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爱华
叶锦添在创作上跨越了多重边界:摄影、录像、雕塑,也是世界知名的服装和舞美设计师。在采访叶锦添的过程中,他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成为一名艺术家,是拥有自由的唯一方式。”今年,逢巴黎西北部古城亚眠文化中心(Maison De La Culture DAmiens)50周年纪念之际,叶锦添受邀在此举办个展,与欧洲三大古老教堂之一的Amiens Cathedral对视。
成长文化印象
当叶锦添谈起儿时最深刻的文化印象时,就是粤剧。因为叶锦添的父亲是一个粤剧迷,当父亲在澳门时,支持了一些粤剧团,他自己也喜欢表演。当叶锦添很小时,他们一家会去澳门看粤剧,边吃点心边看。当时有些表演的地方,类似餐馆,人们可以边吃饭边看戏。因此,叶锦添逐渐对戏曲熟悉起来。但他表示,年轻时的他,总是对此很挣扎。叶锦添只想去做自己很有感觉的事情,但没什么钱,这真的很难。有很长时间他用家里的钱过活,没有做任何固定工作,只是做自由职业者。所以他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不同的东西。当时是无意识地,他只是这样做了。
或许也正是这种“任性”的心态,才使得叶锦添的创作形式与内容更显独特。
他最早的创作形式是“摄影”,为何是“摄影”?他有一个哥哥,是著名的时尚摄影师,周围有很多有意思的朋友。他希望能像哥哥一样,和人们有很好的互动,便开始在自己的生活圈子内拍照。他拍人像,也在街上抓拍。后来,这成为他看待世界和与周围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叶锦添用摄影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平行相随的Lili
在此次《平行In parallel》展览中,叶锦添有机会,让Lili去思考关于人类体验更深层面的事,去思考生与死。Lili是他创造的人偶,是一个中国女孩,外形迷人,但也并非国色天香。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的街上,这样的女性都不足为奇。Lili是从叶锦添的记忆中形成的。叶锦添和她一起旅行,与她如影相随。
在叶锦添看来,当人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需要希望。我们会关注教堂和墓地,我们会触及关于生死和希望的命题。这也是展览所关注的。Lili处在一个和我们平行的世界。她似乎待在和我们所处空间一样的空间里,但她没有和我们在一起。她和我们都存在一张照片里,这证明了有些事情是可以发生的。所以这是一个平行世界。叶锦添想在希望和无望,生和死之间创造平衡。所有这些相反的元素都是平行的。它们最终会殊途同归。当我们穿越死亡,就穿越了生命;如果我们能穿越生命,就能穿越死亡。
当叶锦添创造Lili时,他没有任何想法。她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叶锦添的雕塑《原欲》(Desire)中,他想象的是,一个女人,在一个安静的黑屋子里,眼泪止不住流下来,这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觉。因此,Lili不是一个女孩的名字,而是很多不同文化和时空下无法确定的未成年人。这点让叶锦添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因为Lili和叶锦添的艺术的主要内容是有直接联系的。Lili承载了他的记忆,或者对他而言熟悉的脸庞,熟悉的,女性的,悲伤,空虚,孤单;他想,这些是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个人那里。当然还包括复杂性。
未来视觉密码
或许将叶锦添称为一名视觉艺术家会更为贴切。对于语言与视觉,叶锦添具有深层次的见解。他认为语言正变得更为精确。巴别塔以不同的语言写成,日复一日以新的方式翻译流传。但视觉可以脱离于此。虽然不同的色彩承载着不同民族的含义,但它们同时还具有各自的含义。人们想知道细节,他们就去阅读介绍文章,大多数时候,图像是更能被人记住的。图像有时非常强烈,他认为图像更接近最初的含义。我们需要学习语言,需要记住,需要寻求它的象征意义,但我们无法从心中直接接收它,需要运用头脑去记住符号,但它们会限制交流,词语限制交流的力量。叶锦添一直觉得语言是有局限性的。他寻求一种更深的更宽的交流,与内心的联结更紧密。不过当下,叶锦添认为有两种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都有相同的价值,似乎这是一个过渡的时期。我们可以想想去一个需要密码的地方;我们需要秘密的数字。但后来,我们就运用视觉密码。这样的密码很难被抄袭。未来的世界将有越来越多的密码。一切都会被控制,具有私密性,被保护起来。当我们需要什么时候,只有运用密码方能得到。这也使得密码不容易被抄袭。复杂的视觉作品,就如QR码,将在未来流通。未来的视觉语言才刚开始。
关于叶锦添
2001年,叶锦添凭电影《卧虎藏龙》作为首位华人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及英国电影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2002年,他参与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时代的容颜”服装特展。2004年,叶锦添参与《雅典奥运会闭幕典礼》与北京奥运会交旗仪式的美术与服装设计工作。叶锦添曾以中英法等多种语言出版十余部文字作品集,包括《神行陌路》和《神思陌路》,以及《不确定时间》《流白》《ROUGE–L′ART DE TIM YIP》《寂静·幻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