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春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有机物质,它包括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其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土壤有机质提升就是通过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各种形式来恢复和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1 有机肥的特殊功能
第一,有机肥料能为作物提供多种养分,是一种安全肥料,有机肥含有农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和丰富的有机质,它既含有大量元素氮、磷、钾,又含有微量元素硼、钼、锌、锰、铜。第二,有机肥料中的腐植酸与土壤中的无机盐间结合得很牢固,从而减少了营养元素与土壤间发生化学反应,减少土壤养分固定,提高了肥料的有效性,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少了化肥流失。并且有机肥料中的养分一般呈有机态,必须经过微生物分解后转化为作物能吸收的无机态,这一过程是缓慢的,逐渐转化释放养分,因此说有机肥肥效稳而不急,有较长的后劲。第三,有机肥中的腐殖质黏结力比黏土小,而比沙土大,它能使黏土不黏,沙土不散,提高沙土保水保肥能力,对黏性土壤减少它的内聚力,使它变疏松,有利于耕作。腐殖质吸水能力强,一般可吸收本身重量9~25倍水,有助于作物的抗旱和抗涝。有机肥料不会受到外部环境更大的干扰,所以是稳定的生态系统,有机肥料的这种负反馈机制的缓冲、自净、自组织功能,对环境、作物、人类都是极其重要的。
2 连山区土壤耕地质量现状
2.1 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山区农业生产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高资源环境代价的发展道路。片面追求高产出、高效益,较长一个时期以来、大量的施用化肥,有机肥相对减少或没有,农业秸秆作为柴禾烧掉不能还田,致使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据配方施肥化验,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不足1.5%,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不足1.0%,全区有机养分仅占总养分的10%左右,一半以上的耕地土壤不同程度的缺乏中微量元素。由于有机质缺乏化肥用量过高,造成团粒结构遭到破坏,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导致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低下(仅30%左右),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大部分氮素养分随水流失,污染水源,污染环境。
2.2 土壤养分不平衡
有机肥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磷钾肥、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土壤养分失调,养分供应极度的不平衡,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农田农药用量大幅增加,导致农作物产品品质下降,瓜不甜、果不脆、米不香。
2.3 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意义
长期以来,连山区农业生产只注重用地而不养地,一直进行着掠夺式生产,维持高产只能靠增加化肥投入量来实现。但是,受报酬递减率作用,靠增加化肥投入、尤其是氮素化肥能够引起的产量增加已近极限,对于继续提高产量,仅靠增加化肥投入的模式将是一条死胡同。再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也就是说今后的人们生活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因此,只有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基础地力,藏粮于土,才能确保连山区农业持续发展。
3 提升土壤有机质主要技术措施
3.1 加快农业机械化速度,推广实施秸秆还田技术
农作物秸秆作为物质、能量和养分的载体,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在含有大量氮、磷、钾的同时,还含有钙、镁、硫、硅等微量元素养分,都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将秸秆还田是一种较好的资源利用方式。秸秆还田是解决连山区大田“旱”与“薄”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更好的发挥土壤水库的调蓄作用。连山区生产的秸秆绝大部分就地焚烧或作为柴禾烧掉了,这样,极大的浪费了有机碳资源,又严重的污染了大气环境。所以,加速推广秸秆还田技术,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
3.2 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
为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连山区农业生产上只注重数量而忽视了农产品质量;只用地而不养地,大量的工业化肥代替了“老祖宗”留传下来的有机肥,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耕地土壤板结、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已成事实,长此以往,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受到威胁,子孙赖以生存的土壤将会越来越少。因此,要加强针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提倡、鼓励、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号召农民积攒人、畜、禽类粪尿;堆沤秸秆、绿肥、生活废弃物;发展建设沼气池等。变废为宝,施于农田,既培肥了地力,又保护了环境。
3.3 贯彻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原则
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肥料,有机肥料的优点是化学肥料所没有的,而化学肥料的优点正是有机肥料的缺点。有机肥料具有养分全、肥效长、供肥平稳、安全性好等特点,这对培肥土壤、作物增产、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有益,并且还能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无刺激素的绿色食品,其作用不言而喻。但是,虽然化学肥料养分比较单一、肥效不持久、易挥发、淋失或固定作用降低肥效的缺点,但其具有养分含量高、供肥强度大、肥效快的特点。由于人类的需求与日俱增,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多,农业生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单靠有机肥料难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难以增加抗逆能力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两者合理配合施用,才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肥效。因此,农业生产上要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的原则,是我国肥料技术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