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然(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研究生)
新千年云南音乐学术研究成果纵览
■刘浩然(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研究生)
音乐的学术研究,多是建立在感性材料积累之上,一种理性的归纳,由音乐学科的技术层面上升到学术层面的逻辑表达。蓦然回首,在过往学科建设的历史上,云南音乐学术研究的成果,离不开老一辈音乐家们:如林之音、杨放、傅晓、徐守廉、黄林、曹汝群、吴学源、李晴海、黄镇方、王群、钱康宁等的努力开拓,他们筚路蓝缕对云南音乐文化资源进行的开创性探索和收集整理,为其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树立了榜样,更为世人了解云南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开启了一扇窗户。其中具有开创性的出版物 包括杨放《云南民歌(第一集)》(1951年,昆明文联音协编印),杨放 《云南山歌 (第一集)》(1956年,云南人民出版社),杨放、尹钊 《姚安白彝族音乐 (第一集)》(1956年,云南省群众艺术馆),李晴海等《大理白族音乐选》 (1962年,云南音乐舞蹈家协会),李晴海《红河彝族民歌选》 (1963年,云南音乐舞蹈家协会文艺歌曲剧团)、云南省文化局编著《哈尼族民间器乐曲》 (1965年,云南省音乐舞蹈家协会出版),杨放《云南民族民间儿童歌曲选》(198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彝族曲子舞曲选集》 (1983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杨放《云南各族情歌100首》(198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哈尼族歌舞曲》 (作者,出版社不详)、陈致藩、李晴海、杨镜和等《德宏傣族景颇族音乐选》 (出版时间不详,云南音乐舞蹈家协会),黄镇方《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歌舞音乐的原始风貌》(1989年,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等,他们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特别是录音录像设备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对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进行了收集整理,为云南音乐素材第一手感性材料的积累,为其后开展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基础建设的必备材料。因此,这种集成性的工作,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随着社会的安定,政策的支持,人们文化意识的提高,学科对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理解逐渐上升到学术层面的系统性表达。
新千年,人类社会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处在一个思想意识转型的时代。伴随社会文化多元并存的大潮和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众多西方新的学术理念纷纷引入国内学术界,同时,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也成为一种趋势,如此,云南音乐学术研究的视野就超越了记录和描述的层面,而自觉地上升为与民族学、地理学、史学、文献学、逻辑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交融,使得音乐学术研究呈现出“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的新气象。
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云南音乐学术研究开启了破冰之旅,其中周凯模《云南民族音乐论》(2000年,云南大学出版社)、李汉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概论》(2001年12月,云南美术出版社)、张兴荣《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2003年10月,云南民族出版社)等学术专著的陆续出版,为云南新千年音乐学术研究在整体学术水平的表达上树立了标杆,体现出高水准的集体亮相。
音乐学术论文是云南音乐学科在该领域取得成绩某一方面的体现,也是业内音乐学术能力构成的基础。新千年,云南较为优秀的音乐论文主要刊登在省内外学术期刊《民族音乐》《民族艺术研究》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音乐探索》与国家级期刊《音乐研究》 《音乐周报》 《中国音乐》《人民音乐》等,内容涵盖了音乐学各专业方向的不同研究领域。由于云南丰富音乐文化资源背景使然。因此,本土学者多把研究的视野投向民族音乐领域,这使得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较多、质量较高。如张兴荣《哈尼民间八声部复音唱法的艺术特征》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域的音乐文化特征论》 《云南民间五声调式阴阳异化之道》,周凯模《云南民族音乐的地域特征—兼述中国古代“乐”文化形态的当代显现》,申波《云南古戏台的当代意义》 《云南南传佛教信仰族群的鼓乐文化解读》,黄凌飞《红河南岸地区哈尼族栽秧歌的文化解读》 《拉祜族葫芦文化“身—声”表达的意义系统研究》,张宏伟《珠江上游传统民歌评述》,赵全胜《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音乐教育学研究论文方面,新千年,随着国外新的教学方法理论的引入,在传统“一元论”教学观的基础上,学科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技法传承的层面上,而是越来越多地把关注点投入到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层面上。1999年,谢嘉幸教授作为一种宏观的文化视野,率先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倡议之后,云南各地学者也依托本土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优势,进行资源整合配置。开展了丰富多彩“民歌进校园”的实践推广与学术总结,这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黄凌飞《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如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申波《云南本土民歌资源的文化守望与教学耕耘——“民歌进课堂”的一次有益尝试》、字舟云《关于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解读》、叶明菊《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定位》、史春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任秀蕾《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夏毅和《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与云南高校音乐教育的整合》、靳丽芬《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探析》等,都对新千年如何在音乐教育领域从“一元论”向多元化的过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体现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对学科历史的关注,特别是对音乐美学发展史的研究,这是音乐学科得以立足的根本,这是音乐学科得以立足的根本,这方面,虽不是云南音乐学科的强项,但仍有学者有所建树:其中有刘蓝发表的《音乐诗人白居易》和《领导唐代音乐达到历史巅峰的两位帝王》,陈晓峰《唐代音乐教习场所研究》,申波《人文生态背景下中国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唐应龙《楚国音乐的机制与特点》,李剑波《“大音希声”之历史流变》等,都从不同侧面以命题,弥补了其空白。
音乐美学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有申波《音乐审美特殊性研究》,唐应龙《美学救赎:阿多诺音乐哲学研究》,师向宁《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现象分析》,钟小勇《人类学视野中云南德宏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美学研究视域》。因音乐审美的特殊性所致,从现代音乐学科的建构而言,学院派音乐的创作只能依托于乐谱来实现符号的呈现,而演奏者在此基础上,在所难免地会对之加上自己的认知,带有解释学的意味,正如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如此,交响符号解释便涉及音乐的创造与再创造的问题,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此方面的成果有张昀《论原生态民族音乐创作中的美学呈现——以田丰“云南风情组曲”为例》,徐娟《论“云南印象”的美学特征》,陈劲松《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现代解读》,他们都从自己的学术立场,对音响这一“空筐”进行了学术预设,进行了学术关切。
音乐学理论书籍的出版,它常常标志着作者厚积薄发学术思考过程的集中呈现,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作者具备学养的积淀和系统理论的养成以及和高妙的文字功底。如前所述,新千年,政府提供了政策和经费上更多的支持,为专家、学者完成学术课题提供帮助,在政府经费的支持下,许多学者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成果:他们从最初的民间采风,到田野访谈再到最后学术专著的出版,在云南丰沃的田野中就此书写了一道又一道别开生面的音乐学术“风景”线,在10多年的修炼中,逐渐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学术语境。
云南新千年音乐学著作的出版可谓是一片“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生于斯长于斯的学者们,他们多以研究和书写云南各少数民族音乐的著述为多数。同时,用他们艰辛的考察和案头的智慧,呈现了云南民族音乐音响后面的文化景观,为提升云南民族音乐的学理品质和当代意义做出了贡献。与之同时,新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话题愈来愈多地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因此,在这批著述中,立足将云南民族音乐和非遗文化视为整体开展研究并完成书写有:吴学源的《滇音荟谈——云南民族音乐》 (2000年,云南教育出版社),周凯模的《云南民族音乐论》(2000年,云南大学出版社),李汉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概论》 (2001年12月,云南美术出版社),尹懋铨 张启龙《云南洞泾音乐》 (2001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张兴荣《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 (2003年10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周凯模《滇南听歌——云南民间音乐考察》 (2004年2月,广西人民出版社),钱康宁《云南民族音乐散论》 (2006年12月,中国文联出版社),李晓红,陈劲松《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研究》 (2008年6月,云南大学出版社),张兴荣《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 (2010年3月,云南大学出版社),王玲《音乐图像学与云南民族音乐舞蹈图像研究》 (2010年,人民出版社),黄凌飞《歌的记忆:一个音乐人类学者的田野之行》 (2010年8月,云南大学出版社),申波《文化记忆与歌乐舞韵》 (2011年7月,云南大学出版社),谢崇抒 谢自律《中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考源》 (2012年5月,上海三联书店),张兴荣《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域音乐文化大观》(2012年6月,中国唱片深圳公司)。有以特定研究对象为载体,以此研究音乐文化特征的专论,这其中有朱琳《钢琴音乐艺术论》 (2011年5月,云南人民出版社) ,陈劲松《钢琴视点·民族艺术·人文思考》 (2013年9月,云南大学出版社),申波《鼓语通神·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研究》(2015年1月,人民音乐出版社),欧阳园香《云南民族音乐视野下的学术观察——彝族梅葛音乐、云南民族乐器的传承发展》(2015年5月,云南大学出版社),金红《德宏傣族乐器“光邦”研究》(2015年,云南大学博士毕业论文),这些成果在新的学术方法的指导下,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文化的解读,把特定对象置于观念、行为、形态的场域中进行了阐释,具有较高的水平;有针对特定族群和特定领域为对象开展研究的专题成果,这其中有李晴海《白族歌手杨汉与大本曲艺术》 (2000年6月,远方出版社),朱海鹰《泰国缅甸音乐概论》 (2003年4月,远方出版社),殷海涛《普米族音乐概论》(2003年6月,中国文联出版社),杨正玺、杨恬《景颇族音乐概论》 (2007年12月,云南美术出版社),张继英《迪庆民族民间歌舞与香格里拉人文精神》 (2008年6月,云南民族出版社),罗祖虞《云南罗平布依族民间音乐文化》 (2009年9月,云南民族出版社),王志芬《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 (2010年1月,云南大学出版社),杨锦和《德宏·傣族传统音乐概论》 (2010年2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张宏伟《珠江上游传统民歌概论》(2010年6月,云南大学出版社),傅海燕《音乐演绎理论与实践》 (2011年6月,云南民族出版社),赵全胜《云龙白族吹吹腔艺术品鉴》 (2011年10月,云南民族出版社),金红、师向宁《云南孟连傣族宣抚土司礼仪音乐调查与研究》 (2013年3月,云南教育出版社),钟小勇《傣族民族民间音乐美学研究》 (2014年3月,中国文史出版社),钟小勇《阿昌族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通论》 (2014年7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张宗红《佤族传统音乐研究》 (2015年8月,云南大学出版社),杨琛《基诺族契柯布姑调音及其音响特性研究》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毕业论文),这批成果以小见大,较为透彻地考察了命题对象的文化意义,由此构成具体命题在该领域中学术的标志,为后期进一步开展研究指明了方向;还有立足云南各民族语言特征和润腔,针对声乐领域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有方新《云南民族歌唱体系初探》(2004年,远方出版社),王硕《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技巧》 (2007年7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张继英《音乐教育家杨戈师生论唱》 (2008年6月,云南民族出版社),苏常青《声乐艺术探究》(2008年6月,云南民族出版社),杨丽菲《声乐艺术原理与美学思想的传达》(2009年5月,云南大学出版社)。有立足宗教音乐与人类观念、行为关系进行研究的专题成果,有张兴荣《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云南卷》(2007年4月,宗教文化出版社),黄凌飞《中国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2016年3月,云南大学出版社);随着高校开展学科建设,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音乐美学的教学也作为相关高校的课程设置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其教材建设需要而撰写的学术专著有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 (2005年11月,云南大学出版社),申波《音乐艺术的审美阐释》 (2006年2月,云南大学出版社),申波《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 (2016年,云南科技出版社)。音乐史方面的理论作品有,刘蓝《诸子论音乐》 (2006年8月,云南大学出版社),刘蓝《二十五史音乐志》 (2009年12月1日,云南大学出版社)。这些著述的出版,填补了我省学科建设的空白,促进了专业建设的内涵,特别是刘蓝教授80余岁高龄完成的多部著述,燃烧着学术的激情,令人格外感动。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在门类发展中,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方得共同促进,由此呈现学科发展的互动互补。正是依托这一结构的构建,新千年以来,云南的音乐学科才呈现出一派蓬勃的景象,成为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重要的抓手,更成为传承和弘扬云南民族优秀文化的工作时机。展望云南音乐学术研究队伍的建设,历经数十年,它已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学术梯队的合理建构,特别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才俊投入到这一事业之中,相信通过薪火相传的接力,更多的学术成果将会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