的车,推着我疯了一上午。中午,大家都该回去了,我还坐在车上,小荣很不自然地对我说:“我把车推回家吧,吃了饭再推来。”平日里她的车都是放在外婆家门口的大树下的,晚上才推回家呢。我没有在意,爬出车回去吃饭了。
下午,他们都说小荣尝到了外国饼干的滋味,我恼怒了。许多人看到我的恼怒,就都怪小荣偷了我的饼干。小荣急哭了,说是我掉在车板的缝隙里,被她发现才尝尝的。
我的心里容不下这些,号召所有的人孤立小荣和她的车。我大方地让每人骑了一次我的小自行车,除了小荣。
这种惩罚对小荣来说是最严厉的,以至于我也受到了惩罚——外婆知道后,非常严厉地说教了我一顿。
现在想来,当时真的是不懂事啊,对小荣的伤害得有多大呀,唉!
我把零星的往事碎片修补成一个花瓶,再摆到博古架上,远远近近地眯着眼瞧,不求赞叹声,只为心中那份满足。这是我愿意当个文字锔匠的理由吧。
如今,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回到那个村庄。但是村里那些无忧的新潮少年与我擦身而过,神情漠然。
我知道,故乡可以回,而童年,是无论如何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