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晨
一本教授“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书。
据说作家轻易不让外人走进他的书房,为的是不想让人一眼看出他的思想源流。他们写专栏或发表政策建议的时候,很多精彩的思想和表述其实都是有师承的。我们可以像追星一样去做他们的“粉丝”,也可以静下心来自己学会那种思维方式。
许多内行学者都知道,这本书属于“不是朋友不会告诉你的秘籍”。此前这一殊荣,属于阿门·阿尔钦和威廉·艾伦的《大学经济学》,保罗·海恩延续了这一体系。与其他学派相比,他们更强调市场过程和鼓励合作的制度,强调分析要落实到具体行为,而非一下子进入黑板上的优化方程。
可贵之处在于,这是一本教授“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书。换句话说,“授人以渔”,愿意把这套武功传授于人。而且“文科生”们有福了,这本书没有公式,无意炫耀概念,绝不无谓地打击读者的自信。在美国很多学校,其是作为通识教材,供文史哲、法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的。不过书中的思想洞见,却丝毫不输于严肃的专业著作,不少职业经济学者曾给作者写信反馈,他们工作多年后,还能从翻阅本书中受益良多。
最后,现在中国正在经历“智库”热。从事政策研究的人不必都是经济学科班出身,但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专业学位,对通俗读物又不屑的话,本书同样适合。书中大量论述了转型国家的案例,这使它当年在俄罗斯和东欧甚至比在美国还受欢迎。用第八版的序言中的话来说,这些人亟需的经济学不是象牙塔内的“智力体操”,而是在一线实务中理解市场如何运作,找到真正的办法,不断确保分工与合作的有效运转的那套思维方式。
金庸武侠中常常有这样的桥段,主人公要么意外落入悬崖、要么无意进入山洞,才发现一本盖世秘籍,获得高人将修炼多年的内力注入,重出江湖后立马一路逆袭。
现实中有这样的捷径可走吗?标准的回答是:绝无可能。但是考虑到市面上有这么多浪费时间的“陷阱”,我认为:只要不走弯路,确实存在“捷径”。
按互联网的传播规律,这本书可以被叫做《逆袭,90天经济学练成计划》、《别放弃,经济学没你想得那么难学》、或者《注意力解药,像读故事一样读经济》。
可不是标题党。有人批评学院派大家写的书,有助于搭建学科知识体系,奠定自身学术地位,第一位考虑的并不是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本书完全相反,掂一掂重量就能发现区别。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传统的经典教程,动辄砖头一样的大篇幅,买起来贵,背起来重,学校里经管专业的学生往往很好认。现在那几本大部头被我用来垫了显示器——上一版的序言里我没敢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从第10版开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就一直在精简内容,以便能在一个学期内讲完。它完全打破了“制式训练”的套路,以章节安排为例:一般教材都是先讲供给、需求,然后再讲市场均衡;而本书一开始就直指核心,强调交换与市场过程。这本书读起来也不累:每节总是先讲应用,至于概念定义,都在对例子的分析中穿插着交代的。像外部性、汇率、博弈等内容都没有刻意单设章节,而是糅合在具体的问题中随缘点化。
“招式”之外,“内功”更重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本书的第一作者保罗·海恩就是这样一位匠人。一个名校芝加哥毕业的博士,在高校工作时不接项目不拼职称,几十年如一日,一直以资深讲师的身份专注于教学——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讲师。
虽然他远远没有其他做研究或政策的同行那么出名,但好的研究者不一定是好的教学者。后者要求对现实世界和经济理论同样熟悉,才能贴近现实、深入浅出,而这对于学院派的经济学家来说太花时间了——是的,老师不会跟你直说,教学生其实性价比很低。保罗·海恩在华盛顿大学就教过1.5万多名学生,有学者评价他在2000年去世前的二十五年间,对美国经济学教学的贡献首屈一指。
最后,问题来了:掌握这套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到底有什么用呢?到底如何激励自己好好读书呢?
100多年前,《经济学人》的发刊辞这样说:“(让我们)加入一场严肃的智力竞赛,让奋力前行的智慧,战胜那些阻碍进步乏味而怯懦的愚昧。”现在我们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有话筒的时候,回过头来需要的就是一套靠谱的思维方式,能够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大家对经济学家有一种常见的不满,说他们在作解释的时候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面面俱到却不知所云。保罗·海恩不是这样,他文风犀利,不捣糨糊。最难能可贵的,对于话语权上的强者(而不是老百姓),他从来不和光同尘,而是直指言辞包装下的那些利益考量,并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进行交锋。
从个人思考到公共讨论,他们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我从第9版开始跟踪这本书,在最早的中文版中,有一段译文是这样的:“指责价格是错的,不反映成本和收益的真实价值,这就等于否定了整个市场过程……这不是对效率的批判,而是对现存产权体系及总体游戏规则的批判。”
给人的印象是在市场经济下,“价格”是不能被批评的,“效率”是最高标准,否则就是在攻击“产权”和“市场机制”。媒体上很多专家和评论员,不就是这样讨论房价、医疗等公共政策问题的吗?说的人多了大家可能也就习惯了,或许经济学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吧。但如果连此前审校作序的经济学家看过后也没觉得有问题,这就意味深长了。其实正确的译文是这样的:
“因为没能反映实际成本收益,因而批评某个价格是错误的时候,我们其实反对的是决定价格的那个过程。这并非是对‘效率概念本身的批评,而是对现有的产权体系和游戏规则的批评。”
原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直在教你追问“对谁而言的效率”。对于市场过程背后的游戏规则,各方都有权利参与博弈。但从正本清源的准确介绍做起,有利于克服经济学引入中国后遇到的一些问题:不套公式,是对“黑板经济学”乃至“金融炼金术”的解毒;不捣糨糊,是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言辞经济学”的解毒;不畏争论,则是对只陶醉个人算计、揶揄弱势群体的“功利经济学”的解毒。
的确,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常常会颠覆我们的一般常识。不过对于社会中弱势的一方,作者从不以挑战民众的神经为乐,居高临下地宣扬“帝国主义式的经济学”。本书尽管吝惜篇幅,但行文论证大量是论辩式的,作者经常和“教室后面的那个声音”耐心讨论,条分缕析让人口服心服,这种叙事修养也正是中国当前很多公共讨论中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