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归纳概括类试题的考查视角及应对策略

2016-04-07 18:09甘长春
试题与研究·中考历史 2015年4期
关键词:试题考查材料

甘长春

历史归纳概括类试题一般要求对文字、表格、图片等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然后运用所学知识,简明扼要地概括提炼出历史认识或结论。这类试题素材来源广泛、设问角度多样,既可以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下面以2015年部分地区中考历史试题为例,谈一谈归纳概括类试题的考查视角及应对策略。

一、归纳概括材料主题

归纳概括材料主题类试题通常是题干给出几个史实材料,要求学生准确解读上述材料,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出它们的中心思想或共同主题。这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难度较高,是近年中考主题类试题最常见的考查方式,契合了初中历史教材的单元主题体例,需要高度重视。

【例1】(2015·山西)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一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A.唐朝经济的繁荣

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C.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答案】D

【例2】(2015·江苏淮安)下面是一节专题复习课,请你一起参与进来。

老师出示了下面一组图片,把同学们带到那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请你依据图片归纳一个主题。

【答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或中华民族的抗争、奋斗、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华民族求解放、求民主的历程)。

【应对策略】归纳主题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对客观历史事物再认识、理解和评价的过程,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只有掌握了比较、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共性和规律,才能更全面准确地归纳提炼历史主题。要准确解答此类试题,①必须准确理解上述历史事件的内容和意义。如例1,先结合所学知识回顾四幅图片材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唐朝高僧玄奘不辞辛苦到天竺取经,加强了中印友好交流。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②归纳它们的共同属性或相似作用。例1中的四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二、归纳概括观点、结论

这类试题通常是题干给出课内或课外的史实材料,要求学生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出观点或结论,旨在考查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例3】(2015·贵州安顺)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底,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依据以上史实,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D.社会主义总路线取得了伟大胜利

【答案】A

【例4】(2015·安徽)大国关系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某班同学以历史上“法德两国的战与和”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当法国外交部部长罗贝尔·舒曼1950年5月9日呼吁就欧洲煤钢联营的建议进行讨论时,(德意志)联邦政府毫不踯躅地完全同意,并准备与之合作……对于法德两国来说,其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煤钢的共同生产后,法德之间进行任何战争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物质上也不可能。

——《阿登纳回忆录》

(1)根据上述文字材料,你认为法国与联邦德国在当时有何共同愿望?20世纪60年代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欧洲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从法德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有哪些?

【答案】(1)愿望: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或寻求两国关系的和解;防止两国再次发生战争;开展经济合作)。影响: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或促进了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盟的成立)。(2)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等。

【应对策略】解答此类试题的一般步骤是:(1)认真阅读材料内容,读懂材料表达的中心意思,多个材料还要分析材料之间的相互联系。(2)仔细审读设问要求,看设问考查哪方面的历史认识。(3)找出材料信息与课本内容的关联点,再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课本知识进行对接,通过归纳推断形成正确的历史结论。熟悉教材很重要,它是准确答题的基础。如例3,根据材料信息,结合课本内容可知: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标志着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三、归纳概括原因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演变过程,都有它产生、发展的背景,也都有它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这些原因往往因时空范围广,纵横联系多,历史信息含量丰富,而成为学生学习、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归纳概括原因类试题的模式一般有两种:一是题干不给材料,学生必须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因;二是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原因。后者是目前归纳原因类试题的主要考查方式。endprint

【例5】(2015·四川雅安)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B.利用外来的经济援助

C.成立欧洲共同体

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答案】A

【例6】(2015·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政策。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超过8%,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封建势力的阻碍;实业家的投资;统治阶级的政策。(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应对策略】一要了解历史原因的类型。历史原因一般分内因、外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等。只有弄清设问所指,答题才能有针对性。二要构建原因分析的模型。不同的历史原因需要不同的模式来分析。如例6,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应从以下方面概况。根本因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政府政策因素:南京国民政府制定鼓励兴办实业、发展经济的政策。资金技术因素:比较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商人或企业家的个人因素:自强不息、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三要紧紧抓住历史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通过简洁的历史语言直接归纳原因。

四、归纳概括特征、趋势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这类试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出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历史特性,在题干设问中往往有“说明”“表明”“反映”“特征”等词语,目的是考查学生宏观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

【例7】(2015·四川乐山)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答案】B

【例8】(2015·海南)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答案】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公平交易、和平交往。(“公平交易”“和平交往”,至少要答出其中一点)

【应对策略】历史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其特征也各不相同,因此,归纳概括的方法也因事而异、因问而异,我们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归纳。(1)抓本质属性法。一般来说,事物的本质属性集中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从宏观上把握事物总体特征或发展趋势的基本方法。(2)角度归纳法,又叫领域分析法。阶段特征是某个历史时期各个方面总的状况,一般需要从最能反映这个历史时期的某个领域的表现去归纳概括,如初中历史教材将中国古代史划分为七个历史时期(七个单元),并将每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归纳为:远古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秦汉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3)纵横比较法。比较法是归纳事物特点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归纳,既可区分事物各自的特点,又可挖掘其共有的特征。(4)联系目的法。历史事件的特点,有时表现在其目的上,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目的,可以加深对历史特征的认识。如例8,从材料一我们不难概括出郑和下西洋“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等特点。那么,如何概括材料二中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如果联系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再结合本题题引“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很容易概括材料二中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五、归纳概括影响、作用

目前,各地以能力、素养立意的历史试题特别重视对历史事件的影响、作用的考查,而归纳概括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共同作用则更能考查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例9】(2015·山西)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endprint

A.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例10】(2015·河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制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可见,在1861年的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二

明治维新部分史实列表

时间内容

1868年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1871年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成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这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1871年政府下令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随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这些措施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1871年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1873年政府颁布地税改革的法令,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政府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为国家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共同作用。

【答案】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统治巩固和扩大)。

【应对策略】从设问的角度看,这类试题一般有三种设问形式。第一种是以赞扬肯定为主,考查“积极影响”“历史意义”,这是目前最主要的设问方式。回答这类问题要立足于“进步性”,从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友好交往、思想科技创新等方面作答,答题时要用“摧毁了”“确立了”“维护了”“有利于”“推动了”“传播了”“促进了”等行为动词表述。第二种是以批判否定为主,主要是针对某一事件所带来的后果、消极作用,回答这类问题要立足于“危害性”,答题时一般要用“破坏了”“阻碍了”“损害了”等行为动词描述,如例9即属此类。第三种是以赞扬为主,同时又要指出其局限性。如对洋务运动、哥伦布和新航路开辟、拿破仑对外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斯大林模式等史实的分析,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既要立足于“进步性”,又要立足于“局限性”。

归纳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平时学习以及复习备考时,有三种途径可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第一种是研习教材。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归纳概括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归纳概括的基本方法。如归纳《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比较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同点;归纳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等。第二种是训练经典试题。因为归纳概括的对象千差万别,很难套用一种固定模式,只有加强训练,才能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归纳概括的方法和技能。第三种是要找到归纳概括的角度。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角度归纳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可以从当时的角度、当今的角度、世界的角度来归纳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影响。endprint

猜你喜欢
试题考查材料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可爱的小瓢虫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