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流域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

2016-04-07 09:41:58李永华张仁贡徐杨花临安市水涛庄水库管理处浙江临安07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浙江雨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0005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流域资源

李永华,厉 莎,张仁贡,徐杨花(.临安市水涛庄水库管理处,浙江 临安 07;.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浙江雨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0005)

论小流域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

李永华1,厉莎2,张仁贡2,徐杨花3
(1.临安市水涛庄水库管理处,浙江 临安 311307;2.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3.浙江雨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5)

根据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针对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小流域综合治理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水土保持与综合治理同时开展,小流域内的生态得到明显的改善,当地的经济得到发展,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小流域;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经济

1 引言

土地资源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是水土流失,而山区小流域的泥石流与山洪灾害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种植粮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而种植粮食需要土地。国家要想发展,需要物资,而这些物资大部分来自土地孕育。查找数据得知,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就水土流失的面积高达356万km2,因此治理水土流失显得刻不容缓。

2 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水是万物之源,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1];土地孕育了植物,而植物是生物链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粮食。人类的生产与发展离不开水和土,而土壤需要120~400多年才能生成1 cm的厚度,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我国存在着年均流失厚度超过1 cm的地区。人为的战争、过度耕种、过度放牧、自然灾害等让土地不能耕种,丧失了生产能力。全球每年损失的耕地高达500万hm2,照这个速度发展,20年就能毁坏现在印度所有耕地的面积。

我国的水土流失已非常严重。改革开放后,为加快经济发展,逐渐增加生产建设与资源开发项目,由于当时开发中对环境、资源缺乏保护,又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河流两岸水土流失给下游河道造成河床提升,使下游河道的防洪及水库灌溉、供水、发电存在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给当地的气候带来影响,降水量减少、天气变干旱、植物将会面临缺水等等。这几者之间又相互影响,最终造成环境的恶性循环。

3 可持续发展

何为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2]”,就是把有限的资源做到细水长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不要以消耗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我们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看就是能够延续下去的发展,其根本目的也是发展,要发展肯定要有资源。这就需要我们爱护好自然资源,在保持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深林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获得到庇护的同时促进经济成长。而环境也是一种资源,与我们息息相关。需要与规划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需要是指满足贫苦百姓的基本需求,解决温饱。规划需要,主要是指针对将来环境存在影响的需求,人为的进行限制。总而言之就是现在的人们不要把子孙后代的环境、资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给破坏,让子孙后代也能拥有现在的能源。

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而这对整个经济建设都造成压力,对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产生压力。因为人口基数大使得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我国必须长久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减缓人口增长的速度,努力提高人口质量。计划生育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但同时也留下了青年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1月1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养两个孩子,用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坚持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并举,把节约摆在第一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让土地退化、林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破坏环境的现象成为历史。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面临的是发展经济、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就我国的国情来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还是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的需求考虑。而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都离不开经济。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人以及资源、环境的支持。高素质的人、丰富的资源和优化的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发展要受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否则,经济发展难以持久,甚至人类生存将受到威胁。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有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达到可持续发展。

4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尚不能保障人口的基本生存,则无言其可持续发展。保障人口的基本生存,是指满足现有人口维持生命力和正常繁衍后代在衣食住行诸方面的基本需要,涉及粮食供给安全、饮水需求保障、贫困程度降至最低,以及使自然灾害的侵袭不至于危及人的生命生存,而这一切与周围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中水土保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改善后,流域周围的生态也能得到改善,耕地土壤得到改善,也就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为发展多种经营奠定了基础。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用地的安排应该合理,如种植林草,为发展林牧果业打基础;建设池塘大坝,增大集水面积,为发展养殖业开辟了道路,进而促进、发展流域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水土保持在一定程度上为小流域生态的恢复提供帮助,而小流域生态的恢复是小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如今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水质变差等自然环境的恶化,已经遏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我国的基本国策已加上水土保持这一项,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水土保持必定成为山区小流域发展经济的生命线。不仅是水土保持工作还是工作量很大的生态环境工程。多年的防治水土流失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理论,为小流域治理打下基础。以小流域为单元[5],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预防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合理安排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优化配置工程生物和农业耕作等各项措施,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达到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水土流失防治活动。在开发中治理,在治理中开发,发展水土保持特色产业,带动小流域区域的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山区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增加耕地面积,很早以前就农、林业生产的时候,对小流域实行坡与沟的综合治理。建国以后,党中央非常重视水土流失问题。从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治理的重点流域超过3 000个。凡是坚持小流域全面规划与综合治理的地方,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都有明显的改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当地的农业生产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5 总结

在正确认识到小流域内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根据小流域所在区域的水土资源现状及经济状况,合理安排水土保持工作,在努力提高土地亩产量的同时,在坡地实施退耕还林,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减少泥石流、山洪等灾害。既要控制水土流失又要发展

农、牧、林等生产事业,使小流域内的经济效益随着生态的改善而提高,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简单的说就是,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控制和改善,做到在开发中治理,在治理中开发,发展水土保持特色产业,带动小流域区域的经济。

[1]陈忠宇,严晓霞.生命之水[J].早期教育,2013(02):15-18.

[2]葛干忠.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关系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04):17-18.

[3]邓行舟,肖燕军.努力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J].前线,2002

(05):48-50.

[4]再 协.国家经贸委制订2001年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要点摘要[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02):2.

[5]田增刚,孟凡荣,李国会.新时期生态清洁流域建设的机遇和挑战[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04):111-114.

S157

A

1672-5387(2016)05-0041-03

10.13599/j.cnki.11-5130.2016.05.014

2016-04-07

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课题(2014C33062)

李永华(1966-),男,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流域资源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压油沟小流域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罗堰小流域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水土保持
资源回收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