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流域水系特点与治理措施分析

2016-04-07 11:25张大伟周贵宝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淮河平原水系

张大伟 周贵宝

(1.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管理处, 江苏 连云港 222323;2.江苏省水利厅, 江苏 南京 210029)



江苏省流域水系特点与治理措施分析

张大伟1周贵宝2

(1.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管理处, 江苏 连云港 222323;2.江苏省水利厅, 江苏 南京 210029)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境内长江、淮河、太湖、沂沭泗等流域的水系特点和流域规划变迁过程,分析了江苏省防洪形势,列举了部分地区的工程措施案例,总结了工程措施对流域水系的作用效果,对类似区域有借鉴价值。

水系特点; 治理措施; 分析

江苏省境内包括长江、淮河、太湖、沂沭泗四大流域,地处长江、淮河、沂沭泗河流域下游,属平原和低山丘陵区,是中国唯一涉及大江、大河、大湖和大海的省份,其地域水系特征:一方面是存在过境水量多、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水量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另一方面河湖连通、水网交错、纵横交错的流域行洪河道把江苏省分割成众多区域,平原洼地普遍处于洪潮水位之下,面临外洪内涝威胁。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导致局部洪水频繁、区域洪水常见、流域洪水易发,决定了防洪任务的艰巨性。梳理分析江苏省新中国成立以来水系治理与具有重要防洪功能的水库建设关系很有必要。

1 淮河流域

1.1 水系特点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进行系统治理的河流,是典型的不对称水系,上游、中游干流偏于流域南部。流域内支流甚多,构成扇形网状结构。淮北平原(淮河中游段)辽阔,河流源远流长,加之淮河干流中游河道比降小、河道又比较弯曲,有“九里十三湾”之称,排洪能力小,排涝排洪十分困难,使得淮河中游成为淮河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

1.2 治理思路

1950年淮河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根据毛主席“根治淮河”的指示,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提出了“蓄泄兼筹”的方针,中游蓄泄并重,利用湖泊洼地,拦蓄干支洪水。

淮北平原江苏省内地形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从徐州起至淮安、盐城海边。由于黄河夺淮,淮河干流下游失去入海故道,洪泽湖抬高了淮河干流中游的洪水位,淮北平原排水不畅,造成内涝灾害。加之黄河夺淮期间,黄河水多次在淮北平原泛滥,使得淮北平原河沟都被淤废,水系紊乱,排水系统被破坏。1953年,淮河水利委员会在向中央报告的《关于淮河水利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在消除内涝方面,仍以蓄为主,以排为辅,除在山谷及湖泊洼地进行重点蓄水工程外,在内涝地区完善排水系统。

1956年开始实施淮河流域规划后,基本形成了防洪与除涝并重的治淮思想,在平原地区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对1958—1970年的淮河流域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 工程措施

废黄河地势高,为淮河、沂沭泗水系的分水岭,江苏省在治理废黄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就地拦蓄,建库防洪、留有出路”的治理原则,徐州段借助沿河两侧洼地修建了庆安、崔贺庄等两座中型水库和下洪、水口等12座小型水库,通过水库的建设解决了废黄河的防洪问题和下游洼地的排涝问题。

2 沂沭泗流域

2.1 水系特点

江苏省地处沂沭泗流域下游,上游河道为山区性河道,来水快、洪峰流量大。沂沭泗流域经过1949—1956年治理后,下游洪水有了出路,但防洪标准并不高,只相当10年一遇,决口机会多,动辄泛滥成灾,影响邳苍郯新地区、陇海铁路及骆马湖大堤安全。沭河干流防洪能力亦低,新沭河大都漫滩行洪,水流不稳,堤防险情多,一旦决口,将淹没广大平原,威胁陇海铁路。

2.2 治理思路

1957年沂沭泗流域规划初稿中,确定了该流域洪涝治理方针是上中下游统筹兼顾,蓄泄兼筹。上游以蓄为主,中游蓄泄并重,下游以泄为主。沂沭河的主要防洪问题是规划中为解决沂沭河防洪问题,拟在上游修建水库拦洪削峰,兼顾蓄水兴利,下游山丘区结合蓄水兴利,修建水库拦洪削峰。

2.3 工程措施

新沭河南岸的东海县,1958年制订的水利规划提出“丘陵坡地梯田化,平原涝区水网化,山沟岭凹塘坝水库化,土地耕作畦田化”,通过沿50.00m等高线开挖的龙梁河,18.00m高程线开挖的石安河,5.00m高程线开挖的淮沭新河,由龙梁河串联石梁河、羽山、昌梨、大石埠4座水库,由石安河串联石梁河、横沟、安峰山3座水库。通过昌平河、跃进河、卫星河、安房河等将昌梨、贺庄、西双湖、房山等水库的泄水引入安峰山水库,由安峰山水库溢洪道通过蔷薇河地涵排入蔷薇河,形成了等高开河、水库串联成群的“高水高排、长藤结瓜、能蓄、能引、能灌”的水利体系,起到了区域内水利工程综合利用、兴利除害的作用。

3 长江流域

江苏省地处长江流域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防洪排涝问题,事关长江沿江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发展。1954年,人大会上周总理工作报告中提出“水利工作必须从流域规划着手,采取治标与治本桔合,防洪与排涝并重的方针”。长江流域规划按照周总理的指示精神,长江防洪逐渐形成了湖泊洼地蓄洪排涝、堤防、支流水库和干流水库等四个方面不能偏废的防洪体系。江苏省在长江支流上修建的水库工程,有效实施蓄洪、拦洪,对解决长江两岸内涝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1 秦淮河水系

3.1.1 水系特点

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源为句容河,南源为溧水河,两源头汇于江宁西北村统称秦淮河。从地貌上看,由边缘到中心依次为丘陵山地、岗地和平原这三种地貌类型。水系形状上看,是典型的一干多支树状水系,扇形水系相当发育。主要河道为山丘区河道,源短流急,河谷浅,干流坡度较小,部分河道到南京市主城区,河道较窄,多阻水工程,加之长江高水顶托使得汇水快而排水慢,造成秦淮河流域上中游易旱,下游易洪涝,洪水威胁南京城镇和工厂。

3.1.2 治理思路及工程措施

江苏省在治理秦淮河过程中,按照“上游山区蓄水拦洪,下游扩大洪水出路”的思路,在1957年,江苏省水利厅编制了《秦淮河流域初步规划》,并按此规划,逐步兴建了北山、二圣、茅山、方便、中山、赵村6座中型水库,有效拦截、调节了长江支流——秦淮河的洪水,确保了流域行洪安全。

3.2 滁河水系

3.2.1 水系特点

滁河源于安徽省肥东县,江苏境内长116km。滁河源江苏段干流与长江大致平行,主要支流分布在北岸。支流源短流急,河道比降约15‰,与干流几乎垂直,汇水快。干流比降较缓(约0.05‰),加之长江潮位的顶托,造成洪水来势凶猛而排泄不畅,使流域内重要的生产生活设施常受威胁。1931年大水,滁河堤防多处崩决,六合县城东、西、南三门进水,大街小巷尽被水淹。

3.2.2 治理思路及工程措施

1956年,治淮委员会制订《巢、滁、皖流域规划》,并提出“兴建综合水库,整治河道,增辟分洪道”等治理思路。按照《巢、滁、皖流域规划》要求,江苏省结合宁镇山区特点,在六合境内,建成了金牛山、大泉、大河桥、山湖等中型水库,遏制山区洪水。

4 太湖流域

4.1 水系特点

太湖为中国五大湖之一,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太湖流域地形特征:中部太湖周围平原低,西部茅山、天目山为低山丘陵,北部东部为沿江沿海高平原区,形成了周边高、中间低的碟形平原洼地,决定了太湖流域平原排水不畅、洪涝多灾。

太湖流域水利矛盾的焦点是洪水出路的安排。由于太湖流域水网密、过水断面小,河道比降小,加之潮水顶托,造成河道泄水能力弱。流域发生较大洪水时,大量洪涝水滞蓄不能及时排除,造成大面积水灾。

上游洪水对流域防洪威胁巨大。上游洪水经太湖调蓄后尚有大量超额水量要排入长江。湖西地区治理成为太湖整治的难点,湖西地区,地形高低交错,山抒相连,周边高、腹部低,洪、涝、旱灾不断,仍有不少局部山丘和高原地区经常闹旱,山丘区灌溉水无保障。

4.2 治理思路及工程措施

面对太湖水系特点,江苏省提出“立足长江、设站抽排、排灌结合、从湖西找出路”规划治水思路。首先实施了“四站(谏壁、九曲等站)二线(沿湖、沿运河),四纵四横(河道)”的湖西治水工程,这些工程沟通了山丘区大中型水库及平原河网,湖西丘陵山区大中型水库和沿江抽水站的建设减轻了太湖下游防洪压力,形成蓄、引、提、调相结合的工程体系。目前,江苏省太湖湖西已建成水库100余座,起到了防洪灌溉双重作用。

5 结 语

江苏省在流域性水系治理中,按照“标本兼治、防洪与排涝并重”原则,结合梯级河网化和农田水利开发建设,制订了科学的综合治理规划,提出了分类、分片、梯级开发水利发展思路,灵活采用平原洼地蓄水、山区水库拦洪等工程措施,先后开挖了新沂河、新沭河等泄洪、分洪工程,建成了润泽苏北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了900余座水库,建成了完善的防洪、防涝、防旱、防渍、防潮五大工程体系,降低了主要河道防洪压力,有效解决了下游低洼地区排涝困难等问题,实现了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目标。

[1]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治理开发保护60年[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9.

[2] 黄宣伟.太湖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 陈浩然.沂沭泗流域洪水调度的特点、难点与对策[J].江苏水利,2003(11):31-33.

[4] 张金才.淮河流域洪涝机制和减灾对策探讨[J].灾害学,1998(13).

[5] 沙润,等.秦淮河洪水灾害的地貌条件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1994,17(3).

Analysis on basin water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Jiangsu

ZHANG Dawei1, ZHOU Guibao2

(1. Lianyungang Shilianghe Reservoir Management Office, Lianyungang 222323, China;2.JiangsuProvincialWaterResourcesBureau,Nanjing210029,China)

In the paper, water system characteristic and river basin planning change process of Yangtze River, Huaihe River, Taihu Lake, Yishusi and other river basin in Jiangsu are introduced. The flood control trend of Jiangsu Province is analyzed, engineering measure cases in a part of regions are listed, the effect of engineering measures on river basin water system are summarized, thereby achieving reference value for similar areas.

water system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measures; analysis

10.16616/j.cnki.11- 4446/TV.2016.12.015

TV882

A

1005-4774(2016)12- 0058- 03

猜你喜欢
淮河平原水系
那一片平原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淮河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平原的草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浪起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